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1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据徐公所报,姜伯约与朱治正于长乐激战。若是听闻我等望交州进军,必有所动,待时又当如何?”

庞统听了,淡然一笑,一双细小的眼眸,发着阵阵璀璨逼人的精光。

“若统所料无误。朱治绝非姜伯约敌手。统虽与姜伯约此子素未谋面,但对其事迹,颇有耳闻。此子虽年纪轻轻,入仕不久,却屡立奇功,更曾击败东吴素有‘白蛟’之称的陆伯言。以此足可见,此子能耐不凡,更兼又深得那郭鬼才倾囊教唆。所谓名师出高徒。朱治虽亦非等闲之辈,但遇着这当世奇才,也只能饮恨。

而若是姜伯约击败了朱治,大有可能将赶往吴北助战。毕竟,就凭张颌如何能击败诸葛孔明与陆伯言龙蛟联手!恐怕就算是曹操亲来,亦大事难济!

于此,姜伯约大有可能将率其部,望吴北而援。到那时,我军便可兵不血刃,尽得吴南之地。随后再静观其变,王上一统江山之日,指日可待也!!”

庞统此言一出,殿内一众西唐文武无不精神大震,大多者都纷纷附和。徐晃听罢,亦无忧虑,向文翰拱手道。

“竟如此。晃亦以为,王上当取交州!”

文翰刀目一瞪,迸射赫赫精光,纵声大笑。

“好!!交州之战,就此定落。士元以为,孤当如此调拨!”

庞统作揖一拜,心中早有料算,疾言厉色而道。

“兵在于精,而不在于众,更兼如尚书令、太常两位大人所言,当下我西唐尚在歇养,不宜大动兵戈。王上可令龙神龙大将赵子龙,亲率川中一万精兵,先取交州。而又遣一将,于并、雍两州征集新兵两万,随后进发。待赵子龙取得交州,便望吴南而进,分兵镇抚!如此吴南可定也。”

文翰闻言,甚合心意,遂依从庞统所言,拟定诏书,遣使进往川中,又教徐庶负责军中补给之事,另外又令张辽谨慎把守建平,以防大魏兵马趁乱来攻川地。随即,文翰又令大将庞德,即日起速速征集新兵,操练兵马,待指令一到,立刻望交州进发。文翰调拨已定,交州之战,已是势在必行。而文翰深信赵云、徐庶之能,并无忧心,而时下局势,对于西唐来说,极为大利。文翰拟定战略后,便落得清闲。

忽一日,文翰来到东宫,蔡琰正在织一袍子,已将完成。忽然,听侍臣西唐王来了,蔡琰淡淡一笑,放下手中战袍,引着婢女一同迎接。文翰见蔡琰面色不好,眉头一皱,又见得桌上袍子,叹声而道。

“王后身体不佳,便多点歇息,莫要操劳。”

蔡琰听了,欣然一笑,如一朵兰花绽放,美不胜收。只可惜那娇容上的憔悴,却又令文翰看得一阵心惊肉跳。

“王上勿虑。妾身闲来无事,想着天候快凉了,便想着为王上织一新袍。说来也是,王上刚纳了两位新妃,怎么不去多多陪伴,可莫要冷落了佳人。”

文翰轻轻地执起蔡琰的手,刀目如炬,眼中尽是柔情,微笑道。

“幸王后宽宏,孤纳得新欢,但又岂能顾此失彼,冷落了王后。只恨孤分身无术。”

蔡琰听后,会心一笑,轻轻道。

“王上乃当世雄主,西北百姓的英雄。妾身能独占王上多年,已是十辈子修来的福分。只要王上心里还有妾身,妾身便心满意足,岂敢再有奢求?”

文翰听了,执着蔡琰的手,不禁又紧了一些。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孤能娶得王后为妻,方乃孤之福分。只可惜这数十年载,孤一心正于雄图大业,与王后聚少离多。王后心中凄苦,孤又岂会不知。”

文翰顿了顿,转身望向宫外东面,徐徐而道。

“不知觉又是秋季了。孤知王后,对国丈一直牵挂在心。不如孤便陪你一同回河东探亲,正好孤也能与关公兄弟相聚。岂不是好?”

蔡琰闻言,泛着水波的大眼一亮,不过很快又压住喜色,摇首道。

“时下川中刚稳,王上当应以国事为先。探亲之事,妾身不急。”

“你呐,最是口是心非!刚才分明是求之不得,却又拒绝孤的好意。”

文翰挑了挑眉头,抹了一下蔡琰的鼻头。两人虽是老夫老妻,但感情极好,数十年如同一朝。蔡琰张了张口,眼中已有了水雾,正欲解释。文翰却道。

“好了。你莫要多说,此事就此决定。孤这就教人去安排此事。”

蔡琰点了点头,然后依偎在文翰的怀中,安详宁静。就好似天下中的幸福,作为一个女人,她已尽得了。

回河东探亲之事,文翰不欲大作张扬,而文舜与文翰的性子尤为相似,主动请缨,望到川中随军出战。文翰本是不许,哪知蔡琰却反替了文舜说话,也隐瞒她欲去河东探亲之事。文翰但凡遇上蔡琰所求,便立刻没辙,只好许了。文舜得偿所愿,与其母后蔡琰拜别后,便欣然望西川去了。

数日后,文翰与蔡琰轻装打扮。周珑、徐晃亦眷念故地一同而去。徐晃引着数百精兵,一路皆有飞鸢探路。时下西唐各州各郡,太平安乐,百业俱兴,百姓皆有田地可耕,行业相投,又岂会有人落草为寇?

而虽然近年来,因见西唐荣盛,不少中原百姓望西唐来投,但各边境要口,皆有将士把关,暗中亦有飞鸢监视,若是心怀歹念,行迹鬼祟的细作,都被飞鸢寻机擒住。兼之文翰有意隐瞒此事,但凡过关,皆由徐晃接见。因此一路下来,都是极为安稳。

待到了河东安邑,城郭之外,一骑绝尘,嘶声如若龙啸。如此绝世骏马,普天之下,除了赤兔外,绝无仅有。只见关羽一袭青龙华袍,腰跨宝剑,骑着赤兔飞赶过来。文翰特令神龙将,可绣龙相,以显之威赫,更分别赐予青、白、紫三色神龙袍。而黄忠死后,文翰念张辽于川中战事,立功甚多,便以张辽替之黄忠之位。不过黄忠所得的紫龙袍,却陪同黄忠一起下葬。

文翰另赐赤龙炮予张辽。不过赵云、张辽还是有所忌讳,平日里少有穿着。当然,关羽身份不同,又是文翰的义兄,自然无需顾忌。卧蚕眉、丹凤目、红枣般的脸色上,尽是威严的神韵,两鬓斑白,却仍是那般精神奕奕,浑身强而有力,虽气势收敛,但有着一股足以震慑鬼神的威势,犹如镇守天庭的神将一般。文翰急急从马车内走出,见了关羽,满脸压抑不住的狂喜之色,急呼道。

“二哥!!”

关羽丹凤目刹地一亮,仿佛将整个天地照得更为灿烂,急下了马,望文翰迎去,作揖就拜。

“臣关云长拜见王上!!”

文翰急扶住关羽,双手执着关羽的手臂,不禁捉紧了几分,连忙说道。

“二哥,你这是做甚!自家兄弟,岂能如此见外,休得多礼!!”

关羽听了,神色一凝,正要说礼度不可轻费。这时,徐晃、周珑纷纷赶来,皆是满脸洋溢的欣喜之色。

“云长!!(二哥!!)”

“大哥!!四弟!!”

兄弟四人围成一圈,各执其手,其中浓郁的兄弟之情,不言而喻。蔡琰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时隔至今,数十年载,兄弟四人又再回到了故地河东。文翰就是在此地,与一众兄弟,开启了争霸天下的雄图大业!

蔡琰缓缓走来,见着兄弟四人相聚,虽都已非当年之壮,不过四人的情义,如同当年。蔡琰看着颇感欣慰,也渐渐明白,那所谓的兄弟之情,为何如此之狂热,令人纵是抛头颅、洒热血亦浑然不惧!

“哈哈哈!!我等兄弟许久未聚,今日无君臣之别,只有兄弟之情。大哥、二哥、四弟,你等勿需顾虑多礼,今日我非西唐之王,只是你等的三哥、三弟!!”

文翰纵声大笑,喜不胜收。周珑、关羽、徐晃听言,眼中尽是感动、欣然之色,虽知于礼不合,但还是应诺了。兄弟四人,交谈甚欢,叙礼毕。关羽笑道。

“我已在城内准备宴席,今夜我等定要来个不醉不归,一醉方休!!”

“好!!!”

文翰、周珑、徐晃齐声叫好,遂纷纷上马。而文翰不欲泄露了行踪,便与蔡琰一同回到了马车内。蔡琰见文翰笑不拢嘴,便知得他是有多么的期待兄弟相聚一日,也是暗暗庆幸,此番劝文翰放下国事,来河东与关羽一聚,是来对了。少时,众人来到了安邑郡衙。在郡衙大殿内,一白发苍苍,身穿青竹白袍,儒生打扮。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兵伐交州

乍眼一看,颇有几分仙人之气,这年逾八旬的老者似乎等候已久。此人正是西唐国丈,当年汉朝的蔡飞白,蔡邕!蔡邕颇懂修身,又习了太极、五禽戏,每日强身健体,虽是年近八旬,但气色还是极佳,比起一些六旬老人,还要精神得多。本来文翰有意请蔡邕一同搬迁到长安宫里居住,但蔡邕已习惯了在安邑的生活,也不欲再为天下之事操心。毕竟以蔡邕严厉的性子,若是在长安,但凡遇到了什么要事,必会说上几句。蔡邕也知自己的性子,便选择留在安邑,也落得个清闲,平日在家中以养雀修书为乐,时不时便与蔡琰修上几分家书,以解相思。当文翰一干人等来到郡衙大殿,蔡琰见到老父,惊呼一声,泪水几乎脱眶而出。蔡邕转过身来,看到日夜思念的女儿,呐呐唤了几声,亦几乎老泪纵痕。

文翰见到昔日的师傅,却不敢放肆,连忙拱手拜道。

“孩儿拜见国丈!”

文翰说毕,关羽等人亦纷纷作拜。蔡邕素来极重礼节,更兼严正不阿,他等兄弟可不敢放肆。蔡邕听了,果然神色一沉,眼色收敛,严谨地向文翰拜道。

“老臣蔡伯喈,拜见唐王!我王万岁万万岁!”灵域

礼毕,文翰便迈步走到蔡邕身旁,关羽等人随之而来,各个都做出一副听教之色。蔡邕淡淡地看了众人一眼,眼角闪过一丝欣慰之色,然后缓缓而道。

“王上你等兄弟,今非昔比,非王即侯,再也非当年洛阳时的黄毛竖子,无需这般拘谨。老夫只望你等兄弟,能多系于天下百姓,莫要忘了当初以民意驱动天下的宏愿!”

“我等当谨记国丈教诲!!”

文翰等人齐齐拱手,能视蔡邕如师如父。蔡邕微微颔首,遂执起蔡琰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