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末当土匪-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韩章看着陈冬生的脸色。

发现陈冬生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泛红,的确,现在的陈冬生已经有兴奋的感觉,一年多来,吉林制造局加班加点,花费了银子无数也才只造出了几万条枪,而且都还是老式的步枪。花费的银子已经是上千万,而这一次,韩章带回来的毛瑟步枪不单单是价钱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东北军面临的巨大压力,急需枪支弹药,只要有了这批弹药的支持,马上就可以让新组建的第五师成军,这样的话,锦州一线的第一师就能得到增援,将极大的缓解第一师和骑兵师的压力。

而更重要的是,这是设备的到来,东北就有可能建立起初步的工业体系,而不是目前的那些看上去繁华,但对于军队的装备一点用处也没有的轻工民生工业。要想支撑军队的装备消耗,没有一个系统化的重工业体系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单靠外购的话,也只能维持一时,长时间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的钱,单单是战争爆发的时候,人家到时候不卖了怎么办?

而如果有了自己的军工体系的话,受制他人的机会就会少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陈冬生一再强调军工体系的重要性的原因。何况,这东北,有着大量的煤炭,钢铁以及其他的金属资源,对于发展重工业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虽然陈冬生并不清楚东北到底那里有这些资源,但是以前的他确实知道,东北从建国前就一直成为了中国的重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而现在如果不在东北利用这些有效资源的话,连陈冬生都不能原谅自己。

“军座,军座……”看到已经陷入到幻想当中陈冬生完全听不到自己说话,韩章不由得再次提高声音叫了起来:“军座。”

“哦,刚才想事情,恩,还有那方面的事!”陈冬生显然是太过于兴奋了,以至于在韩章的面前流露出了那种很久以前才会有的表情。

“我在上海的时候,已经联络上了德国大使克林德,和他交谈了一次,我按照你当初给我的说法和他说了一下,并把你的把个计划书也给他看了,而他表示对我们东北很感兴趣,而且这次还派了他的一个代表来东北和您举行详细的会谈,对了,那的代表就是卖给我们武器的德国商人:努克。”刚说完的欧阳天就听的陈冬生说道。

“那就快点就那个努克的德国人来见我。”现在的陈冬生已经有点意外了,之前的韩章并没有在电报上说明他已经和德国大使联络上了,而陈冬生也没有想到韩章会和德国大使接触上,这实在是太意外了。

现在的陈冬生已经开始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解释:关于枪支成本问题,不完全资料显示,清末时期国内枪支造价17两,外国的约为11两,加上运费和其他,估计在15两以下,但在本书前面部分中,有所夸大。后文中吉林制造局所造的枪支成本包含了高价购买钢材等原料的费用,以及为了提高产量所花费的大量银子,一支枪支折合的话约为100两银子左右。而这次的购买的枪支价格将高出市价很多,具体原因各位可以自己想想,所以购买武器枪支花费巨大。另外,本书中的吉林制造局的生产能力有所夸大,事实上,连江南制造局在这个时期的年生产枪支也就几千支左右,后文中将不对这个时期的生产能力是否过高而解释。附:百度百科资料,到20世纪末;江南制造总局一年可以制造子弹9万发;地雷200枚;枪支2000支)

第二卷 展翅 第四十一章 别无选择

“尊敬的司令阁下,在下努克代表克林德先生至于真诚的问候!”让陈冬生很意外的是,刚见到努克,这家伙就操着一口熟练无比的汉语在问候,而且说的很是正宗的官话。

努克让陈冬生意外了,而陈冬生则更让努克意外,原本以为这东北的实际主人不是一个老头子也应该是一个中年人了。

而此时努克看到的陈冬生确实一个穿着新式烫的笔直的军装,留着寸许的头发,脸庞刚毅的年轻人,看样子绝对不超过三十岁。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的话,无论努克怎么想象,都不可能想象的出就是这么一个年轻人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把偌大的东北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并且建立了一支数十万人军队。还是一个能带给自己发财机会的人。

“看来阁下的汉语说的不错。”

“司令阁下见笑了,我在远东已经待了将近十年,会说汉语是很正常的,倒是司令阁下让我惊叹啊!”努克平复了自己的心情,重新回到了一个商人应该有的反应中来。

当陈冬生看了克林德让努克转交的信后,脸色不由的也好了起来,在克林德的信中说,他有意为东北和德国能有进一步的联系而努力。

未来的希望似乎就在不远处,陈冬生反复看了那写着蹩脚的汉字的信纸后,对着努克说道:“努克先生既然是克林德的代表,那么就好好的参观下盛京吧!”

见过努克后,陈冬生在第二天,在一次的召开了核心会议,并把德国克林德的意愿也跟下面的各位下属说了。

“军座,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如果我们能得到德国的支持的话,我们面对清廷将有更大的胜算。”欧阳天一听德国有意和东北进一步联络的时候,就表示了支持。

“不,欧阳参谋长,德国为什么要帮助我们,请诸位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和清廷爆发大规模的冲突,他会站在那一边,还有,其他洋人的反应呢?请各位不要忘记太平天国的下场。”

沈重阳已经越来越适合作为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商人,自从他被陈冬生用半强办压迫的方式弄去当这个商业部部长后,一开始还不太适应,而到了后来,他就像如鱼得水,在商业部里做的风生水起,毕竟,作为一个商人来说,沈重阳已经可以算作非常成功了,而现在,他支持的东北的洋务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困难,而有了困难难也就有了挑战,这段时间里,沈重阳也是阅尽古今中外了,为了更好的办好洋务,他可是花了大功夫去了解西方各国各个方面的事物,特别是工业经济这一方面,当然他也注意到了西方国家的强悍军事力量,以及他们对于远东的态度。

而现在的他可以说在东北中比较了解西方的一员了。

“恩,洋人的确是比较麻烦的,当初太平天国,可以说就是满清和洋人联手给灭了,如果没有洋人给满人的支持的话,被灭的都不知道是太平天国还是满人了。”韩章也附和沈重阳的意见。

“可是,现在我们需要外界的支持,哪怕不是光明正大的,只要暗地里,可以卖给我们武器,还有设备。那么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就能够灭了朝廷。”欧阳天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什么?危机重重,北有俄国人的远东部队在虎视眈眈,虽然目前我们和维奇诺夫签订了秘密合约,但那并不能表明什么,当有需要的时候,他一样会出兵。而我们的难面,是在朝鲜的一万多淮军,而且他们还在继续增援。锦州一线,我们的主力部队面临着已经高达十数万的清军压力,而同样,我们的西北面,蒙古的骑兵随时可能听从满人的调遣从草原而来。一句话,现在我们很危险。”陈冬生并不想让他们继续这样争论下去,反正最后做决定的是自己,那就干脆让自己来抓一切的主意,反正也不会有人说他独裁啊什么的。

“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帮助,而德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人选,各位可能还不知道,目前,洋人中,在远东占据主导力量的是英国,还有法国,而德国,美国作为新崛起世界强国,和英国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他们想在远东插足的时候,已经没有落脚的地方给他们,而现在,我们就给了他们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个在远东扩大势力的机会。”陈冬生说到这里,停顿了下,看了看下面的人,发现大多数都还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当下,陈冬生也不在意,本来,自己的这些下属当中,都是土匪出身的居多,对于外界的洋务,洋人等等事物都是两眼一抓瞎,什么都不知道,就连这些段时间花费了大量精力来钻研西方国家的沈重阳也对于目前的国际形势不太了解,最多也只是片面的。

当然没有陈冬生在一百多年后在历史书中看的多,了解的透切。虽然陈冬生对于细节方面的历史不知道,也不清楚,但是大体上的历史方向,他还是知道的,这仅仅是一个正常人应该知道的东西。

对于这些下属不清楚目前的世界格局,这就要等东北以后和洋人接触多了,他们自然也就知道了,陈冬生也不打算跟他们解释说,为什么自己会知道,为什么德国就一定会帮助自己来发展德国在远东的势力。有时候,只要自己认为是对了,那去做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德国的帮助肯定是有条件的,虽然具体条件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要站在他们这一边,和俄国对抗。相信这一点,是他们最希望的。各位也不需要想太多,只要知道,我们现在别无选择,现实的态势需要我们做出一些牺牲,最后,我说一点,东北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陈冬生发挥了他一如既往的独断手段,几乎不给下属说话的机会就把以后对到德国的政策给定了下来。而现在东北上上下下要做的就是根据陈冬生的要求做尽量做好。

其实,现在来说,面对德国的关系,陈冬生表现的还太急切,尤其在下属面前表现的太过于急切,以至于让下面的人想的太多,而下面的人想的太多了对于陈冬生没有什么好处。

第二卷 展翅 第四十二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

在陈冬生决定了大体方向后,东北就可以说已经确定下来了未来和西方各国的大体方针,那就是尽量争取各国的支持,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又或是英国,只要对东北有利,就有可能合作。当然这个合作只是体现在东北自己的话里面,而在西方各国的口中,现在的东北无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