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丧事过后,孙策掌江东之事。张昭请孙策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策即位,一众江东皆言愿以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孙策于堂前拜谢众文武,众文武亦回礼拜伏。礼数过后,孙策双目赤红,眼内仍有悲意,不过更多的却是浓烈的怒恨。

“黄承节阴险狡诈,谋害我父,其部将黄忠更将我父射杀。杀父大仇不共戴天,我身为人子,岂能不报!我欲即日尽起江东兵马,攻伐江夏,报之杀父之仇。诸位可有异议!?”

孙策杀气腾腾,厉声喝道。张昭脸色一变,遂起身出席谏道。

“主公,当下大军一拨新败,一拨刚凯旋而归,正是疲乏。此时贸然出军江夏,败军疲兵,恐难成事!还望主公休养半年,待兵士养精蓄锐,再商议出兵江夏复仇之事。”

“半年!?我一刻都不能等!!杀父仇人近在眼前,只隔一江之遥,我岂能久等!!!”

孙策脸色剧变,当下就反驳张昭之谏。张昭正欲再言,这时周瑜却是起身而道。

“主公身为人子,要报父仇,乃为孝道。我等岂敢相拦。不过,主公何须急着进军,我有一计,可令那黄承节死无葬身之地!”

孙策一听,顿时眼暴精光,速速问道。

“计从安出,公瑾快快说来!”

“不过要施行此计还需孙静将军受些委屈。”

在武将席上的孙静一听,连忙起身出席,拜于堂下,拱手告道。

“只要能报兄长之仇,末将即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孙静乃孙坚之弟,字幼台,时任昭义中郎将。孙策见状,即走下扶起孙静说道。

“叔父勿要多礼,父亲刚亡,小侄岂能再让叔父涉险。”

“主公不必多说,还请军师说计!”

孙静脸色一凝,满脸决意,向周瑜问道。周瑜微微颔首,当下便是出计道。

“先主刚丧,主公初接大位。那黄承节定然以为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军心动荡。孙将军乃孙氏一脉,统领会稽,手握重兵。若是孙将军在此时,在会稽造反。那黄承节必会乘虚而入,挥大军渡江侵犯。到时孙将军虚意投诚,黄祖多数收纳,孙将军在黄祖军作为内应,待时机已到,与我军齐齐夹攻,如此必能擒下黄祖!”

周瑜一计施出,在座文武连起异色,暗暗说妙。而张昭听后,亦无再做阻拦。孙静听罢,即拱手作揖喝道。

“末将愿领命!”

周瑜随即望向孙策,孙策思索一阵,便是点头应道。

“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叔父了。若能报得父仇,擒下黄祖还有那黄忠,小侄必记住叔父大恩!”

于是孙策依计行事,一边令兵马歇息,一边令孙静在会稽准备。

半月后,江东忽生大乱。孙坚之弟兼会稽太守孙静,因不满孙策接位,在会稽举兵造反,江东大乱,孙策即日出兵征伐其叔父孙静。

在江夏的黄祖得知,大喜过望,连忙去寻司马懿商议。话说司马懿出计助黄祖击杀孙坚,正欲功成身退,离开江夏。

“孙文台已死,我也是时候准备赶往洛阳,投那曹孟德了。”

司马懿目光深邃,昔日他先施骄兵之计,让孙坚连番得胜,以致他掉以轻心。然后再施疲兵之计,让江东军强攻邓城,久日猛攻,以致江东军兵士筋疲力尽。之后,司马懿再一连布置,设计伏杀孙坚,再教黄祖趁势攻击,以致江东军兵败将亡。

司马懿胸怀韬略,腹隐机谋,谋智之高,可谓是高深莫测。而他却无意在黄祖麾下入仕,事后黄祖曾三番四次邀请,都被司马懿用各种理由拒绝。

“哈哈哈!司马贤侄,大喜,大喜呐!!!”

黄祖兴奋无比地踏入司马懿的宅院,司马懿听黄祖笑声,脸色微微一沉,瞬即又恢复平静的神色。

“不知黄伯父何喜之有?”

司马懿见黄祖迈步走来,轻声问道。

“哈哈。司马贤侄有所不知,刚才我安伏在江东的细作报来。会稽太守孙幼台因不分那孙伯符接领江东,举兵在会稽造反。孙伯符仓促起兵征讨,此时江东一片大乱,正是我军进攻江东的大好时机!”

黄祖满脸春风,自从他成功击杀了孙坚这个死敌后,黄祖雄心大涨,得意异常,一直暗藏的野望更是膨胀到极点。

司马懿深邃的目光,微微起了一丝涟漪,心中迅速推算,很快心里便在冷笑腹诽道。

“呵呵。这周公瑾当真厉害,如此之快就思出计策反击。看来未来此人,当会是我心腹大敌。”

司马懿心中思索,但口中却是如此说道。

“贺喜黄伯父。孙静在会稽造反,乃天欲绝灭孙氏。黄伯父不趁此时出兵攻伐江东,更待何时?”

“哈哈,不愧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夫正有此意。若是连司马贤侄亦是如此认为,当下正是攻伐江东的最好时机。如此,老夫这就调集兵马,准备征战江东事宜。不知司马贤侄可愿随我军出行,若能攻占江东,老夫必不会亏待于你!”

黄祖眼神忽地一闪,眼中竟藏有几分杀意。这司马懿实在太过恐怖了,若是不能为己所用,另投他人麾下,来日必然是一心腹大敌。

司马懿眼光何等毒辣,当下就发觉了黄祖的杀意,不过他并无任何反应,反而笑道。

“小侄承蒙黄伯父如此青睐,岂敢推辞。小侄这就准备行装,待黄伯父大军出行之日,小侄必然随行。”

“好好好!从今日起,司马贤侄便是我江夏军的军师!还望司马贤侄助我成就大业,若得事成,日后荣华富贵定然少不了司马贤侄!”

“小侄愿效犬马之劳,报知己之恩!”

黄祖听言大喜,即拜封司马懿为军师,司马懿跪地领命。两人表面虽是如此,但都是暗怀鬼胎。

于是黄祖又再江夏各地调集兵马,准本征伐江东之事。数日后,黄祖又听闻细作来报,孙静与孙策激战会稽,孙静战况不利。黄祖听后,心里颇为急躁,立刻令准备军备、船只、辎重各部加快而行。

黄祖麾下部将黄忠得知黄祖欲要起兵江东,大惊失色,连忙来寻黄祖谏道。

“主公此番调集兵马所为何事?”

黄祖正准备江东战事军务,黄忠忽然不报而入,黄祖脸色微有不喜,当即冷声回言道。

“那孙文台已死,孙大郎初接领江东,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又正遇会稽太守孙静起兵造反。眼下正是攻伐江东的大好时机,老夫调集兵马,自然是准备征伐江东!”

黄忠一听,果然如他所料,连忙跪下谏道。

“主公万万不可!孙大郎勇猛过人,立下军功无数,其武威早就震慑江东上上下下,又有其义弟周公瑾忠心辅佐,江东文武无不甘受统领。况且,那孙静素来忠义,其兄在位时,事事尽心,从无丝毫逆举,深得百姓爱戴,其兄信任。如此忠义之人,又岂会在其兄刚亡之时,举兵造反!?”

“哼!人心隔肚皮,在此等乱世,凡事皆以权势为先,你不见那河北袁氏兄弟尚可为爵位,而大打出手,兄弟相残。当下孙静趁势造反,正合这乱世之道。你这只会厮杀的匹夫,又岂会懂这道理!”

黄祖冷哼一声,居高临下的蔑视着黄忠。黄忠见黄祖非但不听劝言,还恶言相向,心中怒火顿起。

 第七百零七章 孙策复仇(上)

“主公执意而为,若不听臣之良言,恐会出师不利!”

“黄汉升,你放肆!!!!”

黄祖怒拍奏案,忿然起身,吹胡子瞪眼地暴喝道。//  //黄忠面不改容,仍是谏道。

“主公,江东势力雄厚,谋臣武将无数。鲁肃、顾雍、诸葛瑾等谋臣,韬略不凡,运筹帷幄,皆是一流谋臣。其中谋臣又以那周公瑾最为高深莫测,此人才高八斗,智多似妖。昔日袁公路雄踞江南,拥兵近有二十万余,如此庞大的势力,亦在此人计谋中灰飞烟灭。先前江夏之战,若有此人在江东军中,结果如何,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而江东善战之人,其主孙策,大将周泰两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黄盖、程普、韩当三员老将,皆老当益壮,勇猛过人,又者陈武、吕蒙、凌统、蒋饮等年轻将领皆是英雄少年。

江东先主孙文台虽亡,但其根底并未有大损。主公贸然进军,彼军占据地利之忧,若是有个万一,主公必遭灭顶大祸!“

“够了!!!黄汉升你莫要持着自己立了几番功劳,就以为能功高盖主,屡犯主威!老夫乃江夏之主,你三番四次忤逆我意,是否有了造反之心!?“

黄祖怒不可及,一把掣出腰间宝剑,暴走下堂,作势欲斩黄忠。黄忠目光坦荡,直视黄祖,喝声再道。

“我黄汉升一生忠义,全无半分异心,天地可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主公执意要杀,黄某只好以死明智!”

黄祖瞪大着眼目,胸口连连起伏,怒火直上胸顶,怒极而笑。

“哈哈哈!!好!!好一个忠义无双的黄汉升!!你竟是如此忠义,眼下若是我执意要下江东,你作为人臣,随还是不随!”

黄祖眼中蕴藏着一缕杀意,只要黄忠此次回答,非是他心中欲要的答案,他手上之剑立即挥下,将这目无君主的狂臣斩于剑下。

黄忠眼露悲痛之色,黄祖好似迷失了理智一般,一心要下江东,而且更可怕的是,黄祖不知哪里来的信心,仿佛一定能攻下江东。此时的黄祖双目蒙蔽,不看局势,且又不听良言。

黄忠心中忧虑更盛,但黄祖毕竟是君,他是臣!

“主公若为,末将即肝胆涂地,亦万死不辞!”

黄忠话音一落,黄祖眼中杀意顿收,将剑收回剑鞘,一边扶起黄忠,一边安抚道。

“汉升你心如何,老夫岂会不知。刚才若有失言,你勿要记在心上。战场变化莫测,岂是你等武将所料。你且安心杀敌,抉择大局之事,自有老夫和军师操心。”

对于黄忠,黄祖心知他绝不是奸佞叛逆之辈,黄祖只是不喜他,屡屡与他作对。而且黄忠虽老,但有着天下无能及的箭艺,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之首,如囊中探物。再加之,黄忠在军中声威之高,甚至连黄祖这个君主,也不得不忌惮、提防。

黄祖安抚黄忠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