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工作,时间有限,码字不多,本来打算写完樊楼这一章一起发,但好像不少人等不急了。先发这些吧,晚上再更新一章。

感谢死要钱金不换大额打赏)

 第四十六章 樊楼花酒(下)

小二一边走,一边介绍道:“三位公子,樊楼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楼,西楼最大,不过西楼正对皇宫,在那上面可以看见皇宫里面情形,因此西楼现在不准接客了。”

说完又道:“师师姑娘便住在西楼,三位公子若是有上佳诗词、曲谱,小的可以递到师师姑娘那里。若是能被师师姑娘看中,三位公子便可以去西楼小坐片刻,若是师师姑娘兴致高,说不得会为三位公子弹奏一曲。如今师师姑娘一曲,可是千金难求。”

阮小七闻言,脱口问道:“可是和那皇帝打的火热那个?”

小二忙道:“公子小声些,虽然此事已是人尽皆知,我等也不可议论。”

徽宗赵佶与李师师相识却是在前两年,随着徽宗出宫逐渐频繁,二人的事情也逐渐在东京传开。

但弄得人尽皆知还是今年,樊楼新建以后,西楼成了李师师一人独居之地,徽宗便来的更频繁了。

御史曹辅便直接上奏说,“易服微行,宿于某娼之家,自陛下始”。痛斥徽宗玩安忽危,惹得徽宗一怒之下,把他贬到郴州编管。

也正是由于这一奏一贬,让全天下百姓都知道了当今圣上是一个风流天子。

晁勇也是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好的澄心堂纸,笑道:“我也多曾听闻师师姑娘美名,前些日子偶得一阙词,也不知入得佳人眼否,麻烦小二给送过去。”

李师师艳名远扬,仰慕者如过江之鲤,小二鸿雁传书的活不知道干了多少,对各种纸张也十分熟悉。

一看晁勇拿出的居然是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对晁勇的身价评估顿时又提高了许多。

造纸术发明到当朝,品种已是极多,著名的便有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歙州的凝霜、澄心,宣州的栗纸,浙江的藤纸,温州的蠲纸等等。

但最好的还要属澄心堂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最长可以做到五十尺,匀薄如一。

南唐后主李煜便称赞澄心堂纸为“纸中之王”,专门建“澄心堂”来贮藏。

宋灭南唐后,澄心堂纸也成了歙州贡品之一,也十分得北宋皇室喜欢,当朝名家都以在澄心堂纸上书画为荣。

因为权贵喜爱,也引得澄心堂纸价格昂贵,等闲文人便是偶然得到一片,也不舍得在上面书画。

晁勇这一张却是梁山洗劫东平府时被主人当做珍宝收藏,才偶然得到,为了见李师师一面,便让吴用直接在上面书写了。

小二接过澄心堂纸,小心放入怀中,道:“公子稍等,我先带你们挑处阁子,稍后再送过去。师师姑娘不定何时看,公子不放一边吃酒一边等候,若是师师姑娘看中了,她便会让人来知会的。”

晁勇点头道:“也好,不知除去这西楼,哪一楼又好些?”

“北楼最佳,北楼推开窗户,白日可以眺望艮岳,夜晚则可以观赏州桥夜市与汴河游女。”

晁勇一听可以看到艮岳,顿时来了兴致。

艮岳可说恶名远扬,杨志押运的花石纲便是为了修建艮岳,方腊造反,由头也是东南百姓苦于花石纲。可以说艮岳的修建,动摇了宋朝半壁江山。

晁勇也很想看看那号称“搜尽天下名花异石”的艮岳,当下便让小二头前带路。

三人跟随小二上了北楼,便见楼中都分作一个个小阁子,每个阁子门上都订着小木牌写着名字,醉霄、归云、仰啸、归林,却不同樊楼一般,一个个文雅的紧。

晁勇选了仰啸阁,小二上前推开门,便见其中布置文雅,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山水画。

三人落座,阮小七便迫不及待的道:“你这樊楼有甚好酒?”

“本楼自酿眉寿、和旨最为出名。”

“那便先各来五斤,其他菜肴,尽管挑好的上。爷爷吃尽兴了,少不了你的赏赐。”

小二一听还有赏赐,顿时乐道:“那三位公子稍等,小的这便去安排。”

晁勇看着阮小七豪爽的样子,也不由暗乐。

晁盖等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后,那价值十万贯的珠宝便让七人分了,上了梁山后,晁盖把他那份拿出来算做山寨公用。阮小七众人本来也想出一部分,但被晁盖拒绝了。

平日在梁山,阮小七也是有钱没地儿花,因此这次来东京却是带了很多金银,因此口气也不是一般大。

趁着小二去张罗的空当,晁勇走到窗户边,不远处的艮岳便映入眼帘。

此时艮岳还未完工,虽然已是傍晚,但园中工匠还是干的热火朝天。园中已经安放了不少奇石,虽然隔得有些远,但一些体形较大的奇石还是给人十分震撼的美,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看,那许多百姓拉的那块巨石,也不知这昏君废了多少人力,才拉来东京。”

晁勇正欣赏间,阮小七也走到窗边来,只是在他眼中似乎那些奇石和河滩顽石一般,并无甚美可言,只是痛恨赵佶让百姓弄这些石头来。

晁勇欣赏之余,也觉赵佶太过昏庸,开封地势平坦,没有丛山峻岭,这些奇石都是从千里迢迢的江南运来,每一块石头后面都不知沾染了多少百姓血汗。

想到这些,晁勇也没了继续欣赏的心思,点头道:“赵佶逆天行事,总有一天自取其祸。好了,东京做公的遍地都是,我们还是不要谈论他了,等着吃酒便是。”

两人刚刚坐下,便见小二抱着两坛酒进来,身后跟着时迁方才选中的女子。

那女子与三人见过礼,便坐到时迁旁边,殷勤的起身要为三人倒酒。

“你伺候他便罢,我自己动手。”

阮小七却已先一步抢过酒坛,给自己和晁勇满上,然后才放到酒桌上。

晁勇见时迁有些不自在,也不由无奈的对那女子笑道:“你只管伺候好那位爷,他须少不了你的赏赐。”

时迁见晁勇似乎并不反感,也大起胆来,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锭银子,放入酒妓峰峦起伏处,顺手在高耸的丰胸上摸了一把。

那女子显然不是刚刚入行之人,虽然旁边还有晁勇二人,但看到时迁塞给她一锭足有五两的银子,顿时使出百般妩媚,与时迁旁若无人的调笑起来,随着两人不断的亲热,酒坛的酒也是被时迁一碗一碗的喝下。

晁勇看着时迁此时大异平常的豪气,也终于知道为什么酒妓这么盛行了。便是酒量再不济的人,在这些妖媚女子伺候下,恐怕也要多喝几坛。

日积月累,不知要为朝廷多纳多少税,因此北宋朝廷才顾不得有伤风化的议论,极力推广酒妓制度。

(感谢死要钱金不换和volksong打赏,恭喜死要钱金不换成为本书第一个弟子粉丝。

这两章写的樊楼都是根据史书描述编写,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原北宋第一楼的盛况。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北宋商业的发达,宣传、促销这些手段都是祖宗玩的剩下的,另一方面也是为后文铺垫)

 第四十七章 初会师师

三人正吃酒间,门外伺候的小二满脸惊奇的进来道:“恭喜公子,师师姑娘传下话来,请公子去西楼一叙。”

他们每日都要替很多人给李师师送词曲,但最后能入得李师师法眼的却很少。

因为李师师成名后交往的便都是当代大词人,便是当今圣上也是大家,李师师耳濡目染,文化造诣自然也极高,而且所求词曲最后都是要表演给当今圣上听,自然是精益求精。

晁勇对此却是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送去的却是辛弃疾流传后世的一首词,辛弃疾在词坛的地位可是堪与苏轼相提并论,若是这都无法让李师师动心,那他还真就只能和水浒中宋江一般,用重金贿赂老鸨去见这位风尘妃子了。

“小七、张迁,你们去吗?”

有时迁和酒妓在那亲热,阮小七也觉今日的酒喝得不痛快,起身道:“去,我也想看看那李师师长得如何模样。”

时迁此时早已喝得半酣,把酒妓衣服都扯得七零八落,胸前大片的风光暴露在空气中。早巴不得两人离开,好更进一步,闻言马上道:“我若想去,什么地方去不得。你们去吧,我在这里吃酒。”

晁勇也知道以时迁飞檐走壁的功夫,恐怕除了皇宫,还真没有什么去不得的地方。

离西楼还有十数步,便见两个精干汉子守着,一副闲人勿近的样子,站在那里,腰杆笔直,不像一般家丁护院。

楼门口一位十五六岁清秀女侍看到小二领着人过来,这才迎上来。

小二明显有些畏惧那两个汉子,离着两人还有三四步,便停下脚步介绍道:“来的是师师姑娘身边的梅香姐,便由她带两位去见师师姑娘。小的却是进不得西楼,小的便在此等候两位公子。”

梅香迎上前来,好奇的打量了晁勇二人几眼,然后便道:“两位公子随我来吧。”

“那便有劳姑娘了。”

晁勇跟随梅香走过二人身边,其中一人深深盯了晁勇一眼,警告意味浓厚。

晁勇暗道:看来是皇帝留在这里守卫李师师的大内侍卫,免得李师师被一些无知的人打扰了。同时也可以警告一些李师师要见的人,不要逾越。

二人跟随女侍进入西楼,便见两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下设几把犀皮交椅。

晁勇虽然不懂书画,但也看出是名家字画,不是先前北楼阁子里挂着的那般普通书画。仔细一看,其中一幅居然是当今太师蔡京送给李师师的,上面还有蔡京题字。

晁勇不由好奇的再往前看,前面一幅却是一幅花鸟画,上面还题了一首诗,但却没有落款。不过看字迹正是当今风流天子的瘦金体,而且能排在权相蔡京前面,恐怕除了那位风流天子,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看着当今天子和太师的字画,晁勇也不知道是该称赞李师师的魅力,还是该感叹这对君臣的可笑了。

“两位公子稍等,我去请姑娘出来。”

女侍进去片刻,便见一女缓缓走了出来。

阮小七呆呆的看着李师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