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的管理能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重而不盲从    
    在中国,不少当领导的一向喜欢听话的人。只要下属对自己惟命是从,就自然满心欢喜,越是听话的人就越容易受到提拔。在学校里,老师大多也喜欢听话的学生,对于天赋不差却个性太强的学生,总是采取打压政策。在家中,父母也更喜欢听话的孩子,哪怕是两面三刀、阳奉阴违,但只要在长辈面前表现好,就能获得称赞。    
    于是大家就觉得,似乎只要做“乖孩子”,只要一味顺从,就会有前途。传统的中国人一是服从领袖,二是相信权威。两者都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孔子有名言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这里,“大人”就是长官,“圣人”就是权威,于是在这两者面前,人们就只好乖乖地服从了。国人对领袖和权威的崇拜,一度达到过“相信到迷信、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真不知道这是人的幸抑或不幸。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高高在上,谁敢不服?除非他想造反。所以人们对统治者的指令,只能是无条件服从。然而在新旧交替的历史阶段,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已经起了很大变化,人们对权威不再俯首帖耳、惟命是从。这些恐怕也得部分归因于那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政治浩劫。所以人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的;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际上;理智的中国人并不会欣赏完全听话的人,甚至鄙夷地把他们称为“奴才”。而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有所听有所不听”的人,亦即“尊重他人的意见”;却“不会盲目服从”。在领导者看来,最理想的下属应该能够主动替领导想到他自己都不曾想到,或者领导虽然想到、却不便授意的问题。当然,对领导的吩咐也没必要完全不折不扣地执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稍作变通,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中国人长期以来都有一种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结果造成下级绝对服从上级;晚辈无条件听从长辈;学生对老师的言论更加不敢丝毫怀疑。时至今日;这些流弊也应该革除了。我们提倡的;乃是“尊重而不盲从”!    
    尊重不一定就意味着会服从,当然就更谈不上“盲从”了。它代表“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不对你好”,以及“你尊重我,我当然也尊重你”的“交互”心态。中国人相信“敬人者人恒敬之”,便是此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