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允许苏联和日本用矿产品来换取粮食和保暖衣物,帐篷的产品。为此,日本已经顾不上什么军事威胁,抢通了腾达到阿尔丹的道路。

    美国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什么条件,继续帮助勘察加和楚科奇半岛的日本人越过这个寒冬。

    1940年1月。被命名为后羿的大推力火箭在银川腾空而已,它带着一百吨的太空核心舱开始了太空之行。这次是不带人的,但是救生舱里带了一个猴子。它不仅要试验人类是否能够在太空生存,还要检测这个小型的救生舱返回地球的能力。

    为了这次发射,宇航中心准备近三年之久。方案反反复复论证和实验了不知道多少次。结果非常完美。

    当核心舱的中央电脑自动启动。核反应堆自动启动,通讯系统将控制室和救生舱里的图像传回来时。

    这个发射控制室异常安静。

    巨大的玻璃墙后面,海森堡和玻尔一干人愣愣地看着这一切,此时他们没有感到自己是科学家,而像是一个小学生。

    奥本海默更加是脸色惨白。他知道美国也在实验火箭,但是箭体同样庞大,却连音速也才勉强超过。推力有限,非常不稳定。他知道美国也在做核试验。但是是做炸弹,而中国已经把核反应堆做的这么小,还能发射到宇宙。这不是一点半点的差距,这就是大炮和长矛的差距。

    叶挺和聂荣臻都笑了:“不要惊讶,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们的科技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不是个别人用来赚钱。这里的研究人员十多万个专利,在你们眼里可能会是一笔巨额的财富。但是这只是很普通的知识,能够传承给后代的知识。仅此而已。”

    叶挺笑着说:“我们把你们请过来。一方面是因为你们的核研究可能会被运用到不适宜的地方。大家都很清楚原子弹的威力,我们不希望它们被用在战场上。”

    叶挺看着这一百多名被情报部门定为天才的外国人:“我想你们应该明白,科学是无止境的,所以你们到了这里,只会人尽其才,不会被埋没。当然,这种追求是在科学上。物质上也许赶不上你们以前的待遇。如果你们还有家人或者朋友需要帮助,我们也会尽量想办法。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你们的身份将会保密。也许战争结束后,你们才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德国。”海森堡看了一眼身边同样忧郁的奥本海默说:“也许还有美国,会怎么样?你们现在完全有能力打败任何人。”

    叶挺笑着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和你们西方人的区别,我们不想打败任何人。我们总是想办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总是想办法建设国家,而不是战胜和破坏。当然,如果有人威胁到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也不会客气。”

    聂荣臻点头道:“虽然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和一个国家打仗,但是不妨预言一下德国和美国。德国,海森堡的祖国。无论科技怎么样,它都会战败。因为就算英国和法国在欧洲无法战胜德国,但是庞大的疆域和殖民地拖也能把德国拖死。当然,这个过程,必然会伴随着英国和法国的衰落。而美国,他最大的错误是介入了远东,中国也好,日本也好,苏联也好,都不喜欢被人利用。何况有些人,做着统一全球,把全球当做自己的牧场,把全球人当成圈养的羊的美梦。比如共济会。”

    从英法对德宣战开始。除了萨斯贸易公司以外,周级潜艇也偷偷地出现在美国的海岸。已经分布在欧洲和美国的情报人员纷纷回国,他们带回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及其资料,这些人其实并不能帮助中国的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但是却从基础上延缓了欧美的科研进度。一直到1940年2月,被收刮到中国的科学家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人,连德国的一些国家实验室也没能挡得住。

    苏联的一些科学家在前几年肃反的时候就被收刮得差不多了。后来培养得都是一些基础技术性人才,所以反而这次没有触及。

    这些人除了如海森堡这些极为杰出的人才进了省和院校研究所以外,其他的大多数都去了工厂里面的技术中心。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磨练。

    如此众多,如此集中的科学家失踪,任何国家都有被质疑的可能。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承认。

    最后又引出了外星人劫持的谣言。

    不管这么样,美国,英国的核计划戛然而止,德国的核计划也因为人才流失而陷入了窘境。不过常规武器的研制却没有受到影响。比如飞机和火箭,德国和美国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因为核计划经费转移到了他们头上而加速了。

    远东的饥荒加剧,日本的阿尔丹地区很多地方已经断粮。

    第三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出动所有的直升机给严重缺粮食的城镇运送粮食,这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批准。大部分日军都默许了,因为他们自己也缺粮。

    但是还是有零星日军开枪对空射击。这些日军都遭到了直升机群的反击,很少有逃生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反抗的了。

    裕仁天皇亲自到这些城镇迎接前来支援的直升机。不过这些战士一般都不会下来亲自发送粮食。空投后就离开了。

    新民报上说这是给老百姓的,而不是给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中国和日本原本就同宗同源,只是因为军国主义才导致现在的敌对态势,但是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没有仇恨。

    新民报的这种说法有些自欺欺人,日本侵华难道没有民意支持吗?就连刘清也认为日本走向大陆只有侵华一个途径。但是宣传还是起到了效果,至少国内的数千万日裔认为中国人确实不是针对日本老百姓要把日本逼上绝路,继而认可了同宗同源的说法。

    在连云港的崇仁亲王直接说:“徐福是日本人的先祖,是日本的国父。日本走向大陆只是寻根问祖而已。”

 第二十章 中央政府

    北京,当张春夫妇,冯玉祥,李宗仁,刘英,蔡元培,梁启超,陈庆同这些老一辈人出现在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前排的时候,与会人员全体起立,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虽然他们没有做主席台,而是坐在人民代表的位置,但是连同主席台也是等到张春示意全部都坐下后,才坐下的。

    “今天,很紧张,就像一个学生,要将一篇论文,等待着老师和全体同学的审阅。我还有我身后的这些同事们都很紧张,但是紧张不是办法,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毛石山的开场白让全场笑了起来,气氛登时轻松了很多。

    中国中央政府成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代表代表大会召开。虽然每年都开,但是今年是正式在一个象征国家的大会堂里,意义就有所不同。

    张春夫妇也是第一次作为人大代表进入会堂,以前都是缺席。妞妞被这么庞大的会场弄得非常不自在,缩在丽质的怀里,谁逗也不动弹。

    张春特意恭敬地和后排的刘湘董必武等人握手,这一排全是建设者。张春的这个举动很小,但是却让有些黑瘦的刘湘热泪盈眶。

    会议主要还是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的工作报告,政府机构负责人的述职报告,国家各项费用预算等等,这次会议还要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同时筹备宪法编制委员会,开得有些漫长。

    国家的首都选在北京,但是只是政治中心,主要是人大和政协,国务院以及一些部门在北京。而有些部委却不在。比如商务部外交部暂时在连云市,未来可能会迁到上海。农业部和教育部、科技部留在了湖北,因为那里是科技和教育的中心,国防部、总参谋部留在了武汉,国防与科技也是分不开的。建设部、交通部、民政部、卫生部留在了西安,实际上主要的建设、人口流动还是在西北和东北部。

    迁往北京的是最高监察。最高法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国土资源部,统计与规划部,文化部,宣传部。财务部等等

    所以未来国家的中心并不是一个,而基本上是四个。这一方面是因为既成事实的原因。更多的是张春说最好不要形成人为的权利集中,最后导致再次形成北京以前的那种畸形经济的发生,同时对国家安全也有好处。

    北京,文物古迹众多,学校也很多,成为了除了湖北和西安之外的第三个学校密集的地区。而且这里的学校因为是最后建立的,大量收购了周边的王公府邸,格局就大了很多。实际上教育中心正在缓慢向北京转移。湖北将会变成科研中心。

    “国家部委这么分散,国家的经济、工业布局也是与交通系统紧密相连。所以对你们这些建设者压力就大了一些。实际上,你们的路修到哪里,哪里的局势就回变得可控。”

    “这几年中部地区交通压力变大,长江黄河、黑龙江与大运河的航运也承担了一些运输任务。你们还需要修建适合于大型运输机起降的机场来环节运输压力。国家这几年在大型运输机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至少在货运上潜力很大。”会议的闲暇,张春请建设部的一批人在北海公园散步。

    北海公园其实和师范大学连在了一起。音乐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医学院都在附近。这里也是文化部和宣传部的所在地。紫禁城已经部分开放,主要的产业几乎都是围绕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学习进行的。

    湖畔的树林都是新栽种的,树林中间是教师们的住宅和农田。道路两侧依旧是牧场。居名点和教学楼、图书馆、书局、印刷厂、商场和一些加工厂混在一起。十分稀疏。不过北京从一个死城,在慢慢恢复生机。

    中央政府哪怕只是部分搬迁到这里,也必然会引起一些变化。一些商人和捐客正在回流,试图从中间找到什么机会。

    一些新到来的部委官员家里开始访客如云。特别是邓希贤这个北京市的市长最为明显,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