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是你啊。”

晁勇这才想起去年中秋自己和阮小七、时迁一起来樊楼时,随口诌的一个姓。想起自己去年的做派,从袖兜里滑出一锭五两银子,扔给小二道:“没想到只见了一面,隔了一年多,你还记得,赏你的。”

小二两手接住银子,点头哈腰道:“谢公子赏,这一年来能入得师师姑娘法眼的诗词也不过两三首,小人自然记得公子。快,里边请。”

众人进的樊楼,长廊两边的数百歌酒伎顿时一个个开始搔首弄姿。

阮小五生性风流,几时见过这么多如花似玉的女子,顿时两眼放光的左右打量着。

时迁也是贼兮兮的寻找着目标。

晁勇看石秀却是目不斜视,想来是对女色不看重。

那小二看阮小五和时迁的样子,马上道:“两位公子看上哪几位了,我给你们取花牌。”

阮小五闻言,马上看向晁勇。

晁勇无奈的摇摇头,笑道:“你们随意吧,今日先休息一日。”

“她”

“她”

阮小五一听,马上手指连点两人。

时迁本来还准备再点一人,一看阮小五这般不客气,也不甘示弱,跟着点了两人。

小二马上跑去一边取了花牌,然后道:“公子还是去北楼?”

晁勇点头道:“恩,和上次一般的阁子便好。”

众人随着小二来到北楼,小七便迫不及待的道:“把你们那眉寿、和什么的先各上十斤来。”

小二听了,忙道:“和旨。”

阮小七却不耐烦道:“不管什么和旨不和旨,快去,快去,菜肴只管好的上,吃高兴了,少不了你的赏赐。”

小二还记得去年的赏赐,伺候一夜,比平日几个月的赏赐都多,赶忙跑去张罗。

晁勇走到窗户边,朝着远处艮岳望去,只见去年还略显空荡的艮岳,此时大体格局已经完好。

阮小七过来看了一眼,便道:“这艮岳还没我们梁山建设的快,这一年我们都削平梁山一座山头,建了好多房屋了。”

晁勇摇头道:“我们那不过是就地取材,搭建一些简单的房屋。艮岳中的花石却都是千里迢迢从江南取来,能建这般快已然很让人吃惊了,也不知多少百姓死在那些押送的官差手里了。”

石秀闻言,点头道:“勇哥儿说的是,这一块石头恐怕便不知得花费多少人力钱粮,这般君臣也着实可恶。”

晁勇听到外面走廊已经传来脚步声,便道:“好了,有人来了,我们只管吃酒,找到落脚的地方再说。”

“咚咚”

两声清脆的敲门声,进来的却是阮小五和时迁点的姑娘。

阮小五和时迁便也搂了酒妓开始调笑起来。

很快,小二便也把酒送了来。

晁勇便一边吃酒,一边看着阮小五和时迁调戏酒妓。

时迁照例选了两个异常丰满的女子,阮小五选的却是一个清秀,一个妩媚,看阮小五手段,显然是经常出入风月场所,不过言谈却是粗俗,充满一股江湖匪气。

晁勇清楚的看到阮小五怀里两个女人不时悄悄的皱下眉头,显然平时接待的都是京师之人,像阮小五这种出身乡村的不多。

吃了一阵,晁勇便道:“让她们下去吧,我有话说。”

两人听到晁勇发话,这才把怀中女子驱赶出去,自然少不得一个个又塞了银子。

石秀看四个酒妓出去,走到门前,打开看了看外面没有人,才站在门口道:“勇哥儿有什么交待?”

晁勇看石秀这般机警,不由暗暗点头,看其他三人也都听着,便道:“你们说说我们在哪里落脚比较好?”

阮小五闻言,道:“当日在梁山不是便说了寨主他们来了后,在樊楼接头吗?自然就在这里歇宿了。”

晁勇笑道:“这里自然是好,不过我们还要再寻一处躲避的地方,万一有危险时,也可以躲避一下。”

阮小五和阮小七闻言,顿时露出一脸茫然,他们从小便在石碣村长大,最多也便在济州附近走动,让他们想一个东京藏身之地确实是为难他们了。

时迁想了想,也是摇头不知,他飞檐走壁,谁家都能悄悄潜进去躲几天,别人却是做不到。

石秀从小随叔父来往宋辽两国贩卖羊马,却是久走江湖之人,想了想道:“容易躲藏的便是来往人杂的地方,首先是青楼,这樊楼应该算东京最大的了吧。再就是寺庙,寺庙多有各地烧香拜佛的,来往之人最杂,做公的也不会查寺庙,我们可以去那里寄宿。”

晁勇点头道:“石秀兄弟说的对,东京最大的寺庙便是那大相国寺了,鲁智深大师便在那里修行过,我们明日便去那里看看。好了,我们今晚便在这里安歇吧,石秀叫小二进来。”

石秀转身出去,便把远处走廊里候着的小二招来。

小二进来弯腰道:“公子有何吩咐?”

晁勇再扔给小二一锭银子,道:“我想在这里住几日,招待几个贵客,有没有比较清静的地方?”

小二接住银子,腰都快弯到地上了,恭敬的道:“有,公子可以包一个后面的小院子,您放心,西楼那边有大内侍卫,而且宫里那里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所以也没人敢在樊楼闹事,只要您出了钱,包管没人打扰。”

晁勇怕的便是在樊楼碰到高衙内那种横行霸道的人,再惹出争斗来。听到没人敢在樊楼闹事顿时放下心来,道:“好,那你便请你们主事的来,我要包个后面的院子。”

很快,小二便请了一个樊楼管事来。

樊楼管事说了一个价,晁勇才知道为何樊楼开业时敢拿金旗送客人。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相国寺(上)

一夜一百贯,这是樊楼小院的价钱,顶的上晁勇十个亲兵的月饷了。

晁勇虽然多次立下战功,也获了不少赏赐,但开销也很大。听到这个价位,也不由一阵肉疼,不过为了安全着想,还是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让管事的前面带路。

管事带着众人下了北楼,略绕的几绕便出了樊楼五座楼宇范围,来到后面一个巷子,这里却没了樊楼中的喧闹,不过却传出一些令人面红耳臊的声音。

管事笑道:“喜欢清静或者不愿被人撞到的客人在樊楼度夜时便在这里,公子要招待客人的话,我便给你们选一个大些的院子。”

晁勇点头道:“那便劳烦管事了。”

过了几个院子,管事才停下,推开一扇门,道:“几位公子请。”

晁勇当先进的院子,见这院中也有五间厢房,便道:“好,便是这个院子了。”

里面的侍女和小厮听到院中动静,都出来迎接。

管事道:“这院中有两个侍女两个小厮,公子看是否需要添?或者有不合意的了,也可以换。”

晁勇摇头道:“我喜欢清静,先留一个侍女和一个小厮伺候便是。”

管事点头道:“好的,公子进屋看看还需要添置什么?”

晁勇进屋看了看,一应物什俱全,当即便付了五百贯交子。在乡下流通不畅的纸币,来了东京却是好用。

晁勇正准备入睡时,却听得院中出现几个女人娇媚的笑声,其中有阮小五和时迁的声音,显然是二人招来陪宿的。

晁勇也知道平日梁山军规严格,二人又没成家,少不得发泄一回,便也不去管他们。

一宿无话,次日众人用过早饭,便往大相国寺而来。

虽然赵佶信奉道教,但大相国寺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

大相国寺历史可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北齐,初时唤作“建国寺”,不过建寺后便多灾多难,唐朝重建后更名做大相国寺。不过仍然是多灾多难,屡次重修。

到的本朝宋太祖时,又经了火灾,宋太祖下令重修,之后宋太宗又下令扩建,可以说深得宋朝开国二帝厚待。

扩建后的相国寺占地五百多亩,殿阁庄严绚丽,僧房鳞次栉比,花卉满院,被赞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

开国二帝如此看重大相国寺,后世子孙自然也不敢怠慢了。逢国家大事,如皇帝祝寿祈祷,巡亲以及进士题名多在这里举行,所以大相国寺也被称为皇家寺院。

严格的说鲁智深并不是在大相国寺出家,而是下辖的一个菜园子,大相国寺下辖六十四个禅、律院,僧众万人。

大相国寺不仅是宋朝鼎鼎有名,而且名闻海内外。

宋太祖时,天竺王子曼殊室利出家为僧,之后来了宋朝便在相国寺居住多年。

神宗时高丽的崔思训特意从本国带了几位画家来大相国寺,将寺里所有壁画临摹回国。日本僧人成寻也慕名来大相国寺学法。

到了赵佶当朝,好大喜功的赵佶把“大相国寺”的匾额赠送给了高丽使者。

晁勇五人顺着路人指引到的大相国寺前面,只见寺前却是汴河一个码头,大相国寺又占地极广,游人香客无数,这里自然也就形成了集市。

北宋的商业已经很发达,商品和娱乐业极度发达,只要囊中充裕的人,尽可尽情享受。而集市便在门前,大相国寺的一些和尚也禁不起诱惑,逐渐参与到交易中去,赚钱享受生活。

有的甚至公然违背佛教戒律,开办了烧猪院,经营猪肉生意,和尚惠明甚至成了名闻京城、专门烹调肉类菜肴的厨子。

大相国寺主持眼见这样下去,庙中戒律便会被破坏殆尽,寺中僧众也都会坠入红尘,赶忙向朝廷请旨禁绝在大相国寺前交易。

但是赵佶却是信奉道教,对耽误僧众修行的事情自然不会太放心上,何况集市能带来大量税赋,但是也碍不过皇家寺院的情面。

最后便令大相国寺每月举办五次“相国寺万姓交易”庙会,算是取了个折中之道。

大相国寺主持看圣上旨意已下,也只能执行了,原本以为每月只有五天交易,剩下的日子可以让僧众们潜心修行了。但是尘心一动,又如何能沉下心来礼佛,很多僧众有了谋生的手段便也开始陆续还俗。

主持一看不妙,这样下去寺庙中的僧众要散去大半了,没了这些愿意入世俗的弟子,他们这些高僧便得干一些入世的活了,毕竟他们虽是高僧,但也需要吃喝,也少不得金银。于是便让一些不愿修行的弟子为寺庙做贡献,而这些人有大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