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末当土匪-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俊的带路下,陈冬生很快的就来到了那个自己的办公室。

说起来也好笑,陈冬生成立的这个东北军军部已经这么久了,虽然也来过几次,但是,却没有来过原本属于自己的这个东北军总司令的办公室。

因为陈冬生处理事情地时候,不管是内政方面还是军事方面的,都是在自家院子里。也就是东北王府的前院处理政务。基本上,就很少出现在军部和政务院这些地方,而去的最多的反而是城外的盛京制造局和商业部旗下地东北商业局的各个工厂。

但是,这个时候,陈冬生却没有时间来感叹这些。虽然昨天晚上已经和欧阳天、韩章商定了大体的战略。但是,毕竟还没有实施。

而今天。陈冬生的任务就是签发各种的调兵命令。然后通过电报,骑兵,向各个部队传发。

现在的东北中,不管是军中还是地方上,同信还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面,陈冬生指示的盛京制造局的一些专家成立地一个电报架设的研究团队。并且,在得到了东北商业局的大力资金,设备的支撑下,才勉强在上个月把吉林和锦州这两个方向的电报弄出来。也就是说,现在的东北这么大的地方中。也只有,盛京,吉林,锦州,以及朝鲜地汉城可以通电报,而其他的地方就要靠马了。

在盛京,除了那些老百姓还不知道真实的情况。而老实的如同平常一样生活。而其他的人,像东北军政府的内部人员以及有些身份并且有门路的一些富绅之家都已经知道,东北军又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了。

这一点,从盛京城外的几个东北军政府的储存仓库突然多出了无数地运输人员就可以猜测的出来。要是没有大规模的动作,怎么会这么紧急的运输备用的弹药粮食呢。

盛京内,紧张的气氛很浓烈,而同样的,在锦州,气氛也同样不平静。

就在陈冬生等人确定了大体上的战略后,就给了锦州军区发来的命令。要求抽调部分部队快速地赶回盛京。抵抗俄国的远东部队。

而锦州城内地陈光伟看着这份陈冬生亲自签发的命令。大叹一声哎后就召开了锦州军区的会议。

在会议中。陈光伟和李立二人商议后,决定了抽调有快速机动能力的第一骑兵师带着第二师迅速赶回盛京。

而且,就在决定了要抽调的部队后,陈光伟也向盛京发了电报,而陈冬生地回电中称,让李立亲自带着第二师以及第一骑兵师赶回盛京。

就在李立带着第二师和第一骑兵师悄悄从锦州撤退地时候,陈光伟也同时命令其他的剩余部队对山海关一线地清军发动了进攻。

因为陈冬生给陈光伟的命令当中,除了要抽调部队外,还有一个命令。那就是主动的打击山海关的清军。必须保证始终能占据锦州战场上的主动权。

而陈光伟就是根据这样的命令安排作战的。一时间,锦州军区的数万东北军向清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作战。

而在朝鲜的汉城。包俞接到的命令就非常简单,除了要调兵外,其他的基本没有什么要求的。而当天,包俞就让第四师带着第三军从朝鲜搜刮而来的无数财物向盛京方面赶回去。

这样一来,在朝鲜方向上。东北军的力量。就只有丹东地方守备旅以及第六师了。

就在陈冬生从各个地方抽调兵力回防的时候,在宁古塔。

宁古塔。这是一个在许多人心目中的流放之地,而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不毛之地。在寒冷的冬天就更加不用说了。

但是,现在的宁古塔却和之前有所不同,小小的城中挤满了人。而这些人就是东北军的士兵,他们所属于第三军的第七师下属的两个团,以及宁古塔地方守备旅。

而第四军的军指挥部,也临时设在了这里。

“军长,撤吧!前面的兄弟已经挡不住了。”

侯大山抬起头,用那双已经通红的眼睛看着前面说话的那人,第四军的参谋长。而那个参谋长则被侯大山看的冷汗直冒。

良久后,侯大山才用那沙哑的声音说道:“告诉下面的兄弟,撤!”

说完这话的侯大山整个人滩在了椅子上,那通红的眼睛直盯着天花板。

宁古塔方向,在1886年8月18号俄国远东部队正式对东北军发动进攻之日开始。

第一天,俄国远东部队从双城子方向以两万多人的优势兵力,一路东进,而在双城子对面河岸负责防守监视的第七师的两个营的部队,在仅仅抵抗了一天后,就宣告被消灭。除了给宁古塔方向的侯大山送去了俄国要进攻的情况外,毫无建树。

而第三天,也就是陈冬生接到侯大山的战报前一天。已经兵分两路的俄国远东部队其中的一路,已经兵临宁古塔城下。和负责防守的第七师的两个团和宁古塔的地方守备旅一共进两万的东北军展开激战。

而第五天,坚守了两天后,第七师终于抵抗不住了。部队中大量的士兵伤亡,弹药紧缺。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而那宁古塔地方守备旅用事实证明了,这样的守备旅在战场上完全失去了作用。近万人的宁古塔地方守备旅,面对只有几千人的俄军冲击都没有抵挡住,在和拥有大量先进武器优势的敌方部队作战的时候。这样的冷兵器部队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仅仅在开战的第一天就已经被侯大山取消了番号!因为他们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一半。剩下的人都被临时补充到了第七师中。

第七师,可以说经历了成军以来的第一场大战,而第一场就以失败告终,当侯大山下达撤离命令之前,第七师可以说已经把全部的力量都发挥出来了。

但是,不管从那一方面来说,第七师的这两个团的实力都比不上那俄国的远东部分。尤其是重火力上,面对俄国远东部队那连续不断轰击的火炮。连侯大山都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因为第七师是一个新组建的师团,虽然轻武器上还可以得到和其他主力师团差不多的配置。但是在重火力上,就没有这多了。第七师一共也就十几门的迫击炮。而且,还在一开战的时候就被俄国的炮火给摧毁了好几门。剩下的几门迫击炮就如同苍蝇一样。只能围绕着俄国转却打击不了。并且,上方的士兵质量可以说也差别大太。俄国的远东部队中的士兵,基本都是属于那种老油条了。有人戏称,这远东部队就是俄国人的流氓混混的集中流放地。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为了钱而不要命的人。打起仗来,第七师中那些刚刚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兵完全不是人家对手。

输,这是肯定的!

宁古塔的侯大山在见到敌军实力太强后,就果断的带了剩余的部队回撤。而这些撤退下来的士兵中,只剩下了六千多人,也就是说战前有一万的野战师团主力,一万的炮灰兵的宁古塔守军只剩下了六千于人。

第三卷《腾飞》 第二章 第二军回援

就在侯大山带着第七师剩余的六千多人马一路撤退的时候,在吉林,第八师的第八师师长钱多也在吉林接到了由东北军总指挥部发到吉林的电令。

上面的命令中要求钱多加快前行的速度以便支援在宁古塔方向的第七师。并,如果第七师遭遇不利,则接应掩护第七师撤退至吉林一线防守,以待援军。

钱多一接到命令,马上就下令部队连夜加快行军的步伐,连原本打算在吉林暂时停留的计划都放弃了。

而第八师在加快行军后的第二天傍晚,终于和侯大山带领的第七师残部相遇。

当钱多看到第七师的部队的时候,不仅有些惊叹,因为这个时候的第七师完全不想他原本印象中的第七师。

这个时候的第七师的剩余六千多士兵中,由于战败撤退的原因,士气低落,又因为身后还有着俄国远东部队的追击,所以撤退之路甚为狼狈。如果不是钱多看到了那第七师士兵中身穿的东北军特有的草绿色的军装的话,恐怕就要以为是那里跑来的难民了。

“军长,这是怎么回事啊!”钱多看着同样有些狼狈的侯大山,心中惊叹不已。

侯大山这个时候神情显得有些落寞,毕竟,在东北军中,第一个遭遇打败的高层将领,可能更怕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毕竟,就算是在锦州大战中暂时撤退锦州的陈光伟在撤退出锦州后,也仅仅在两天后就重新夺回了锦州。并且击退了满清军队的进攻。重创清军中地北洋部队。

而他,则是带着了近两万的东北军部队被俄国远东部队打的只剩下六千多人,并且现在还狼狈不堪地撤退。

“哎!不提了。”随后。侯大山就把在宁古塔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同钱多说了。

而钱多听了过后,随即沉思了起来,半晌后,才说道:“现在宁古塔已经失陷,但是。现在我第八师已经增援而到,加上第七师,吉林暂时可保。但是,军长。恐怕延吉现在危矣!”

“也是。在宁古塔,有了第七师的两个团,上万的主力师团加上宁古塔的地方守备旅都没有抵挡住。而在延吉,只有第七师地一个团加上第二骑兵师,恐怕延吉不保啊!”侯大山叹了口气。

“恩,恐怕延吉的李非临危险重重啊!”钱多也是心忧延吉的李非临,毕竟在延吉方向,可以说除了原本就驻扎的部队外,基本上短期内是没有援军了。

何况。是那李非临,这第七师地师长也是钱多地军中好友,当时在泥古战役中,在李非临就是那个新提拔上来的新连长,这半年多过去了。这那李非临也是经历了许多硬仗。并在东北军的新一轮的扩军中,和钱多一样。被陈冬生看上,当上了第七师的师长,成为了东北军中的高层将领。

钱多摇摇头,不在想其他,转而问候大山道:“那军长,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侯大山抵着头,看着那份军中的地图,慢慢的说道:“既然军部想让我们暂时撤退,并坚守吉林。那我们就要按照军部的计划来做。毕竟,在吉林地话,有吉林制造局,我们的补给就相当容易。并且,按照军部的安排,援军已经从锦州出发。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援军到来之前坚守吉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