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巴顿-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帕尔西南约20公里的比辛布尔地区。虽然许多联队长、大队长在战斗中相继战死,
师团的战斗力已大为下降,但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南部通道。
    从北路进攻英帕尔的日第15师团,奉牟田口军司令官的命令,各个联队一律轻
装,“像一团烈火似地穿过群山前进”。他们以惊人的速度穿过丛林,越过河道,
在夺取了英帕尔东北方向的乌科鲁尔以后,于4月8日占领了英帕尔至科希马之间的
秘宣,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北部通道。
    面对日军两个师团已对英帕尔形成南北合围夹击之势,斯利姆中将急电蒙巴顿
调更多的部队前来增援。
    实际上蒙巴顿的增援计划早已拟就完毕,但协调和实施起来却不无阻力。他在
若开战役期间,为了空运部队和补给曾动用过向中国运送物资的美国运输机。但是,
这要征得史迪威和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同意。由于这番手续大费时间,蒙巴顿
从德里给伦敦拍了一封电报:“日本取得胜利的危险和我们击败他们的可能性都比
若开战役时大。”他说,如果不遭到反对的话,他建议自3月18日起把用于喜马拉雅
山运输线上的飞机挪用过来。参谋长委员会立即作出了反应,要求美国方面予以同
意。丘吉尔首相还以私人名义给罗斯福总统发电,指出“这场战役利害重大,如果
取得胜利,将会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方面同意了英国的请求。蒙巴顿认为他的建
议得到同意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早已命令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到3月9日,空援已经
开始了,最初有30架达科型运输机参加行动。
    史迪威反对挪用“驼峰”运输线的飞机,给蒙巴顿添了不少麻烦,说服他同意
颇费了一番口舌。东南亚盟军地面部队总指挥官吉法德上将,也对增援行动的必要
性持怀疑态度。早在3月5日,蒙巴顿就曾要求吉法德开始把救援物资通过陆路运往
英帕尔,但是,10天以后,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吉法德对英帕尔的危急程度表示
怀疑,受到了蒙巴顿的严厉批评,萨默维尔在日记中写道:“将军(吉法德)动作
迟缓,我想;正是由于最高统帅蒙巴顿勋爵个人施加压力的结果才使1个师的兵力得
以及时赶到英帕尔,避免了被日军歼灭的结局。”后来,蒙巴顿想劝说吉法德以感
到疲倦和身体不适等健康原因退休。“但是,他是一位耿直的老绅士,”蒙巴顿回
忆说,“他不同意任何一种伪装的理由。”结果经白厅同意,蒙巴顿只好以命令的
形式解除了吉法德的职务。
    且说牟田口中将的两个师团形成了对英帕尔的南北夹击态势后,5月上旬,牟田
口决定主攻方向完全集中在第33师团一个方面。他从山本支队调来坦克和重炮联队,
又从新编入的第53师团调来两个步兵大队增援,并亲临第33师团指挥战斗。日军在
这个方向的主要对手是英印第20师和第17师。
    英印第17师自甩开日军第33师团的围追堵截后,庞大的车队向着英帕尔前进。
田中信男师团长对该师迅猛追击,但是,每一次接触都被打退。英印士兵终于在4月
5日进入英帕尔,而在整个行进过程中,他们的补给品完全是由空投提供的。英印第
20师也与此前后,成功地从达木和加包山谷的尽头,边战边撤到英帕尔平原,该师
的两个旅驻守在帕莱尔的前面,封锁通往英帕尔的东南方进路,而第3个旅则驻在英
帕尔作为预备队。
    进攻刚开始,日军就派出重兵向北穿插,占领了一个坐落于伊里尔峡谷和英帕
尔—科希马公路之间丛林密布的突出山头。英印第5师赶紧前来助战。一场从4月中
旬延续到5月初的激烈战斗,就是在这座具有威胁性的突出阵地上进行的。最后,日
军在这座可借以监视整个英帕尔平原的突出山头的南端被击退了。同时,在帕莱尔
公路的入口处,英印第20师的官兵也已占了日军精锐丛林部队的上风;那儿的地势
峻岭起伏,深谷交错,浓密的丛林绿荫层层覆盖。在这一片绵延25英里的崎岖地区
内,只有英印第20师的两个旅兵力,所以要构成一条连续防线是不可能的。于是,
英印军就在这一带构筑了一系列切断公路入口处的大小通路和帕莱尔公路本身的工
事,同时分兵把守备制高点。在防区内,英印军不断派出战斗巡逻队拦截日军的渗
透部队,因而从4月初开始,丛林中就一直未停止过肉搏战。牟田口中将在他的作战
地图上把帕莱尔公路上的谢阿姆山口标为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蒙巴顿也几
次电令斯利姆中将转告那里的部队,一定要死死守住。4月10日,日军集中坦克和重
炮向山口发起攻击;11日,英印军被迫退守直接俯瞰着公路干线的坦努帕尔。尽管
他们展开勇猛反击,将日军逐退,然而,5天以后,日军调来大量增援部队进行反扑,
终于在由缺乏战斗经验的印度士兵扼守的薄弱环节上打开了缺口。
    牟田口意识到这是夺取胜利的好机会,于是逐渐加强攻势。4月19日夜间,山本
支队的所有坦克连续3次发动猛攻,但均被粉碎。然而在22日,日军还是终于楔入英
印军的阵地。5月8日,日军又多次企图扩大占领帕莱尔公路入口处周围一带的山地,
但都被英印第17师的一个旅挡住。然而,牟田口却认为胜利已经在望,攻进英帕尔
已在指顾之间。他又调集了一批增援部队,企图在坦努帕尔突破防线。经过一连几
夜的疯狂进攻,日军取得了一些胜利,英印军的防线被迫后撤。无可否认,此时日
军已接近于突破对方的防线。但是,12日在空军的配合下,英印部队在一次反击战
中,又收复了大部分丢失的阵地。随后,蒙巴顿指示斯康斯军长,把第20师遭到严
重减员的一些部队撤出战斗,而将该军兵员足额的第23师派去接防。危机过去了,
战线又一次稳定下来。
    与此同时,沿铁定公路及周围地区和锡尔恰尔一比申普尔小道一带的战斗也进
入了最高潮。日军敢死队在一次夜袭中,成功地炸毁了一座山涧之上连接小道的吊
桥。接着,又以一个旅团的兵力攻打比申普尔。斯康斯军长不得不把第17英印师的
部分部队从英帕尔调来。4月19日;这部分增援部队在千钧一发之际及时到达,在比
申普尔西北与敌展开激战,并将其阻击住。
    4月末,日军该旅团又在比申普尔南面展开进攻,并在一些地段取得突破。进攻
中,该旅团投入了全部兵力,动用了全部轻重武器,甚至出动一批零式战斗机轮番
扫射,但是,它们很快被蒙巴顿的空军抑制住。这时,该战线还破天荒地出现了几
起日本士兵过来投诚的事件。他们供认,作战顽强的日第33师团一个前锋联队的30
00人中,已有2000多人伤亡。然而,也有迹象表明,具有相当规模的日军部队,正
向这里赶来增援,英帕尔以南地区的局势仍不容乐观。
    其实,当比申普尔的战斗趋于激化时,日军就从原来进攻科,希马的部队中调
来一些强大的战斗部队。这也正中蒙巴顿的下怀他认为英帕尔战役主要不应在英帕
尔打,那里的地形不利于防御者,而应把日军远远地从离英帕尔近在咫尺的比辛布
尔和帕莱尔逐步向南吸引。在日军沿英帕尔公路南下途中,他们占领了设在康拉顿
比的英第14集团军的一个补给站。日军在那里遭到了拥有坦克支援的第17英印师一
个旅的攻击。5月中旬,该旅开始包围康拉顿比,这时,已经由蒙巴顿从若开地区空
运到英帕尔前线的第5英印师前来接替该旅,后者就转而投入比申普尔战斗。第5英
印师得到第7英印师(该师也从若开地区空运到英帕尔前线)的增援,发起一次坚决
有力的进攻,于5月21日几乎完整无损地夺回了该补给站。
    雨季到来了,飘泼似的阵雨越下越猛,也越来越频繁,地面逐渐变得泥滑难行。
由于日军几乎没有空投力量,只得靠丛林中的小道进行陆路运送补给,在盟军空军
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能从缅甸后方运到前线的物资微乎其微,日军官兵仅以在当
地抢夺来的一些稻谷充饥,而在居民稀少的地区则只能靠野菜和逮住的野兽填一下
肚皮。况且为避免盟军飞机轰炸扫射,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不仅不能举炊,甚至也不
敢晾晒一下衣物。看来,蒙巴顿关于雨季作战有利于盟军的观点得到了证实。蒙巴
顿认为,除非日军能在最后的全面出击中大获全胜,否则,雨季的阵阵雷鸣就预告
了对方的失败。在他看来,这场挫败了敌人企图的大规模消耗战,已接近尾声。在
每条可能前进的道路上,日军都被挡住了。他的司令部开始制定自己的进攻计划,
不但打算解除英帕尔之围,而且还准备全歼牟田口中将的日本第15军。
    蒙巴顿受伤的眼睛直到4月底才有所好转。这期间,眼伤带来的疼痛和不便,并
且还要时常到难于行动而又充满危险的战地四处奔波,再加上对战役结局的担心,
使他看上去有些憔悴。虽然他的朋友、缅甸流亡总督多尔曼·史密斯认为蒙巴顿
“仍充满了自信”,但韦维尔总督却感到,“在日本人的问题上,以及在和伦敦及
美国人的交往中,蒙巴顿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那种似乎是漫不经心的自信”。诺埃尔
·科沃德在英帕尔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曾和蒙巴顿在一起,他在蒙巴顿饱经日晒和充
满热情的脸膛儿后面“觉察到了他眼中的一丝紧张”。
    尽管从总的态势看,英印军队在英帕尔方面还处于守势,但蒙巴顿和斯利姆还
是开始着手反击了。第一次主动进攻实际上是在5月15日开始的。那天,英印第17师
的第48旅楔入日第33师团的后方,并在铁定一英帕尔公路上第33号里程碑处修筑起
工事。日军暴跳如雷,把一切可用的部队包括后勤部队都一股又一股地投入了反扑。
4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