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鸾----烈侯卫青传 (更新至第四卷第117章‘问心’) 作者:碧水莲君-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建元四年的春天,刘彻有了两件令他十分高兴的事。
  第一件,子夫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虽然这只是个女儿,但是,刘彻仍然十分高兴。他封了这个女儿为卫长公主,对子夫仍然宠爱有加。他知道他还年轻,只要子夫会生,他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
  第二件,那把他心中想要的那把宝剑——铸好了!
  建章宫云台殿。
  被匆匆召来的卫青,被皇帝脸上的兴奋和眼中的热切弄得困惑不解。
  刘彻笑着道:“仲卿,你来看!这是什么?”
  黄顺慌忙将皇帝刚才还在看视的一样长条形的东西捧到卫青跟前。卫青看时,一个上好蜀锦所制的锦袱,不知里面是什么东西。卫青疑惑地向皇帝望去,皇帝努努嘴,示意他打开锦袱,那眼中的笑意和兴奋,犹如一个孩童在展示他骄傲的礼物。
  卫青打开锦袱,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白色的丝缎衬托着一把青色剑鞘的长剑,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光看外观,便已美得让人惊叹:金色的剑鞘,两侧密密地镶嵌着青蓝色的琉璃,镶得那样密,以至于让人以为剑鞘是青色。而青色琉璃间,却以各色宝石嵌出鸾凤形的图案,略一晃动,便熠熠生辉。剑柄上,同样镶嵌青色的琉璃,只在护手正中有一颗巨大的红得象血一般的宝石,却加工得暗沉没有光泽!
  惊艳的卫青慢慢伸出手,拿起这柄剑,慢慢地握住剑柄,略一使劲便将剑刃缓缓抽出。
  一道青色的如冰的寒光!
  卫青不由得闭了一下眼,再睁开眼时,眼前那如寒冰如秋水的剑身上,映出一双斜飞的漆黑的眉和惊喜之极的眼。
  略略挥动几下,剑尖发出“呜嗡,呜嗡”的低吟,剑身光影熠熠。
  “我,试试?”兴奋的卫青小心询问说。
  “试试吧!”看见卫青欣喜的笑容,刘彻的快乐在加倍。
  卫青纵出宣室殿,就在殿外的平台上,拔剑而舞。
  剑在春天的阳光下,青色的光分外亮眼!
  卫青手持宝剑,身随剑翻,劈刺旋削,如风舞疾雪。在旁边的黄顺和刘彻,初时还为姿势俊逸,气势挥洒而赞叹,到得后来,那剑已如雪练,如雪球,如光幕,整个人被笼罩在一层青色的光晕中间。
  建元四年的春天,建章宫云台殿外,一个俊逸的青衣男子持剑而舞,在他的旁边,一树海棠艳丽如血!
  此时刘彻眼中的这个人,如游龙如惊鸿如神如仙,俊雅无比,凌厉无比。而和青色剑影结合起来的这个人的身姿,犹如一只尊贵的青鸾,漫天的翅影闪出青色的光芒,这光芒如此耀目,刺透了他眼睛,刺透了他的心,刺透了他的一生,和整个的大汉江山!
  卫青舞得兴起,大喝一声“着”,一道寒光闪过,那台边一棵尺径粗的海棠树轰然倒地。
  而看视卫青,早已收势而立手捧宝剑检视剑锋,见剑锋无损,更是啧啧惊叹。他爱不释手地道:“好剑!不知何名?”
  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心摇神移的大汉天子刘彻梦呓般地说:“这剑叫——青鸾!”
  刘彻得到了一把宝剑。
  卫青得到了一把名叫青鸾的宝剑!
  卫青说:“这剑是把好剑!就是过于漂亮了些,怕不好经常用!”
  刘彻大笑道:“谁说漂亮的东西不好用,仲卿就要经常用!朕也要经常用,还要大用!”
  当然,从表面上看,这件事的直接收获是——建元四年的春天,刘彻得到了他心中想要的那把宝剑!
  间接的收获是——武帝时冶铁技术的大交流、大发展,从这件事中积累到足够经验的皇帝刘彻,没有让这些工匠们回到各自的郡国,而是在后来将冶铁收归国有,由官府经营管理。这样,不仅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和武器实力,也遏制了各个郡国兵器的生产。
  这样,在后来的对匈奴的征伐和对各郡国的武力威胁中,冶铁技术大大发展的汉室,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而掌管这次铸剑,并呈上了这把宝剑的梁国铁商孔仅,后来就成为武帝朝中的重臣——大农丞,掌管盐铁专运!

  酥合香

  建元四年的春天,卫青和刘彻的关系似乎是他们相识以来最为融洽的时候。
  尽管卫青还若有若无地抗拒着刘彻的关注,尽量避免和刘彻过多的单独接触,但是,真的单独相处的时候,他的温和恭谨中,那种拒人千里的冷淡和警惕少了很多。
  也许是因为终于让卫青的态度有所改变,刘彻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更加喜欢想法和卫青单独相处,而相处的时候,他更喜欢用自由放松甚至有些放肆的态度来对待卫青,如拍一下,打一拳,在卫青面前打呵欠或者伸懒腰,揉鼻子……(作为高高在上的帝王,这些都叫做——失仪!)
  而如果卫青有不以为然的表现,他就会背着其他人的眼睛,小声说或者做着口型提醒:“我是阿彘!”卫青尽管气恼却无可奈何!
  而刘彻就是喜欢看他那种每每在这时候无意识流露出的,如面对耍赖的兄弟,放肆的朋友和恃宠的情人一般的又是无奈又是宠溺的神色。
  刘彻的这个脾气,并没有随着年纪渐长而消失,反而越演越烈,越不避人。以至于后来东汉的班固在他的《汉书》中大书特书,认为这是刘彻极不尊重卫青甚至极其蔑视卫青的表示。
  但是,当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刘彻和卫青又再次起了争执,其激烈的程度,比起建元三年那场架有过之无不及。
  事情的起因完全是因为公孙贺。
  公孙贺和卫君儒情投意合有些日子了,如今公孙贺终于忍耐不住,正式请人向卫家提亲。
  卫家长者是卫妈妈,家里拿主意的男人是卫青,这两个人还有什么说的,当即同意。约定秋天的时候,公孙贺亲迎。
  公孙贺当然高兴,可是他高兴得太过头了。
  因为出出进进,连随侍皇帝他都咧着个嘴,当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在皇帝好奇的询问下,公孙贺连忙如实禀报。反正皇帝就是不问,他也得择时回禀的。
  刘彻听了也没意见,开始还很高兴,因为,卫青和卫子夫的姐姐嫁自己最亲近的侍卫大臣,这门亲事还是不错的!
  问题就出在,公孙贺一高兴,说露了嘴,把卫妈妈给卫青定亲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经过遇刺和遇虎两件事,卫妈妈经常有卫青出事的恐惧。如果卫青出事了,那么她依靠谁?于是,卫妈妈便决定给卫青成家,也算解决一桩心事。把这个打算和卫青说了,卫青觉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什么不对的,无可不可,也就应允了。
  于是,卫妈妈从蜂拥而来的媒人中千挑万选选了长安附近一个县富裕的县吏秦章的女儿秦织,已经下了聘礼,也只等秋天亲迎。
  不听则已,一听,刘彻心中的妒火与热血“呼”的一下,全部涌上脑门!
  匆匆打发了公孙贺之后,他急召卫青。
  卫青正在演武场看卫队操练,听见急召,不知出了什么事。甲胄都来不及解,连忙赶到建章宫。
  脸上铁青的皇帝,正踞坐在云台殿等他。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刘彻努力压着自己的妒火,因此,卫青进来的时候,他还能勉强装作心平气和的样子。
  卫青拜见过后,起身立在一边,静候皇帝差遣。
  刘彻强装笑脸,慢慢站起来地问道:“仲卿,朕听公孙贺说,你大喜了,定亲了!是不是?”
  卫青坦然道:“不敢瞒陛下,是的!”
  “你不觉得早了些吗?”
  卫青一愣,这是什么话?
  要知道汉代早婚,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成亲是常事,如不是卫家身份特殊,卫氏姐弟也不会拖到现在。
  于是便认真地回答:“臣今年二十有二,若以婚姻论,似乎也并不早!”心中却是腹诽: “你比我还小一岁,老婆有了好些年、好些个,孩子都有了,我还算早?”
  刘彻也觉得问的有点没道理,尴尬地“咳”了一声,便换了个说法:“定的是谁家女子?”
  “长安县吏秦章之女——秦织。”
  “什么,一个县吏的女儿?”刘彻故作大惊,“这不行!”
  卫青惊道:“为什么?”
  “一个小小的县吏的女儿,如何配我的妻弟!不行,快快退了!”
  听见是这个理由,卫青反而笑了:“陛下,娶妻娶贤,关身份何事?要说不配,卫青原来……”
  “不行,不行!”刘彻有些激动,语气也强硬起来,“原来是原来,朕只跟你论如今。快退了!”
  卫青有些生气了,但还是耐着性子道:“陛下,既然已经纳聘,如若中途退婚,对秦女名声有损!”
  “管他什么名声不名声,我叫你退你就得退!”刘彻耐不住了,声调提高语气跋扈起来。
  卫青的性子是外和内刚的,吃软不吃硬。不然,那年也就不会和皇帝打架了。这下见刘彻蛮横无礼,不由得倔脾气上来。
  “臣不退!”
  “什么?朕的话你听见没有,叫你退了!”
  “陛下给臣一个退婚的理由!”
  “秦女出身微贱!”
  “臣本是骑奴!”
  “……秦女无贤才显德。”
  “臣是娶妻不是选圣!”
  ……
  刘彻句句强硬,卫青毫不让步。
  两人声音一句高过一句,越来越剑拔弩张,下面侍候的黄顺吓得脸色惨白。小内侍们又是筛糠又是惊怕:这卫青是吃了豹子胆了,敢跟皇帝争执!
  刘彻气得浑身乱战,捏紧拳头上前一步,脸色涨的通红,死死瞪视着卫青:“你退也不退?”
  卫青毫不避忌地看着他:“事出无名,不退!”
  刘彻怒气无处发泄,忽然看见旁边几案上有一个青铜鎏金香炉,便一把抓住,使劲砸在地上。“砰啷”的一声,一个可能有心疾的内侍扑通一声吓瘫在地上。里里外外的内侍奴婢全都跪下了!
  黄顺跪着拼命给卫青使眼色。
  卫青也看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