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另一方面,边军边将对他们的搜刮和欺压也令他们痛恨不止,他们很清楚,李尽忠和孙万荣之反,不管成功与失败,对他们都有好处,因为李尽忠的叛乱,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使朝廷不敢再对他们肆无忌惮。所以,在他们心中,李尽忠和孙万荣是他们一族的大英雄。
眼下契丹李尽忠部和孙万荣部主力正在河北道南部征战,他们的老弱妇孺都在后方。因为寒冬,新城尚未筑成,五万如狼似虎的突厥人一旦杀至,他们必败无疑。这些老弱妇孺都是那些义军的父母妻儿,如果他们被掳走,前方的大军将不战自溃。
可眼下突厥大军已经到了,要想保住李尽忠和孙万荣的族群老幼,除非他们六部参战,然而一旦参战,他们不但要面对突厥的虎狼之师,而且等于是参与了李尽忠的谋反,来日朝廷平息叛乱,岂能轻饶了他们?
六部酋长讨论了一天也没有结果,第二天六大部落里德高望重的长老们也参加了会议,还是没有结果。第三天塞尔柱和契比克力失去了耐心,把五万铁骑拉出去摆在了契丹六部中的独活部和芬问部两大部落面前,对他们下了最后通谍:“再不借道,兵戎相见!”
其实毗邻松漠都督府的就是饶乐都督府,而饶乐都督府居住的就是奚族十大部落。奚王现在也已参战,是李尽忠、孙万荣的同谋,不过仗打到现在,奚人的作用微乎其微,看起来奚王反周的决心并不坚定。
因此,尽管一旦与契丹六部兵戈相向,就等于把后背交给了奚族,但是突厥人并不担心。
果然,最有力度的还是武力,契丹六部一连讨论了两天都没有结果,第三天契比克力把兵马往他们面前一摆,正在营中争得面红耳赤的六部酋长和长老们在大兵压境的现实面前终于低下了头。
契比克力等得很不耐烦,刚要命人吹响号角,准备发起进攻的时候,契丹人派人出营,向周国使节和突厥将领表达了他们的意见:“同意借道,不干涉突厥兵马在其通往李尽忠、孙万荣部的路线上的行动。”
但是他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借道可以,但是突厥兵马不得趁机掳掠沿线属于他们的部落百姓,他们会集结兵马,严阵以待。看来突厥与周国和亲,却又随即翻脸、袭掠河北的事已经让该国的信誉彻底破产了。
二是他们保持中立,不会按照杨帆的要求,向突厥军队提供向导。但杨帆只需要他们肯借道就行了,至于向导,他们不肯派人,当地还有不少汉人,其中有些还是当过边军的,杨帆很快就找到了两个愿为他们带路的当地汉人,五万铁骑直扑孙万荣的新城。
而奚王自始至终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堵截,相反,在得知突厥出兵奇袭孙万荣后方时,奚王仓惶地下达了命令,命令他的兵马立即全部撤回,看起来他是要偃旗息鼓了。


第二十一卷 契丹之乱 第0759章 老鹰嘴
营州西北,一片荒芜地带。
这里后世叫通辽,现在这里还没有地名,本来也没有人定居,但是现在有了,那就是李尽忠部和孙万荣部的数万妇孺。
这个地方南北两向较高,中部低平,呈马鞍状,北部是大兴安岭南麓余脉的石质山地丘陵,南部为辽西山地边缘的浅山、黄土丘陵,中部是辽河流域沙质的冲积平原。
李尽忠选择的这处地方还是很不错的,依山可守,山前可以种植、可以放牧,山中可以狩猎,而且一旦有事,以此处地理向哪个方向退却,都有比较不错的缓冲带。
他们的城池就筑在北部石质山地中一处最险要的所在:老鹰嘴。
这座山上仅有少量树木,大部分地方都是光秃秃的石山,背后连绵的山脉,前方是突兀峭立的山峰,仅一条险要的道路可以上山,确实如同老鹰倒钩似的锋利的喙,易守难攻。
驻守此处的主将是孙万荣的妹夫乙冤羽,副将是费沫,因为他们没有筑城经验,再加上冬季施工不便,而且部落里除了伤兵就是老幼,虽然他们抓来了些人做劳工,新城的建造进度还是很慢。
如今“老鹰嘴”上的新城还没有成形的样子,整个部落还住在山下,只不过被掳来的财物和粮食,已经大多储存在了山上。
清晨,部落里的半大孩子赶着不多的羊群开始到向阳的枯草坡上去放牧,而妇人则背起藤筐,到山林中去采摘松子等杂果,老人们也在部落中忙碌着,缝制皮衣、饲养牲畜,或者做些其它的什么活计,而一些青壮则和被抓的劳力上山,继续建造他们的希望之城。
向阳的山坡上,蓝天、白云、白雪、枯草、一群山羊,还有一群放羊娃儿。
走在头里的是个袖着双手肋下挟着鞭子的男孩,大概八九岁年纪,头发乱糟糟的像鸟窝,袖子亮晶晶的像冰面,那是蹭的鼻涕,后边跟着的孩子有四五个,有男有女,年岁都比他小一些。
男娃骄傲地指着一只大肚子的母羊道:“蓝蓝,你来,你们快看,那只羊马上就要生羊羔了,我养的羊个个肥嘟嘟的,部落里数我养的羊最爱下崽儿。”
一堆小屁孩少不得要惊叹一番,那个叫蓝蓝的小女孩崇拜地道:“之战哥哥就是厉害,你长大了准备干啥呀?”
之战抬起袖子,亮晶晶的袖筒从鼻子底下一划,嘴唇上便多了一道湿痕:“长大了还放羊呗!”
“还放羊啊,放羊干啥啊?”
“赚钱娶媳妇呗!”
“娶媳妇干啥呀?”
“生娃呗!”
“生娃干啥呀?”
之战不耐烦了,瞪她一眼道:“还能干啥呀,放羊呗!”
蓝蓝嘟囔道:“放羊有啥意思,我就不喜欢放羊。”
之战刚要说话,忽然侧着头停住了,他凝神倾听片刻,问道:“蓝蓝,你听到啥声音了?”
蓝蓝茫然道:“啥声音?”
这句话说完,隐隐的轰隆声就变得清晰起来,两个孩子吃惊地向山坡下的雪原望去,只见千军万马,一眼望不到头,就像灰色的蚁潮,迅速向前,覆盖了触目所及的一切。
那“蚁潮”就从他们面前的平原上一阵风般卷过,没有为他们停留片刻。
之战张大了嘴巴,肋下挟着的鞭子吧嗒一声落在了地上。
※※※※※※※※※※※※※※※※※※※※※※※※※※※
鼓角轰鸣,人马如潮。
仓促组织起来护卫族人的契丹勇士竭力抵挡着来自突厥人的攻击,可是突厥骑兵十倍于他们,任他们如何抵挡,从四面八方一浪紧似一浪地向他们逼近的突厥铁骑还是压迫得他们的防御圈越来越小。
敌人来得太突然了,山城还没有建成,不足以抵御敌骑,整个部落都驻扎在山坡下,无法及时地逃离,他们无路可退,唯有一战。
漫山遍野都是冲突来去的骑兵,山谷中震耳欲聋的都是喊杀声,原野上尸骸遍地,鲜血斑斑,处于严重的兵力劣势的契丹人被突厥人冲乱了阵形,穿插分割,打得七零八落,已经有人弃械投降,因为他们再不投降,唯有一死,根本改变不了局面。
乙冤羽和费沫在乱军之中也失散了,只能率领眼前可及的族人奋力突围,费沫手中的长矛已经折断,拔出的马刀已经卷刃,杀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是不管他冲向哪一方,面前都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敌骑,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杨帆与古竹婷伫马于高坡之上,俯视着面前混乱的屠杀。
天似穹庐,澄净纯蓝,仿佛一块晶莹剔透的蓝水晶。
唯一的一朵白云,正停在天空正中央,孤零零地悬着,四顾茫茫,静谧苍凉。
而在这亘古的静谧之下,却是各种颜色织染出的战争场面,人喊马嘶,鲜血飞溅。
在山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被割裂开来的契丹骑士,仿佛一群受了惊的鱼苗,在平原上四处游动,惊慌地闪避,可突厥人就像是水,始终包容着他们,无论他们逃到哪儿。
杀人与被杀的都是异族,可是站在高坡上,怅望着这一切,杨帆却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他不是帝王,所以也从来不会有,为了什么千秋万代的伟业,宁愿自己的族人多做牺牲的崇高觉悟,契丹人的反叛,由突厥人来结束,似乎是一件好事。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他的族人并未因此而少死。
契丹人反叛的是周国,围剿他们的却是突厥,朝廷真的弱到这种程度了么?绝对没有。朝廷陈兵于西域,以一国之力独抗吐蕃、突厥两大军事强国,他们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王孝杰夺取安西四镇,虽有吐蕃内乱的原因,也足证周军的强大。
可是,这些战事,动用的无一不是长年戍守边防、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这一次契丹之乱,在朝廷眼中,也许是觉得太容易平息了,为了抢功,竟然派来武攸宜、武懿宗和抱武家大腿才爬上去的一些无能的将领。
结果,朝廷牺牲了那么多的将士,最后还要求助于突厥。
杨帆成功了,这场外交战打赢了,但他不快乐,一点都不快乐。
作为一个军人,他感到的是屈辱,却又无奈。
南北两路大军的主帅都是武家人,女皇始终不肯放权,如果不用这般釜底抽薪的手段,让那两个人继续瞎指挥,河北之乱还不知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在契丹人的不断破坏之下,本就比南人贫穷的北方百姓将再也没有办法活下去,朝廷还不知要牺牲多少青壮男儿才能抵消那两位主帅的愚蠢,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
费沫杀疯了心了,手中的马刀幻化成一道道弧状的寒光,他催动坐骑,率领数十骑勇士,犹如一股狂风般卷过原野,拼命突围,刀风呼啸中带来无尽的杀戮和死亡。
追随在他身后的有数十名勇士,除了一开始的那些人,还有一些各自为战的骑士也追随到了他的身后,一路厮杀过来,不断有人落马,也不断有人补充进来,最终被他们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正好奔着杨帆伫足的地方杀来。
就在坡下,有一队突厥骑士伫马停在那里,中间一位长须老将,正是大箭头苏牧木。一见那群漏网之鱼向这边扑来,苏牧木把手一挥,簇拥在他身后的骑士们立刻分出一哨人马,成一锐三角阵形,迎面向费沫杀去。
“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