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专业多了。

    林业所利用栗树修剪下来的树枝树干种植香菇,效果也很好。

    金鸡岭上种了很多油茶树,因为有板栗的先例,化工所认为油茶的加工性要比棉籽好。油茶已经开始挂果,这也是化工组着急扩建食用油厂的原因。

    酒精生产线已经生产了半年,因为才试运行,产量不大,农学院自己研究和卫生所够用了。工艺成型后,产量会大增。并且在此基础上建成一个医药厂。这是农学院的野心,连南张街的地盘都规划好了。

    卫生所已经有了二十多个学生,最早的已经有十年的医疗经验,不再是以前半学徒的时候了。所以农学堂在南张街准备修建一个标准中西医结合医院,因为到卫生所看病的太多,有些干扰学院学生的学习。卫生所地方太小也转不开。

    云龙镇也有人到卫生所看病。不过前李村封闭了,除了守备队不让进。所以都是乘船。南张街有一艘商船,现在商船已经改成客船了。两艘货船在采石村。

    石女村沿着南河修了一条路到南河桥,到南张街近了很多,山民们都走这条路。

    这些都需要银子,好在徐振鹏到农学堂三个多月,财政和建设开始变得有序,统筹和规划正在改进,成绩相当不错。

    七月,徐振鹏的家人与王仁彬夫妇和他的儿子到了。不过王仁彬直接进了医院,他的妻子居然是个美国人。最关键的是和王自力夫妇不同,王自力再怎么落魄也还是一家报社的职员,可是现在王仁彬几乎一无所有。这个穿着中国传统服装,眼泪汪汪的,三十多岁的美国女人硬是坚持着没有离开他。

    王家人还真是有魅力,一个一个都是异国婚恋。

    徐振鹏也许觉得这个女人无关紧要,所以没有提起。

    王仁彬的身体非常瘦弱,抵抗力很差,所以路上得了伤寒。两家都没有钱,耽误了治疗,好在及时赶到了。

    农学院以前的教室现在改成了教职工宿舍区,王自力夫妇已经住进去了,他们两口子以前住在化工组,不过现在化工组也要扩建。王自立夫妇还没有孩子,他们结婚都十多年了,不知道是谁的毛病。

    徐振鹏一家人口比较多,一个老太太是徐振鹏的母亲,一嘴的粤语,很慈祥的老太太。徐振鹏的夫人也是广东人,会一点官话,有些文化。有一个小妾,似乎是夫人的丫鬟收进房的。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女儿十二岁有长姐之风,下来两个儿子年纪都是十岁,不过大的是嫡子,小的是庶子,两个人成天缠在一起。二女儿五岁,很柔弱的一个姑娘,明显先天不足。三儿子三岁,很瘦,不过很活泼。小女儿才几个月。一家人都穿得不是很好,两个大人和大女儿的衣服上都有补丁,不过小孩子的衣服都算整齐。徐振鹏毕竟曾经是一个朝廷官员,家底还是有的。

    原本王自立要让徐振鹏住顾明以前的院子。不过徐振鹏没同意。坚持住进了宿舍区。因为有老太太,所以住进了两个班级改成了“大房子”。不过还需要改造才能住。

    王自立直接住进了二楼张春以前住的房子,两个房间加书房,会客厅。两人世界,比较温馨。

    胡登平因为要就着兰慧芳在图书馆的工作,两口子干脆住进了图书馆,要说五好男人,非胡登平莫属。

    吴颖本来是要住进新苑的,不过她没有去,所以单独占了一间,住的房子也成了财务室,带了三个学生,管理这学院的财务。她在为离去做准备。

    王仁彬在直接用上了青霉素,他现在是急诊,所以先阻止病情恶化,再用中药慢慢调养。卫生院的张馨是张秀之后的领头羊,张秀主攻中医药,而张馨则主攻临床诊断,这么多年已经锻炼出来,用药果断而老道。王仁彬也许是病得久了,心理耐受能力强大,刚刚退烧就爬起来见张春夫妇。

    他看到卫生院虽然小,但是设备设施不必国外差,他看着张春流泪,却说不出话来。

    张春拍了拍他的手说:“养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张春有些羡慕地看着他和妻子一直握着,没有松开的手。丽质连忙拉住张春得手,很讨好地笑。

    王仁彬的夫人本名叫艾琳娜,不过改名叫王琳娜。小儿子长得很可爱,白皮肤棕色头发,长相是中美结合,眼睛是黑眼睛。不过只有两岁的样子。王仁彬一家人都很瘦,明显营养不良。本来骨骼很大,个子很高的王琳娜,现在看起来瘦的像骷髅,有些可怕。

    王仁彬在医馆呆了不到三个小时,就挂着吊瓶和王琳娜回家。他住在徐振鹏的隔壁,用的都是学院学生用的生活用品。他家的破烂都扔掉了。只留下了一个楠木的盒子,一大捆书和资料和两个人手上的戒指。

    相比起来,徐振鹏家还有几口大箱子,一家的衣服虽然破,还是齐全的。

    王仁彬家里的衣服是徐振鹏资助的。据说走的时候,都衣不遮体。

 第二十三章 报国志

    为了王仁彬,张春在学堂多呆了一天,和丽质、吴颖专门请王仁彬两口子吃饭,没有去新苑,而是在徐振鹏家。

    王仁彬已经被遭遇消磨得不成人形,但是心中的傲气还在。他不善于言辞,但是谈到专业眼睛里全是自信的光芒。王琳娜虽然是美国人,但是美国也有穷人,王琳娜就是,王琳娜的知识全部是王仁彬教的,连汉语也是和王仁彬一样的浙江版官话。

    王琳娜对张春和丽质一嘴流利的英语很兴奋。她说她已经很久没说过家乡话了。

    王琳娜是一个很羞涩,很依恋王仁彬的人。

    “谢谢你,艾琳娜,你为中国保住了一个杰出的矿业工程师,我看到了你们的家,除了书和资料什么都没有。我感谢你为中国做的一切。”

    张春和丽质很庄重地向王琳娜行礼。

    “王先生,我想您看到了农学院门口的八个字,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矿业,不是那些书生们搞什么八股文就能够弄出来的。我请您来,是因为我这里有一个小煤矿,不大,很小。但是却可以让人站稳脚跟。在大山里面,是山民和土匪的地盘,那里大清国管不了,但是我想管。有什么矿我不知道,这是您的责任。这里即将成立一个农学院,但是我希望您带学生,把您学到的教给他们。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

    张春伸手和王仁彬用力握了一下。

    然后离开。

    他听到王仁彬在屋里发泄着心里抑郁之气的嘶吼:“我是回来报国的。”

    徐振鹏和王自立都站在门外。不过一个站在楼下,一个站在楼上,一脸的阴沉。

    “报国无门啊。”徐振鹏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张春说:“没有门,我们造一个门出来。”

    嘶吼声让实验楼的七十多个学生都走了出来。

    “报国,这是很多人的理想,我、顾先生、王先生、徐先生,刘先生都以此为理想。还有新来的王先生。你们也应该是这样。这个国,就是我们脚站的这块土地,是长江,是黄河,是昆仑,是大海。你们也许现在所起的作用很小,也许你们会成为垫脚石,敲门砖。但是你们将为国家敲开一个富强的大门。记住我今天的话。因为你们新来的王先生,他一无所有,他食不果腹,但是他舍不得扔掉自己的书,扔掉自己掌握的知识,他连死都想着,我是要报国的。请你们记住这句话,我给你们鞠躬了。”

    张春对着实验楼弯下腰,徐振鹏、王自立、夺门而出的王仁彬都弯下了腰。

    学生们震惊了。

    也许平时张春给他们讲了很多,但是没有那一次比这次更加震撼。

    调查组,王仁彬拖着生病的身体,给调查组上课。

    讲的是矿业调查。这是调查组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他们以前只调查地面上的东西,现在要调查地下的东西。

    好在基本的测绘知识他们已经用了几年的时间,非常熟练。这也让王仁彬欣喜了一下。因为调查组所掌握的测绘知识,是连王仁彬也没有掌握的。这些知识给了他极大的便利和启发。

    更加让他惊喜的是,这些学生有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非常严谨的逻辑判断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一环扣一环,让王仁彬也难以回答。要回答就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查,拿数据说话,才是一个矿业工程师的本分。

    王仁彬除了书籍,还带来了一些野外的资料,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发问,让王仁彬发现,就算是邝荣光和几个最著名的学长们做出来的调查,也是有漏洞的。

    张春大概每过一个星期会来一次,他会在下面一起听课。张春讲课时,王仁彬也会听。张春的思想开阔,有一套完整的分析理论体系。学习矿业知识也很快。

    这让王仁彬知道了什么叫做神童。知道了什么叫做时间紧迫,他从来没有这么痛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矿业工程师的天地是在野外,而不是在课堂。

    煤矿很容易找,以前就有人在这里挖石炭,石女村和小凤坡投降过来的山民都知道这里。所以只要稍微一打听,连向导都有了。正如张春所说,矿体不大,但是品质非常好,不管是炼焦,还是给化工所进行煤化工研究,都是很好的材料。

    只是储量前景不好,服务期不会太长。按照王仁彬的说法,这连小矿的价值都没有。

    王仁彬希望马上带着调查组进山,沿着这条成矿带寻找大矿。但是张春阻止了王仁彬的冲动。他说现在的任务是做好研究,培养好学生。打好的基础再进山。反正矿就在那里,跑不掉。

    因为这个矿,小凤坡的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年多的时间,陈继祖已经开垦出了足够的梯田用来种植,只不过因为水源的问题,只有不足四分之一是水稻田。大部分都用来种植玉米和红薯和各种豆类。

    农业所在酒精厂的基础上,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