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发心行相第二首偈看起。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
  前面我们学习到清凉大师《疏钞》里面的开示,在十个小段里面我们学习了八段,今天我们从第九段开始学习。第九段「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由如石泉其乐内薰,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这是第九小段。说这个人,如果他念念对於五尘六欲,我们一般讲是六尘五欲。六尘是六根所对的,说五尘就不说意根,就是讲眼耳鼻舌身,所对的是色声香味触,这叫五尘。为什么?色声香味触,根尘相接触的时候,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尘是染污的意思。如果说是六尘,那还要加意根,意根对的是法尘。所以《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学佛的人,世间五尘能够放下,往往被法尘所染污,那还是没有法子,出不了三界的,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六欲也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讲五欲,范围就比较小一点,五欲是讲财色名食睡。所以这个意思都是相通的。
  对於五尘六欲淡薄了,我们讲外乐盖微,这都是属於外面的,五欲六尘全是属於外面的。盖是烦恼,就是外面的烦恼微薄了,我们现在讲很淡薄,五欲六尘的享受看得很淡。他欢喜什么?欢喜三禅之乐。禅定确实有法喜,心到清净的时候你才能够感受得到。禅悦之乐就决定不是欲界众生所能够体会。对於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能放得下,心清净,可是禅悦他放不下,乐此不疲,禅悦的乐。色界四禅,无色界四定,他为什么不说四禅之乐要说三禅?世尊在经教里面常常跟我们说,在禅定当中,三禅最乐。三禅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极乐世界,你就晓得娑婆世界里面最乐的是三禅天。
  三禅是净、清净,四禅是福报大,四禅是福天。初禅是梵天,二禅是光天,三禅是净天,四禅是福天,所以讲乐就举三禅。这也不容易。我们想想自己,再观察我们周边的人,有没有人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实在讲不多,为什么?欲放不下。欲界六层天,就是财色名食睡,只要这五样东西一样放不下就出不了欲界,而且佛还特别警告我们说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一条都不得了,五条都具足,你还能够逃得出三途吗?三途,前面讲的三恶道。为什么?你细细去想想,财也好,色也好,这个色是男女之色;名,好名;食,饮食;睡眠,这是五欲,这地狱五条根任何一条都会引发贪瞋痴慢。
  前面我们在第一个小段里面学过,贪瞋痴慢都是三恶道的业因,把它分配在地狱、饿鬼、畜生是从重而说。贪瞋痴慢都严重,比较起来,贪更重,饿鬼道;瞋恚最重,地狱道;愚痴最重,畜生道,你就知道麻烦。我们今天在人间,人道要修学的课程也是要把这个东西淡薄,把名利看轻,要能把五欲六尘放下,身心不能再受染污,这样才能够超越,超越什么?超越三恶道,不是超越别的。
  伦理、道德、因果,佛教导我们的三皈、五戒、十善,我们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上升了,就生到天道去了,一般讲是好事情,我们在前面看到,修福的、生天的,那一点也不假。欲愈淡薄,你生到天上去层次愈高,但是欲没有断,所以就出不了欲界。色界天,像这些学禅的,我们不讲三禅,讲初禅,他是超越欲界,色界天去了。他怎么样超越的?他不是把欲断掉,禅定功夫深,能够把欲望伏住,不起现行,也就是说五欲六尘的念头不起,心清净,这超越欲界。只要还有这个念头(我们讲习气)就不行,他就上不了色界天,只能在欲界。
  禅定的功夫愈深,到二禅、三禅、四禅,再深就是无色界,这些人有觉悟,觉悟什么?身是个麻烦事情。在中国古时候,老子就说过「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这个意思是说我有很大的忧患,忧患是什么?因为我有个身体,我要没有身体多好!诸位要晓得,到欲界的时候,财色名食睡没有了,不要吃饭也不要睡觉,可是有身体。有身体就要有房子住,要有住处,要穿衣服,他有身,他不需要饮食。那也是个不坏身,寿命很长,四禅就够得上是长寿天了。
  他厌倦,不喜欢有这个身体行不行?行,定功再往上升级就可以把色身舍掉,我们一般人讲灵界,他不需要居住的地方,也不需要穿衣服,灵界,无色界。实际上说,他是不是真的没有身体?要没有身体那不就完全灭断了?不是,他还是有身体,不过他那个色身不是物质的色身。我们今天讲色身是讲物质,它不是物质,它是纯粹精神体,我们中国人习惯称为灵魂,也分等级,四空天也有四个阶级,一个比一个殊胜。既然有高下之分就不是真的,真的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所以到什么时候才是真的?一定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人的身体是不可思议的,就跟四空天一样,它不是物质,那当然比四空天是更为殊胜。
  华藏世界,我们在《华严经》上读过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往生经里面读过的,依正庄严都不是物质。虽然它讲金银七宝,也不是物质,如果我们把它想成物质那就错了,七宝池、八功德水统统都不是物质,我们无法想像的,那个境界才叫永恒。《中观论》上讲的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佛用这些言语来形容,怎么样形容也只能形容一个彷佛,没有办法形容得恰到好处,超越六道众生的常识,所以这是唯证方知,你没有契入那个境界,你没有办法想像。而实在讲是不能想像,你想像决定想错,愈想愈错。什么都不想也许你能见到,真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如果我们的功夫能够达到这个境界,达到色界天的境界、无色界天的境界,我们要问,我们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世界四土,我们生在哪一土?给诸位说,还是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你烦恼是伏住,这叫什么?带业往生,你没断。西方净土再上面一层方便有余土,谁去往生的?小乘人,我们来讲的话,不是凡夫,他们见思烦恼断了,也有三辈九品,断烦恼的功夫不一样。像初果须陀洹,只断见惑,未断思惑,他要往生那是到凡圣同居土,不是方便有余土。我们真正能够有四禅的功夫,有四定的功夫(无色界天四定的功夫),凡圣同居土里面上辈往生,上上品往生,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我们要争取,世间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一概要放下,这是累赘、是麻烦,没有别人找你,是你自己惹来的。明白了就晓得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彻底放下,记住世尊在《般若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两个星期前,国内有个同修打电话给我,说出一件奇怪事情,石头讲话。我就告诉他,能不能把石头所说的这些内容写成文字,传来给我看看。前天我才看到这个文字的报告,讲的是什么东西?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真的是石头说的。这个石头在山东,两块大石头,康熙年间的,有好几百年。听说它说出来,希望别人不要拿脏的东西涂在石头上,不要糟蹋石头;然后说出三恶道的因果,说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劝大家一切要放下,求生净土。这一、二天我们会把它印出来,同学们可以拿到做做参考。这年头怪事很多,能不能相信?能,为什么能相信?因为它讲的跟经上没有差别,所以我们的标准是用经典来做印证。它讲的跟经典上讲的是一样的,可以相信,如果讲的不一样,太离谱了,那不能相信,那就是妖魔鬼怪在造谣。这个我看,它不是造谣,它说得很好,说得很有道理。
  总而言之一句话,最重要的要离欲、要放下。许多念佛人到最后不能往生,原因在哪里?总有那么一、二桩事情他牵挂在心里,他放不下,那就是这一生这个缘就错过,这一生的修学只是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善缘,去不了。这样的情形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错过这个机会太多次,绝对不是这一生。根利的人,聪明的人,明白的人,他什么时候抓到这个机会,真的彻底放下,他就成功。这个法门真的叫易行道,太容易了,难就在放不下,就是对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有贪瞋痴,你不肯放下。过不在别的地方,在自己,没有人障碍你,自己一定要晓得。这个机会太难遇到,遇到之后不肯抓住就真的太可惜,百千万劫难遭遇。
  你就晓得我们这个灵魂在欲界里头待了多久?无量劫了,都出不了欲界,甚至欲界天都没有分。欲界天人要修上品十善,我们做不到;要修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最难的就是舍,舍就是放下。这一生我们得人身,难,人身难得,这一生得到了;佛法难闻,这一生也听到了,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听懂?真懂了吗?不多,为什么?真懂了,他一定会真干。没有真干,你就要谦虚一点,你没有听懂,不要自己以为听懂了,那就错了。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跟章嘉大师,就跟他老人家讨论过佛法的知跟行,就是解行。老师告诉我,佛法知难行易。这个说法跟孙中山先生的说法相同,中山先生的主张也是知难行易。所以你做不到,换句话说,你知道得不够透彻。你要知道得透彻,你怎么会做不到?我们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说,饮食,素食,你为什么不能够放下荤腥采取素食?你对素食的好处不知道。一般宗教里面讲,佛教、道教里面讲,吃它半斤,将来还它八两,没人相信。
  我学佛采取素食很快,不是这个思想,而是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赶快采取。我在没有接触佛教以前,那是在初中念书的时候,我有个很好的同学,他是回教徒,我在他家住过一段期间,所以我对他们的饮食习惯懂得一些。他虽然是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