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直乃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若将我军虚实尽报。新野危矣。主公宜苦心强留之,切勿放去。曹操见元直多日不去,心怀怨恨,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尽心尽力,力攻曹操,与其不死不休!”

刘备一听,脸色连连变化,孙乾的忧虑,他早就想到。刘备眯了眯眼,低声便道。

“元直心思精密,只凭推算,就能猜出人心中所思大概。只怕他得知我等心意,更会怀恨而去。若是如此,我与元直至此便是恩断义绝!”

孙乾目光阴柔,低声又道。

“眼前时势迫急,主公莫要犹豫再三!要不如此,我等派数名精细将校,赶于元直之前,潜入洛阳,打探其母踪迹,然后!”

孙乾说到这,忽然做了一个割首的手势。刘备双眼一瞪,脑念电转,觉得这大可一试。忽大耳一动,听得门外有一丝轻微的动响。刘备这双大耳,极为灵敏,方圆数百米内,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听得清晰。刘备心中一惊,忿然起身,立刻大声喝道。

“万万不可!!!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为不义也。我刘玄德宁死,亦绝不做不仁不义之事!!!”

孙乾闻言,满脸羞愧,不过还是再劝。刘备厉声咆哮,直把孙乾喝退而去。

夜里,宴席摆好。刘备、徐庶纷纷入席。徐庶脸色黯淡,对刘备态度忽然冷淡几分。今日他走在路间,心想刘备如此仁德,实乃救天下黎民之绝世明主。比起天下万万百姓,个人之事,不过是无足轻重。徐庶本回心转意,欲来禀告刘备。但哪知徐庶刚来,正听到孙乾和刘备的暗下之语。刘备虽无害人之言,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出卖了他。徐庶看得真切,刘备最后呵斥孙乾,虽然说得严正言辞,但他双眼神色慌乱,一看就是违心之语。

刘备、徐庶两人在宴席饮酒,酒过三巡。徐庶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诶,今闻老母被囚恶人之手,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食之无味。”

两人相对而视,口上虽是如此在说,但内里却心怀鬼胎。徐庶欲尽快离开,刘备设法欲留徐庶,但却无计可施。

两人坐以待旦。一日过去。

晌午,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两人告别一番,徐庶欲走,刘备不舍追去,又送一程。徐庶见此,心乱如麻,加鞭而行。刘备又是紧追,诸将劝阻,刘备却是不听,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知为何,徐庶心知刘备之情大多虚假,但还是难免被其感动,叹了一口气后,转身执礼而道。

“某才疏智浅,承蒙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使君不必担忧,还请莫要相送了。”

此时刘备,已泪流满面,痛声呼道。

“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不再过问天下之事!”

徐庶心中激荡,虽不知刘备之言是真是假,但还是出言安抚道。

“某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之业,乃看重使君有明主之风,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纵使在此,亦无益处事。使君别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便是,何便灰心如此?”

“天下高贤,无有出先生右者。先生离走,备时运尽去,还有何心图谋大业!”

“某不过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徐庶微微露出痛苦之色,双目一闭,泪水直流。刘备亦在旁痛哭。四周将士见情景悲凉,亦纷纷哭泣。

忽然间,徐庶心中想起一人,既是告道。

“此间有一奇士,乃我之师弟,此人有绝顶之智,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刘备听言大喜,遂执礼求道。徐庶微微摇头,无比慎重地又言。

“此人乃旷世之才,使君当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使君王霸之业,何图不成!”

“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胜我百倍不止。若论治国用人,行兵打战,出谋画策,天下之大,却无人能出他之左右!!!”

“这等绝世大贤,我竟不知!?先生可否告之姓名?”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智多胜妖,无人能及,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霸业不成!?”

刘备听得脸色连变,这诸葛亮得徐庶如此盛赞,其才能必定惊艳超俗。随即刘备还快又想到,昔日司马徽曾有一言,立马向徐庶问道。

“昔水镜先生曾与备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此人如此了得,今所云莫非即是卧龙、凤雏两者之一?”

“凤雏乃襄阳庞士元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

徐庶岂会不知其中所指,当即告之说道。

刘备心中踊跃不止,大喜而道。

“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我却不知!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之后,刘备和徐庶再是谈言一阵,徐庶便是辞去。刘备亦不再相送,眺望其背影远去方归。

徐庶临别告言,推荐卧龙诸葛亮。自从刘备从司马徽那里听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一直对这两人,迫切欲求。

于是,刘备当下放下一切事务,准备去见那才可平定天下的卧龙诸葛亮。

却说徐庶辞别了刘备,直往洛阳赶去。就在路途之间,忽有一队人马从路旁冲出,拦住去路。徐庶脸色一惊,遂将手放在腰间剑柄之上。徐庶曾学过剑术,武艺亦是不俗,一般宵小之辈,并非他的对手。

“不知明公可是徐元直呼?”

徐庶眼眸一眯,还以为是曹操派人迎接之人,顿时脸色冷淡了几分。忽然在那队人马中,有一身穿青色锦袍,与徐庶竟有几分相似的男子走出。徐庶一望那人,顿时大惊,失声呼道。

“康弟!?”

此人正是徐庶之弟徐康。徐康拱手执礼,带着一抹轻笑。

“呵呵,大哥别来无恙。

徐庶一见徐康,连忙下马,满脸喜色一把抓住徐康双臂,哈哈笑道。

“哈哈哈哈哈!!!康弟!!真的是你!!我曾听闻你数年前患了一场大病,几乎一命呜呼,终日卧病在床,难以行走。哥哥我为你寻遍天下奇药,托人送回家中,但是母亲回书说你已病入膏肓。哥哥还以为你难以支撑,数次曾回颍川看望。可惜都被官府认出,无奈退走。如今看你脸色红润,精神奕奕,身体结实。难道你的病已是痊愈!?”

 第七百五十一章 徐庶进往河东

徐康看着徐庶一脸狂喜的表情,心中甚是感动,当即将前事一一告之原来徐康当年重病在床,医药难治,眼看就要病死家中,徐母伤心欲绝,每日以泪洗面

就在那时,李强如同神人般出现在徐家门外徐母认出李强,知道李强与徐康素有交情,以为李强赶来见徐康最后一面,便是迎入李强却告之徐母,他的身份,还有他背后之人徐母一听,李强乃文翰麾下之人想文翰所辖之地,百姓都能得以安居乐业,有地可耕,有房可赚在这乱世中,尚能自给自足,尊严而活西北之民无不对文翰称赞不已而在天下各地百姓,亦皆倚门相望,消文翰能成为其地之主

徐母听后,即对李强态度好了许多李强随后又告之徐母,他得知徐康病危,告之文翰文翰愿出手相助,邀请徐母和徐康到河东治病徐母早有听说,在文翰麾下有一医术超凡的奇士,名叫华佗徐母大喜,谢过李强,当夜就收拾行装,上了李强准备好的马车,赶往河东后来华佗果然有妙手回春之能,将徐康治好而文翰对徐家尤为看重,赠予府宅从人照料,极为厚待所谓无功不受禄,徐母虽是不愿,但文翰却执意而赠,又与徐母说,徐康才能不俗,待其病愈之后,在他麾下入仕,正好还此恩情徐母这才接受等徐康病情一好,立刻教其在文翰麾下入仕文翰见徐康处事谨慎,对数字尤为敏感,便让其担任大将军府中主爆管理府中钱粮之帐

至于文翰为何如此厚待徐氏一家,当然是为了徐庶这个天下奇才他心知曹操迟早会利用徐母从刘备手中强召徐庶,于是便叫李强徐康暗中留意,随机应变,若是能半途截住徐庶,召得其入仕西北,那自然最好

“母亲有话,军侯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我徐氏一家深受其恩哥哥身为家中长子,务必要当面谢过军侯况且母亲久日未有见你,心中挂念,不知哥哥可愿与我同去河东?”

徐庶脸色连变,一时间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若是那日,他未有看出刘备本人,他定当回去新野继续竭尽所能为其效力但徐庶已知刘备本性,而其弟其母受文翰伺养,此等大恩大德,徐庶甚为感动

“诶,想我徐元直才华过人,志向宏大,却难遇可效明主那文不凡确实颇有明主之风,而我先前为刘玄德击退曹仁,又荐予孔明与他他知遇之恩,我已尽报此番,便再去河东一趟,见见那文不凡是何等人物若亦是昏庸之辈,我便带老母退隐山林,再也不过问世事!”

徐庶在心中微微一叹,腹诽一阵后,便向徐康颔首而道

“竟然如此,我便随你入西北,见见那名震天下的冠军侯,是何等人物!”

徐康听言,顿时露出一个灿然的笑容随后徐庶徐康纷纷上马,一路奔驰赶往河东徐庶命运如何,暂且不知

再看东川之地张松与曹使刘晔不日赶到安汉,早有细作报之张任,张任闻言大喜,即出城郭相迎数人叙礼毕,便同入城中县衙商议

次日,刘晔持朝廷令书赶至文军营寨,令军中兵士通报完毕,文翰闻得刘晔来见,刀目一眯,望向田丰成公英,两人皆向文翰微微颔首,示意接见文翰领会,即派人传其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