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试探性的进攻,这是对方的总攻。

仓促之下,李密打马,指挥撤退。

进军易,撤军难,隋兵跟着后撤的李密顺势冲到了李密的大营外。

与此同时,李密的大营里的瓦岗士兵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他们的领导被人家追着跑了回来。

这极容易造成一些误会和恐慌,很快,不好的消息传来,外面的隋兵发动猛攻,已经突破大营的营栅。

山寨部队纪律松散的毛病出现在瓦岗军身上,全营开始骚动起来,这里面,大概有翟让的旧部趁机煽风点火,巴不得山寨倒台。

慌乱之中,一声巨吼响彻全营。

“谁也不要动!”

李密满面怒色,手上青筋毕现,光看外表,很难相信刚才的大吼是出自这样瘦弱的身体。

李密没有想到,偶然的一次进击就把他逼到了这样狼狈的地步。全营的骚动,将他逼到了悬崖的边缘。

到了这时,绝不能后退一步,一退,瓦岗就会溃散。

李密叫来了数百人,人数不多,但李密相信这都是以一当十的敢死之士,他更相信他们的忠诚与勇气,当自己冲出去时,他们一定会跟随在自己的身后。

营外,喧哗声越来越近,想来,隋兵已经杀到了营内。

出击吧,这将是殊死之战!

正当要迎敌而上时,李密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仔细听了一会儿后,李密狂喜:这是对方撤军的号角声!天助我也!

怒马飞箭,长枪利剑,李密的骑兵飞驰而去。

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王世充并不知道,就在不久以前,他的部队已经突破李密的营栅,他曾经离胜利如此之近,而他更是做出一个让自己后悔不已的决定:吹号角,令先头部队撤军。

王世充是担心先头部队中了李密的埋伏,李密经常这样干。

战场的奥秘就在无穷尽的变化中,你要用所有的智慧去猜测对方的行为,猜对的奖赏无比诱惑,猜错的惩罚无比冷酷。

胜负的位置顷刻对调。

很快,先头部队莫名其妙地撤了回来,而紧接着,他们就看到乘势来袭的李密。

李密的长枪大马再一次发挥冲击力强的特点,而王世充发现他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位置,他们就在洺水南岸,部队还没有成列,而后面是洺水。

隋军很快被冲乱,惊慌之下,有一个胆小的隋兵撒腿跑向了浮桥,此人的举动像在热带雨林中振翅的蝴蝶,终于引发了全军的溃败。

隋兵纷纷往浮桥上逃去。大概这些隋兵比较偷懒,没有狠抓施工质量,浮桥是豆腐渣工程,桥摇晃不定,拥挤上桥的人不少掉到了水里。

失败来得如此迅速,王世充已经没有多余的脑细胞去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这一天晚些时候,王世充一身湿漉漉的出现在洺水北岸。这大概是隋兵发挥了让领导先走的风格。

回到了洺水北岸,王世充并没有停留,径直向北奔去,那不是洛阳的方向,往上是黄河。

王世充往黄河跑,应该不是想跳黄河自杀谢罪,要死,在洺水边就可以了,抱块大石头往洺水里一跳,洺水之深足够他早登极乐,何苦去跳黄河。污染黄河的罪也一定不比污染洺水轻。

王世充是在逃窜,他躲避的对象不仅仅是李密,现在还包括洛阳。

七万兵马大半折在这里,一同损失的还有六员大将,这里面有当年率学生军战过李密的刘长恭。

不能去洛阳,只有向北走了。

北风吹荡着洺水两岸的一切,雨下了起来,接着是雪,再然后,雨雪夹杂起来。王世充从没体会过像今天这样的寒冷。

这是王世充从未经受过的大败,洺水之上,流水为坠水而亡的隋兵尸体所堵塞,洺水岸边,到处可见冻僵在地上的身躯。

白雪皑皑的逃亡路上,王世充闻到了绝望的气息。

为了掌握权势,我可以溜须拍马,我可以痛下杀手,我也愿意拼命一搏。为什么老天如此待我,将我逼到今天这样的绝境!

天色灰暗,王世充仰天长啸,白雪被这怒吼激得满天飞舞。

苍凉悲绝的声音在荒凉的大地上回荡。

这是雪豹之声!

蜂目已露,豺声已振,绝境下,王世充听到内心那头嗜血野兽的苍凉嘶鸣。

我绝不承认失败!没有人可以将我打败!

雪水从他的脸上流下,飞雪在他面前肆虐,望着白茫茫的前方,他终于找到可以去的地方。

渡过黄河之后,王世充直奔河阳,河阳的官员听说这位大将来访,纷纷前来迎接,并请王将军进府休息。

见面之后,王世充问了一句:“你们的郡牢在哪里?”

在得到答案后,王世充径直来到郡城的大牢里,要求进去住两天。

进去后,王世充开始了等待。他相信自己不会把牢底坐穿。

事实确是如此,得知王世充跑到河阳入牢请罪时,杨侗没有治他的覆师之罪,反而派人前来劝慰他,为了让王世充放心,杨侗还派来了王世充的大哥前来宣读赦免他丧师之罪的赦令。

看到大哥出现在牢门前时,王世充终于肯定自己可以不用吃牢饭了。

王世充回到了东都,驻扎在洛阳城东的含嘉城,他每天的必备工作就是眺望东边的瓦岗军营,心里寻思着反败为胜的方法,可让老王没想到的是,东边的事情没着落,打西边又来了一个凑热闹的。

这支部队竟然是打着救援东都,解放亲人的旗号来的洛阳。

【趁火打劫的唐军】

前来拉东都一把的是李渊,他向东都派出了十万兵马,领军的是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跟李世民。

大军来到东都城下,第一个前来欢迎的不是东都人,而是李密,当然,李密不是挥舞汗巾前来欢迎,而是舞着大刀。

这是正常的,东都一直是李密的地盘,唐军跑到这里来属于捞过界。

收到消息后,李世民点起了一支小分队,让其前去迎战。

接到命令的小分队当场呆了,李密号称三十万兵马,你让我们小分队前去,是送死还是送死?

面对部下的疑惑,李世民却不急不慢地告诉他们,只管大胆去战,保你们没事!

怀着为国损躯的精神,这支唐军来到了前线,到了之后,松了一大口气。

瓦岗军也只来了一支小分队。

在逐鹿这样的淘汰赛里,比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对手。

两位乱世的智者颇有默契,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逐鹿跟淘汰赛一样,都要战胜对手晋级下一轮,但不同的是,淘汰赛是抽签决定对手,而逐鹿可以自己选择对手,选错的人会很惨。

唐军跟瓦岗并不是真正的敌人,至少目前不是。

于是,两支小分队就在洛阳城郊较了一阵,从下手来看,倒很像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参与双方本着友谊第一,砍人第二的精神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各种技战术进行了演练,并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演习结束之后,双方各自打扫战场,然后各回各家了(可能临别还道了珍重)。

这让东都人相当失望。很多河南人听闻消息,有关系的都登上城楼,准备看山东人大战关中人。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李世民要撤走了,杨侗是不会让他进来的。长安洛阳早不是一家人,这时候跑来支援,仿佛屠户问猪吃饱没,黄鼠狼问鸡什么时候出去散步一样。与其说他们来救援,不如说是趁火打劫。但唐军并非没有机会,很多东都城的人偷偷带信出来,表示愿意当内应,为唐军打开城门。

天下的第二个中心送到了面前。李世民望着前面的洛阳城。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跟长安组成的双子星座,就像欧洲的巴黎跟伦敦,一直是天下的中心。

青灰色的城墙跟红黑的城楼,对每一个心有霸图的人,透露着难以抗拒的诱惑。

考虑之后,李世民拒绝了内应的请求。

这是我的城,但不是现在。

今天我将舍它而去,但终有一天,它的大门将为我打开!

史书记载,李世民撤走之后,东都里杀出兵马抄其后路。

跑了八百里地来到洛阳,连口热茶也没喝上,先是被围城的揍一顿,后又被城里的揍一顿。这大概算是最倒霉的援军了。

此地不宜久留啊。

唐军的到来给东都的局势搅起了一些波澜,但很快,随着唐军的撤走,一切恢复平静,充满压抑的空气又笼罩在这座城市的上空。

王世充龟缩在洛阳东面的含嘉城,当日他从扬州领来了数万江淮劲卒,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一万,照此看来,似乎可以将他从争霸的名单上删除了。

但有一人大概是不会同意这样的定论。

王世充还没有准备向命运低头。

我还没有败,在我放弃以前,没有人可以判定我的失败!

在无尽的黑暗里,王世充就像一只受伤的猎豹,舔着自己的伤口,等待着绝地反击的机会。

一定还有希望,一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也一定有对付李密的办法。

无数个夜晚,王世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没有找到答案,但他知道这世界上的所有难题都一定有答案。

在找到答案之前,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无论那机遇是什么,我相信它一定存在,并在朝我而来。因为,我还没有放弃自己!





第九章 南归的骁果


【迷失的帝王】

“好头颈,谁当斫之!”

江都迷楼的寝殿里,一个男人手握铜镜,不无惆怅地叹了这一句。镜里映着一张留有美须,五官端正的脸,以美学而论,确是一颗好头颈。

这颗人头是属于杨广的。杨广搬到扬州已经快两年了。

此时,杨广大帝还有另一个极其响亮的称号:太上皇。那是长安的李渊送给他的。杨广陛下的职务长了一级,但他本人应该不会高兴。

唯一能让他高兴的只有眼前的美景了。

闲暇时候,杨广经常登上迷楼的高处,迷楼是他在江都修建的一座高楼。建筑规格相当高,楼接楼,房套房,陌生人譬如刘姥姥们进了去,肯定迷路走不出来。迷楼是杨广亲自取的名。

如同楼名,杨广的心头大概也是一片迷茫吧。

仰望星空,杨广的眼神异常空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