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想对黄皓笑一笑,试了一试,怎么也牵引不出那个表情,只好还是呆呆地说:“嗯,朕知道的……”
  他压了压胸口,把胸中的积郁抹匀了一些儿,点头道:“到时辰了,走吧!”
  他当先向宫门走去,身后跟了一群素服麻衣的内侍,都手持白幡,神情哀戚。
  宫门一开,风雨狂吼着扑面冲击,大雨如从天空洒下的黄土,击打得宫室楼阁战栗发抖。屋檐下的铁马在狂风中噼里啪啦地乱响,声音紊乱,不成音律。
  “雨下了快一个月了……”刘禅走得很慢,风雨阻遏,领路的内侍也不敢疾行。
  黄皓亦步亦趋地跟在皇帝身后,说道:“小奴听民间传闻,说是天为丞相悲泣!”
  “是吧,相父过世,山河动容!”
  “还有呢,称丞相是季汉栋梁,他之仙逝无异于山陵崩,唉,让人好不难过!”黄皓唉声叹气。
  “山陵崩?”刘禅收住了脚。
  “是啊,所以天才塌陷一个角,大雨不停呢。更神奇的是,丞相过世的那晚,一颗星星落到渭水里,大家都说丞相是星辰下凡,为天下苍生升平而投生于人……”黄皓喋喋不休,越说越起劲。
  “行了!”刘禅喝止了黄皓的话,他泪痕斑斑的脸上忽生出冷冽的笑。
  他微微仰头探向风雨,几滴雨水在他的额头飘逝,他一字一顿地说:“山陵崩,帝王之死,好喻意啊!”
  他长长地苦叹一声:“你就是死了,也能让人这么惦记,如果此刻死的是我,谁能记得我呢?相父,我多想你能活过来,告诉我,没有了你,我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了吗?”
  皇帝的声音模糊而低沉,被肆虐的风雨声掩盖,没有人真的听清。那些疼痛的语言在瞬间消遁,像落入地面的雨水,只在空中滑过水的痕迹,便匆匆地坠落。
  他嘲笑地拍拍自己的脸,像是漫不经心地问黄皓道:“那个李邈,还关在廷尉府牢狱中吧?”
  “还关着的!”
  刘禅凝眉道:“前次朕判他磔辜之刑,是不是太重了?”
  半个月前,李邈进言皇帝,称皇帝不该为诸葛亮素服发丧,因为诸葛亮病逝实为国家大喜。诸葛亮在世,身杖强兵,狼顾虎视,威胁朝纲,如今一旦殁去,宗族得全,西戎静息,是乃大小为庆。皇帝听罢,愀然作色,下令廷尉拘捕,判了磔辜之刑。
  这事本来板上钉钉,如今皇帝却有此一问,黄皓琢磨着想来皇帝是在听了“山陵崩”的民间传言后改了主意,赔着小心说:“李邈诽谤丞相,居心险恶,诚为可恶,不过嘛,他无非是口舌之罪。而且丞相新亡,为亡者故,不宜有杀伐!”
  刘禅默默想了一想:“那你认为怎么才好?”
  得此一问,黄皓若蒙恩旨,皇帝自从诸葛亮死后,居然常常问他以国事,他明显感觉皇帝是在寻找没有诸葛亮后的另一种支持。
  这个皇帝,或许真是太孤独了。
  他也不敢贸然武断,谨慎地说:“小奴哪里敢为陛下谋断,陛下认为磔辜重了,就改一改吧,轻一点的刑罚还是有的!”
  刘禅随口就说:“那就判枭首吧!”
  “陛下不打算赦了他?”黄皓以为皇帝要一步步减刑,抢先给皇帝出了个主意。
  “赦他?”刘禅冷冷地啐了一口,“赦了谁都不能赦了他!”他一甩袖子,蹚着水快步离去,慌得黄皓小跑追赶。
  黄皓大惑不解,为何皇帝在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上矛盾重重,前一刻还猜忌疑心,后一刻却拼了性命维护。
  这个怯懦的皇帝哦,到底藏了一份怎样的心思。
  略走了小会儿,便见脚下延伸出几十级台阶,这时,台阶下却急急跑上一人,那人也没带雨具,冠带朝服淋得透心湿,润润地贴在身上,像黏糊糊的蚕丝。
  “陛下!”他在台阶上跪下,也不顾地面冰凉,潦水纵横。
  刘禅透过雨幕辨识那人,原来是董允,他淡淡地说:“何事?”
  “臣来此迎候陛下!”董允大声地说,声音竭力地想要从滂沱雨幕中穿透。
  刘禅斜着眼睛睨他,冷冷地说:“你是来催朕的吧?”
  董允叩了个头,没有说到底是不是。
  刘禅每每见到董允便有种说不出的别扭,这个石头脸石头心的大臣让他数次颜面扫地,几乎没有帝王的尊严。如今,居然敢来催促皇帝了,他心头不愉,强忍了愤懑,不慌不忙地说:“急什么呢?”
  “不是急,是送丧之礼繁复,都需陛下亲自主督,因此要早去。而且今天各地来的人多,虎贲队在清场维护,陛下若去迟了,人群都涌过来,出了差池臣等担待不起!”
  刘禅一振:“来了多少人 ?'…3uww'”
  “刚才有四五万呢,天不亮就在张仪楼守候,这会儿或许还来了些也未可知!”
  “都是来观瞻送丧礼仪的么?”
  “是!”
  刘禅蓦然间古怪地一笑:“真好哦,山陵崩,乃为万民悼亡!”
  这古里古怪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董允心里突然一阵发颤,抬头之时,皇帝却已经走远了。他没敢停顿,忙冒着雨步步相连地跟在皇帝背后,径直走到了蜀宫外。
  宫门口站立了两排人流,一排是亲贵百官,一排是侍卫扈从,顶上撑着十来面硕大的华盖,遮住了倾盆大雨。卤簿仪仗风仪规整,素铠的虎贲队持握瓜钺戈戟,高扬的白幡在风雨里摇曳,昏黄的光线里像一道白色的闪电,隔得再远也能看见。
  “陛下到!”司仪官高声引赞,所有人都齐刷刷地跪拜行礼。
  刘禅撑着黄皓的肩膀登上了御辇,华盖流苏被风撩到他的脸上,让他的一颗心都在发麻。
  雨水连绵如开了闸般,倾洒得天地浑浊一片,混沌的视线里,似乎能看见成都城中川流的人群。重重屋瓦房椽上都斜插着一面魂幡,白色的素服、白色的魂幡都在风雨里飘荡,浪潮般涌向西方的张仪楼,好像连那风也在向西吹。
  众人跪在雨地里,等着皇帝敕命起驾,可是皇帝一直没有说话,任凭文武百官、王亲贵胄顶着瓢泼大雨。众人膝盖跪得生痛,凉丝丝的寒意渗过衣服,透进血液里,冷得寒噤不住,又不敢打喷嚏,拼命掖了气息在鼻子里。
  皇帝在车辇里一动不动,眼睛里空洞无物,像是在想什么凝重的心事,又像是什么都没有想,只是茫然地发呆。
  跪在百官之首的蒋琬实在忍不住了,他跪前一步,声音不高不低,却亢然有节,就那么慨然呼出一声:“陛下!”
  刘禅机械地转过头,冕板垂下的十二串玉瑱晃晃悠悠,直晃得人眼睛发花,他有气无力地说:“朕有点不舒服,就不去送丧了,且由蒋琬代朕行权,亲送司仪丧官……”
  一语恰似激起巨浪,惊得这些人都是一悸。如何皇帝临到事前才改主意?既然龙体抱恙,何不早说?偏要让众人在雨地里傻等。
  蒋琬正在思量怎么作答,董允却捺不住了,瓮声瓮气地说:“陛下,果然身体抱恙,可寻太医诊断。但今日是送丧仪往赴汉中,乃我季汉宰辅大丧之礼,陛下可否勉力一往?”
  “陛下身体不舒服,你还要让他冒雨送丧,如此不体慰帝心,哪具忠臣之相?”黄皓颐指气使地说,鞋底踩了踩,溅了几滴雨水扑到董允脸上。
  董允一见黄皓,心中便生火气,亢声斥道:“臣子与陛下说话,哪有阉人乱言的道理!先帝明训,有阉人敢乱干朝政者,杀无赦!”
  黄皓气得面红耳赤,却无言以对,董允太过刚直,尽管他是皇帝的宠侍,董允却不买他的账,屡次不惜犯颜斥责黄皓,让黄皓甚是忌惮。
  刘禅懒懒地一笑:“朕的内臣干不干政,朕自己知道,倒不劳董休昭操心了!”
  皇帝的讽刺顺风打在董允身上,像瞬间掀起的一袭浪潮,湮没了所有亢然的火焰。
  “回宫吧!”刘禅什么都不解释了,刷地放下了车帘。
  御辇折转返回内宫,丢下跪在茫茫风雨里的百官。
  董允和蒋琬对视了一眼,他们都在这个时刻深切地感受到,没有了诸葛亮,皇帝开始飞速地改变。他将自我的任性变本加厉,再也没有人可以劝诫这个固执的年轻人了。凄凉风雨中的蜀宫在冷意飕飕中瑟瑟发抖,黏湿的落叶残花沾了重水,无力飞上天空,只能逐水飘零。而世间的一切都在飘零,包括这个国家。
  没有皇帝导引,百官只好自行前往,匆匆从雨地爬起,急忙赶到了张仪楼。青色的城楼下人头攒动,近五万人如潮起潮落,延伸到半里之遥,都是远近赶来的老百姓。无数白孝服白魂幡撒去雨里,那白铺陈天边,竟似没了尽头。
  董允抢先走到,立刻看见右面的迎候眷属,领头一排站着诸葛亮的家人,都全身素服,白得像毫无杂质的水。
  他奔到跟前,对黄月英一拜,歉疚地说:“夫人,陛下身体抱恙,不能亲来送丧!”
  黄月英起初有点诧异,旋而,她像是通透了什么玄机,并没有特别的惊奇,反而,一种悲而不愤的伤感萦上她泪痕点点的脸颊。
  皇帝不来了,这个消息无论如何都不会是种安慰,可是又能怎样?诸葛亮已经不在了,这个任性乖张的孩子再也不受束缚了。
  黄月英重重地叹着气,搂紧了倚在她怀里的诸葛瞻。
  诸葛瞻仰起头,雨水吧嗒地掉在圆圆的脸上,撑在他头顶的硕大华盖将密集的雨水挡开,水珠沿着盖沿溪流般潺湲淌下,像是一圈罩着他的帘幕。他睁着发酸的眼睛,瞧见雨幕后无数张悲戚的脸孔,娘,还有许多他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他们都掉着眼泪,脸上的神情悲绝得仿佛撕心裂肺。
  他知道,是父亲死了,他的父亲死了……
  他打了个哆嗦,伸手抓住了黄月英的手臂,彻骨的害怕盖过了悲伤,他把脸躲在连绵的雨滴里,没让人看见他的表情。
  这时,蒋琬走向高处,朗声道:“宰辅大丧,社稷哀悼,河山垂泪。今奉明诏,亲送丧官,为君代诔,以寄哀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