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自己拯救自己-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了这个民族具有的坚强意志和自力更生的性格特征。尽管英国的官僚主义常常会因为愚蠢地酿成大错,但是,印度人民总是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开创一条民族解放的道路。1857年5月,印度的人民起义犹如一声霹雳,顿时爆发,而此时,英国驻军已被限制到了极少数,而且散布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的分队都驻扎在边远的营地。孟加拉人民也展开了一连串反对政府的斗争,他们纷纷离开国家,冲向向印度的德里。印度各省市也相继发生暴动和叛乱,呼救声喊从东到西,连绵不断。所有的英国军队都走投无路,他们被包围、受围攻,毫无无力抵抗能力。此刻,对英国人来说,他们已经一败涂地。英军在印度必败无疑,以前人们就曾说过:“这些英国人从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被打败。”按理来说,他们此时此地接受失败的命运不可避免。  当暴动问题还未确定的时候,英国王子霍尔卡曾向一位占星学家请教。这位星相家回答说:“只要留下一个印度人没被杀掉,他就会继续战斗和夺回属地。”


力量和勇气力量和勇气(图)(9)

  在英国人处境极度糟糕的时刻,即使在卢克罗这样的地方,少数英国士兵、平民和妇女也被印度武装包围在城市和郊区里。但他们没有说过一句绝望的话,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他们与自己军队的联系已被切断数月,尽管对印军是已经被打败或者仍在顽强抵抗一无所知,但是,他们对英国军民英勇顽强的毅力和敢于献身的爱国精神深信不疑。他们知道只要在印度的英国人团结起来,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被轻易消灭,除了摆脱不幸处境和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别无想法。如果形势不如人意或更加恶化,他们就会以身殉职,以身殉国。在这儿有必要提及哈夫洛克、英格里斯、尼尔和奥传等人,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榜样,他们每个人都具有骑士的精神,信徒的虔诚和殉道者的品质。蒙塔伦伯特曾经评价他们说:“他们是人类的荣耀。”但是,这场可怕的战争证明了几乎所有人都是同样伟大的——妇女,平民和士兵,包括从将军到各种军阶的个人和号兵。这些人没有经过精挑细选,都是一些极为普通的人,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家里、在街道上、在车间里、在田野上和在俱乐部所遇到的普通人一样。然而,当灾难降临时,所有人都表现出国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力量,每一个人和以往的人们一样成为英雄。蒙塔伦伯特说:“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畏惧退缩。不管是军队还是市民,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所有人都在坚决抵抗,顽强战斗。面对死亡他们面不改色,英勇就义。正是在这种情景之中,公共教育的极大价值才熠熠生辉。正是公共教育是英国人从小就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和自由,团结同胞,抵御外辱,英勇顽强,无所畏惧,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从各种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  据说,德里市被占领后,印度被约翰·劳伦斯爵士的人格力量被保存了下来。在印度西北各省,“劳伦斯”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力量。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热情和勤奋努力,每一个在他身边人都会被他的精神所激励。有人曾说,劳伦斯的人格力量就足以抵得上一支部队。或许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劳伦斯的弟弟亨利爵士,他把旁遮普的军队组织起来,在攻克德里的战斗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兄弟俩正是以他们的完美爱心和自信鼓舞了周围的人,他们两人都拥有作为一名英雄所必需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都在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总之,正如科尔·爱德华所说那样:“他们在施政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和总结的经验,至今仍然是一笔宝贵财富,他们是年轻人心中的榜样。”在翰约翰·劳伦斯身边有一大批杰出人才,如蒙哥马利、尼科尔森、科顿和爱德华,这些人和他一样,都具有反应敏捷、决策果断并且精神高尚的品质。约翰·尼科尔森就是这些最优秀、最果敢、最高贵的人之一。国内的人评价他说:“他就像一名学者,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路德·德尔豪斯也这样刻划他的性格特征。在每一个他所涉猎的领域,他都表现出杰出的才干,因为不论做什么,他都会全神贯注,不遗余力。一帮情同手足的骗子对尼科尔森十分尊敬,尽管因为他们做了坏事遭到了尼科尔森的惩罚,但是,他们仍然崇拜他。关于他旺盛的精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例为证。一次,他马不停蹄的奔波了20个小时,但是为了追赶军队中的第55个叛变的印度兵,他又跑了70多英里。当敌军占领德里城的时候,了旁遮普人民已对劳伦斯和蒙哥马利极为钦佩和信任,在他们的支持下,劳伦斯和蒙哥马利竭尽全力维持好自己辖区的秩序,召集力量,包括欧洲军队和印度的锡克教头,对德里发起全面猛攻。当尼科尔森的部队向德里强迫行军时,他写信给指挥部“要在德里城前紧紧牵制住叛乱者。”后来,一个坚定跟随尼科尔森的锡克教徒在墓前痛哭时,说:“当时,蹬蹬的马蹄声数里之外就能清晰地听到。”说:“只要留下一个印度人没被杀掉,他就会继续战斗和夺回属地。”


力量和勇气力量和勇气(图)(10)

  在与20万敌军对峙了6个月之后,英勇的英格里斯指挥军队对勒克瑙围攻,英军伤亡人数很少,只有32人,不到一个团,尽管这一战斗非常引人注目,但是,在这场大战中,最辉煌的战果是对德里的包围和猛攻。在德里,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英国人是围攻者,但实际上他们是真正的被包围者。这些驻扎在开阔地带的英国军队人数少得可怜,包括欧洲兵总数不过3700名人,而且每天都要受到叛军的袭击。有一次,叛军的人数就多达75000人,这些叛军曾经在英国军官的指挥下接受欧式训练,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军需品供给。而英雄的英国军队只能坐在城下,受着炎炎烈日的蒸烤,死亡、伤残和疾病都没有能使他们放弃自己的目标。敌人曾30次以压倒优势的人数向他们发起进攻,30次都被他们赶回了自己的防御工事。那场战斗中的勇士之一,哈德逊上校曾说:“恕我大胆断言,如果世界上有哪个民族也企图这么做的话,他们是难以坚持下去的,或者是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的。”那些勇士们面极为艰难的处境,毫不犹豫退缩,他们以崇高韧性坚持着,战斗着,直到冲过了“逼近死亡的突破口”,大不列颠的旗帜又在德里城墙上空迎风飘扬,他们才稍稍休息。在那儿所有人都是伟大的,包括将军、大小将领和士兵。不管是出身贫寒习惯于吃苦耐劳的士兵,还是出身富贵娇生惯养长大的年轻军官,在那场残酷异常的考验中不断涌现,同等光荣。英国军队的力量与顽强,英国军队良好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的体现,同样英国人也是伟大的。人们为这一历史篇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如果那些战争的幸存者和和后继者,能从教训中有所裨益和启发,那么,这种代价在大也是值得的。  但是,在印度和东方,各族人民在战争中所展示出来的力量和勇气丝毫不比英国人逊色,而且,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中,他们比英国人爱好和平和仁慈。那些英雄剑客们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传播真理的英雄们也是不会被遗忘。从泽维尔到马蒂和威廉斯,有一大批杰出的传教士,他们以一种忘我的精神辛勤地工作着,他们决不是为了扬名于世,而是为了挽救自己堕落的种族。这些人凭着巨大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忍受着种种艰难困苦,经受着无数生死存亡的考验,历尽了千辛万苦,饱尝了各种磨难,义无反顾地沿着快乐、荣耀和乃至殉葬的道路前进。在他们中间,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是弗兰西斯·泽维尔。他出身名门,生活中充满了欢乐、权力和荣誉,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向世人们证明了还有比等级地位更高的目标,还有比积累财富更高尚的志向和抱负。在礼貌和精神情操方面,泽维尔是一个真正的绅土,他勇敢、可敬而又慷慨大方;善于领导而又颇具领导才能;易于说服而又颇具感召力,是一个极富耐心、意志坚定而又精力旺盛的人。21岁的时候,他是巴黎大学的一名哲学教师。在那里,扎维尔成了罗约拉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不久,他带领第一批一小帮新入教的教徒到罗马去朝拜圣地。


力量和勇气力量和勇气(图)(11)

  当葡萄牙的约翰三世决定把基督教移植到印度地区以扩大他的影响的时候,他首选波巴迪纳作为他的传教士,可是,由于波巴迪纳重病在身未能成行,约翰三世只得另找人选,这次,他选中了泽维尔。泽维尔把他那破烂不堪的法衣缝补了一下,只带了祈祷书,就向里斯本进发,然后坐上船从那儿踏上了东方的征程。在他所乘坐的这艘去印度果阿的轮船上,还有总督及赶赴印度增援的1000人官兵。虽然船上有一间小舱室可由扎维尔自由支配,但在整个航程中,他都头枕着一圈缆绳,睡在甲板上,和水手们集体用餐,关照他们,教给他们一些娱乐方法,帮助他们护理病人,因此,完全赢得了水手的心,他们都对他十分尊敬。  到达果阿,泽维尔对人们的堕落感到震惊,不管是外来人还是本地人都是如此。外来者带来了各种邪恶,肆无忌惮,丝毫不受约束,当地人则盲目模仿。泽维尔摇着手铃走遍了果阿的大街小巷,他恳求人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那里去受教育。不久,他招收到了一大批学生,每天认真地教导他们。与此同时,他走访了麻疯病人,以及各个阶层中处境悲惨的人们,他想缓解他们的痛苦,带给他们真理。每听到人们痛苦的呼叫时,他都极为关心。当他听说马纳采珠渔民的堕落和悲惨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