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雄之生死三八线-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的炮今晚打的很猛,现在已经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可是三连的坑道里却是笑声阵阵,似乎压过了洞外的炮声,今天一天三连冷枪毙敌二十一人,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老万,你的动作不对,是先闭左眼,再闭右眼,应该是这样”柳二麻认真地对老万说。

“你乐糊涂啦,左右都分不清了,是先闭左眼睁右眼,后闭右眼睁左眼,副连长是这么教的。。。”

“不对,不对。。。”祝老万和柳二麻两个人不停的争论着,很快两人都糊涂了,分不清是左是右了,只好又去找王勇。

王勇只好又给两个人讲了一遍什么是‘跳眼法’。跳眼法是中**队使用的一种简易测距方法,观察者面向目标,伸出右手大拇指与两眼之间,闭上左眼,用右眼通过拇指的一侧对准目标,然后用左眼通过拇指间同一侧观察,记住左眼视线对准的物体,估算出该物体与目标间的距离,然后乘以十倍,便是目标的距离。而这种方法王勇却不常用,他使用的是从美国人那学来的另一种方法,这个也很简单,只要观察者伸出右手大拇指比对目标,如果目标刚好一步跨过,则距离约为五十码,两步是一百码,这个方法最大可以测出距离二百码的距离。这个测出的距离在王勇心中就是死亡的距离,在这个范围内他可以不需要瞄准,凭着心中的距离就能击中他。

。。。。

月底;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大规模筑城基本完成,在横亘朝鲜三八线南北地区200多千米的正面构成了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阵地体系。志愿军调整作战方针,转入了坚守防御,同时要求在战术上采取“积极活动”的方针,以积极手段,“巩固现阵地,不放过任何有利战机,歼击运动的、暴露的敌人,相机挤地方”。作为积极歼灭敌人的有效手段之一,冷枪冷炮运动、小部队活动以及挤占中间地带、攻取敌前沿支撑点的小规模进攻作战,成为志愿军巩固阵地斗争的重要内容。

志愿军司令部定期专门公布前线各军冷枪冷炮运动的战绩,这无疑更为这一运动注入了兴奋剂。须知在志愿军部队的词汇中,从来就没有“甘拜下风”一词的位置。战绩榜就是无声的命令,就是作战的号令,前线各军各出奇谋,精心策划,冷枪冷炮运动因此更上一层楼,逐步成为了一门艺术。

此时,经过几个月的较量,美军的官兵已经对志愿军的狙击作战噤若寒蝉,早就没有了先前的嚣张气焰,不但也挖掘了工事掩体,而且很少在阵地上活动。出入时缩头缩脑,动作迅速,惟恐一不小心丢了性命,他们的一些‘好习惯’也不得不作出改变,能在坑道外边平平安安的拉泡屎已经是种奢望,更多的时候只能拉在空罐头盒里,趁着黑暗抛到洞外,晚饭后的散步也改成了午夜漫步。冷枪打到这个份上,志愿军的狙击手们已经很难捕捉到目标了。

猎手失去了猎物,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磨炼。既然无法从容地捕捉目标,那么就想方设法创造狙击作战的条件。志愿军的狙击手们开始与敌人拚耐心,比智慧,开动脑筋,又探索出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狙击作战战术手段。

第九十二章 死神的游戏

美女写真频道6月14日开始测试,点击进入!

第九十二章 死神的游戏

狙击可谓是一种古老的战法,着名的《荷马史诗》就描绘了这样的的一个故事:当天下无敌阿基里斯在特洛伊城门前耀武扬威的时候,城墙上不知哪个角落里射出了一支冷箭,射中了他脚踝上的命门,这位古希腊传说中的头号英雄就这样凄惨的死去了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古远的关于狙击的描述。

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实践的锤炼,狙击的技术和战术都生了巨大的嬗变。特别是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狙击成了步兵最常运用的战术之一。美国更是从殖民时期的民兵开始广泛运用狙击战术。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最出名的是由摩根上校带领的肯塔基来福枪手,射击距离在二百到三百五十米之间,他们成了英军的肉中之刺,他们创造了两个最着名的狙杀成绩。

在萨拉托加之役中,在三百米外射杀了英军的西门?弗雷瑟将军,彻底粉碎了英军统帅约翰?伯格因的突围计划,导致从加拿大南下的数千英军投降,也影响了还在观望中的法国,他们和美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并派遣海军参加对抗英国,如果没有这一枪,也许美国还是英国的跟班,也许世界上就不会出现这个国家。另一个牺牲者是英国佛格森上尉,他研制成功了当时最先进的新型来复枪,英国政府授权他招募了一支身穿绿制服的轻步兵连到美洲作战,在白兰地战役中把美军打的大败,此役他曾瞄准了一个百米外正骑马离去的美军军官,由于顾及绅士风度没有对他背后开枪,而那人正是乔治?华盛顿,他失去了一次改变世界的机会。最后他因为受伤致残,轻步兵连被解散,在三年后的国王山战役中他死于一个肯塔基射手的枪下。

在进入美国南北内战期间,北军的柏丹上校招募了两团神射手,他们做前卫的同时,偶尔也会充当狙击手只用。柏丹射手都是些神射手,招募的最低标准是要求二百米距离射击10,必须落在10寸直径的圆圈内。他们此时已经开始使用伪装,深绿色的制服也是有别于其他部队的蓝色军装,可惜的是一般他们都是以连级以上的编制接敌,狙击手单独行动的机会较少,但是也创造了不少战果。

南军由于缺少狙击用的来复枪所以编制不如北军的庞大,但他们的战术更接近于现代的狙击手,他们不担任一般勤务,在战场上来去自如,自己选择最有效的狙击位置,除了指挥官,炮兵也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在战争期间至少有三名北军将领成为南军远程射手的牺牲品,中下级军官更是不计其数。炮兵只要现狙击手的踪迹便会立刻调转炮口将他们的位置轰个稀巴烂,因为一个优秀的射手加上一把好枪就能让他们无法将炮弹放到炮膛里,甚至连移动炮位都做不到。

同时期的拿破仑时代和布尔战争中,英法都出现了狙击手的身影,其中最知名的除了德国的jaeger外,还有法国的v01tigeur和chasseur和英国的第95来复枪团。布尔战争中英军中曾流行一句告诫新兵的一句忠言:尽量跟军官和白色的岩石保持距离。因为前者是布尔人的目标,而后者是测距的极佳对象。

一次大战期间,敌对的双方都已经开始改造手中的步枪,纷纷给他们加上瞄准镜,使它们更适于远距离射击。德国的狙击手在1914年到1915年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在西线几乎横行无阻,他们办有专门的狙击学校,不论是伪装掩体的构筑、穿甲弹的引进、防护装甲板等等,都是德国人的明。英国人为了与之对抗,举办了狙击手成训练班,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狙击人才。在战术上英国人有了许多重要的展,一是使用两人狙击小组的编组,加强了狙击手观测侦察能力,缓解了狙击手的战场心里压力;二是开始使用诱骗战术,yin德军狙击手暴露位置,予以击杀。而在东线,俄军根本没有专门的狙击手,在德国的狙击手的枪下亡魂不知凡几

残酷的二战将狙击战推到了巅峰。初期的欧洲战场,大部分时间生的是大兵团的运动战,狙击手挥的地方很少,势如破竹的德军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使用狙击手的必要。但是当他们侵入苏联后,苏联想尽办法来延迟德军的攻势,他们大量训练狙击击德军的士气,可他们不重视六百米以上的远距离狙击,而是把焦点放在中、短距离直接支援小单位作战的狙击战术上。

红军狙击战术的成功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达到了巅峰,他们在城内工厂内设立狙击学校,现炒现卖,把德军引进巷战的泥沼中。而德军的此时感到的震撼不下于一战时期的协约国部队。为了对付苏军的威胁,德军不得不大量增加狙击手学校和狙击手的数量,并给予丰厚的奖励。在城市的废墟中双方狙击手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喜剧。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也增设了狙击手的编制,但是他们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而且经常藏在树上,没有退路,即使狙击成功也是同归于尽,呆板的战术让他们没有挥出多大作用,美国6军在此的反狙击战术就是使用密集火力轰击可疑地区,对狙击也是放牛吃草,任由各部队自己决定狙击战术的展和运用,反而是海军6战队对狙击手十分重视。

在二次大战中各国多多少少都承认有使用狙击手的需要,但仍然是五分钟热度,等待战争一结束,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教训又被忘了个精光,狙击被再次冷藏起来,只要英国和苏联是个例外。苏联基于二战的经验,狙击手已是红军的正式编制,通常配备到连、排级,直接支援小部队作战。英国则处于战后分崩离析之际,频频出动海外作战,处处都需要狙击手,皇家海军6战队与伞兵等精锐部队都还维持着狙击手的训练与编制。

在火器横行的时代,中国清朝的八旗兵们还在迷信弓马骑射,更不会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狙击,随后的军阀混战倒是出现了大批的神枪手,但是也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狙击战术。冷枪杀敌一直是人民军队的传统战法之一,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我军作战史上也还没有出现过专职的狙击手。这主要是因为受历史背景和国内环境的限制,我军进行阵地战、对垒战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多采用的是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战术,缺乏广泛开展狙击活动的条件。不过由于装备上的落后,特别是枪弹的缺乏,从红军时期开始,我军一直非常重视对射击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大量培养‘神射手‘,以最少的弹药消耗来换取最大的战果。

与外军的狙击手不同,我军的‘神射手‘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战士,几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使用的也都是最普通的武器,这种情况甚至在建国三十多年后才有所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