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贯钱对他们来说还不够吃一顿酒,而他们家中却是妻妾成群,这些东西是多多益善。还有剩余的话,逛青楼送给那些ji女,也能博美人一笑。

没有镜框不是问题,他们可以找匠人自己做,而且可以比店中样品的花样做的更好。

店中最贵的镜子是和人等高的镜子,足足一千贯,两百亩上好田地的价格,店中的被抢购后,还有来迟的大户付了订金预购。

不要镜框,只要镜子。

半ri功夫,店中便又空空如洗,样品都被人高价买去。

店中伙计已经说了明ri就会有新货,但是财大气粗的财主不耐烦,宁愿加价也要买走样品。

进入店中的人不过是排队的人的一小半,听得店中断货,也只能不甘的退去,不过更坚定了他们购买银镜的决心。

晁勇结束了太学的讲学后,便也有了闲时间。

用过早饭以后。便带着人往御街而来,到的跟前,看到镜行拥堵的样子,便转而来到皇家票号。

镜行的店面只有两层,为了避免拥挤打碎镜子,一律是前面看货付钱,后面取货。

任金奴在皇家票号三楼后窗看着一面面镜子被人小心的捧出去,眼红道:“这镜行的生意看起来比票号还要红火,太子怎么把镜行交给户部了。”

晁勇在任金奴翘臀上拍了一巴掌。道:“你还想把天下的钱都弄到太子宫去啊。”

“啊”

任金奴娇呼一声,两眼便有了一些chun意,娇嗔道:“都是你发明的东西,赚的钱自然也该是你的。”

晁勇笑道:“太子宫有票号便吃用不尽了,朝廷财政紧张。我把镜行给了户部,也算为父皇分忧。”

任金奴听得说起皇上,也不敢不敬了,点头道:“太子说的是,反正这天下都是皇家的。”

晁勇摇头道:“天下不是晁家的,不过这朝廷是晁家的,天下还是天下人的。百姓的东西皇家都不能动。只有朝廷的官员是我晁家任命的。哪天朝廷做的不好了,他们就又要揭竿而起,换一个朝廷了。”

任金奴笑道:“大梁对百姓这般宽厚,百姓一定不会生异心的。”

晁勇点头道:“起码几代之内不会。但是以后就难说了。以前收农税,现在免了农税,百姓就觉得大梁是最好的朝代。但是过几百年,他们就会觉得免农税是理所应当的了。或许那时就会觉得朝廷专卖盐、酒都是暴政了。人心总是变化的,不过我们也管不了那么远的事情。而且时代也总要进步,不光要看中国,还要看其他国家。如果其他国家的百姓活的更好,那么你就是落后了,不能说和以前比已经是进步了。这不是你的进步,而是整个时代的进步。”

任金奴奇怪道:“还会有国家的百姓比我们国家的活的更好?”

晁勇笑道:“现在或许没有,但是以后未必没有。”

任金奴觉得太子这些话有些奇怪,以为太子说的又是什么天机。天机不可泄露,她也不去追问,转而道:“太子,你说镜行今天能赚多少钱?”

晁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他们赚多少钱都不能和票号比。票号的生意是细水长流,当然这个水也不细。镜行的生意却只是火爆一段时间,以后也就平淡了。等到能买起大镜子的人家中都有了大镜子,他们也就只能卖小镜子了。就算每户人家都买他们的小镜子,那个市场也就是几千万贯的样子。票号做大以后,却能每年赚几千万贯,根本没有可比xing。”

任金奴摇头道:“太子莫小看天下富人,镜行从富人身上赚的钱绝对超过普通百姓。按宋朝人口算,全天下有两千多万户,每户买一个最小的镜子,也是两千万贯。这是按都是穷人算的,大户花的钱一定是百姓的几倍。这样算下来,镜行的生意一定能超过一亿贯。”

晁勇摇头道:“不能这样算,即使真能卖一亿贯,那也是很久的事情。”

任金奴依偎到晁勇怀里,手指在晁勇胸膛上画着圈,媚声道:“太子当真有点石成金之术,随便弄一个行业出来,都能赚这么多钱。”

晁勇看着一脸媚意的任金奴,笑道:“怎么,又发chun了啊?”

任金奴在晁勇胸膛拍了一巴掌,嗔道:“什么发chun,奴家只是想要一个孩子嘛。你马上就要出征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再没动静,别人还以为奴家生不出来呢。这票号的人都听到我们好几次的声音了,宫里都有那许多妃子怀孕,唯独我没有动静。这肚皮再没动静,下面的人都该造反了。”

晁勇不以为意的笑道:“怎么会,你是我的妃子,谁敢造反?”

任金奴摇头道:“女人终究是有了孩子才有依靠,太子也不可能一直让我掌管票号。只有有了孩子,奴家的地位才能有所保障,下面的人也就不敢放肆。”

晁勇笑道:“你多想了,不过为了让你放心,我也少不得多辛苦几次。”

说着,便抱起任金奴,放到办公桌上开始了一番战斗。

良久,方才雨散云消。

任金奴瘫软在办公桌上,歇了一阵才爬起来,恨恨的道:“这次再没动静,奴家就得找御医了。”

晁勇笑道:“这事情急不来,总要对的时间才能受孕的。”

任金奴马上急道:“那太子快告奴家什么时间?”

晁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没了解过,只是知道一些。不过我知道勤播种,总有收获的时候。哈哈哈。”

两人穿好衣服再去后窗看时,旁边镜行的后院已经空无一人了,不过票号后院却是多了几辆马车,正在一袋子一袋子的往下搬钱,马车和伙计正是镜行的人。

 第四百八十章 大军南下

任金奴笑道:“他们把钱都存进来了,我们去看看他们赚了多少钱。”

晁勇看着下面伙计抬着沉重的钱袋,突然道:“我们该开展新的业务了。”

任金奴听得晁勇又有新业务,两眼放光的问道:“什么业务?”

晁勇道:“我们以前的存款单都是记名画押的,这样能防止存户丢了单子,被别人冒取了去。我们可以再弄一种不记名的银票,一贯、五贯、十贯、五十贯、一百贯,只要拿着银票就能在票号兑现。这样一来,票号的银票就可以代替交子流通起来了。”

任金奴马上道:“如果可以随意兑现的话,恐怕行商的人会去异地取钱,省了运钱的成,而我们却要增加运钱的成。”

晁勇笑道:“那就银票上写明开票州府,州府可以等额兑现,跨州府的话要付一些手续费,手续费你们研究一下。”

任金奴想了想,道:“这个业务我们怎么赚钱?把他们买银票的钱和存进来的钱一样贷出去赚利息吗?”

晁勇点头道:“也行,不过买银票的钱要留百分之三十,以免有商人大笔兑现。准备异地大笔兑现的商人,要提前预约,给我们时间调集现钱,否则我们可以延迟兑现。”

任金奴道:“太子的目的是让百姓都接受银票,然后也就没有人兑现银票了吧。”

晁勇点头道:“聪明,只要我皇家票号的信誉没有问题,大家慢慢接受了银票,也就不会兑换来兑换去。那时大家也就不用搬这么多铜钱倒腾来倒腾去了。”

当初设立票号的时候,晁勇就想着要发行可以直接流通的银票。只是票号初设,直接弄出银票的话。也很难被人接受,还可能被人怀疑影响了票号的整体运作,索xing也就只开了存贷业务。

现在他的声望如ri中天,皇家票号的信誉跟着也是水涨船高,发行银票就水到渠成了。

朝廷已经开始研究铸造新的钱币,准备用分量十足的铜钱、银币、金币代替宋朝的铜铁钱。

银币、金币是晁勇的提议,晁勇来建议直接铸造各种面值的铜币,但是却被晁盖否决了。

这个时代的人十分矛盾,他们可以接受交子。但是却无法接受“当十钱”。“当十钱”不过是以一当十的铜钱,而交子却是一张纸,他们愿意接受纸,却不愿意接受大额铜钱。

蔡京执政的时候就铸造了“当十钱”,闹得民怨沸腾。最后又改成“当三钱”。

铸造这些大额面值的钱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就意味着朝廷骗取百姓的钱。而且会让人大肆私铸铜钱,最后结果就是物价高涨。原来一钱的人变成十钱,当十钱买到的东西还是一钱,可以说是民间对当十钱的直接抗议。

如果铜币分量十足的话,等重的铜器价格一般都比铜币价格高,甚至有人把铜币铸成铜器获利。

只有分量十足的铜币才能让百姓甘心情愿的换掉宋朝铜钱。而且也不会出现私铸的铜币扰乱市场。

大梁准备铸造的就是只有面值一钱的铜币;银币,每枚重一两,可以兑换一千钱;金币,每枚重一两。兑换十枚银币。大梁的一贯钱是一千,而不是宋朝的七百。

不过如今世风奢侈,很多人都爱用金银器皿,金币、银币都有可能会被人铸为器皿。减少流通的金银币。而国内的金银产量并不足以大规模铸造,保证大额货币的流通。因此晁勇才准备继续推行银票。

即使ri后从国外取得大量金银。保证金银币的充足,银票也还有使用价值。那时银票可以专做大额支付,虽然一枚金币可以换十贯钱,但是在商业发达的地方,几千贯、几万贯的生意也并不少见,银票比数百枚金币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两人下到二楼,便见王靖正在大户室坐着。

王靖看到晁勇和任金奴,慌忙起身见礼。

见过礼,晁勇笑道:“镜行收入如何?”

王靖恭声道:“三万五千多贯,我提货的时候就计算过了,没想到只是半ri便都卖完了。”

任金奴咋舌道:“三万五千多贯?比票号一天的收入都要多啊。”

王靖也知道任金奴是太子的妃子,恭声道:“光是太子发明的一个名头,就把城中百姓都吸引来了。很多百姓拎着钱袋子赶来,却只能再拎着钱袋子回去。如果玻璃局能多提供一些银镜,也不愁卖不了。”

虽然晁勇把玻璃局也拨到了户部,但是玻璃局现在主要的任务还是给兵部提供透镜,可以做出透镜的大匠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