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起心动念都在造业,你是造善业还是造恶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没有夹杂、没有怀疑,那个一念叫净业,这个果报在极乐世界。如果你念佛有怀疑,说你不信,好像你满相信,说你信,你信根不坚固,半信半疑,念佛的时候夹杂著妄念,所以这个效果就没有了,完全抵消掉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你纵然一天念十万声、念二十万声,古大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只是阿赖耶识里面种一个佛的种子,除这个之外,没有效果。所以念佛不是在形式,在真心,没有妄念就是真心,有妄念是妄心念佛,这不能不知道。
  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夹杂很多妄念怎么办?不要紧,念佛归念佛,妄念归妄念,你把这个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妄念起灭不要去理它,只是心专注在佛号,念上三年、五年,妄念就少了。你看祖师大德语录里面告诉我们,一般人念五年,功夫不错了,真用功,万缘放下,但是一支香里面还会有三、五个妄念起来,很少了。一支香是多少时间?中国人烧的长香是一个半小时,普通的香是一个小时,长香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里头还有三个到五个妄念。我们现在念佛是妄念不停,跟著佛号一起起来,这就是功夫为什么不得力。你要问这为什么?什么原因?你没有放下。我常常说的,说了几十年,头一个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天天都想到我,我要怎样怎样,要名闻利养,这种念头你怎么能把佛念得好?佛都念不好了,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你全没分,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最容易修的就是念佛,这要知道。所以名闻利养不能要,害死人,自私自利不能要,希望起心动念想别人。我们学佛的人想什么?正法久住,弘法利生,只有这个念头,除这个念头之外没有,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想,这一定要学。
  五欲六尘,人之所爱,人之所贪,那是三途地狱的媒介,要舍。如果不舍,你跟三恶道的缘就很浓;换句话说,将来肯定就往三恶道去了。贪瞋痴慢是自己阿赖耶识里面的烦恼,三毒!愈淡愈好,希望一年比一年淡一点。用什么方法?就用念佛的方法,把这些烦恼习气念掉,这叫真念佛。一面念佛,这些烦恼习气还会现前,那佛就白念了。你真用功,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少,你的心一年比一年清净,那你的音就接近梵音,清净心生出来的是清净音。所以心不清净哪来的梵音?心不清净哪来的美妙音?心清净,身自然就清净,身是发音的一个工具,音声自然美好,所以最重要的是心清净。这个地方都是教菩萨的,你看菩萨用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音声美妙。
  『随其心乐为说法』。可见得说法要契机,前面布施里面有色相,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样的身,现身,这个地方是说法,说法也要观机,要现前众生心之所好,你要懂这个道理。众生心之所好给诸位说,首先你要能肯定,一丝毫不怀疑,人性本善。虽然他现在迷失了自性,心行都不善,可是你要拿出真正善的,他会受感动,我们一般人讲良心发现。良心是他的真心,因为真心本善,善跟善有感应;你以不善去诱惑他,他也有感应,跟哪个感?跟他的烦恼感应,就是跟他的妄心感应,善跟他的真心感应,统统起作用。佛菩萨帮助众生回头一定是用善的,不是用不善的,魔跟众生往来都是用不善的去诱惑众生,目标?把众生都诱惑到恶道。所以你跟著魔走,最后的结果是饿鬼、畜生、地狱,你跟著佛走是逐渐往上提升,声闻、缘觉、菩萨、佛道,佛不会教你作恶,佛一定是帮助你修善。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爱语摄这两首偈,「一切爱语,谓慰喻、庆悦、胜益」,这都是佛在经上所说的,就讲这三大类。第一类,你能够安慰他,这是第一类的爱语,他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你能够安慰他。第二,他遇到喜事,你能够庆悦他,庆祝他,这是人情。你看看,人有时候在顺境,顺境的时候你庆祝他,在逆境里面,你安慰他,这都很容易懂的。可是要常常细心观察,言语不在多,几句话,人家听了心里很欢喜、很受用。最后一个叫胜益,这就不容易,胜是什么?殊胜,益是利益,最殊胜的利益是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永脱轮回,圆成佛道,这是胜益。所以胜益是佛法,底下一首偈里面讲「八万四千诸法门」,这是胜益,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前面两种世间人都有,殊胜的利益那只有佛法,佛法不接触不知道,我们接触了,尤其接触了很多年,你才晓得无比殊胜。
  我心里头这么多年到香港来的时候念念不忘的,一天在这里讲两个小时不过瘾,至少要讲四个小时,最好是讲八个小时。我现在的体力讲四个小时是没有问题,因为住在香港,道场在九龙,非常不方便。真正听懂的,我相信你也会有这个感触,听少了不过瘾。我知道有不少同学在网路、在卫星,一天听八个小时、听十个小时大有人在,乐此不疲,什么道理?他得殊胜的利益,法喜充满。我们学佛对於读经、听教还会有疲厌、还会有中断,这是什么原因?没听进去。以前李老师给我们讲,他用比喻说,譬如囫囵吞枣,没有去细嚼,不知道味道,这种人太多了。他不是真听,他没有听进去,那是什么?一面在听一面还有妄想,不是专注。听经跟念佛没有两样,要专心,决定不能分心。
  所以我非常感激李老师,我学经教是跟他,他不准我写笔记,为什么?写笔记就不能专注。换句话说,你听的,你所真正听到能够悟入的,写笔记的人顶多只有三成,你得利益只有三成,你不写笔记,专注去听,至少你能够有七、八成,时间久了有什么好处?开悟,写笔记不会开悟,为什么?一面听一面忙著写,他分心,那个不写的人他专注,专注有悟处。你每天听经每天有小悟,积小悟就有大悟,积大悟就有彻悟,那怎么不欢喜?每天写笔记的人没有这种法喜,他那个欢喜,不错,我今天记了很多,一个小时我记了三、四千字,他只在这上得一点法喜,那个经义、教义里头,教理里头他连边都沾不上,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
  李老师当年教我的时候不让我写笔记,告诉我专注的好处,他说你到明年,明年的境界跟今年完全不相同,提升了,你今年所记的这些东西到明年你自己看的时候,一句都用不上,你不叫浪费吗?我想想他的话很有道理,这个笔记没有用处。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学技术这些东西你可以去记,佛法是讲灵性,最重要是叫你悟入,你不能障碍你的悟门,堵死了悟门,这个太可惜了。这些别人不会给你造成困难,困难都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听经的时候应该怎样?放下万缘,纵然有工作,在听讲的时候全放下,一概不理,专心听,才能得受用。这是讲到三种爱语,三种爱语是以胜益为殊胜,真正是殊胜。再看下面第二首偈:
  【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彼亦如其差别法。随世所宜而化度。】
  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我们把它先念一念再来学这首偈,他说「言种种梵音者」,他这里举了八种梵音,这八种梵音是佛在经上常讲的,这是佛学常识,一般佛学字典里面都查得到,我们把它念一念。第一是「最好声,其音清雅,如迦陵鸟」,就是迦陵频伽。「二易了声,言辞辩了」,就是听了很容易懂得。你看,如果说话,所谓是词不达意,说得很多,人家听的时候没听懂你究竟讲的什么,没听懂,这就是不了声,所以易了声这是梵音,听了很容易了解。第三种「和调」,音声和雅,调是调适,听了之后能把我们一些烦躁化解,和调跟和雅接近。第四「柔软」,柔软的反面是刚强,一般以命令的音声多半都是刚强的,别人听了很刺耳,柔软是劝导,而不是用命令。对人,尤其是对下属,这个方法效果比命令要大得多。
  我在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没学佛,我二十六岁学佛,没学佛那是二十六岁之前的事情,大概二十四、五岁,也有不好的习气,常常坐在椅子上靠到背的时候把椅子脚前面两个都翘起来。公务比较少的时候看看报纸、看看书的时候往往都是这么坐的,像躺著,前面两个脚翘起来。有一次我们的长官他从我后面,我没有看到,他拍了我的肩膀。我一看是他,立刻站起来,长官进来了。他没有责备我,他告诉我,你这个坐的姿势很危险,一不小心摔倒,你身体受伤。这一句话我的毛病永远改掉了,如果他是命令,把我训一顿、骂一顿,他走了之后我还会照样翘,不服。你就晓得柔软语是一种劝导,他不是为椅子,他是为你身体著想,叫你生感激的心,过永远改掉,这一生都改掉,再不会有这种姿态出现。这就是真正在高位的人他处世待人成功,自然不一样,这个人就是过去在台湾的参谋总长彭孟缉先生。所以他做到那么高的地位有他的道理,叫这些部下对他心悦诚服,那就是他对人和蔼,我们很少听到他对人是用命令的口吻,在我的记忆当中,没有发现过他是这样的,这是应当要学习的。
  第五是「不误」,误就是让人听了产生误会,那这个言语是错误的,这不是梵音,梵音听了之后,决定不会产生误会。「不女」,这个女我们一般讲娘娘腔,不会是这种情形。第七是「尊慧」,尊是尊重,慧是智慧。第八是「深远」,他的语音、意义都相当深远。这个深远的意思很深,让别人听了,程度深的人他听的意思深,浅的人听到意思浅,统统得利益。这就是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听众程度不齐,深的人听到,他领悟得深,浅的人领悟得浅,没有一个不得利益,这是讲八种梵音。
  底下讲「言俱枳罗者」,枳罗者是梵语,它这个意思好像很多音声交互在一起所发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