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这个练习的目的:制造抵触,使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大脑中的精神被一点一点地撕碎。这种情况在给出的指导不适合手头上的任务时就会发生。我认为这种抵触可以解释如下:    
       我给出的指导坚定地“插入”大脑的词汇系统。记得我曾坚持让你说出头影中每个部位的名称吗?我还说:“现在,真正去琢磨这些名称是什么意思。”    
       然后我给你的任务(完成第二个头影,并同时完成那个酒杯)只能通过把大脑转换到视觉、立体的模式才能完成。这是大脑中能够感知大小、曲线、角度和形状之间关系的部分。    
       进行精神转换的困难导致了抵触和困惑的情绪 – 甚至短暂的精神瘫痪。    
       你可能已经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从而确保自己完成第二个头影和对称的酒杯。    
       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l 通过决定不去想这些头部器官的名称吗?    
      l 通过将你的注意力从头影的形状转移到酒杯的形状吗?    
      l 通过使用格子(画出垂直和水平的直线帮助你弄清楚相互关系)吗?或是在头影曲线最凸出或最凹进去的地方点上记号?    
      l 通过从下往上画而不是从上往下画?    
      l 通过你决定不管酒杯是否对称,从记忆中随便找出一个头影画上去,完成这个练习就好?(在最后这个决定中,词汇系统得到“胜利”而视觉系统“一败涂地”。)    
      让我再问你几个问题。你有没有使用橡皮擦“修改”你的画作?如果有,你有没有犯罪感?如果有,为什么?(词汇系统有一系列被牢记的规定,其中一条可能是“你不能使用橡皮擦,除非老师说可以。”)几乎没有语言的视觉系统只是根据另一种逻辑 – 视觉逻辑 – 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而言之,看起来简单的“酒杯/人脸”练习告诉我们:    
       为了画好一件感知到的物品或人物 – 即任何你用眼睛看到的事物 – 你必须把大脑转换到专用于视觉和感知任务的模式。    
       进行从词汇到视觉模式转换的困难往往导致抵触。你能感觉到它吗?为了减少抵触带来的不适,你停下来(你还记得觉得该停下来吗?),然后重新开始。当你给自己指示 – 也就是给你的大脑发出指令 – 进行“换档”、 “改变策略”、或“不要做这个,做那个”、或使用任何能够引出认知转换的说明时,你都会这样做。    
       对于“酒杯/人脸”练习所带来的精神折磨,有很多解决方案。也许你找到了一种独特或不同寻常的解决方案。为了把你自己的解决方案用词语表达出来,也许你该把发生的事情写在你画作的背面。    
          
      汤姆斯•;格莱德温,一位人类学家,把欧洲水手和特鲁克水手驾驶小船航行于太平洋各个小岛之间的方式进行了对比。    
      在航行之前,欧洲人总是先有一个写好了航行方向、经度和纬度、到达航程中每一个地点的预计时间等内容的计划。一旦这个计划构思好并完成了,水手只要按计划完成每个步骤,一步接一步,保证按时到达计划目的地就可以了。水手可以使用任何可用的工具,包括指南针、六分仪、地图等,如果被问起,他们能准确地描述如何到达目的地。    
      欧洲水手使用左脑模式。    
      相反,特鲁克的土著水手在开始航程前先想象自己目的地相对于其他岛屿的位置。在航海时,他不时地根据自己直觉中迄今的位置调整自己的方向。他会通过检查自己相对于陆标、太阳、风向等的位置不断作出临时决定。他参考起点、终点和目的地与他当时所在位置的距离进行驾驶。如果问他如何能在没有工具和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准确无误的驾驶,他根本说不出来。这并不是因为特鲁克人不善于用词语表达,而是由于这个过程实在太复杂,而且太不固定,以至于无法用词语表达。    
      特鲁克水手使用右脑模式。    
       JA帕勒德斯和MJ赫本“神经分裂和文化认知的迷团,”1976    
      在作画时航行于右脑模式    
      在画酒杯/人脸的时候,你画第一个头影时用的是左脑模式,象欧洲航海员那样一步一步完成,并且一个一个地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画第二个头影时用的是右脑模式。就象来自特鲁克群岛的航海员那样,你不时通过扫描来调整线条的方向。你可能发现说出诸如额头、鼻子或嘴巴之类的名称让你非常困惑。如果不把这幅画想象成为头像可能会好很多。把两个头影之间空白的形状作为你的引导可能更容易些。换种说法,完全不去想词语这档子事最容易。用右脑模式,也就是艺术家的模式,进行绘画,如果你要用词语进行思考,只能问自己这些事情:    
      “曲线从哪开始?”    
      “曲线有多深?”    
      “哪个角度相对于纸边是怎么样的”    
      “在我扫过另一边时那个点的相对位置在哪 – 那个点相对于这张纸顶边和底边的位置在哪?”    
      这是些属于R模式的问题:立体、相关联、以及可比。注意以上问题中没有任何部位的名称。没有作出任何陈述,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如“下巴必须与鼻子一样突出,”或者“鼻子是弯曲的。”    
      一个简短的回顾:在“学习绘画”中学到了什么?    
       进行感知形状的写实画时大脑的视觉模式必不可少。这种模式主要位于右脑。这种思维的视觉模式与大脑的词汇系统 – 我们在清醒时主要依赖的系统 – 有本质上的不同。    
       大多数任务在进行时结合了两种模式。画出感知到的物品和人物可能是少数几个只需要一个主导模式的任务:这时视觉模式并不怎么需要词汇模式的帮助。这儿有些其他例子。比如说,运动员和舞蹈家表现最好的时候似乎是在词汇系统安静时。此外,一个人在需要进行相反的转换,即从视觉转换到词汇模式时,也会经历到一些冲突。一位外科医生曾告诉我在对病人进行手术时(一旦外科医生掌握了所需的知识并有一定经验以后,这成为一项视觉任务),他会发现自己无法说出手术工具的名称。他会听见自己对助手说:“给我那个…那个…你知道的,那个…某件东西!”    
       因此,学习绘画变得并不完全是“学习绘画。”也许你会觉得荒谬,学习绘画意味着学习如何随意进入大脑中那个适用于绘画的系统。换句话说,进入大脑的视觉模式 – 那个适合绘画的模式 – 从而使你能够象艺术家那样使用特殊的方式看事物。艺术家看事物的方式与普通视觉不同,并需要在意识层中进行精神转换的能力。换种更准确的说法,艺术家能够为认知转换的“发生”创造条件。这就是一个受过美术训练的人所要做的,也是你将要学着去做的。    
       让我再重复一遍,这种用不同方法看事物的能力除了能用在绘画上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用途 – 至少能够用于有创意的问题解决。    
       牢记“酒杯/人脸”这一课,然后尝试下一个练习,那个被我设计成减少两个大脑模式抵触的练习。这个练习的目的与上一个练习正好相反。    
    


你的大脑:左脑和右脑第四节

      把画颠倒过来画:进行向R模式的转换    
       熟悉的事物颠倒过来就会看起来不一样。我们会自动为感知到的事物指定顶部、底部和边线,并且期望看到事物象平常那样 – 即朝正确的方向放置。由于朝正确方向放置时我们能够认出熟悉的事物、说出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归类到与我们存储的记忆和概念相符合的类别中去。    
       当一个图像被颠倒放置时,所有的视觉线索与已有的不符。由于得到的信号很陌生,大脑被难住了。我们可以看见形状以及光线和阴影的区域。我们并不一定拒绝看颠倒的图画,除非要求我们说出图像的名称。在那时这个任务就变得让人生气。    
       如果颠倒着看,就算是众所周知的面孔也让人难以认出来。例如图4…4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的照片。你能认出他来吗?    
       你可能必须把照片按正确的方向放置,才能看出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那位著名的科学家。就算你知道这个人是谁,颠倒着的图像可能还是让你觉得很陌生。    
       倒转的朝向也会导致其他图像的识别问题(请看图4…5)。如果把自己写的字倒过来放,你也很难弄清楚到底写了些什么,即使多少年来你一直都能看懂。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找出你以前写的一些购物单或信件,然后尝试颠倒过来阅读。    
       一幅复杂的画作,如图4…6中颠倒过来的铁珀罗的作品,几乎无法辨认。(左边)大脑完全放弃了这项工作。    
      颠倒着作画    
      一项减少精神冲突的练习    
       我们将要利用左脑这项能力的缺口来帮助右脑进行暂时的掌控。    
       图4…7是毕加索的线条画“作曲家伊格•;斯大文斯基”的复制品。这幅图是颠倒的。你将复制这幅颠倒的图像。因此你的画作也将颠倒着完成。换句话说,你将按你现在看到的这样把毕加索的作品复制出来。请看图4…8和图4…9。    
      你将需要:    
      l 毕加索作品的复制品,图4…7,p58。    
      l 你已经削好的#2铅笔。    
      l 你的绘画板和遮蔽胶布。    
      l 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    
      你需要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