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台春-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益侯没有料到阳洙竟然知道这个,眼眶潮湿地道:「先皇所赐,怎敢轻慢,就供奉在臣所辖青州城的家祠内。」
「日后若有机会,朕一定要去看一看。」阳洙满面含笑,将手中酒爵一举,「青益侯,为雄风犹存的铁臂弓,干了。」
青益侯双手颤抖地捧起满满一杯酒,仰首一饮而尽。
阳洙缓步来到下一桌,却是位方面阔口,意态粗豪的老人。魏侯在旁道:「这位是……」但话到此处,他却有意顿了顿。
「元武侯爷真是老当益壮,今年高寿有七十了吧?精神尚是如此之好,认真算起来,元武侯当是朕的祖父辈了?」
「老臣岂敢,」元武侯满面红光,拱手道,「陛下少年英姿,在老臣看来,三分像先皇,竟有七分是像先武帝爷的。」
「唉,」阳洙语气遗憾地道,「可惜朕福薄,从未见过皇祖父的威容,改日有了闲暇,元武侯讲些当年武帝爷的事给朕听好不好?」
「臣、臣遵旨。」一句话投其所好,元武侯顿时欢喜得不知说什么好,也捧起酒杯大口豪饮。
再下一桌的人相貌要年轻许多,最多只有四十来岁的样子,长须白面,气度雍容,早已恭立多时,见阳洙移步过来,立即施下礼去。
「济州侯,」阳洙微微收淡面上的笑容,表情有些忧伤,「朕的青鸾姑姑,一向有劳你的照顾。」
济州侯想起亡妻,心中顿时一痛,低声道:「臣未能保住青鸾公主的性命,有愧先皇与陛下。」
「你何出此言呢?当年孟释青派人来逼迫姑姑构陷宁王之罪,若不是济州侯你拼死力护,只怕当时就被强带到帝都去了。虽然她不久就难产而亡,但总算是留下了一个孩儿啊。」
「陛下如此雄姿伟质,将来定能中兴我大渊,公主若泉下有知,也一定会十分欢喜的。」济州侯眸中已闪出点点泪光,「可惜没有料到陛下这么快就到了岭北,否则臣一定会将犬子带来,参拜陛下的。」
「青鸾姑姑的孩子,一定聪明能干。下次可别忘了带来,让朕也看一看表弟啊。」
济州侯应诺一声,将酒杯捧过头顶,深施一礼,掩袖而饮。
阳洙点了点头,转身再降数阶,来到大厅平层。
以上的四位诸侯,是岭北最大的四个州府的藩主,地位尊贵,故而独立设桌案于二阶平台,其余小州的府君和普通臣属,以长案圆墩,密密列于大厅之上,皆捧杯静立,等候着皇帝走到自己面前。
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四大府侯威名赫赫,阳洙能记住他们也不奇怪,现在这一片陌生臣子,谁都觉得他不可能一一分辨得清楚,所以魏侯步步相随,准备在阳洙表现出神情迟疑时,立即出面介绍。
结果……
「林州君,你的属地盛产寒绢吧?那里家家户户都以蚕桑为主吗?」
「听说莱州君之所以会调到到莱州任职,是因为熟悉海事,又擅练水师吧?真是了不起,朕连游泳都不会呢……」
「敬主簿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哪天让朕看看你七步成诗的风采……」
「哈哈,你就是号称白袍玉面银枪,用兵奇诡莫侧的郑嶙啊,刚才你唱名的时候,朕就已经仔细看过你好几眼了呢!」
「封参事,你是平城的内管家,将来一定也是朕的好内政管家……」
「栗参将,自从朕听过你带三百人过幽灵海剿杀一千蛮兵的事之后,就总想当面问问你,难道你心里真的没害怕过吗?」
「喔,秦校尉,这里你是最年轻的吧?呃……当然,除了朕以外……」
在殿内群臣越来越惊佩的目光中,阳洙流水般优雅自如地穿行于众人之间,那些只匆匆报过一遍的名字和职位,他居然能和人对应起来,叫得分毫不差,而且还针对不同的人问了不同的问题,使得每一个人都开心地觉得自己已经给皇帝陛下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殿上的气氛立即欢欣热烈起来。
当皇帝终于逐一赐酒完毕回到龙位之后,魏侯命歌女舞姬出殿,献演助兴,但只歌舞了一曲,他就发现阳洙似乎并不喜欢,急忙止住,恭声问道:「陛下可是嫌这偏远陋曲,不承圣听?」
阳洙浅浅笑了笑,道:「平城歌舞自有特色,尤其是后殿卷廉内的扬琴雅乐,更是清韵天成,朕倒没什么好挑剔的。」
魏侯听了,面上顿时露出笑容。林州君立即接着话茬儿道:「陛下有所不知,那抚奏扬琴之人,便是魏侯爷的千金郡主,她的仙姿才韵,可是天下皆知啊。」
「这样啊,」阳洙虽然冰雪聪明,但对魏侯特意安排郡主献奏的用意一时还是没有领会到,只是点头赞了赞,「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陛下看起来,似乎有些无心歌舞?」青益侯在旁问道。
元武侯呵呵笑了一声:「歌舞虽好,只是国难未平,陛下心怀天下,当然无心欣赏。老臣以为君臣聚会,当是文官吟诗,武将较技,更有趣些。」
此建议一出,殿内许多自恃才高技绝的人,巴不得在皇帝面前出出风头,顿时一片附和之声。魏侯本想让女儿再奏一曲,找个机会驾前引见,可此时这个情势,也不得不跟着表示赞同。
「好主意,」阳洙抚掌笑道,「今日群英济济,朕也正想要看看各位的风采。那就先以诗咏志吧。」
济州侯拱手道:「请陛下出题。」
「就以今夜盛会为题,绝句律诗,体裁随意,一炷香为限,到时做不出来便罢,做出来的就一一吟诵,大家评点,你看可好?」
「陛下所言极是。」
身为岭北四大府侯之一的济州侯虽博有才名,但当然不会来争这个风头,于是起身亲自点香,其他三位侯爷到阶下巡看,少时一炷香尽,共有十七人完篇,为多表现一点儿自己的才气,个个写的都是律诗。
阳洙知道自己在诗词上头有限,不过略通而已,所以臣子们一一吟诗的时候,他就看应崇优的脸色。夫子微笑,他就微笑;夫子皱眉,他也皱眉;子合掌而叹,他便击案而赞。等到众人吟毕,他虽一例夸赞,没有特别褒贬,但内行人俱已心服。
文臣们露完脸,武将们早就跃跃欲试。只是这殿堂内空间不足,再加上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个弄不好,容易伤和气,阳洙想了想,便问魏侯:「朕初来乍到,也不知道谁有什么绝技,老爱卿代朕安排一下吧。」
魏侯躬身领命,心中明白阳洙的意思,便道,「郑嶙、秦冀瑛,你二位拆几招剑法,请陛下指正吧。」
虽然说这种场合谁都想多露露脸,但毕竟同在岭北,彼此也算了解,大家一听被魏侯点出来的是这两人,都无话可说,只能羡慕地看着。
阳洙一看阶下众人的表情,便知应召出来行礼的这两个年轻人一定是身手不凡,技压群雄,他又一向对武功很感兴趣,不由地向前倾了倾身子。
郑嶙年纪略长些,大约有二十八、九,容色温和,气质沉稳,高大匀称的身材配上炯炯有神的双眸,显得凛然有气势。而秦冀瑛年龄要小上四、五岁,一看就是个活泼好动的漂亮青年,皮肤已被晒成健康的小麦色,神情很兴奋,一笑,就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这两人向阳洙叩拜告罪后,相向而立,各自拔剑,眼神都同时一凝。
虽是君前拆招,以剑舞为主,但习武者一旦交手,皆有好胜之心,尤其是秦冀瑛被对手严密连绵的剑网一逼,顿时忘了场合,剑势如龙,犀利凌厉,烈烈剑风向郑嶙席卷而去,引起周围一片压低了的惊叹声。
相对之下,郑嶙要凝重得多,面对对手暴风骤雨般的攻势,他却如闲庭信步,见招拆招,仿若在陪人家练习一般,从不主动出手。以至于在场面上虽是在对打,看起来却像是一动一静的两个人般,冰火迥然。
男孩子一般都爱习武,阳洙也不例外,可在宫中时耳目太多,应崇优的性子又偏文,不爱陪他练习,因此一看到有高手出现,就心痒难耐,频频向夫子投去请求的目光。
一看他的眼神,应崇优就知道他想下去跟人家切磋两招,立即板起脸摇了摇头。阳洙无奈之下,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手中拿的筷子不由自主地跟着郑嶙的剑招而动。
大约一刻钟,魏侯扬声叫停,场中两人收剑分开,郑嶙微笑着道一声「承让」,秦冀瑛却是不服气地狠狠哼了一声。
「两位将军真是剑法超群,让朕大开眼界。」阳洙击掌而赞,倒真是半点也没有客气的成分。
在郑、秦二人下拜致谢时,元武侯突然问道:「陛下似乎也深谙剑道?」
「呃,略知一二,」阳洙笑了笑,「元武侯如何得知?」
「臣刚才看见陛下筷动,似在分拆郑将军的剑招一般,而且招数精妙,非同一般啊。」
「朕在宫中,不过大略涉猎了一些武技,如何能与上阵杀敌的将军们相比,」阳洙向郑嶙微微一笑,「郑将军剑势绵长,后劲又充足,仿佛水银泄地,几无破绽,朕也分拆不来。」
话虽是谦虚,但简简单单的评论却一语中的,令人大为惊异。
众所周知,孟释青从未给皇帝以正常的君主教育,本以为会是个毫无所长的少年,不料今日一见,却是文武双全,若不是魏侯早已悄悄让侍女们验看了他出生时身体上烙的龙印,和登基时加烙的重熙章印,几乎要让人怀疑他究竟是谁。
阳洙扫了四周一眼,已知这些惊诧的老臣们在想什么,不由仰天大笑,道:「众卿不必惊奇,孟释青虽然一手遮天,但上天却并未离弃我大渊皇族,朕……也是有帝师的……」
「哦?」魏侯脱口问道,「是何人?」
阳洙目光向下一瞟,见应崇优一副着急的样子,忍不住一笑,道:「那是上天的恩赐,总在朕最艰难的时候出现,他教授朕学习一切应该学习的东西,而且来无影去无踪,连孟释青也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他虽是信口开河,但听在这些深信皇帝乃是上天之子、真龙下界的臣子们耳中,却别有一番震撼的感觉。就连魏侯这般久历世事的,也想不出除了神遣帝师以外,还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释皇帝为什么会无师自通,能文能武。
阳洙见群臣敬畏的表情比方才更甚,这才缓缓起身,端起手中的酒爵,大声道:「朕上得天帝之恩,下得诸卿之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