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一台台装甲运兵车和武器装备正在运往北方,交到了士兵们手中。

    十一月,张春宣布将第十八集团军扩建为两个集团军。因为蒋介石不给编制,所以第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八军,武汉警备师扩编为第二十九军,这四个军组成南方集团军。军团长为朱德。第二十九军驻防黄梅和蕲春、麻城。

    武汉不再设警备部队,而由武装警察维持日常治安。

    第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二十七、并新建一个军的快速反应部队组成北方集团军。

    第二十六军改成了远程火箭军。这一年。叶挺从榆林试射了刺刀一型远程火箭,这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远程弹道飞弹,射程八百公里。使用惯性制导系统,误差只有三百米左右。最多能够携带一吨的高爆弹药炸弹。

    因为这种导弹够大,电子所和飞控所将一台能够解算惯性陀螺积分的计算器装了进去。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够自动接收陀螺仪的数据信号,按照设定好了的公式进行计算,并修正弹道。

    爱因斯坦认为能够自动计算的设备,已经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因为它代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张继勋把1930年新民科学奖颁发给了这个研究组。为了这个目标,这个研究小组已经失败十多年了,都快要失去耐心了。他们一直在各种导航的实验,但是都不成功。他们曾经成功实验了一款能够识别热量的传感器,但是却分不清敌我,同时单弹道计算就忙死他们了,还要用无线电指挥。根本完不成。现在有了这款设备就完全不同了。

    而成功制造出激光发光管的研究小组离评奖只晚了不到一个月。这个小组制造的发光管很小,能发出一道很细的激光,轻松射穿薄铁板。

    爱因斯坦认为这就是一个精密的手术刀,会让装备制造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能够让晶体管彻底摆脱“管”的模样。

    爱因斯坦现在是绿湖研究院的院长。他认为绿湖研究院的研究院都已经达到了超级水准,所差的只是需要有一个人把他们整合到一起而已。

    爱因斯坦的到来确实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另外一个成功就是直升机,关于直升机,是张春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了一个基本结构,武汉旋翼飞机研究所经过几次的实验,成功地将原型机飞起来了三多米高。因为旋翼折断而摔了下来。不过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而空一师已经有了四十架飞机。其中三十架已经转场到包头。师长是曾贻经。王助作为首席试飞员和飞机设计师留在了荆门。

    航空油也很快就能解决,庆阳和吴起镇都打出了油井,王仁彬两口子都到庆阳。那里是化工所研制的最新的炼油设备。比潜江修修改改的设备好多了。庆阳投产后,潜江也将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

    1931年1月,**第二届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张春辞去了书记的职务,推荐毛石山为书记,因为这两年,毛石山已经完成了矛盾论和实践论的编著,连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个也自叹不如。上海派系推选了张国焘为书记候选人。选举结果是毛石山得了八成的选票。

    张春作为终身荣誉书记在会议上宣布了这个结果,然后公布了自己的去向:“说起来,我只是个老师,这几年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学生们在一起。党政军的工作我都做得很少,所以这次大家能够认可毛石山的能力,我非常高兴。”

    毛石山则宣布成立中央政策研究院,请张春当院长,这个不违背张春的意愿。并把新民报交给了政策研究院。

 第一百零三章 微研究

    南京,宋子文和德国签订了购买军火的协议,这也算是救了正在水深火热中的德国一把。

    而德国和日本一样,老百姓需要一个强悍的政治人物来给他们一个希望。日本是军部,而德国的希特勒称经济危机是“**”,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宣传,称纳粹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迅速吸收中下层党员。

    这也是为什么苏共要把张春和希特勒放在一起进行批判的原因,因为两人都宣称是“大多数人的”党,而非工人阶级的政党。希特勒喜欢往中下层人群中跑的习惯也和张春非常相似,也同样与政府保持了一个合作但不妥协的态度。

    二月,苏共派米夫前来中国联络一些**党员,因为张春并不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精神领袖。苏共认为可以利用共产国际强大的影响力组成一个反张春的**。

    但是王明和张国焘等人很明确地拒绝了,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的政策正是建设一个强大国家的最好道路。

    伍豪、毛石山这帮年轻人,米夫感到根本没有多少希望能说服。所以借道河西走廊去了白崇禧那里。

    他说张春血腥镇压少数民族,是独夫民贼。

    白崇禧则说为了应对张春的军事压力,苏联应该支援更多的武器。问题是白崇禧要的东西多,但是新疆的利益是半点不让。就是一头喂不饱的狼。全面换装的新疆骑兵甚至跨过了阿拉山口和乌兹别里山口。

    新疆骑兵和**骑兵偶有摩擦,多半会是相互退让了事。连**的部队组建扩散到了整个阿尔泰山脉,白崇禧也不闻不问。想挑起冲突,不是不可能,而是谁也不知道白崇禧的胃口有多大。

    电子所的计算机正在飞快地发展,体积也在迅速缩小。磁盘处理器现在只有一个衣柜那么大小了。就是娇贵了一点,不能摔不能碰的。计算机一个房子也装得下了。两者的噪音都大得惊人,工作起来温度非常高,需要几台大风扇降温。

    即便是如此。爱因斯坦和电子所的人也高兴了好几个月。因为他们能够完整地把云雾室发生的事情拍摄下来,在显示墙上放大显示。

    他们设计了一整“程序”来实现接受信号到显示的工作,用来还原拍摄结果。虽然还是非常简单的程序,因为云雾室能够记录的信号非常少。但是再简单也是程序不是?能够在计算机里自动运行的程序,这就非常了不起了。实现这个任务的是一个叫做张静云的女孩子。爱因斯坦和蔡元培都建议将1931年度的新民科学奖颁给她。

    这套程序实际上是在电话交换机和惯性陀螺积分的计算器的基础上研究成功的。并不是完全没有基础。这让飞控所能够有可能通过雷达测量,把测量数据传给计算机。用过飞行程序开控制飞行姿态系统。

    张静云现在成了飞控所和物理所争抢的对象。把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吓得够呛。

    不过这套系统还是太原始,关键还是制造技术上的不够。电子所的设计人员放出话来,只要电子板生产能够缩小一倍,他们就能够设计出让大家惊叹的功能。有了激光的纳米所则按照爱因斯坦的想法,把晶体管的功能在一个更加小的晶片上实现。显微技术和激光技术也在改进,纳米所的已经设计出了惯性陀螺积分计算器要复杂的小型电子板,用来代替庞大的电子线路板。他们也放出话来,只要电子所能设计,他们就能制造。

    核研究呢?他们似乎忘了。只有爱因斯坦没忘,他在一边偷笑着利用纳米所的成就来改进电子对撞机。

    这个老头每次从学术厅出来,都会狂笑。现在整个绿湖研究所都知道这是个疯老头。

    爱因斯坦给张春写信的第一句话就是:“狡猾的家伙,你今天又成功了,小伙子们呆在沟里不肯出来。”

    张春只能说:“你个洋人不懂中国人的幽默。”

    显微技术提高的不仅是对电子研究有用。更多的是生物研究。蔡无忌已经向纳米所定制了一套摄像系统,准备用于微生物的研究。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种群其实不是动植物,而是微生物。农学院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微生物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从微生物研究中获得启发最大的还是医学院。因为他们对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进行了提炼,生产出了青霉素。不过他们并不看好这种提存物,因为所有的生物都在进化,青霉素只不过是青霉菌用来攻击其它微生物的手段中的一种物质,没有一种微生物是无敌的,因为被攻击的生物会进化出抵御手段。所以实际上抗菌效果也是多种化合物集成的结果。

    医学院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他们想研究一种注射或者外涂的药物来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传统的中医理论。只不过药材的范围拓宽了,或者说发展了。比如中药中的夜明砂等等药材,都被医学院拿来进行了综合研究。生物界的相生相克是现实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中医就是巧妙地利用这种现象,来加强或者弥补人体的防御漏洞。

    微生物所研究的是生物,但是环境所研究的是微生物环境。但是很多环境不是实验室能够复制出来的。环境所需要一种野外记录微生物活动的设备。这就是显微摄影机。

    蔡无忌交给纳米所的任务就是这样一台设备,大一点不怕。只要车拉得动就行了。

    比如水稻田蓄水和排水的生物环境发生了巨变,这些微生物和以微生物依存的动植物是怎样适应这个环境的,到底是什么生物对水稻病虫害起到了主要作用,他们在生物链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

    水稻真的对这些病虫害毫无抵抗力吗?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抵抗的。这些都需要进行野外和实验室进行观察记录。

    生物磷肥,钾肥已经配合农家肥在湖北使用了几年了。他们在土壤里产生了复杂的微生物链条。但是同样也改变了土壤中原有的生物链。生物物种增加,变异也在增加。

    环境组需要对这种变化进行评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