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土地,官府不是不知道,而是官员要钱。张春每年都要给县主薄至少五十两银子。至于他怎么分,就是官场默认的规矩了。

    张春接受竹皮山后,不算自己用和储备的粮食。全部收入了一千八百多两银子。张家堡的生活与建设基本都是自给自足,所以除了孩子们读书,食盐,少量的煤油和西药需要银子,但是挡不住人多啊,直接花进去了一千二百两,其它的全部还给了张凤兰。这还是因为张春个人没有花什么钱,也没留什么积蓄。

    张家堡的收入不算少,但单讲个人来讲,张春穷死了。要知道张扬氏三年已经有了两千多两银子,在云龙镇买了房子,正在购买新式织布机,和张凤兰一起合股开纺织分厂。金鸡岭的田地到丽质十三岁时,就是丽质的嫁妆。张扬氏想得很开,反正现在也是张春的劳力给种着。

    顾明现在除了是护卫队的教导管以外,还是张春的师爷。整个张家岭现在有蒙学堂、养殖场、四个村庄,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协调,加上对外的关系接洽,张春又不想管,所以从顾明来的那天起就成了张春的师爷,一天到晚忙得脚不点地。

    南张村的码头建设已经完成。吴颖为了避嫌,建议让顾明在码头开一间杂货店,专门负责收牛头山和竹皮山的山货,以及和永丰商行交易山货与瓷器。吴颖负责采购必需品,这样,收入和支出分来。会少很多闲话。毕竟张家岭生产的物资主要通过吴家的商行进行销售,吴颖瓜田李下,还是有些忌讳。

    但是顾明是个军人,让他去协调事务可以,让他去个农户们斤斤计较,他真做不来。

    四月,袁芳的三哥袁定国从日本回国,学的不是兵科,而是商科。这中间一定除了什么变故。但是正好接管了码头和杂货店。

    袁定国见到张春的第一句话是:“我是兴汉会会员,是要造反的。”

    张春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这位大哥还是那么直爽,造反居然能够主动说出来。

    袁定国眉毛都没眨一下说:“虽然梁先生有推荐,但是我是看着我妹子的面子来的。所以我接管码头和杂货店,小公子能不能放心?”

    张春笑道:“只有一点,我这么太穷,付不起革命经费。”

    袁定国皱了一下眉头道:“看来你知道革命这回事,我只是借宝地一用。不过给公子当一天差,会对公子负责一天。”

    张春点头道:“还有一点,有些话,我,顾大哥可以说。其它人还是有些避讳才是。”

    袁定国始终盯着这个十二岁的孩子,突然笑了:“早就听妹子妹夫说你是个天才,梁先生和孙先生都对你很感兴趣,没想到是真的。”

    张春摇了摇手道:“不必了,我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我只想保家安民。”

    “保家安民会豢养几百死士?”袁定国挑起了嘴角。

    张春就不高兴了:“这话是谁说的?”

    袁定国笑着着说:“我说的,虽然他们不是死士,但是不是死士,在于你一念之间。”

    张春冷笑道:“我不会让任何人当死士,我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如果革命就是袁先生所说,那我敬谢不敏。”

    袁定国哈哈大笑,站起来对张春鞠了一躬道:“我替我妹子妹夫谢谢你。云龙镇,你不是最有钱,但是却最有实力,我不想我妹子白白送死。”

    张春惊奇地看着他。

    袁定国很西式地耸耸肩道:“我曾经是兴中会会员,不过现在,我回来了啊。”

    看来袁定国在日本真的除了什么变故,性情有没有变化说不准,毕竟张春只见过她一面,连袁芳长大后接触的也不多,但是很显然不再是那个激情的少年,心思深沉了很多。袁定国其实只比袁芳大几个月,是袁芳的小妈生的,袁家现在只剩下这两个人了。袁定国至少表面上对人待物还算和善,只是好像没有任何人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他和胡登平出生相同,所以走得近一些,只是胡登平两口子完全就是公子才女模样。

    袁定国对人三分,背后七分,似乎是他从小养成的喜欢,因为他是庶出,以前在家里只有和袁芳能玩在一起。现在这种性格显现化了。

    袁定国的本事还是有的,他从小就接触商人,到了日本学的又是商科,哪怕没学完,也比一般人高明很多。袁定国的到来总算让张春有了稳定的收入,能够安心搞建设。

    张春的这种用人方式连顾明都有些不放心,但是张春说除非袁定国不想有什么前途,要不他也就只有杂货店和码头而已,要是他不努力,连这都保不住。

    顾明释然,因为他明白了张春的眼睛里绝对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产业而已,不然他这么努力培养人才做什么?

    竹皮山全部归张春后,北广湖就成了张春的囊中物。

    北广湖,面积约八百多亩,是因为金鸡岭的阻挡,北广河汇聚成的。历史上有暴雨导致北广湖的水位上涨,漫过金鸡岭张家的水稻地流进南河的现象。一直到现在,金鸡岭还保留有一条泄洪渠通向南河。这条水渠也是现在竹皮山和金鸡岭的界限。当然这条界线是张春和张扬氏商量的结果。当年吴家和张家在这条水渠两侧都有一些田地。

    北广湖靠张家堡这一侧地势要高,石岸比较多,到了牛头山一节才有长满了芦苇的浅滩,河水比较深。

    靠金鸡岭、竹皮山一侧浅滩很多,不过土层也浅,以前金鸡岭张家种了一些莲藕。不过只到了泄洪渠,因为那边是原来李家的地盘。现在是张春的地盘了。

    张春和张扬氏商量,要把北岸的浅滩种上荷花,反正现在也只是涨了稀稀拉拉的水草。

    因为张春不想和张扬氏把浅滩改造成莲田,所以只是沿着湖岸种一些藕根藕节。这些都是从张扬氏的藕田里分出来。品种非常不错,很甜的白莲藕。

    几十个孩子在水里扑腾,做事其次,玩乐反而是最重要的事了。

 第二十四章 来了洋娃娃

    “真的耶,浮萍也是有根茎叶的,只是茎退化了。”丽质笑容如花,窝在张春的怀里看着手中的浮萍。

    “有退化,也就有进化啊,你看它们的叶子和根茎里面有气囊,能够浮在水面上。你看的只是一种啦,你看那边也是浮萍,根茎很轻大啊,它们是要扎根在泥里的,所以必须长得很长。因为营养丰富,所以叶子可以长得很大。你手里的就不行了,又瘦又小。浮萍是一个科,因为长得有些像天南星,也可以把它们看成天南星目的一种,单子叶纲,被子植物门。这些植物之间是有亲属关系,只是远近而已。”张春和丽质脸挨着脸。

    “天哥他们就做这个?”丽质很舒服地蹭了蹭。

    “他们应该注意到了这个,稻田这种比较多,稻田的泥土经常翻耕,水稻的根系也很发达,其它的浮萍抢不过,但是你手里的却能。只要水里的营养够,它们就会快速繁殖。天哥他们要弄清楚稻田植物环境,需要弄清楚这个。”

    “有用吗,它们?”

    “有用,他们生长快,能够很快固定空气中的养分,稻田水放干后,没有水了,它们就死了,腐烂,固定的养分会让稻田的肥力增加。所以管理稻田的水,肥,和小环境很重要的。”

    笑眯眯地看着在水里嬉闹的小家伙们的袁芳笑道:“浮萍是很好的祛除湿热的药物,你还小,长大了学医就知道。”

    袁芳不放心孩子们玩水,孩子们中有十多个都是河南来的旱鸭子,好在这片浅滩不深,又有成天在水里泡着长大的本地小鬼,所以还不算危险。

    “喔。”丽质回答得漫不经心,这丫头聪明是聪明,不过还没有定性,什么都问,什么都答应。不过实际上还懵懵懂懂着呢。

    袁芳对六岁的孩子懂得那么多已经不再惊讶了,因为这两个孩子总是这样看到什么学什么。不懂的,张春自己会去翻书,自己会观察总结。这才是张春厉害的地方。

    五月,朱利安牧师回到了云龙镇。

    他为张家岭或者说云龙吴家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云龙吴家三少爷腿被闹事的农民打成骨折后,去了汉口的洋医生那里做了手术,不过效果不是很好。吴家请朱利安治病,不料朱利安把吴家三少爷带到了张家岭,没有办法,只有张家岭有一间合格的手术室,而且除了张秀她们,朱利安找不到合格的护士。

    手术很成功,不过因为卫生院都是女孩子,在吴家三少爷看来都是张春的侍女和丫鬟之类的人。而且这些女孩子都有十六七岁,远比外面的女孩子长得开。过了些日子吴三公子就开始动手动脚。结果被袁芳赶回去了,并且收了一百两银子的治疗费,比汉口的洋医生收费还高。气得吴家发誓不来找袁芳治病。

    但是朱利安也生气了,不帮他复诊。伤筋动骨三个月,因为吴家三少是第二次做的手术,恢复得慢。三少爷又是个不安分的主儿,弄得伤势复发。但是护崽子的袁芳和吴家彻底闹翻了。吴家的三少奶奶亲自来请,袁芳都把她打发回去了。

    折腾了一段时间,吴家也没办法,老太太亲自来求张春,说得挺可怜的。看在老太太年纪大了面子上,张春出面调和,朱利安才把吴三公子接到教堂去关了两个月。

    朱利安老头对张家岭蒙学堂的变化也大吃一惊,又恢复了每天骑着驴子来回跑的习惯。

    朱利安在卫生院给每个孩子做了体检,对张秀她们的群防群治和公用卫生工作极为赞赏。朱利安经常穿着长袍马褂,如果不是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你还以为是个中国老头。朱利安五十多岁了,欧洲人似乎老得快,加上满脸胡子,让人以为有六七十岁。因为这老头来的勤快,汉语说的挺溜。常常被张春拉着给孩子们讲课,所以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常常张春刚刚讲玩他的坏话,马上就被孩子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