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仓促之下,李密拉出队伍,排兵布阵。而此时,对面的王世充却没有看李密怎么布阵,其视线越过李密,落在了背后的邙山之上。

在邙山高地之上,王世充看到他期待中的东西后,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在那片山岗上,一支东都的伏兵已经就位。

在昨天夜里,王世充派出了一支骑兵悄悄地进入了北邙山中一处山谷埋伏下来,王世充特别下令,吃好饭喂好马,等天亮的到来。

现在,正是发挥这支奇兵作用的时候。

呼啸声中,骑兵掠风而下,不是冲向了李密的军阵,而是直接冲进了李密的大本营。

这就要命了。据记载,自从打败宇文化及之后,李密有一些轻敌,营房外竟然没有设置拒马之类的壁垒,这支骑兵没费多少力气,就冲了进去,并顺利完成了踹营、放火、杀人、逃跑的奇袭四步走。

大火在李密的营地升起,瓦岗军心已乱。

而王世充还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他望着大火的方向,急切地在等待什么。

不远处,尘土张扬起来,一支骑兵越来越近,这是隋军自己的骑兵。王世充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兵未到,呼声已经传来:“已经斩获李密了!”

不但端了营,放了火,还连李密都斩了,这破坏成果也太喜人了。

王世充板着脸,正色说道:“不要谎报军情,要知道这是死罪!”

“仆射大人,此事千真万确,李密就在这里!”

一颗人头被送了过来,虽然血淋淋煞是可怕,但仔细一瞧,倒像是李密。

王世充看了一会儿,嘀咕了一会儿,对后面说道:“你们上前看一看,这到底是不是李密?”

左右上前,经过仔细观察,最后终于得出结论,这确是李密!

王世充大喜,连忙下令:“好!传视三军,李密已经就首!”

曾经让我们吃尽苦头,丢尽颜面的李密已经被斩首!瓦岗军没有了李密,何足畏哉!当此头颅在三军之间展示时,最后一丝畏惧消失了。顷刻之间,万岁的声音响彻隋阵。

王世充及时下达了总攻的命令。然后,他望向了战火冲天的对面:“李密,你已经被我宣布死亡,就不要再逃了,把你真正的头颅交给我。”

刚才那颗头颅并不是李密的。

在不久前,王世充发现一个长得极似李密的人,遂将其抓了来,好吃好喝地藏在密室里,上了战场,才将人家的头颅借出来一用。

虽然是山寨产品,但效果还是可以,隋军士气大涨,瓦岗军接近溃败。

望着一波又一波扑上来的隋兵,李密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封了烈士,但不妙的感觉正在他的心头涌起。

当然,他也不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困境,很多次,他都是反败为胜。而屡次反败为胜的关键是他有一支足可改变战局的骑兵。这支骑兵在跟宇文化及的交战中受损不少,昨天的交战又损伤骑将程咬金,但并非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李密望向了偃师城,那里有瓦岗一支足以扭转战局的力量。单雄信率领的外马军驻扎在那里。

当日,李密斩杀翟让,以为一击成功,从而真正将瓦岗掌控在自己的手上,他并不知道,真正的分裂正是从那次看似完美的出击造成的,在那之后,物理上的瓦岗裂缝被补上了,而心理上的裂缝却无法补救地在瓦岗军展开延续,单雄信是最大的那条裂缝。

此时,单雄信也望着邙山,脸上露出冷酷的表情。刚才,他给自己的兵马下了一个命令:就地列阵,不许轻动!

两年前,李密一声断喝救下单雄信,两年来,李密将外马军交付给单雄信,他以为做到这一切,就可以让单雄信忘记那天宴会上发生的一切。

时光可以冲淡一些东西,但内心那些深刻的记忆却无法随时光而去,反而越久,越清晰。

翟让倒下时的身影,翟让临死前如巨牛般的大吼,自己双膝沉重,扑倒跪地的声音以及那满地的鲜血,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一直盘旋在单雄信的心头。

我更不会忘记我顿首哀求的耻辱,是你逼使我看到了自己不堪的一面。

李密,现在是血债血偿的时候。

这一天的晚些时候,李密终于承认战败,率领一万兵撤向了洛口城。晚上时分,王世充进攻偃师城,据记载假李密的头颅又发挥了作用,此头颅被扔进城后,瓦岗士兵纷纷投降。城内的裴仁基、郑颋、祖君彦成为了王世充的俘虏。

单雄信还保有自己的外马军。但照情况来看,用不了两天,也是要投降的。

这两天的交战对李密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夕阳下,李密奔向了洛口城,奔向了明天。

希望在明天嘛。可是,明天又在哪里?

第三天。

病去如抽丝,兵败如山倒。

在洛口城驻守的是瓦岗军的长史邴元真,此人曾经给李密出过一个馊主意。

有一天,邴元真找到李密,表示瓦岗军有粮,但没有布,没办法给立功的将士赏赐。而东都有布无粮,不如跟东都做生意互通有无。

跟敌人做生意,要在今天邴元真搞不好能得诺贝尔和平奖。

对于这个交易,东都人很欢迎,但这项交易没多久,李密就发现了不对劲。以前,每天从东都来投降的人有数百,自从以物易物之后,投降的人一天比一天少。李密立刻中止了这个交易。

据记载,邴元真之所以出这个主意,主要是想从中捞点油水,但仔细考察一下,邴元真并不是真的想捞钱,他只是在拆李密的台。

邴元真也是翟让的亲信。

很多年前,邴元真还是隋朝的一名小公务员,因为贪赃枉法走投无路,来到瓦岗投靠了翟让,大概是因为出身相近(都是官员出身),际遇相同(都犯过事),邴元真很快成为翟让的亲信。在李密成立蒲山公营时,翟让还大力推荐(其实是塞)邴元真给他。也就是说,邴元真一直是翟让安排在李密身边的棋子。

这是一颗潜伏的炸弹,现在就是引爆的时候。进入洛口城,李密就收到消息,邴元真已经悄悄跟王世充搭上了线,准备献城投降。

叛徒当然是可耻的,有人抽出大刀,准备去砍邴元真,李密却拉住了他。

“砍一个邴元真很容易,难对付的是王世充,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李密的计划如下,邴元真既然已经送出了情报,王世充肯定率军前来,要来到洛口城,必须要渡过洺水,趁王世充渡到一半的时候发动攻击,可以扭转败局。

李密又重新找回了智慧。可在大势面前,智慧毫无用处。

这天早晨,李密按计划率军出击,准备进行他的半渡而击,可刚出城没多久,就收到一个消息,王世充的部队已经渡过了洺水,正朝洛口城而来。

这里有个疑惑,既然李密明知王世充要渡河,为什么不前去备他过河或者派人盯着点呢?事实是,李密派出了侦察兵,但因为骑兵损失惨重,没办法组织足够的监控网,这才让王世充钻了空子。三分钱困死好汉,两匹马断送瓦岗。

大势去矣。李密放弃了进攻,而洛口城也回不去了,邴元真不会给他再次入城的机会。

领着部下,李密向北而去,渡过黄河,来到了河阳,他的身后只剩下了数十骑。

彻底的大败,失去一切的大败。宣告终结的大败。

在此之前,李密取得了无数的胜利,这如此多的胜利都无法将李密送达成功的彼岸。一次失败就让他坠向了败亡的深渊。这便是乱世的残酷。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来到河阳后,李密召集部众就瓦岗的前途问题开会讨论,到了此时,人多了一些,王伯当听闻大败的消息,放弃金墉城,追随了过来。

李密建议去黎阳,以图东山再起。

守卫黎阳的是徐世勣,据史书记载,徐世勣因为在一次吃饭时间,公然抱怨李密处事不公,厚待新降人员,薄待老兵,所以被李密安排去当了仓管。

刚提出这个建议,不知是谁的发言就让李密沉默了:“当年杀翟让时,徐世勣差点死掉,现在失利了去投奔,保险吗?”

“那守黄河一线,东边黎阳,以观后势。”沉默了一会儿,李密又抛出了最后的希望,很快,他收到了失望。大家纷纷表示,大败至此,只怕用不了多久,部众就会离散。

绝望的情绪笼罩着李密,聪明绝顶的他再也想不出应对之法。

天亡李密乎?

李密突然长叹一声,悲怆地喊道:“诸位跟随我多年,曾经许诸位锦绣前途,却不想领大家至绝地,今天,就让李密一死以谢众生吧。”

李密拔剑在手,以刃试脖。

剑未及脖,李密已经被王伯当紧紧抱住,满室响起悲切的哭声。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李密望着四周围着他的瓦岗将士,这是信任他追随他的一群人。

他们把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将来放到了我身上,我也曾相信自己会带领他们创出一个无比辉煌、光耀史册的将来,可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为泡影。但我或者还可以为他们再做点什么。

事实上,李密并没有走到最后的绝路,他还可以投降,窦建德、王世充、李渊等处都是他可以投降的对象。在这些人里面,李密最不愿意投奔的可能还不是王世充,而是李渊,同为陇右贵族,自己还在人家面前夸过海口,现在去投奔,这面子实在放不下来。

可李密最终依然选择了投奔李渊,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做不到创基立业,另一个可以替自己率领这些兄弟实现当初远景的人一定是李渊。

李密做了最后的决定:“好吧,我们投唐去吧!”

说出这个建议后,李密告诉王伯当,我们去投唐就可以了,王将军家大业大,就不要去了。

王伯当的家属已经被王世充俘虏。投奔王世充才是王伯当正确的选择。

数年前,王伯当只是一个小头目,因为相信李密的谋略而追随于他,数年间,他见证了李密将偏居一隅的瓦岗带至巅峰,今天又亲眼看到瓦岗坠至深渊。

王伯当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当年萧何尽率子弟跟随汉王,伯当恨不能兄弟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