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谈误国?〃

    “是的,张大人说我们是空谈误国。认为国家是老百姓的国家,老百姓不像一个人,国家就不像一个国家,实干就是让每个人都吃饱饭,能读书。这种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非常深刻。”

    “也许他是对的。”刘英叹了口气:“你们留在新学堂吧,有机会去张家的农学院去看看。以后起义你们也不要参加,最好脱离共进会的身份,也许这样会给革命保留一点实力。”

    “为什么?”几个人同时问。

    “因为张春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功的路,但是他不认为我们能够成功。”刘英望了一眼衙门方向。

    “你相信?”

    “以前我不信,但是现在我信了。不过作为革命者,总要有人牺牲,我做牺牲的那个,也许能激起这位张大人的血气。”刘英神情坚定。

    刘英给了学校十个人。却拉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李明毅。拉走李明毅的同时,也拉走了李家。

    李家和刘家不能比,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吴家,清河吴家被逼退,云龙河吴家也就失去了依靠,开始向汉口搬迁。因为吴家的船经常被劫。做成衣的吴家成了无源之水,不搬走也不行。

    吴家的田亩,五十多个院子,以张家的一张织布合同就出让给了张春。张家的织布只供应给吴家一家。

    吴家的船卖给了杨家,因为张扬氏的关系。湖匪很少动杨家的船。

    吴家的土地被张春分给了吴家三个村子的佃农,三成租子。百民巷和李家有意见,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张家有人有枪。

    进入五月,吴家的棉花地减半,恢复了水稻种植。保留的棉田也换了棉种和耕种模式。这次,张家农田里的不同暴露在了人们的面前,以前都是听说,但是没有见过。

    不过吴家的房子空着。没有动,也没有卖。

    张家现在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吴家这块宅基地动什么脑筋。

    夏收过后,张家就开始为刘英提供酒精和食用油。刘家也有榨房,但是产不出这么高质的油。刘英也没想过要改进自家的生产工艺,他需要银子,以最快的速度筹集银子。他知道可能大部分银子都让张春赚走了,但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刘英开始收购钢铁,四成钢铁卖给了张春,六成钢铁不知去向。量不大,但是没有间断过。

    张家大型养殖场有了稳定的出栏数,除了为所属几个村子提供足够的耕牛以外,农学院以及所属工厂的人都有了足够的肉食。这让南张街能够对外提供便宜的猪肉和大量的蔬菜。这都是养殖场的成果。张扬的另一个成果就是大型沼气池增加到了四个。所有农学院的肥料都由这四个沼气池提供。

    随着机械厂的机械设备逐渐完善,冶炼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精工所的内燃轮机总算达到了刘光利的设计要求,能够投入使用。个头比组装的发电机小,但是发电的效率却高出了整整三倍。

    机械厂到南张街的码头再次加宽,因为大部分的矿产品都是从这里进口来的。冶炼厂有了五六种不同的小型冶炼炉。煤炭可以用来发电,但是现在不需要,它用来精炼需要的钢材,而玻璃的产量翻了一番。

    有了电,有了强劲动力,有了钢材的精工所再次升级自己的工具。精工所做梦都想的轴流压缩机也从图纸变成了现实,虽然很简陋,把沼气压缩进储气罐,然后稳定地喷进内燃机。大型发电机组总算能够满负荷运转。各种机床可以全功率加工。以前加工不了的零件,现在可以了。

    压缩机和发电机都再次升级,更加精巧。这次化工组高兴了。他们可以把液体雾化,是气体加速混合,能够控制自己想要的温度。这意味着可以控制化学反应。

    冶炼厂也获得了能够使矿物研磨更加细,混合更加均匀的能力,冶炼炉温度更加高。也炼出更加符合要求的材料,能够拉出更加细的铜丝等。

    电,让农学院的科技直接跨过了蒸汽机时代。

    而内燃轮机在启动时,附带有强大推力,这只要在条件成熟,一种全新的发动机就会出现。

    只是精工所更加现实一些,他们在想怎么把内燃轮机发出的热流利用起来。他们想建一个冷却塔,给养殖场和机械厂供应热水。张春支持了这一设想,让他们去折腾吧。

    造新式枪支的条件已经具备。望远镜、瞄准镜、狙击枪,半自动步枪,手雷,迫击炮和火箭筒,小型但是威力不错的武器是张春有能力研制的。至于重型武器,那是以后的事情。

    首先研制的是望远镜,瞄准镜和狙击步枪。刘光利带来的老师傅们在汉阳枪炮厂有制造步枪的经验,要更新的不过是理论,消耗的是更好的材料。张春只介绍了想法和原理,各零件大体的形状和思路。精工所马上就付诸实施,他们做梦都想造枪,干起来没日没夜,很快就完成了样枪进行试射实验。

    但是研制自动步枪就慢多了。

    不管怎么样,张春答应顾明拿下雁门口的条件已经成熟,缺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

    春丫已经几次带着人潜入雁门口地区,不过并没有惊动那里的势力。因为春丫她们会转向更加远的地方进行情报收集活动,战术侦查还得张天的侦察排进行。

    王仁彬也偷偷地跑到雁门口去看了石灰岩矿,据说品质非常不错。王仁彬和刘光利正在联合研究张扬氏弄到的汉口洋灰厂的资料,准备筹建自己的水泥厂。

 第二十七章 雁门口

    10月,张之洞去世了。

    11月,京山县县令陈中孚总算上任。这让有资格获得这个职位的人消停了下来。不过陈中孚应该比李文贵更加保守,属于保皇党。

    12月,天门县知县上奏要把云龙镇划归天门县,不成。

    时间就到了宣统二年。天门县在襄阳道的支持下增设了拖船埠守备营,张晋福为管带,下辖了王家集、渡口、多宝、罗汉寺。不过没有兵,需要张晋福自己召集新兵。守备营衙门设在拖船埠,与云龙镇隔河相望。接管云龙镇的意图非常明显。

    隶属于安陆府曹武守备营的刘管带亲自到云龙镇安抚张春,并到拖船埠和张晋福进行协商。张晋福说云龙镇只是一支后备军,无力抵抗山贼,应该划归渡口守备营。

    两人不欢而散。

    张春趁机向刘志清申请把云龙守备队划归曹武守备营,允许自行招兵,并进剿雁门口。

    春节刚过,任命文书下来,不过是张春兼任队官,而不是张天。云龙守备队成了常备军,士兵可以扩招到三百六十人。有了参谋人员的编制。顾明名正言顺地被任命为副队长兼参谋。

    二月,自动步枪虽然造出试验品,但是还是因为材料材质问题,性能依旧不稳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需要完整的工业基础。但是有了四把已近定型的狙击步枪。

    顾明终于忍不住带着守备队杀向了雁门口。

    由于之前的经济侵略效果很好,雁门口已经没有什么成股的土匪了,只有几伙不知悔改的恶霸,直接被狙杀,被杀时连守备队的人都没看到。守备队进驻雁门口十分顺利。

    时隔两年,守备队再次收人。对象不止云龙镇,还包括石女村、小凤坡、采石村和南张街四个村落。

    结果这四个村落选上的占了大部分,加上学生兵,总共凑齐了二百四十八人。三个排长是张明、张亮、赵定刚。警卫排排长是张天。医疗队扩充为九个人,张月为队长。测绘班九个人,张峰为班长。炊事班扩充为九个人,吴福为班长。

    每个排分成三个战斗班一个侦察班。

    学生兵也叫教导队,主要是农学堂教导队毕业生。

    召集的新兵除了炊事班以外,全部在三个排,用老兵带新兵。

    扫荡雁门口期间,徐振福带着石女村张霖越的十个民兵驻守在云龙河衙门。这有些大材小用,因为徐振福可是当过副将的人。

    雁门口,一过十八个山尖,有一个狭长的盆地。零零星星地住着山民。再过去是云岭,云岭过去就到了白马的管辖区。

    不过云岭虽然不如石女山险恶,但局势比石女山还要复杂。那里有十多股五百人以上的土匪。所以控制雁门口只是第一步,张春在雁门口把山民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行政村才算是站稳了脚跟。

    张春让三个排带着一半的炊事班回紫林开始训练。

    自己带着教导队以及侦察排驻守在罗汉岭,前往县城的古道就在罗汉岭上。罗汉岭不高,但是用来防守还是可以的。

    由于张春在山民间良好的名声。四周的山民很快集中过来,达到了一百七十多户近千人。

    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去过南张街。由于有了南张街,山民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很多都认识这些学生兵,因为他们经常在南张街巡逻。

    张春就让这些学生兵带着一部分壮劳力修通通往紫林的道路。以便让粮食能够运到罗汉岭。之所以让教导队做这件事,是因为这些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军事,还要学会在军事行动后迅速安定地方局势,恢复地方经济,为后来的行政人员打好基础。张春一再强调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如果不学会如何使人民安居乐业,那么这个军队就不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战斗力,很容易在战争中被拖垮。

    对于这一点,顾明也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一直留在罗汉岭主持工作。但是他一直不同意张春在第一线,毕竟这里大战斗没有,可是每天都有几次小规模的接战。张霖越被抽调到了罗汉岭,具体负责地方事务,雁门口开始烧砖建设房屋以及公共设施。

    张天带着侦察排前出侦查,如有敌情,就地消灭。

    医疗队为山民开药治病,测绘班测绘地形。

    当一切走入正轨,张春就带着丽质和柳慧回到了新苑。因为实在受不了顾明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