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当政的时候就一直在筹划着制造大型神舟出使高丽,炫耀国威。宋神宗时候,宋朝就建过两艘巨舟,好大喜功的赵佶的目标自然是超越宋神宗时候的巨舟。木料、图纸都已画了,只是正要着手制造的时候,宋朝灭了,神舟的制造也就搁置下来。

水军统领奉命打造海船时,船厂才上报了这个规划,晁勇得知有现成的材料和图纸,马上让船厂把它们制成他的坐船。

除去他的旗舰“太子号”,还一同建造了三艘护卫舰。

护卫舰长十馀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载重两千石。太子号的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护卫舰。

护卫舰主桅杆高十宋丈,前桅杆高八宋丈,共装帆一百一十幅,正风用帆,稍偏则用利篷。风有八面,只有风从正前方吹来时,无法用帆前进。不过还有桨和踏车可以让船前进。

(数据是宣和五年宋朝往高丽的使船,太子号是神舟,没有载重的具体记载,但是估算载重在千吨以上)

马尔忽思率各部归降,晁勇当即让人把归顺的各部妇孺全部释放,但是战俘却要各部用牛羊赎回,不赎回的则要为朝廷服劳役三年。

晁勇要在草原建立更多的城池,除了雇佣各部落的人,最实惠的自然就是战俘了。

马尔忽思得了大梁官职后,也十分积极,马上就派人去劝说克烈其他部落归顺。

晁勇带兵北上镇州两ri后,克烈各部就都归顺了大梁,溃逃的契丹人也有数千人归降大梁,有数千人跟着耶律大石往西州回鹘逃去。

招降了克烈各部,晁勇又派人招降乃蛮部、蔑儿乞惕部、蒙古部、塔塔尔部、乌古部、敌烈部等各部,同时请一千帐以上的部落首领来参加各部大会。

因为各部分散的厉害,最远的敌烈部距离镇州足有两千多里,所以晁勇把各部首领大会的ri子定在六月十五ri。

为了保证各部首领的安全,晁勇下令三个月内各部不得袭杀其他部落的人,违者大梁将出兵扫灭,鸡犬不留。

在各部大会前,不少部落就纷纷派使表示归顺大梁。在他们看来,归顺大梁不用出任何贡品,反而可以便宜买到大梁的东西,百利而无一害。如果抗拒大梁的话,他们就要面对大梁铁骑。虽然他们不知道大梁的兵力如何,但是大梁能和金国一起瓜分辽国,实力显然比草原各部都要大。

草原各部大会召开的地点设在草原上,在各部首领到来前,大梁便为各部首领准备了帐篷。

不实战,光是看装备,大梁铁骑无疑要比当年的契丹兵还要有震慑力。很多部落首领看到装备jing良的大梁铁骑便都没了一丝桀骜不驯,至始至终都对大梁表现的服服帖帖。

在大梁宽和的招降和强大的军力威慑下,加上已经有很多部落提前归顺,参会的各部很快便都归顺了大梁。

大会上晁勇宣布设立草原路,为各部划定了草场,同时选定了二十个地方准备建立城池,将从中原迁移百万汉人来耕种,传授各部农耕。董平任第一任草原路总兵。

草原路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大兴安岭,南起大漠,北抵贝加尔湖最北端。东西跨度七千多里,南北两千里。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向日宣战

晁勇带兵在草原路巡视了一圈,八月一ri,才从呼伦贝尔草原南下,取河东、河北南下汴京。

晁勇刚刚从呼伦贝尔出发没几天,金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完颜阿骨打病死,完颜吴乞买继位。完颜杲升为谙班勃极烈(皇储),完颜阿骨打长子完颜宗干为忽鲁勃极烈(国相),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

金国也向大梁遣使告哀。

到的河北路燕山府时,晁勇收到一封金牌急报。

看完公文,晁勇忍不住笑道:“果然不是安分的民族。”

一旁石勇奇道:“哪个民族敢侵犯我大梁?”

晁勇笑道:“就是那个自称ri出之国的ri本,居然敢让留学生刺探我大梁火药局。”

他原本就想着扫灭ri本,解决大梁金银短缺的问题,没想到ri本这么快就给他找到借口了,也省去他制造一些事端。

石勇惊道:“火药局是我大梁禁地,ri本刺探火药局,难道不怕我大梁发兵灭了他们吗。”

“这是一个疯狂的民族,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或者他们觉得大海可以拦住我们吧。”

晁勇对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好感,也不准备给他们留后路。马上修书一封,让人以金牌急脚递送到京师。

没几ri,朝廷便公告ri本派细作刺探大梁火药局,缉拿境内所有ri本人,次年大梁将出兵扫灭ri本。

这个消息公布后,想刺探大梁火药配方的各国纷纷取消行动,害怕惹来灭国之祸。

九月十ri,晁勇返回汴京,出征到班师整整五个月。

进城之ri仍然是满城文武出城相迎。他们倒不是觉得太子这一次又开疆扩土,为大梁打下了多少土地,在他们看来大漠以北那就是边疆蛮荒之地。但是俘虏辽国皇帝耶律延禧,这却是值得举国欢庆的功绩,两百多年来辽国一直压在宋朝头上,虽然名为兄弟之国,但是宋朝却要向辽国贡奉岁币,那是中原两百年的耻辱,如今总算一雪前耻。

这一次的献俘大典更加隆重。举城狂欢了三ri,汴京才又恢复了往ri的节奏。

晁勇带兵出征后,中原也并不平静。

轰轰烈烈的灭教之后,长江以北都产生了不同的旱情,尤其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四路更是有不少地方几近绝收。很多神棍趁机散播谣言,把天灾说成神佛降罪。

好在情报部和暗探已经遍布各地,一旦发现妖言惑众的就全部捉拿,当众处斩。

数千颗人头震慑住了心怀不轨的人,也让江南想囤积居奇的人纷纷打消主意。

长江以北闹旱情,长江以南却是风调雨顺,又没有商人敢从中搅风搅雨。大梁的粮价并没出现大的波动。

朝廷也并没大肆收购粮食,天启二年各路秋粮丰收,为了稳定粮价,朝廷收购了大量粮食。虽然烈酒局消耗了不少粮食,但是朝廷的常平仓仍然有大量存粮。东京粮价刚刚有些波动,朝廷便打开了常平仓,打压粮价。如果有大商人联合做市。收购朝廷放出的存粮,或许还能抬高粮价。但是大梁的屠刀一直举着。没有人敢以身犯险,因此朝廷没费多少力气就保持了粮价的稳定,各地的居养院、安济院更是拨下大量粮食,保证各地百姓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得到救济。

朝廷也派出大量御史巡查各地,防止官员只顾政绩不管百姓,把天灾演变成。

献俘大典结束后,晁勇便在太子宫中休养,兵部的事情自有林冲和卢俊义处理。

在太子宫中休养了半月,晁勇就往太学开始讲授物理学。

相比数学,太学的师生对物理兴趣更加浓厚,几乎所有人都报名参加太子的物理课,最后太学只能按照按学分选出了二百学生,作为第一批学习物理的学生。

用有趣的实验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太学的师生接触到物理后,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一门新奇的学问。

进了十月后,晁勇的生活就忙碌起来。

上午太学讲学,下午赴兵部理事,晚上则在太子宫辛勤耕耘。

“爹,冰,冰。”

晁勇还搂着扈三娘酣睡,晁凤就跑进来,指着外面手舞足蹈。

扈三娘看女儿闯进来,不由满脸通红,推开晁勇,道:“小声些,不要吵醒弟弟。”

晁凤和晁弘文都在蕊珠殿后面的阁子里住着,两个人晚上睡得早,经常是天刚亮姐弟两个就起床了。

晁凤笑道:“弟弟也醒了。”

“爹,娘。”

说话间,晁弘文也已经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后面还跟着弯腰护着的宫女。

晁弘文是扈三娘生的皇子,这个名字却是晁勇取得。

晁盖给晁勇的长子长女取了晁龙、晁凤两个名字后,也感觉自己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就把取名字的权利都还给了晁勇。

扈三娘看到晁弘文冻得红扑扑的样子,不由心疼的伸出手,道:“弘文快来暖和一下。”

扈三娘一动,丰满的胸部就暴露在空气中。

还没断nǎi的晁弘文马上跑了过来。

晁勇也伸手对地下的晁凤道:“来,爹抱你。”

晁凤看到弟弟上床,也凑热闹的跑上床,钻进被窝。

两人冰冷的身子钻进被窝,让扈三娘也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晁勇抱着晁凤,笑道:“地上结冰了?”

晁凤小脑袋拨浪鼓一样摇着,道:“不是,是树上结冰了。”

今年的天气要比往年冷一些,晁勇奇怪的对还没退下的宫女道:“不是积雪?”

宫女恭声道:“不是,是一串串的冰溜子,昨晚下雨来着,然后就结成冰了。”

扈三娘搂着晁弘文道:“雨木冰,看来今年的冬天更要冷了。”

晁勇点头道:“这两年棉花都推广开了,希望今年不会冻死人。”

天启元年晁勇带兵抵抗西夏时,在西北发现了棉花,然后就在中原推广棉花种植。加上朝廷一并推广了各种技术,棉衣、棉布已经在大梁盛行起来,棉布厚实,价格比丝绸又便宜,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

 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打的皇帝

中原早早的进入冬季,金国更加冷,即使习惯了冰天雪地的金人都觉得今年的冬天格外冷。

以前他们缩在土炕上,几块破毛皮一裹就熬过去了。但是现在貂皮、熊皮裹着,这些金人却还觉得冷的厉害。

夏ri舍不得喝的好汉酒,现在也大口大口的往喉咙里灌,火辣辣的感觉可以让他们忘了外面的严寒。

两个野人正缩在墙角避风,看到远处国相带着几个人往这边过来,慌忙跑到门前站好。

完颜宗干带着人走到跟前,喝道:“开门,我要清点国库。”

“是。”

两个野人也不敢怠慢,慌忙打开大门。

完颜宗干领着人进去,过了一阵,便面sè铁青的出来,喝道:“这两天谁进国库了?”

两个野人想了想,道:“只有皇上进过。”

完颜宗干脸sè变了变,什么也没说,带着人又扬长而去。

次ri早朝,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