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所住心,即是妄念。这四句话很重要!无所住就是智慧,有所住就是妄念,我们心里有牵挂,是妄念,常常能有这么一个警觉,好。在我们现前这个分上,妄念起来了,在其他法门里是要把妄念断掉,断妄念还是个妄念,所以难,真难!我们净土法门断妄念是用什么?用阿弥陀佛,用佛号。佛号也是个妄念,但是这个妄念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这个妄念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所以这个妄念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能够亲近阿弥陀佛;跟别的妄念不一样,别的妄念是六道轮回,是出不了十法界。所以,阿弥陀佛这一念不可思议,虽然是个妄念,它的作用太大,用这个一念代替一切妄念,这就对了。
  心到无住生心真不容易,上上根人才行。六祖是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的,我们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念上百万遍、千万遍都开不了悟。为什么?心有所住,你念这个还是个妄念,这个道理要懂。如果这不是妄念,是正念,那每个念经、念佛的人都应该开悟;为什么念经、念佛念一辈子还不能开悟,道理总算搞清楚、搞明白。所以我跟大家介绍释迦牟尼佛,我也讲得很明白,释迦牟尼佛学道学十二年,他跟许多宗教这些长老们修行、学道,跟许多学术界的,现在称为哲学,那些大德学过,也开不了悟,什么原因?心里有住。学了十二年,在恒河边大树底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开悟了,做给我们看的。这一放下就是无所住心,好!无所住,你看般若智慧现前,烦恼习气就断了。转妄念为正念,转妄想为智慧,秘诀就在放下,所以放下就是。
  我们想想布袋和尚的故事,那意思就很深了。他老人家不说话,有人看到他,恭恭敬敬向他老人家请教什么是佛法?他站在那个地方,把他的布袋往地下一放,两个手一摊开,大家晓得这是放下。然后又问了一句,放下之后怎么办?他把布袋拿起来背著走了,一句话不说。放下是应无所住,放下之后怎么办?背起来,而生其心。你看就《金刚经》的两句话,布袋和尚他用形象来表示,让你自己去悟。提起来是什么?你照常生活,一切现成,什么事都没有妨碍,你该干哪一行的你就认真去干哪一行,那叫生心。生心无住,心里面呢?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叫无住,心无住。所以无住是活活泼泼,无住就是放下,不是什么事都不干,什么都干,干你的本行。
  释迦牟尼佛从事於教学工作,四十九年干得不亦乐乎,没有一天休息。他的教学要懂得,不拘形式,一个人来谈话都是教学,大众聚集在一起上课是教学,单独一、二个人来访问都是教学,四十九年教学都没有中断。人家问一个问题、问两个问题,随人就给他解答,你们诸位在《阿含经》上去看,一部经多少字?几十个字,一、二百个字的,很短,那都是答覆一个问题、两个问题,没有形式。没有人问,你看他老人家或是站著,或是走动,走动就是经行,我们现在叫散步,或者是在打坐,都做出无住生心的样子。不用言语,用身教,圆满的性德在日常生活当中流露出来。你把它记录下来,那叫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这些东西。所以这四句话要好好记住。无所住是智慧,有所住是妄想、妄念。
  《维摩经》上说,「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这几句话,在净宗历代祖师大德言论里面几乎统统都引到,没有一位祖师大德言论里头没有这几句话的,那么这几句话就是祖师大德们所公认的。我们念佛怎么念法?念佛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几句话讲得很清楚,我们念佛是求生净土,求生净土的条件是清净心。所以,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在哪里?在得清净心。心有念头,就是前面讲你心有所住,有所住的,有善有恶,我们讲七情五欲。欢喜,心里很欢喜,心住在欢喜上,心里很悲哀,心住在悲哀上,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凡夫心住在这里。住在自私自利,住在名闻利养,住在贪瞋痴慢,心不都住在那里吗?无论是善、无论是恶,心都不清净,都被染污了。那怎么办?用念佛这个方法,宗门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住的念头一起来,就是心里头有了,你警觉到了,念佛。
  现在这个世间人,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慢,都是损人利己。今天上午马来西亚有个同修打电话给我,马来西亚的回教徒,他们想发起一个圣战,对付什么人?对付贪官污吏,对付贪污的人。还好我们学佛这些同修起来把它化解了,很难得。贪污的现象全世界都有,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谁能制止?每个人都要钱,你能阻止得了吗?你给他一百万,他想一千万,你给一千万,他想一亿,贪婪之心没有知足的一天。不知足,死了也不知足,死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懂得怎样?懂得你就不放在心上,你就放下了。如果这个社会上没有贪婪,不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现象就是这样。正常的现象,一点都不奇怪,你不要去责备他。
  这是个什么问题?教育问题。在东方,在中国是东方,把我们传统伦理、道德、因果的文化舍弃了,西方世界把宗教的教育抛弃,这个现象才浮现前。过去人不贪,纵然贪他有限制,他自己会受到良心的责备,纵然做了这个事情,他身心不安,那是什么?他受过教育。二十世纪这一百年,把圣贤教诲、宗教的教诲统统抛弃了,这个烦恼习气大幅度的上升,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伏住,这是现代社会。所以我就告诉他们,劝导大家,佛经里头告诉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顺著这个时代的潮流,你不能跟它对抗,你跟它对抗是错误的。应该如何挽救?从自己本身做起,本身不竞争,本身安贫乐道。我不跟人争,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安分守己,我们自己知道,命里有的时候一定有,命里无的时候不强求,身心清净,过幸福美满的生活。时间久了,他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慢慢让他觉悟,慢慢让他回头,这是对的。你要想把他纠正过来,欲速则不达。不能用暴力的手段,用暴力的手段,结下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把事情搞得更复杂,不是解决之道;解决之道,从自己本身做起,这就对了。
  印尼华人不少,都很富裕,一个暴动,往往华人是他们整肃的对象,所以应当劝告华人多多做善事,帮助那一方苦难的人民。自己的生活不要跟他们差距太大,差距太大人家容易生嫉妒心,中国古谚语说得很好,「一家保暖千家怨」。有多余的,多帮助人,佛法讲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布施恩德,这是有智慧的人,这是聪明人。展现自己大公无私,心地清净无染,这是真正救世之道。我们修净土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懂了之后要做到,做到之后才真快乐,幸福美满,你真正能够得到,你要做不到你得不到。舍财得财,舍法得聪明智慧,舍无畏得健康长寿,贵在能舍,贵在欢喜舍,舍了真就得到。
  我们这半个世纪以来,依照佛法教诲,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不肯舍,财未必是你自己的。自古以来我们能看到,拥有财富的人,一生吝啬,到最后死了,什么都带不去。死了以后还都给子孙,子孙不肖,没几年全败光,这个例子太多,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所以要晓得,佛在经上讲得好,财为五家所有,不是你的。这个五家是讲从前,第一个是官府,你犯了罪,你的财产被充公,国家没收。这是从前,古时候帝王制度有这个法律。第二个是水灾,整个淹没。第三个火灾,你家的房子、产业烧掉了,水火无情。第四个盗贼,强盗、小偷他们窃取了。最后一个败家子,儿孙不肖,到他手上,你自己累积一辈子,到他手上几天就散掉了。所以五家共有,不是自己的。
  佛菩萨、古圣先贤都教人,有财的时候赶快施舍,不要积。你要是一积,你就想到五家所有,你是为他们积的,你自己想做一点好事,没有这个智慧,没有福报。学佛的人知道,机缘来的时候,这是应该做的好事,就好像现在人投资一样,正法,真正是好事,需要用钱的时候你能够施舍,这是投资,回报是你自己想像不到的。这个回报有的时候这一生就得到,有时候是来生后世,一定有报,愈施愈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机缘现前的时候,有时候看看又不肯,心里有不愿意,很多人劝的时候勉强。勉强也得福报,但是得福报的时候也有很多障碍,很不容易才赚到。欢欢喜喜就舍,主动的舍,到你财运来的时候,源源不断自然来,自然送来。什么样的心情施舍,什么样的回报方式,不一样。舍掉之后清净心才现前,不舍他心里总有牵挂,所以你的清净心不容易得到。修净土应当舍,把阿弥陀佛放在第一,其他的全都要把它舍掉,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决定生净土。所以这些於我们念佛人求生净土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禅宗,尤其是达摩祖师传过来的,叫祖师禅,祖师禅里面特别著重顿悟,圆顿法门。顿是什么?「顿除妄想」,悟是什么?「悟无所得」,世尊在菩提树下,所谓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就是这个境界。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顿除,诸位晓得,妄想没有了,分别执著就没有了,因为从妄想生分别,从分别生执著。他一下把妄想除掉了,悟无所得,无所得才是诸法的实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般若经》上说的,「无所得,毕竟空,无所有」,无所有、毕竟空当然是无所得,有得是妄想。如果你现在能够顿除妄想,悟无所得,你入这个境界,真的把妄想断掉,你就晓得一切不可得,这是什么境界?这成佛了。成佛之后,当下,一切智、自然智、佛智、无师智统统现前。
  所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