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01-文化彗眼读云南-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山歌。第一个二重唱是我和郭淑珍老师唱的,叫《选代表》,这个作品产生在云南的红河。以后又20多次来云南,接触了二十几个民族的父老乡亲,他们用生活和艺术的乳汁哺育我。云南真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是我50多年来创作演出的摇篮。  多年来,我的服务对象就是几十个民族。我一个歌喉唱多种声音,“广学古今中外法,扎根边疆保元真”。多年来我拜了很多老师,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老师,国内各民族有特殊演唱技艺的老师。比如跟着藏族骑兵英雄学唱藏族歌曲,跟着白秀珍大姐学“海菜腔”。白秀珍大姐现在已经去世了,以她当时演唱“海菜腔”的技艺以及她的形象、气质来看,现在的人很难达到她那个水平。其他如白族的“大板腔”我也学了。后来接触了祖国的很多民族,和他们同吃同住同歌舞,收获很多。这些都是周总理教导我们的,都是培育真情、报答乡亲父老必需的条件。有时候艺术不可重复,要超过前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前提是必须虚心向前辈老师学习。艺术和艺术家与祖国和人民,与真情和生活时刻不能隔开,也不能分离。  聂耳音乐基金会成立后只能成功,没有退路。只有踏着聂耳的步伐前进,学习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创新精神,聂耳音乐基金会以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才会取得成功。我还要建议,今后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不仅要考核在抓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还要考核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出了多少力。这应作为一个硬指标。  我从心里拿云南当第二故乡,今后要更好地参与第二故乡文化大省建设工作,尤其是在音乐方面,多出主意,尽力做些实事。


《文化彗眼读云南》 第二部分云南是一块适合想象力驰骋的土地(图)

  铁 凝 中国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  在中国和世界很少有人不被云南这个地方吸引。我对云南知道的非常早。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上中学的时候,看过电影《阿诗玛》,印象非常好。当时还有一个细节记得非常清楚,班里的女生都觉得阿诗玛最美,特别漂亮,班上有位同学长得很像杨丽坤,引起许多同学的嫉妒和羡慕。说到《阿佤人民唱新歌》,我和裘山山上中学的时候都跳过这样的舞蹈。云南的电影、歌舞、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绘画,给我这个从没来过云南的人一种梦想,一种做梦一样的感觉。云南是一个可以让人做梦的地方。  看了很多文字资料,其中有部分领导的讲话,还有一些专家的讲话,让我对云南非常羡慕。我同意王蒙老师的话,其实云南本来就是民族文化大省,一个文化的富矿,一个人文科学的富矿。对这块土地我虽然认识非常肤浅,非常皮毛,现在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了解,通过云南老作家的作品和当代同行们的新作,确实感觉云南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各个民族有各自的个性,而且都很善良、乐观,对生活有韧性,有信心。云南这块土地特别适合作家的想象力驰骋,我想云南无论对文化产业和文学创作本身,还是对当代活跃文坛的同行们都有无限想象的可能性,仅就这一点来说就让人非常羡慕。  在一份关于发展云南文化产业的专家讲座材料中,我读到一句话:“如果政治是一个国家的形象,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我同意这种说法,并续上一句:“文化要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教育应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我和黄亚洲参加法国第24届巴黎图书沙龙时,5万平方米大展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那些年轻父母带着三四岁的小孩,在图书沙龙各个展台参观和买书,一去就是一整天。回国后我看到另外一种景象:中国婴幼儿服装美不胜收,大人带着孩子们到商场去,往往是为孩子选购各种服装服饰。所以,在整个社会物欲色彩比较浓重的背景下,一些作家提出倡议资助西部以及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是从精神上给他们打基础、受教育,守护民族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文化彗眼读云南》 第二部分云南音乐异军突起创造奇迹(图)

  徐沛东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    云南近年来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不少成绩。这是震动全国的文化事件,叫做“云南现象”。刚才看了一份叫做“中国文化滇军全面雄起”的材料,非常振奋。云南近年来经过这样的努力,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觉得有几个因素确实是值得思考和学习。  一是领导的重视。这几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非常大的精力、物力,这是很难得的。文化人生活在云南这个土地上是非常幸运的。文化的发展,如果没有领导的这种支持,仅靠文化人的努力是很难做到的。全国不是每个省都有这样的气魄的。在经济上,云南不是一个发达省,在其他社会发展各方面,云南与其他省份也还有差距。但是在发展文化方面,云南有这么好的势头确实很难得,而且已经显示出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魅力。云南在文化这张牌上已经赢了,已经得到很多的回赠。把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推向市场,《云南映象》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云南利用各种平台展示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的繁荣和旅游的发展。面对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全国各个省都参加,很多省是把它作为个人行为,你能参加就参加,你能拿金奖就拿金奖,去来都是无声无息。而云南是作为一个团队参加,歌手组成、作品构成,以及所有的管理方式,都是按照团队精神进行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个良好平台展示云南的风貌,让大家更加关注云南、了解云南、向往云南。再比如今天的音乐研讨会,云南省委领导同志亲自来京召开,邀请全国音乐专家出席,还有这么多的云南专家参加,在全国各省市里,云南这是第一家。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对文化建设都充满感情,对文化建设的关心重视是真诚的,不是表面的、形式的,是实实在在地做。比如《云南映象》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困难,云南省的领导给予很大的支持;后来成功了,跟云南领导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另外就是各方面的支持。云南各族人民喜爱艺术、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各方面对艺术投入也很大,这是云南文化崛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去过云南艺术学院,看到整个景象朝气蓬勃,学校氛围非常好,这与各方面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云南的专家非常努力,非常出色。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作品,几乎都是本土词曲作家创作的。这些作品,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望尘莫及的。语言是这样的生动,这样的新鲜,只有生活在云南这块土地的人,对生活各方面、对文化状态非常了解,才能写出来。这是很值得推广的做法。如果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思路的话,我们的音乐艺术也好,其他门类的艺术也好,就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个面孔了。  再就是云南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一点我们也是很羡慕的。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民族文化最多彩的一个省份。因为多民族杂居,音乐就变成最好的交流方式,相互之间音乐文化渗透很频繁。云南多为山区高原,历史上交通不便,很多原生态的、很珍贵的东西,没有因为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信息的高度覆盖而淹没,所以成为民族文化保留得最多的地方。云南各民族的语言非常奇怪,比如说生活在云南的藏族,还有蒙古族,他们说话什么的,都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有一种很浓烈的杂交风格。由于云南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是亚洲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来往云南的人非常杂,使得云南文化有特色,很神秘。比如说,有南洋的风格,有印度的风格。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音乐家也好,其他文艺家、作家也好,都能到那里挖掘很多的财富。云南确实是一个非常神奇、非常美丽、非常神秘的地方,是艺术工作者不可多得的一个采风的好地方。  云南的文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发展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这几年来云南文化建设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创造了奇迹。比如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去年之前云南几乎是零,在这次大赛上创造了奇迹。在以前的大赛中,第一轮结束云南歌手就淘汰回去。这次不一样了,省领导下大功夫、下大力气组织作曲家、作词家来创作歌曲,专门组织人力来编舞蹈,演唱组合也组织得非常好。当然,这是奇迹又不是奇迹。云南是文化最丰富、最有底蕴的一个省份,加上领导这么重视,这么多本土音乐家长年耕耘,取得出色成绩就是必然的。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云南的文化现象就非常引人注目。像黄虹演唱的民歌就很有个性,她的声音,包括唱的歌曲,别人是没法比的。今天的云南文化现象我们是很钦佩的。云南文化建设的做法,对我们北京的专家也是值得学习的。  希望云南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推出更多的好作品,使中国音乐出现更多的亮点和色彩。这是人民需要的,也是时代需要的。再次祝贺云南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文化彗眼读云南》 第二部分云南最有条件成为“东方的好莱坞”(图)

  曾志伟 香港演艺人学会会长、香港著名电影喜剧演员和导演  我们现在跟大陆合作的影片几乎都跑到横店去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里有非常特殊的政策,还有很多的临时演员。我们以前跟泰国合作,又跟韩国合作,还到南斯拉夫去拍片,就是由于他们有好的政策。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合作片的机会来自好的政策。有好政策,再远我们也会去拍。  我们来到云南后,觉得云南的天气特别好,风景很好。云南的天气在全国最好,12个月都能拍戏,白天又长,还有独特的风光人文资源。如果再有政府的配套政策,我们一定会优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