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州一众党项权贵没想到大梁太子轻易看穿此事,也不敢否认。

晁勇看众人神色,也知道逃亡的人不在少数了,又道:“你们若想立功,便召集各部兵马,为我大梁作战。只要获得战功,朝廷不会少了你们赏赐。对你们党项人来说,相比种田、放牧,征战更容易获得收成。”

话音一落,马上便有人道:“小人愿召集族人,随太子征战。”

其余人犹豫了一下,也都纷纷附和。

只要不是和有火器、神臂弩的大梁军队作战,他们并不缺乏勇气。

晁勇满意的点点头,指着第一个出言的人道:“你叫什么?”

这还是晁勇第一次问起怀州来的众人姓名,党项人姓名拗口,晁勇却是不愿多问,便是问了也记不全。

那人慌忙恭声道:“小人细赏埋布。”

晁勇点头道:“怀州征兵之事便由你负责,给你两日时间组建一支兵马,暂时负责怀州防务。”

细赏埋布看得此重任,马上跪倒在地,叩头道:“谢太子提拔。”

其他党项人看细赏埋布第一个响应,便得了如此好处,心中也都是后悔不已。

晁勇让怀州众人退到一旁,又对兴庆府的一众光头权贵,道:“你们能为大梁做什么呢?”

兴庆府众人都眼热细赏埋布,纷纷抢着说愿意组建兵马。

晁勇看只有当先的一个老者没抢着说话,不由指着这人道:“你什么也做不了吗?”

仁多保忠早年便有投宋的心思,只是蔡京做事不周,让李乾顺捉了送信的使者,仁多保忠也被李乾顺免去军职,迁到兴庆府来监管。

大梁太子大破察哥、李乾顺两路大军,又突袭了兴庆府,仁多保忠便知道西夏要亡了。早早便想了重掌权柄的方法,也不屑和众人去抢先机,看太子问起,躬身行了一礼,道:“小人仁多保忠曾为卓啰和南军司统军,总领西南部族。虽然被李乾顺罢官多年,但是卓啰和南军司仍为我仁多家族掌控。若是太子信得过小人,小人可去招降卓啰和南军司诸部,然后游说左右的甘肃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

晁勇也想起种师道说过仁多保忠,听得仁多保忠有这般能力,喜道:“好,你若能招降卓啰和南军司,我便赐你个男爵,卓啰和南军司的兵马也可由你统率。若是能招降其他两个军司,便赐你个子爵。”

仁多保忠也不知道大梁这些爵位的高低,但是听得能统率卓啰和南军司的兵马已经心满意足了,弯腰道:“多谢太子信任,小人这便去赶赴卓啰和南军司,二十日之内必有消息传回。”

晁勇笑道:“不急,已经快到午时了,我已让人备了酒宴,大伙吃过再去准备不迟。”

一众人忙谢过太子赐宴。

晁勇看兴庆府其余人还是眼巴巴望着,便道:“谁招的兵马就由谁率领,等到有了战功再封赏。”

众人听得太子不封官职,也不由有些失望。不过他们招到的兵马由他们率领,也就相当于给他们兵权了,日后获得战功不难得到官职。

一个光头胖子操着熟练的汉话道:“小人愿献钱粮给大军。”

大梁虽然打下了兴庆府,但是却没得到多少粮草。

西夏半数以上的国土都是沙漠,只有银川平原适合耕种,再就是河西走廊等一些沿河狭窄的地带了,可以说西夏并不是一个盛产粮食的地方。

李乾顺这一次出动了六十万兵马,却是把历年积蓄挥霍了大半。

如今兴庆府的粮草也只能支撑五万兵马两个多月,勉强能支撑到秋收。

各部出兵助阵的粮草却是还没有着落,晁勇原本便是打算向一些大商人购买,因此才请了兴庆府中几个大商人来。

刚刚有点瞌睡,便有人送来枕头,晁勇也不拒绝,想了想道::“你若能献十万贯钱或者两万石粮食的话,可以给你一个男爵。”

如今中原米价一石大约在两贯上下,不过西夏产粮少,陕西也只是勉强自给,只有四川和江南粮食充裕,而从这两处运粮来,损耗和运费却是很大。运送三万石粮食到西夏,恐怕靡费不止十万贯。

当然不论十万贯财富还是两万石粮食都是一笔巨额财富,男爵一年也不过能从朝廷领到一百贯,而且男爵是最低的爵位,下一代减一级便又成了白身了。而且大梁的官爵都无法豁免商业税,可以说大梁的爵位没有任何实惠。

不过爵位这个称呼对商人却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他们积累了享用不尽的财富以后,便会追求地位的提升,只是以往他们没有这个机会。现在听到太子亲口承诺,马上积极响应起来。即使爵位没有任何权力,但是爵爷和白丁去官府做同一件事,待遇肯定也不一样。

“小人愿献十万贯。”

“小人也愿献十万贯。”

“小人也愿献十万贯。”

晁勇率兵攻占兴庆府后,只是把城中不愿交出武器和剃头的大户清理了一些,多数大户并没受到侵犯。

因为晁勇知道很多边关武将的家宅都在都城,如果不小心把他们家底抄了,搞不好已经准备投降的武将都会率兵抵抗了,因此并没抢夺大户,只是让他们把汉人奴仆全部释放了。

宋朝商业发达,家财百万贯的商户都很多,像蔡京、朱勔等贪官更是光田产就有几十万亩,每年收租子都能收入几万贯。

不过晁勇没想到西夏都有这么多财主,刚刚发话,便有六个人响应。

不过除了当先说话的胖子,其他人都是党项官员。其余几个商人虽然也十分眼馋大梁爵位,但是无奈囊中羞涩,拿不出这许多钱粮来。

其他几人则都是部落首领,西夏权利和财富却是都集中在部落首领手中,虽然十万贯对他们来说也要伤筋动骨,但是能获得大梁的爵位,也就有了一张护身符。他们却是当花钱买平安了。

晁勇点头道:“好,只要你们交足钱粮,我便上奏朝廷,给你们赐爵位和仪仗。”

为了显示大梁爵爷的尊贵,晁勇却是让人制定了一套华而不实的贵族礼仪,不同的爵位都有精美的仪仗,不过要维持这些仪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等闲官员即使获得了爵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他们每日显摆,只能在一些重要的日子用仪仗。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仁爱

晁勇没想到这么容易便得了六十万贯钱,更重要的是马上就能组建一支附庸军了。汉人要成为合格的将士需要长时间的操练,而大梁缺的便是时间。但是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只要发给他们武器,他们便是合格的战士。

晁勇没打算带附庸军去中原,那样可能招来非议,但是却可以用附庸军对付党项人、辽人、女真人。

很快,大殿中摆满了佳酿珍馐,李乾顺几个妃子又在殿中翩翩而舞。

晁勇突然想起一人,对一旁石勇吩咐两句。

不多时,耶律南仙和李仁爱便被请到大殿中来。

李仁爱看到这许多昔日的臣属在殿中饮宴,不由大为恼怒。

一众党项人看到李仁爱来到,也多少有些尴尬。

晁勇看李仁爱还是丑陋的秃子,不由皱眉道:“他的脑袋如何还这般丑?”

这两日晁勇忙着兵事,却是没有去看关押的李仁爱和耶律南仙。

看管的汉人道:“小人几次要剃他的头,他都以死要挟,小人怕他自杀。”

李仁爱听得晁勇问起,也是一脸坚定的看向晁勇,他也不信晁勇会为了头发,让他丢了命。

晁勇扭头对一旁大吃的李逵道:“剃头是你的任务,如何还有漏网之鱼?”

李逵又抓了一把骆驼肉塞到嘴里,嘟囔道:“俺还以为太子的亲兵把王宫的人都料理了。”

石勇闻言,也不由脸色一红,为了保证太子的安全,他们把王宫中的男人都赶了出去,只剩下李仁爱一人,平日也是由三个汉人贴身看管,倒把李仁爱忘了。

晁勇笑道:“他们也没干这事,李仁爱还是交给你吧。”

李仁爱看到凶恶的李逵看过来,顿时吓得哆嗦了一下。

李逵盯着李仁爱道:“剃头都是他们自己弄得,俺只管砍头,不剃头的便吃俺一斧。”

说着,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切肉的小刀便扔向李仁爱。

李仁爱看李逵眼神凶狠,当即吓得退了几步。

“铛”

一声脆响,小刀落在了李仁爱刚刚站立的地方前面,即使李仁爱不躲,这把刀也不会伤到他。

李仁爱见状,也不由脸上一红。

李逵道:“你自己动手,等到俺动手,你以后便不用吃饭了。”

晁勇却是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只是在王座上笑眯眯的看着。

李仁爱躲闪李逵凶恶的眼神,道:“士可杀不可辱。”

李逵道:“你这撮鸟,说的一口好汉话,却学那些夫子说话,俺听不懂,你就说是要你自己动手,还是让俺动手。”

李仁爱何曾被人这般骂过,顿时满脸通红,道:“但求一死。”

李逵这次却是听懂了,捡起地上的板斧,便起身往过走来。

耶律南仙见了,慌忙对李仁爱道:“不要意气用事。”

李仁爱也知道他母后没说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是如今身陷敌手,大梁一定不会让他逃走,如何还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仁爱看了左右两旁的党项人一眼,道:“我为大夏国主,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殿中党项人听得李仁爱这般掷地有声的话,不由都低下头,不敢正视李仁爱。

“啪啪啪”

晁勇拍了几下手,笑道:“李乾顺当日也曾求我放他回来,甚至要拿半个西夏来换他一命。没想到胆小怕死的李乾顺居然能生出你这般儿子,好,那我便成全你。”

李逵已经走到李仁爱跟前,听到晁勇这般说,再不犹豫,一拳砸翻李仁爱,上前一脚踏住,手中板斧便砍向李仁爱脑袋。

“不要”

旁边耶律南仙看到儿子危在旦夕,大喊一声,便扑到李逵身上,想要抱住李逵。

李逵哪有怜香惜玉之心,一挥手,便把耶律南仙推到一旁。

李仁爱被李逵一拳砸倒,整个身子都仿佛散了架一般,再被李逵一脚踏住,当即呼吸困难,看着冰冷的板斧砍来,不由吓得紧闭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