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自己拯救自己-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勉会弥补它。被正确引导的劳动不会付之东流,而不付出劳动则必将一无所获。”福韦尔·柏克斯顿爵士也同样相信学习的力量。他谦虚地戏言,只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努力,他将和其他人一样出色。他充分相信平常的方法和不寻常的运用。  罗斯博士曾说:“一生中我认识几个人,我相信,有朝一日他们会被人们认为是天才,然而他们却是勤奋积极的人。天才因为成就而出名,没有成就的天才就像盲目的信仰和喑哑的圣谕。然而成就是时间和努力的结果,而绝不是靠异想天开得来的。……每一伟大的成就都是无数次练习准备的结果。才能产生于劳动。任何成就都可能垂手可得。甚至连走路,一开始也是举步难艰。演说家演讲时眼里不停地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妙语连珠,富有哲理他,而他认识到成功的秘密在于耐心的重复,并得忍受痛苦和失望。”  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学习上必须达到的两个目标。在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时,弗朗西斯·霍纳特别强调要完全掌握一门学科就必须持续不断运用它。他瞅准一个目标,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几本书上,并且坚决反对“任何散漫杂乱的读书态度。”对任何人而言知识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数量多少,而主要在于它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有一点准确而精细的知识往往比泛泛的、粗浅的知识有价值。  伊格内修斯。劳拉有一句名言:“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人比多而不精好得多。”注意力在过多的事情表面上,就难免会分散我们的精力,阻碍进步,最终一无所成。圣·里奥纳多爵士在一次给福韦尔·柏克斯顿爵士的信中谈到他的学习方法,并解释自己成功的秘密。他说:“开始学法律时,我获取每一点知识并消化吸收。在所学知识没有充分掌握之前,我绝不会开始学习另外的知识。我的许多竞争对手在一天内读的东西我得花一星期时间才能读完。而一年后,这些东西,我依然记忆犹新,但是他们,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图)(5)

  智慧的多少并不取决读书的数量或读书的多少,而在于有目的的、适当的学习;在于学习某一学科时的思想专注程度;在于整个思维运动体系能遵循连续的原则。艾伯尼西甚至这样认为:他的大脑有一个饱和点,如果填塞进去的东西超过这个极限,那它只好挤掉另外一些东西。谈到医学,他曾说:“如果一个人确定想做某事,那么,在选择适于达到成功的方法时就绝不会含糊。”  目标明确于学习最有利;时刻将获得的知识付诸以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它。因而,仅仅拥有书籍或知道在哪儿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拥有符合个人实际能力的人生目标,并积极主动地为之做好准备。自称家财万贯而兜里却一贫如洗不是真正的富有。我们自己必须拥有足以应付任何情况变化的大量知识,否则,运用知识时,我们只能束手无措、一筹莫展。  不言而喻,果断和敏捷对学习和经商非常重要。让年轻人习惯于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童年时,任由他们最大的享受自由行动的乐趣,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上述两种素质。过多的指教和限制会妨碍自立精神的形成,就像在旱鸭子胳膊下捆上一个气囊一样会让他们永远不会游泳一样。缺少自信可能是阻碍进步的更大原因,人们并未普遍意识到这一点。据说,人生中一半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自信心、不敢尝试。约翰逊博士早就常常把他的成功归因于自己自信的能力。尽管有这样一些人,脑袋空空却喜欢自欺欺人,但适当的谦虚是与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相容的,谦虚并不意味着否定所有的优点。缺乏自信继而导致行动上的优柔寡断,这是性格上的缺点,尤其会阻碍个人的发展进步。收获甚微的原因一般都在于尝试不够。  一般说来,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获得自学能力,但却对必要的努力甚为反感。约翰逊博士认为“学习上缺乏耐心是当代人的精神缺陷”,这句话对现在仍然适用。我们或许并不相信学习有什么坦途大道,但是我们似乎深信有一种“受欢迎的”方法。在学校里,我们总想找到一种省力的捷径通往科学殿堂;“在十二节课里”或者“不需要老师”就能学会法语和拉丁文。我们模仿那些时髦的女士,她们聘请老师来指导学习,条件是他不用语法和分词来折磨她。以同样的方式我们获得了点点皮毛知识;学化学就靠听一小段有趣的实验讲演,吸进笑气,看见绿色的水变成红色,磷粉在氧气中燃烧,我们就得到这么点皮毛,尽管它总比什么也没有知道强,但是毫无价值,而我们还沾沾自喜地美其名曰“寓教于乐”。  怀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期望不劳而获,这不叫教育。这样的学习虽然费了脑筋,却不能提高智力,当时给予刺激,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机敏,但是,由于缺乏比娱乐更高的目的,它终究是没有真正好处的。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只会产生一种短暂的印象,而且只是一种感觉;实际上这种靠感觉的方式就是聪明的享乐主义的表现,这不是智力。因此许多只能被活力和独立性激起的最出色的思想,现在却在沉睡着,很少被生活召唤过,除非大难突然降临,它才会从睡梦中惊醒。  被“寓教于乐”蒙骗的年轻人很快会排斥勤奋的学习方式。为了在运动嬉戏中学得知识,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扎实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思想的涣散和性格的软弱。罗伯特曾说:“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和吸烟一样有害,而这也正是其长期蛰伏的原因。它最使人滋长惰性,也最使人软弱无能。”  这种恶习不断滋长着,而且四处延伸,它的最小的危害是让人浅尝则,最大危害是对脚踏实地的劳作深恶痛绝,使人意志消沉。如果我们聪明的话,就应该向先人们一样勤勤恳恳;因为劳动仍然是而且永远是取得价值的代价。我们必须有目标明确,并且必须耐心地等待。所有最好的进步都是渐进的,对于满怀信心且积极热情的人,报酬无疑会适时到来。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就表现得越勤奋,他的声望也就越高,能力也就越强。但是,还要持之以恒;因为学无止境。诗人格雷说:“劳动是快乐的。”伯兰杰则说:“用掉总比锈掉的好。”阿诺德问“我们永远没有停步休息的时候吗?”“永不言止”,马尼克斯·圣阿尔德贡德毕生的座右铭。  正是对造物主赋予我们的才能的正确使用,我们才受到人们的尊敬,正确合理运用一种才能的人比同时拥有十种能力的人更受人尊敬。的确,拥有很高的才智和拥有世袭的巨额财产一样能体现个人的优越。然而,怎样运用那些能力?这就像问那笔财产用来做什么?一个人可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却毫无用处,因此,知识必须与智慧相联系,并且表现出崇高正直的品格,否则便毫无意义。佩斯特拉齐甚至认为智力训练就其本身来说只有害而无益,所有知识必须根植于受正确引导的意志之中。知识的获得确实可以避免一个人在生活中走上邪道,但根本不能防止自私自利,只有正确适当的准则和习惯才能改正自私自利。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能发现许多这样的例子:知识渊博的人,性格却完全扭曲变形;饱读经书的人,却毫无实践能力;把“知识就是力量”时常挂在嘴边的人却往往成了狂热者、专制者和野心家。除非受到正确的引导,否则知识本身只会使恶人变得更危险,而世界有了他们,恐怕就比地狱好不了多少了。


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图)(6)

  也许,如今我们夸大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已习惯性地认为,有了很多的图书馆、科研机构和体育馆,我们就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着。这些设施的确对自学有帮助,但同时却也往往阻碍个人达到自学自教的最高境界。有可随意使用的图书馆未必能博学,就象富有却未必慷慨一样。毫无疑问,我们拥有了伟大的设备,但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专注、坚韧和勤奋才能更加智慧通达。纯粹的占有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与智慧通达相去甚远,与阅读相比后者达到一种更高的训练,而阅读是一种往往沦为对他人思想的消极接受的方式,其中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这种阅读方式只会像细嚼慢咽一样使人放任,只能激发一时之情感,对思想的丰富提高和性格的塑造没有半点效果。许多顽固者还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他们正在训练自己的心智,而其实却不过在玩一种低级的消磨时光的游戏,其好处最多也莫过于因此使得他们投有时间去做更恶劣的事情罢了。  还有一点也应当时刻铭记在心:从书本中获得的经验,尽管宝贵,实质上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取之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智慧之源,其价值要比前者大得多。伯林布鲁克爵士说得很准确:“无论哪种形式的学习,既无法直接也无法间接地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或公民,它顶多是一种精妙却华而不实的消磨时光,而以此获得的知识无非是一种可信的无知而已。”  良好的阅读也许有益,但也不过是培育心智的众多方法之一,与实际经历或榜样对塑造个人性格的影响来相比要逊色得多。远在教育普及大众之前英国就培育出了许多智慧、勇敢而诚实的智者。大宪章就是由一群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们用他们自己的符号谱写的。虽然他们并不熟练文字表达的原则之道,但他们懂得如何理解、尊重并勇敢地保护这些原则。正是这一群没有文化却无比崇高的人们为英国的自由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首要目的并非仅仅是向人们填充他人的思想,使他们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和接收器,而是要拓展个人的才智,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