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败了,还不得先杀我?”


    “还算你明白。”孟尝君长叹一声,“只是不能太急。我离开临淄后,你须得先举荐一个深得齐王信任的将军,而后再相机行事。做得急了,只怕更有杀身之祸。记住了?”


    “是!”一有主意,田轸清楚起来,压低声音道,“家叔何不与上卿商议一番?看有无扭转乾坤之法?”


    “上卿?”孟尝君冷笑,“只怕此公已经上路了。”


    “如何?上卿也走了?”田轸瞠目结舌,在他的心目中,苏代与孟尝君从来都是共进退的,如何能说走便走?


    “你是王族,根基在齐。你都要走,何况一个身在他国的纵横策士?”孟尝君又是一声长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怕齐国要一朝覆亡也!”


    突然,湖边竹林里一阵长笑,一人高声道:“谁个如此沮丧了?”


    “鲁仲连?”孟尝君又惊又喜,大步出亭高声道,“来得好!仲连不愧国士无双也!”


    月色之下,一人斗篷飞动长剑在手从竹林中飘然走来:“孟尝君别来无恙?”孟尝君笑道:“别客套!来,坐了说话。”说着上前拉住鲁仲连进了石亭,“这是上将军田轸。这位是名士鲁仲连。二位认识一番。”鲁仲连与田轸相互一拱,算是见过,在石墩上坐了下来。孟尝君这后园湖畔本是经常的会见宾客处,竹林边有一个小庭院长住着几个仆人与侍女,但逢客来,只要孟尝君一声呼唤,便即出来侍候,或茶或酒都是就近取来,极是方便。此时孟尝君只啪啪两掌,两名侍女飘然走来,在石亭廊柱下摆置好了煮茶器具。


    “无须客套。”鲁仲连一摆手,“两件事一说,我便要走。”


    “何须如此匆忙?”孟尝君正在烦闷彷徨之时,正要一吐心曲并听鲁仲连谋划,听得鲁仲连如此急迫,不禁有些失望。虽则如此,孟尝君也知道鲁仲连不是虚与周旋之人,摆摆手让侍女撤走了茶具,一拱手道:“有何见教?说。”


    “第一宗,四国攻齐一事,行将瓦解。一时之间,孟尝君不必担心。”


    “此事当真?”田轸不禁惊讶得脱口而出,“今日午时,斥候还报来四国结兵消息!”


    “少安毋躁!”孟尝君呵斥田轸一句,却也是惊讶困惑,“如此突兀,却是何故?”


    “也许,只能说是天意了。”鲁仲连一声叹息,说出了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联军大败于河外,赵国最是愤愤不平。武灵王赵雍力行胡服骑射富国强兵已经有年,派出的这八万新军精兵,是第一次试手。虑及联军以齐国三十万大军为主力,更有孟尝君春申君主宰,赵武灵王便说:“龙多主旱。派一员战将便是。”主持军政的肥义也认为有理,没有派出名将廉颇,也没有召回在阴山巡视的平原君赵胜,而派了新军将领司马尚领军。这司马尚也是赵国的一名悍将,只要主帅调遣得当,冲锋陷阵历来都是无坚不摧。与此同时,赵武灵王已经部署好了两路大军:一路攻占离石要塞,抢占秦国河西高原;一路趁机吞灭中山国。只要河内大战一得手,赵国立即两面开打,在中原大展雄风。不成想河内大战如此惨败,赵魏韩三军全军覆灭,不啻给了雄心勃勃的赵国当头一棒。


    此时,齐国趁机灭宋与齐军在三晋大战秦军时悄然撤出的消息传来,赵武灵王勃然大怒,立时派出飞车特使联络魏韩楚三国,要与齐国大打一场。四国特使赴齐的同时,四国之间事实上已经议定了出兵盟约。这次是以赵国二十万大军为主,赵武灵王亲自统帅。


    恰恰此时,四国都城流言蜂起,四国商人也纷纷从临淄送回了种种义报:齐国新征大军二十万,国人赋税猛增五成,合成八十万大军,要一战荡平中原。


    消息传开,韩国第一个心虚了。襄王韩仓与大臣们反复计议,都以为但与齐国开战,必是旷日持久的天下大鏖兵,支撑不住的只能是地不过千里、人众不过六七百万的韩国,与其如此,何如早退?然则赵国锐气正盛,魏楚两大国也是气势汹汹,须得巧妙斡旋不着痕迹地置身事外,方是万全之策。密商一番,韩襄王派出了大夫聂伯为特使出使赵国。


    聂伯到了邯郸,对赵武灵王说:“韩国原本只有不到二十万兵马,河外一战,八万无存,如今仅余十万左右,除却地方要塞之守军,能开出者不足六万。相比于赵国雄师,实在是杯水车薪也。况韩国多山,素来穷弱,仓廪空虚,实在无能为力。”


    赵武灵王冷笑道:“早几日如何不穷不弱?你只说,要待如何,韩国才出兵?”


    “我王之意:若得出兵助战,三大国须得预付韩国三年军粮,共三百万斛。”


    “啪”的一声,赵武灵王拍案而起:“厚颜无耻!韩国与三国同仇共恨,自个雪耻,给谁家助战?赵国一年军粮才五十万斛,你便要一百万斛?有三百万斛军粮,韩国富得流油,再躲在山上看热闹么?韩仓无耻,将这使狗给我打出去!”


    这个聂伯被打得遍体鳞伤,狼狈逃回新郑。一说缘由,韩襄王顿时恼羞成怒:“好个赵雍,还没做霸主,便要恃强凌弱了?幸亏没跟你赵国。”立时找来几个心腹一阵密商,派出两路密使飞赴大梁、郢都。


    韩国密使对楚怀王说:“赵国已经与齐国订立了密约:齐分给赵三成宋国土地,再助赵独灭中山国,赵不与三国结盟攻齐。赵雍大肥,却要拉三国垫背,无非想成中原霸主而已。韩王不忍楚国一败再败,愿圣明楚王三思。”


    韩国密使对魏襄王却是另说:“赵国名为替三晋雪耻,实则要借机攻占魏国河内河内,春秋战国时将黄河北岸平原称为河内,黄河南岸平原称为河外。三百里。赵雍之狡诈阴狠,比田地有过之而无不及,时念三晋旧恨。韩魏如何为他赵国流血?”


    楚怀王与魏襄王都是素无主见,顿时大起疑心,立即派出特使飞车赵国,异口同声表示:“齐赵之间,多有流言。若得楚魏加盟,赵国须得先行与齐国一战,以示诚信。”


    赵武灵王顿时怒火中烧,一副连鬓络腮大胡须几乎立了起来:“齐赵之间,有何流言?说!说不出来,赵雍剁下尔等狗头!”饶是他暴跳如雷,两国特使偏是死死沉默,一句话也不说。赵雍本是一心要与齐国决一死战,一则为五国雪耻,二则想一扫赵国多年的颓势,如今眼见信誓旦旦的盟约竟在突然之间大翻转,气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要不是肥义一把抱住,几乎要一剑洞穿了两个特使。


    特使逃跑了,盟约也眼看是瓦解了。赵国君臣倍感窝囊,都疑心是韩国作祟。赵雍派出得力斥候到三国秘查真相。半月之间,斥候相继来报,祸首果然是韩国。这一下非但是赵雍怒不可遏,一班大臣也是义愤填膺,一口声吼叫着要惩罚韩国。赵雍二话不说,当殿便命平原君赵胜率领精兵十万,对韩国上党上党,今山西上党地区,战国时多方拉锯战的要塞之地,战国中期为韩国北部一郡。发动猛攻。


    ……


    田轸高兴得连连拍掌喊好。孟尝君却听得大皱眉头:“匪夷所思也!这流言大是蹊跷,如何竟与齐国动静若何相符?又如何同时在四国传播了?”


    鲁仲连笑而不答。


    孟尝君恍然大悟:“噢——是你,鲁仲连流言用间?妙,大妙也!”


    鲁仲连摇头笑道:“孟尝君既然猜中,我却不便贪功。此计,另有高人。”


    “高人?齐国人?还是苏代?”孟尝君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


    “田单。一介商贾,与我莫逆之交。”鲁仲连神秘地笑着。


    “田单?莫非是王族末支?”田轸也兴致勃勃地插了一句。


    鲁仲连淡淡一笑:“朋友之交,何须考究出身?凡姓田者,都须是王族么?”


    孟尝君瞪了田轸一眼,回头笑道:“这通流言,看似简单,实则却是神出鬼没,此人智计,莫测高深。”鲁仲连笑道:“田单久在中原经商,大市均有货栈店铺。河内兵败,我料到齐国将有大劫。恰在邯郸遇到田单,我说了一番情势,他便想出了这个对策。原本只是想缓冲一番,给齐国缓出一段时日,好让庶民百姓逃难。不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国合纵一朝崩溃,岂非天意也!”


    “说到底,还是四国各怀异心。”孟尝君叹息一声,“多少年来,哪次合纵不是如此?但有风吹草动,便作鸟兽散,怨得谁来?”


    鲁仲连也是一叹:“强大时谁都想做霸主,危难时谁都想别个做牺牲。争夺是铁定不变,联合是瞬息万变。真正的合纵,永远不会有。”


    “不说如此丧气话了。”孟尝君笑了,“第二宗如何?”


    鲁仲连面色顿时肃然:“齐国真正的仇家醒来了。”


    孟尝君目光一闪:“你是说燕国?”


    “正是。”鲁仲连点点头,“乐毅在辽东练兵五年,已成精锐大军二十万。”


    田轸急忙问道:“先生如何得知?我斥候营为何没有消息?”


    鲁仲连淡淡一笑,没有接田轸话题,只对孟尝君道:“我总在疑心:齐王杀了燕国张魁,燕王反倒派使赔罪,如此忍辱,果真如此畏惧齐国么?与田单分手后,我去了燕国,又去了辽东,终究是揭开了这个谜。燕国正在磨刀霍霍,齐国真正的危难尚在后头。”


    见鲁仲连说得凝重,孟尝君不禁笑道:“二十万大军何惧之有了?根本是有无明君在位,有无名将统兵。燕王原本平庸。这乐毅却是何人?值得仲连如此看重?”


    “孟尝君差矣!”鲁仲连少见地断然一句,还连带着粗重地喘息了一声,“燕王姬平绝非平庸之辈,依我看,只怕比越王勾践还强得几分。要说乐毅,更是天下少见的名将之才,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