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这下面有矿产怎么办?”邝荣光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留下来,给子孙后代。所谓规划,就是这样,哪些开发利用,哪些保护,都需要规划好。您看,基本上从军马山到虎头山,这都是保护区,也是留给后代的。潜江的情况你也清楚,众多的湖泊对于资源开发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云龙河北的这一条,就需要开发出来,作为粮食基地,这里还有通向钟祥的道路。好在我们的农业都是基于小环境研究之下的,不会破坏环境和资源,还能有所促进。这可不是洋人只掠夺不养育的那一套。我们不能犯那样的错误。”

    邝荣光笑了:“这个我还真没想到,以前都说洋务救国,现在看来,似乎我们也有很多优点。”

    张春一笑:“我们的民族都活了5000年,岂能是哪些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能比的。”

    邝荣光哈哈大笑:“难怪很多人都是你是个骄傲的家伙。”

    ————————————

    成立测绘调查局除了现实需要外,随着地盘增大,事物增多,又没有什么好的通讯手段,张春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跑,他的活动被限制在沙洋县和新民大学了。

    以前所有的地图全部都在张春和图书馆里。现在必须要有一个人接管,并进行整理,把空白的地方补齐。张春是没有办法再主导这件事了,何况张春自己也没有管好。邝荣光是最佳的人选。

    邝荣光能来,主要还是看着新民大学的面子。另外一个原因是邝荣光是留美学生,还在大清朝廷做过事,和詹天佑一样,并不受民国政府新成立的地质调查所的重视,那里都是留学日本的学生为主。

    新民测绘调查局不是研究机构,而是一个政府机构,这是张春为了避免和中央地质调查所冲突的结果。中央地质调查所实际上是一个以教学为主的研究所。

    但是因为新民大学与邝荣光的关系,一些非日系或者在前清做过事的地质与测绘人才纷纷汇聚过来,不过他们没想到,居然达不到进入调查局的要求。而要进入新民大学矿业系继续学习。同时新民大学地质学院正在沙洋筹备。

    此时的新民大学隐然有了和北京大学相抗的模样。虽然它还是扛着私立大学的牌子。

    见到了新民大学庞大的地盘和科系。这些人倒也没有什么怨言。从仙女到新民大学的道路已经铺上了混凝土的路面,新民大学和新民镇随着沿河大道的修建,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新民镇上的工厂没有增加,但是多了纺织工业研究所和生物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这里的产学研结合得很好,每个研究所背后都是一套产业体系。只是所有的学生都和老百姓混在一起,工厂里也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反而学校教室的开放讲课时间不多。

    学生们实习或者调研回来,教室才会开放,里面都是讨论声。他们的论文都是集体形成的。每篇论文必须要到各科系的学术厅听取教授和同学们的质询。而且很多论文不是一个科系形成,需要几个科系联合才能完成。

    一些新晋升的讲师都很年轻,他们每个人都负责一些项目的研究。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资料室,当然这只是学校的。林场,农场,工厂现在都有以下淘汰下来的实验设备建成的简易实验室。所以他们可用的资源远不止学校。

    至于地质调查,新民大学的测绘仪器比西洋的仪器都要高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留过学,工作了七八年的人也进不了测绘调查局的原因。(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周树人

    ps: 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

    随着新民大学和新民报的影响增大。已经开始吸引一些想象不到的人才。

    《新民报》民国六年第一期副刊上,有胡适一篇,他赞扬了新民报对于新文化的实验,认为只有破除旧的文学规范,才能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学面貌。他答应蔡元培的邀请,要回国了。

    《新民报》来了一个欢快的人,他住进新民书局二号院时,弄得一本正经的王国维和罗振玉很“讨厌他”。这个人就是周树人。他本来从教育部请假回家探亲,蔡元培曾经写信说罗振玉和王国维家里拓本多得很,正痴迷造像和墓志拓本的他就巴巴地跑来了,而且还把教育部的工作给辞了。他去教育部就是因为蔡元培推荐,所以他也没有太多顾虑。

    见周树人是张春主动去见的,也不知道是他疏懒,还是没有把官员看在眼里。张春经常会出现在一号院和二号院。因为拿下钟祥后,就要面临显陵的保护问题。

    显陵是明朝追谥恭睿献皇帝朱祐杬的陵墓。离钟祥不过十来里路,是明嘉靖皇帝的父母合葬墓,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也是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建筑学院和文学院都希望除了保护这些古迹以外,还应该开放给百姓游览。

    张春找王国维与罗振玉,就是因为保护显陵的方案,可能会对未来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带来借鉴作用。王国维和罗振玉也被迫从文字研究中抽出时间前往显陵和各县城收集资料。指导文学院的学生整理地方志。

    周树人见到张春也只是点头而已。

    不过张春总觉得这个时候的周树人实在有些颓废,他用闹罗振玉和王国维两个人来刺激自己。这个三十七岁的男人似乎还没长大。

    不过这个人确实非常孝顺,还有几分狡黠。他见二号院住的条件不错,就把老妇人和老婆接过来了。张春知道周树人对这个夫人没什么感觉,但是见到朱安本人的时候,觉得他真的有些瞎了眼,因为到了四十岁的朱安都不丑。但是偏偏周树人就是不喜欢,他沉浸在颓废之中,对外界的刺激都不是太敏感。

    朱安是个小脚女人,为人沉静,三从四德的思想严重。一心只想照顾好周树人和老妇人。哪怕周树人不和她住在一起。 张春就让丽质劝她说去纺织厂工作。朱安会织布,而且还很灵巧。纺织厂的织布机是按照传统织布机改良而来的。她上手应该不困难。但是朱安看着周树人和老太太不说话,直摇头。

    周树人其实是支持朱安去纺织厂,但是一看朱安唯唯诺诺的样子,就痛心疾首,懒得说话。张春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恨礼教多一些,还是恨朱安这个人多一些。

    丽质一生气,直接把朱安带走了。

    张春就和周树人一杯一杯地喝酒。

    “丽质,五岁。就被她母亲许配给了我,当时我们两家都遭到的匪患,他家没有粮食,没有劳动力。没有男人。算得上是卖给了我。我当年八岁,我不懂得什么叫爱情。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

    张春慢慢说,而周树人抬起头来愣愣地看着张春。

    张春转动着手里的酒杯。看着酒杯里的酒。

    “我岳母现在在武汉,她就没有回来过。我想她还在为卖掉丽质自责。丽质恨了岳母好几年,也想了好几年。五岁。她不太懂事,但是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又一次,我们在河边捕鱼,岳母就在对岸看着她。我背着她尽量离河岸近一点,因为有一位母亲想离自己的女儿近一点。丽质哭了,但是我知道她很开心。

    我们真的不懂什么爱情,我只知道丽质把自己的一切都和我绑在了一起,相依为命。一个女人她愿意把一切都给你,这就弥足珍贵。

    朱安,她的思想确实被三从四德束缚住了,但是她不是死物,如果说你们成亲的时候是那样,但是他跟了你十多年,她就不会想吗?她没有受到你的思想的影响?我看不是,现在的她,我没有看到多少三从四德,她只是不想失去你,也不想失去老妇人对她的爱护。

    人其实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我常常到乡下和穷苦的人一起说话,一起干活。他们不是愚昧,他们只是找不到一条路。是这个黑暗的社会压迫着他们,他们找不到一条活路,就像你这样混吃等死。

    我八岁,找不到一条活路,我就拿着一把盒子炮打出一条路出来。我背着丽质长大,两人离开的时候很少。丽质现在把朱安带走,大概是离开我最长的时间。她很聪明,比我聪明,比我能干,应该瞧不起我才是。很多人喜欢她超过喜欢我,但是她一直默默地站在我的身边,我要什么,她总是第一个拿出来,我想什么,她总是第一个知道。这是别人做不到的。所以我不相信什么爱情,我只相信相濡以沫。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只有两个人抱在一起才有活路。

    人需要一条路,中国的社会,因为封建思想,因为剥削和压迫,让人找不到这条路。

    你知道我让每个孩子读书,让每个农民有土地,让被我抢了土地的地主富户建工厂,只是想给他们一条路可以活。想给国家一条可以走的道路。

    而你,就是朱安的那条路,如果你不给她,她就无路可走,你也无路可走,因为你的心里也有一座大山,你绕不过她,到最后你也绕不过你自己。感情是相互的。”

    张春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下。站起来说:“我要去找丽质,因为我知道她在找我。如果有什么大山,合力搬开它。。。。。。‘

    门口,丽质和朱安站在那里,丽质看着他的目光里满是暖暖的爱意。而朱安眼泪汪汪地看着周树人。

    “我去看看娘,明天我去纺织厂做工。”朱安擦了一把眼泪走到里屋去了。

    “我们回家,我才不会找你呢,你倒是想得美。”丽质抱着张春的胳膊拉着他走了。

    ————————————————————————

    《狂人日记》刊登在《新民副刊》的第三期上,为了写它,周树人好长时间没出门,他在煎熬。也许故事在就在他心里埋藏很久了,他写的是吃人,是礼教和社会吃人。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