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后,随着仁川之战的消息在全世界开始广泛流出,尽管伊藤博文内阁极力控制舆论消息报道,否认事实称有待进一步核实,打算稳定民众。但是消息还是在国内蔓延开,民众无比的恐慌,叫停战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1月8日,明治天皇召见宫炽仁亲王,当面严厉斥责他一番。然而,事实已经无法改变,败局已定,唯一可以做到的便是趁着陆军还有优势的情况下赶紧结束战争。
  9日开始,受中日战争影响,各国对华股票开始上涨,本来撤走的对华资金开始回流。反而日本在英国发行的国债急剧下跌,各国商人们结束在日本的投资,纷纷抛售股票兑现资金后撤离日本。
  10日,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大跌,当日跌幅超过30%,第二天狂跌55%,日本股市动荡。三天后外资全部撤走,日本股民损失超过1亿1千万日元,约合一千多万英镑,大量股票上市公司倒闭,无数人负债累累选择跳楼自杀,国内一片动荡。
  15日,伊藤博文内阁紧急出台救市政策,将日本从英国发行的五千万英镑国债拔出一千万英镑来补充股市,填补外资撤走留下的真空区,试图稳定社会。
  然而,受战争影响,当天日本国债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暴跌,英国人纷纷抛售日本债券,无人敢领。17日,消息传到东京,日本股市当日即告崩盘。日本政府一千万英镑救市计划泡汤,钱全部打了水漂。
  日本战前因明治维新后的经济发展很不错,因此列强们看好日本而不看好清帝国,所以才会有英国购买5000万英镑日本国债出现。结果此刻日本东京股灾造成悄无声息的损失超过2000多万英镑,加上战争消耗,近4000万英镑已经打了水漂,英国人显然恐慌,纷纷抛售日本国债也就不足为奇了。
  18日,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痛批伊藤博文内阁无能。伊藤博文受到朝野上下一片指责,第二天提交辞职信给明治天皇,被迫辞职。
  20日,明治天皇任命枢密院议长黑田清隆代理首相重新组阁,他有两个任务。一是立即结束日清战争,二是稳住国民情绪,尽量拉回国际投资,挽救日本经济。
  黑田清隆一方面照会清帝国驻日公使请求停战和谈,另一方面紧急联络英国驻日公使,请求英国帮忙调停,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英帝国方面也觉得有必要叫停清日战争,此时日本海军全灭,战争已经输了一大半。加上国际社会抛弃日本,日本股市崩盘市场动荡,经济危机重创日本。
  经济面临崩溃边缘,如果再打下去日本脆弱的财政根本无力偿还英国的贷款。为了确保这笔贷款能够连本带利的拿回来,英国方面于是出面调停。
  清帝国方面主战派这时又占了上风,以日本政府没有信用可言为由拒绝相信他们。实则是他们不想看到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取得大胜让他独占功劳,因此希望趁机在陆上发动反击收复失地,拿回面子然后再议和。
  此时,日本陆军第一军已经得知日本海军覆灭,日本大本营严令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大将迅速退兵回国。
  大本营考虑到没有海军可用,海上补给成问题,而朝鲜一穷二白,没有相应的军事工业辅助日本陆军镇守,因此才决定连朝鲜都放弃。
  但山县有朋第一次攻入中国,兴头正高,海军战败并不能打消他的疯狂念头。他见清帝国陆军不堪一击,又感到大本营太过懦弱连朝鲜都想放弃,因此不服气的他决心一口气打到北京去。
  山县有朋决心先进攻奉天,那里是清帝国的发源地,一旦打下奉天,清帝国势必被逼就范。然而,此时日本国内已经乱成一团,反战呼声高涨,伊藤博文内阁已经倒台,日本急于求和,岂能让山县有朋胡来?
  况且,日本海上已经无法给陆军补给了,山县有朋的第一军若是再攻击奉天,战线太长,显然等于白白去送死。
  日本大本营已经被海军全灭吓破了胆,因此不理会山县有朋的任何理由,两天内连发十三道命令敦促山县有朋迅速撤军,但他不听。于是宫炽仁亲王下第十四次命令时,逶迤天皇名义直接罢免了他的司令职务,对外称让山县有朋回国养病。
  很快,山县有朋迫于压力只好奉召回国养病。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临走前他却是下令第一军进攻海城。
  11月25日,日军第一军第三师团开始进攻海城。守备海城的清军共计二十四营,分属于盛京将军麾下练军,但缺编严重,不足四千人。而且,精锐都被盛京将军依克唐阿调往摩天岭一线了,剩下的这批练军战斗力有限,且多为平壤一路败回来的淮军和湘军旧部。此时李鸿章被剥夺了陆军指挥权利,因此他们很是不配合。
  双方激战不到一天两夜,淮军恪字营主将李恪故意损坏炮台火炮,然后称炮台已毁再无坚守价值,率先逃跑。
  连锁效应下,海城外围防线全线溃败,次日凌晨日军攻克海城,清军退守辽阳。
  海城失陷后,日军北窥辽阳、奉天,西窥牛庄、营口,锦州、宁远诸城危殆,大局攸关。清政府大惊连降谕旨,命令宋庆率军迎战。
  11月30日,宋庆率部向海城北面的甘泉镇集结,意图堵截日军北上进攻辽阳进而进攻奉天的企图。同时,聂士成所部出古城子,阻止日军西进营口企图,并试图跟宋庆两面合击海城日军。
  12月1日,盛京将军依克唐阿联合吉林将军长顺率领盛吉八旗兵、绿营兵42营共计三万余主力南下,拼了命也得保住奉天。
  清军意图在海城同日本第一军展开决战,但清军移动速度太慢,日本第一军不会傻得等到清军集合完毕再决战,因此先发制人。
  12月2日,清日双方爆发了陆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辽阳、海城大战,史称辽海会战。双方投入总兵力五万余人,激战17天后,清军宋庆和聂士成两部因援军来到太迟而最先被日军击溃,依克唐阿和长顺主力赶到后试图稳住辽阳战局,但是未能判断清楚日军主攻方向,贻误战机。
  22日,日军从弓长岭一带突袭清军侧翼成功,致使清军在辽阳南部防线失守,并于23日夜丢了辽阳。
  清军各部败军尽数退守奉天,日本大本营没有想到哀兵必胜,第一军竟然能够取得如此大战果,于是默许了第一军行动。因为这样可以给在北京谈判的小村寿太郎撑腰,尽量挽回日本帝国损失。
  清廷震惊,慈禧下懿旨要求立即和谈不能丢了奉天。光绪为首的主战派此时摇摆不定,迫于后党压力于是答应谈判。
  第28章 封爵一等男
  比起海军,清帝国陆军之窝囊着实让国朝上下所有人丢尽了脸,连列强们都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足以吞下鹅蛋。
  这个战局实在是扑朔迷离。传统军事家们认为日本海军覆灭后,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清帝国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事实上连日本帝国内部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日本陆军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竟然打的清帝国军队丢盔弃甲的龟缩退让。海城和辽阳失陷后,不但给了日军粮食补给,清军大量武器弹药落入敌手,照这样下去,日军只需要不顾及国际舆论谴责的压力,实行以战养战的军事策略,足以解决日军自己补给困难的问题。
  一旦那样,清帝国海军的胜利就失去了其战争杠杆之作用。
  清廷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趁着还比较有利的情况下,答应同日本和谈。
  清帝国启用了闲置多年的恭亲王奕?,此人曾经是清帝国叱咤风云的人物,总理衙门第一任大臣,有着出色的谈判手腕。最根本的原因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胜了,如果让李鸿章去谈判的话,更加助涨其威势。清廷后党不乐意看见,南洋派系不乐意看见,帝党也不乐意看见,因此才启用奕?来抗衡李鸿章。
  奕?同小村寿太郎会晤后,双方大体上就朝鲜问题、辽东战局问题、领土割让、战争赔款,以及经贸问题大体上圈定了框架。
  不过,奕?称小村寿太郎没有对等资格,要求同日本首相直接谈判。此时日本方面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强势地位,因此小村寿太郎也自然而然的要让位。
  辽东战局严重影响德法俄三国利益,因此在三国的强烈干预下,清日双方先行达成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停战一个月,迅速派出对等官员谈判。
  之前谈判时,日军未攻入东北,因此日军违反谈判约定突然发动进攻并没有让德法俄三国恼火。但如今不同了,战场在辽南,德法俄三国强硬表态若是谁敢不遵守停战协议再突然开战将严厉制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不敢再耍小动作了。
  不过,这不代表日军不做计划准备。
  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抵达仁川后,同第二军司令大山岩会商,二人就清帝国陆军颓废已久不堪一击的事实情况交换了意见。
  最后,大山岩竟是同意了山县有朋的观点,那就是以战养战的继续攻击清帝国,以争取谈判桌上更大的筹码。
  不过,二人都认为以目前日帝国能力去进攻北京恐怕没有那个力量了,但都认为拿下奉天没有任何问题。
  大山岩于是向日本帝国大本营发电,要求第二军立即开赴对华战争前线,不需要大本营补给,大山岩将在朝鲜掠夺足够的粮食带给第一军,强烈要求两军主力会攻奉天。
  日本大本营似乎也觉的这个方案可行,于是宫炽仁亲王回电允许大山岩自信决定。对于大山岩和山县有朋的行动计划,宫炽仁既不承认也不否定,显然后果要他们两个人来背。
  日本第二军随后越过鸭绿江向第一军靠拢,虽然没有越过实控线发动进攻,但是给清帝国的压力是巨大的。清帝国一方面准备保卫奉天的作战计划,一方面加紧谈判。
  12月5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抵达天津,在天津海河旁的英租界市政厅戈登堂同清帝国谈判大臣奕?举行谈判。英、法、美、德、俄等国派代表列席旁听。
  租界地,就是国中国,是列强变相的割占领土的方式。自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