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末当土匪-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1886式步枪使用的圆尖弹头,比起现在任何一款步枪弹都要先进,更具威力。

而当陈冬生陪同他看过临时驻扎在盛京的第二师的一部分部队的操练后。

维特亚斯说:“王爷阁下,看过贵军使用的武器和贵军的士兵,我现在觉得,你们能够打败俄国并不是巧合。”

可以说,除了东北军中大量的外国技师以及商人外,维特亚斯可以说是最为了解,也是第一个真实了解东北军实际战斗力的外国人。

而事实上,这个真实也并不是真正的真实,因为在陈冬生安排的军事操练中,第二师还是按照着目前大多数列强部队说使用的列队前进的战法,而散兵线则是深藏了起来。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重机枪。重机枪项目可是东北军的头号保密项目,现在生产线还没有完全建立,产量极小,除了在第二师装备了少量作为测试用外,其他部分都还没有装备。现在就连东北军政府乃至盛京制造局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有了一种可以在瞬间就发射除数百发子弹的武器。

在陪完了维特亚斯参观完毕后,陈冬生就把维特亚斯抛了开来,当然,陈冬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闲下来,相反,现在的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绿。

要关注和德国的合作问题,同时策划好一些合作的具体项目,同时还要安排调动部队,以及部分的改编升级,还有商业方面,移民,农业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把陈冬生折磨的没有一点空闲时间。

伸了伸懒腰,喝口李俊刚刚送上来的极品碧螺春,然后看看那座大大的座钟,发现已经是响午了。

转回后院和郭雪一同吃了顿温馨的午餐后,陈冬生就带着大量的护卫队出了王府前往盛京南郊而去。

在盛京南郊,除了靠近盛京地区那大量的新式工厂外,在出去,就是一片的大空地。当然,以前是大空地。现在却已经不是了。

早在以前,陈冬生就已经下令在这片土地上修建建筑。现在,这些建筑早已经完工。

而这些建筑的统一名称就是:“东北军事学院”

对于军校,陈冬生是早就想建立的了,但是,由于东北军的军事战斗任务繁忙,加上一直以来都除以扩编。而更加重要的就是,陈冬生根本找不到一些合格的教官来训练他的军官。所以是一拖再拖。

这些军事学院早就修建好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正式开学。直到东北军和俄国的战斗告一段落后,陈冬生才把这个事情提到日程上来。

于是,东北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就正式开学了。

而对于东北军事学院的教官,因为找不到其他列强的合格教官,所以,陈冬生采取了一个非常的办法,那就是让部队里的高级将领来担任,而其中,就有了李立,以及其他部队高级军官。

而这其中,还有一个让陈冬生不去找那些列强的教官,而是采用自己部分高级军官来到人教官的理由,那就是:东北军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列强的部队的战斗方法都不一样。

现在列强的部队还战斗方法还停留在拿破仑的排枪时代,这种做法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然而,因为部队士兵的单兵武器的火力加强,尤其是当重机枪出现以后。这种方式已经很明显落后了。

现在的东北军说采用的是战壕加散兵线的作战方式。这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部队用采用的战斗方式。

所以,这也就决定了陈冬生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些合格的教官。

既然没有合格的,干脆就用自己的。

而今天去,陈冬生就是为了给这第一期的学员去讲课,这个安排是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定好了,不然,按照陈冬生的忙绿程度,肯定是临时抽不出时间来去的。

第一期的学员并不多,只有六十多人,而他们的学习时间也不长,只有三个月,目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月。而目前,第二期学员也在准备安排遭受了。

第三卷《腾飞》 第二十八章 登台讲课

来到东北军事学院的学生中,不管是第一期的学员还是第二期那些新招收的,他们都是属于现役的东北军中级军官,至少都是连级别以上,而更多的就是营级乃至团级军官。

这些中级军官可以说的东北军构成的主力,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了东北军那出色的战斗力。所以,陈冬生可以说很在意这些军官的培养,因为,只有有了合格的军官,才能有合格的军队。

还有,因为东北军使用的武器和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列强的都不一样。所以,更多时候,军官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所以,每当有一些团以上的军官所在的部队经过盛京,或是陈冬生到底他们部队所在地的时候,通常都会见上一见,这除了保证他们的忠诚以及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重视外,很多一方面就是陈冬生向他们传输一些近代的先进战法。

这个在陈冬生看来和他们对自己的忠诚一样重要,因为陈冬生要的是能够带领军队打仗同时还要忠诚于自己的军官,不是其他的什么。

即使陈冬生对于军事的具体事务不太懂,但是,就陈冬生知道的那些皮毛而言,就已经足够了,陈冬生只需要给出他们一个大体上的方向,而具体的就要看个人的领悟能力了。

而现在,陈冬生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来到东北军事学院的。

由于第一期学员的人数不多,所以,就安排了一间比较大的教室一次性的开讲。

对于登台讲课,已经为人两世的陈冬生可以说是第一次,但是,这却并不能让他感觉到丝毫的紧张。除了陈冬生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他们需要效忠的对象外,陈冬生还是东北军事学院地校长。陈冬生还是比较推崇黄埔军校的那个光停长,就是因为了这个校长的名称。他才拥有了那精锐的中央军团。

而除去这些名头,陈冬生在大型集会上发过的言已经不少了,小大盛京内商人的聚会,大到,给整个师团的部队讲话。这些陈冬生都做过。

而这些和讲课唯一不同的就是,陈冬生是需要教他们,而不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一些想说的话。

陈冬生站在讲台上,这个时候地他穿着东北军独树一帜的元帅军服,手里还戴着一双白色手套。而下面的那些学员们也是穿着东北军的正式军官礼服。整整几十个人地礼堂中,没有丝毫的杂音。

“各位!我是陈冬生!”陈冬生用着他那不紧不慢的语调说着。

然而。下面的各位军官学员们却并没有说话,而是全部都统一地站了起来,按照东北军标准的敬礼方式,举起了右手。向陈冬生敬了一个后世中国部队所用的军礼。

陈冬生点了点头,一摆手,示意他们重新做下去,然后开口继续说道:“今天课题很简单。就是如何合理地利用我方地新式武器——重型机枪:马克重型机枪机枪。”

对于马克重型机枪的重要型,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那个人能比陈冬生更加了解了,即使是发明他的马克自己也可能不知道。他发明的这件武器将给今后的战争方式带来多大的变化。自从它发明以来。直接死在马克系列机枪的生命超过了千万,这还是一个保守地数字。

由于马克机枪地出现,才使得战争的方式从以前地那种列队排射发展到战壕加铁丝网的程度,一直到坦克的出现。

陈冬生指着一挺被搬来当样品的马克机枪说道:“这就是我们研制的新式武器——马克重型机枪。拥有一分钟六百发的射速,全重只有二十七公斤,比起清军使用格林炮先进太多,以至于没有可比性。”

随后。陈冬生根据从自己的模糊记忆中整理而来的关于马克机枪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一一道来。

而下面的军官虽然没有发出那些惊叹声。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毫无疑问,他们都被震惊了。在没有马克机枪以前,东北军的轻武器就已经非常强大了,几个主力师团基本上都是装备的1886式步枪,并且配有手榴弹,连级部队好有迫击炮的支持。虽然没有大口径的野战炮等重武器。但是,东北军的轻火力配置在远东,乃至世界上来说,都已经属于前列。唯一的缺憾就是缺乏大口径的重型野战火炮。

“在利用我们现有的战壕,以及盛京制造局刚刚生产出来和重机枪相配套的铁丝网,还有我们手榴弹、1886式步枪、迫击炮。我相信,只有我们的士兵经过了合格的训练,他们完全可以抵挡数倍敌人的进攻。而其中,重机枪说形成的交叉火力网将成为敌人步兵的生命收割机……

一堂课下来,整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除了陈冬生在上面将外,陈冬生说还让下面的军官学院们提出一些问题,并一一解答。

等完了后,陈冬生的双脚却有些嘛了。

“看来,这校长也不是这么好当的!”陈冬生稍微嘲笑道。

结束了东北军军事学院的讲课外,陈冬生的工作还没有完,等下,他还要去军部总部参见一个军事会议,一讨论关于现有师团的一些编制的细小改编问题,以便让部队能够发挥除马克重机枪的威力。

在那里,陈冬生并没有多说话,因为这些细小的编制问题有着军部总部的参谋来完成,现在他们需要讨论的仅仅是一些大致上的东西,比方说先给那个师团准备,因为这要考虑到今后部队的调动以及任务问题。

等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天色确有已经晚了,陈冬生赶紧的回到王府,给他的未来儿子或是女儿做胎教去了。

话说陈冬生在幸福的给他的未来儿子或是女子做胎教的时候,有些人却是郁闷外加烦闷无比。

这包括了日本陆军部的几位大头子以及他们的顶头上司日本明治天皇,还有北京城里面的那位皇太后,以及皇上,当然,这还免不了北京城里面众多的大臣和满洲贵族们。

这些人中,郁闷的事情有很多,但是,造成他们郁闷的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陈冬生”

日本的就不用说,熊本师团早就已经在日本陆军序列中集体除名了,尽管日本陆军已经开始组建新的熊本师团。但是毫无疑问,这新组建的熊本师团将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