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会那么傻的奔跟各省督抚们对着干吗?”
  光绪也有此疑问,说道:“是呀,王辰浩估计不会去干的。”李zhen藻笑了笑,说道:“我觉得王辰浩会!先他口口声声的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上索xing就将这个重任交给他,然后再大造声势,让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由不得他。这是强制,但也需要安抚,否则王辰浩不卖力也不行。打一棒子得给他一个甜枣吃。”
  翁同he说道:“给他什么甜枣吃?咱们许多次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不敢再给他好处了!”光绪摆摆手,道:“不给好处恐怕不行,这样,朕让奕kuang去momo王辰浩的底,看看他有什么要求。”随后光绪又召见了奕kuang,打奕kuang去探探王辰浩的底。
  奕kuang于是兴致勃勃的去找王辰浩,告诉他事情基本上办妥了。
  王辰浩将奕kuang留在客厅,他找了个借口到旁边偏厅同手下人商议。
  “现在*上打算把全国货币改革大权交给我,你们有什么建议?”
  阮忠枢说道:“这件事有风险,在全国进行货币改革,会触及地方督抚们的核心利益,不容易执行。皇上都碰壁了,大人您得小
  心。”
  张枫撇撇嘴,道:“皇上碰壁那是正常的,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如果不碰壁那就奇怪了。但是大人不同,哪个督抚不得给大人您的面子,相信这并不是问题。”
  王辰浩点点头,他觉得自己目前实力强大,各省督ting们都得给面子,因此倾向于张枫的观点,否则他也不会安排奕kuang去跟光绪唱双簧戏了。
  王辰浩转向张嘉欺、宋汉章、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国内银行金融业专家们,问道:“你们觉得如果我接收全国的货币金融改革,你们有能力完成吗?”
  王辰浩的话已经很明确了,他是决定要接受的了,因此问问这些金融专家们有没有把握。
  叶景葵说道:“我们已经有了在直隶推行货币改革的经验,而且龙币目前运行良好,以大人的财力,如果可以得到朝廷名正言顺的任命,在全国进行货币改革应该不是问题。”
  宋汉章说道:“但我建议大人您一定得把朝廷的户部银行掌握在手里,铸币权和货币行权也得在大人的手里,否则就会把大人的全部家底都填进去了。”
  王辰浩点点头,他明白宋汉章的意思,全国货币改革,按照精棋的计算,全国gpd总量估计在旧引乙美元左右,按照最低黄金储备金为gdp
  总量的20%30%,需要4。29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而四亿多人口,每人5元龙币,需要行二十亿龙币,如果不能够把清帝国的中央银行和货币铸造权、行权掌控在手里,那么就是非常危险的。
  王辰浩点点头,道:“你们开始准备!我会把户部银行,以及货币铸造行权都弄到手里的。”
  众人领命,王辰浩于是返回正厅,将他的要求告诉给了奕kuang。
  当然,奕kuang不会放过这个敛财的好机会的,当即问王辰浩开口要好处。王辰浩于是答应奕kuang,如果他得到户部银行和货币的铸造行权的话,许诺给他价值一万龙币的未来中央银行的股票。
  奕kuang顿时兴高采烈,连忙向王辰浩保证,一定劝说光绪和朝廷同意。
  奕kuang离开王辰浩的官邸,连忙返回紫禁城,向光绪禀报。
  “户部银行给王辰浩,还得把货币的铸造印制和行权都交给他,朝廷财政、赋税需交给王辰浩指定的银行收缴存放,这等于把大清的财政命脉都给了他,皇上三思。”
  翁同he第一个反对,李zhen藻则是皱眉不语,没想到王辰浩的胃口这么大。
  光绪也是拿捏不定,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但是光绪每次都没套着,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奕kuang说道:“皇上,王辰浩身边有个国际金融专家,名叫精棋。
  此人帮助美国完成了金本位制改革,在金融方面无人出其右。经过他的计算,大清要想进行货币改革,至少需要五万万美元的黄金储备。而四万万人口,每人5元龙币,需要行二十亿龙币,试问朝廷的财力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改革。”
  翁同he多年掌管户部,他多少知道一些国际上这方面的名人,于是说道:“如果是精棋这样说,那以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进行货币改革确实不行。如果储备金不够,洋人再趁机插手,恐怕就会酿成国祸。”
  奕kuang接着劝说道:“大清目前的财政收入即使交给王辰浩打理,也远远不够改革所需,还得王辰浩自己掏腰包垫付。如果不给他货币铸造权和行权,他是决计不会好好干的。那样皇上的大计也就无法实施了。”
  李zhen藻说道:“皇上,改革币制,统一全国货币体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现在各省督抚用朝廷的名义滥纸币和铸造钱币1已经闹得民怨沸腾,老姓可都是在骂朝廷呢!”
  光绪拿捏不住,问道:“那诸位的意思是朕答应他这个条件?”
  奕kuang赶忙道:“皇上圣明!“翁同he跟李zhen藻也说道:“如果打算用王辰浩去对付各省督抚们,就不得不让利给王辰浩,没有足够的利益,王辰浩肯定不会干的。
  光绪想了想,最终做出决定,道:“既然是为国为民的大事,那朕就妥协一次好了!庆亲王,你去知会军机处,让他们拟旨任命王辰浩为全国货币改革全权大臣,把户部银行给他,准他自行订立货币行和铸造的银行,朝廷不加以干涉。”
  奕kuang领旨,连忙下去办理。
  奕kuang走后,光绪叹口气道:“不知道这次做的对不对,如果整不了王辰浩,恐怕会酿成不可收拾的结果。“翁同he跟李zhen藻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光绪的担忧。不外乎就是一旦不能够挑起王辰浩同各省督抚们之间的ji烈对抗,朝廷就无法坐收渔翁之利。一旦失败,朝廷的财政大权也将落到王辰浩的手里,清帝国的财政命脉将由王辰浩左右。一旦那样,王辰浩手握清帝国军权、财政大权,可真就是没法治了。
  翁同he安慰光绪,说道:“皇上放心,各省对待货币改革一事肯定是强烈反对的,因为货币改革触碰了他们的财口袋。王辰浩现在接手货币改革,等于抢了他们的钱口袋,臣以为,这次王辰浩肯定改革不下去,而且会把他的钱都赔进去,到时候朝廷一来借王辰浩的手打击了各省督抚们,二来将王辰浩的钱用在了国民身上,也算是造福国家。三来,王辰浩损失的钱财将是天文数字,他再无力养着海陆军了,可谓一箭三雕。”
  李zhen藻也是这样附和说着,而光绪现在只能往好处想了。
  第二天,朝廷布上谕,任命王辰浩为户部财政改革全权大臣,军机处当即向全国各地布了这条消息,并通过总理衙门知会给了各国驻华公使、领事和武官们,通告全世界,清帝国也要进行金本位制改*了。
  消息传出,国内外顿时哗然。
  前不久光绪就宣布清帝国要进行货币金融改革,当时国内外就掀起一阵狂澜。国内外对此高关注,国内督抚们上书反对,国外银行团们蜂拥进入中国,准备抢购清帝国的新币,然后囤积牟取暴利。
  但光绪的改革一下子戛然而止,结果令各国银行团们大失所望。各省督抚们也都松口气,庆祝他们的胜利。
  如今,清政府再次抛出继续进行金融改革,而且任命王辰浩为改革大臣,这又再次掀起了惊天
  o澜。国内外对于朝廷的改革已经不在乎了,但是王辰浩作为改革大臣就不得不令他们重视了。
  各省督抚们当即上书继续反对,呼声之高,比之上次还要强烈。
  但光绪这次铁了心,改革到底,绝不妥协。朝廷驳回了各省督抚们的上书反对,强制执行。这等于把王辰浩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把王辰浩直接推到了各省督抚们的对立面,令双方的矛盾ji增。
  同时,各国列强的银行团们也开始调集资金,准备抢购新币,因为他们知道王辰浩有那个改革的力量,知道这次肯定能够成功。有的银行豪赌王辰浩肯定会将龙币作为中国货币,因此已经开始大规模向在直隶地区兑换龙币。
  王辰浩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局面,他还没有开始改革,各省就开始强烈反对,并扬言新币绝对不会在他们的地盘上得以顺利流通的。同时,直隶地面上掀起一阵买卖龙币的狂潮,列强银行以平均高于龙币价值千分之一的价格开始吸纳龙币,老姓为了赚钱,便一边向美洲银行兑换龙币,另一边到各国银行将龙币兑换成各国货币,然后在拿回来到美洲银行继续兑换龙币,从循环中得到兑换差,结果造成直隶地界上大量的龙币流向各国银行。而美洲银行也不得不大规模增加龙币印制和铸造生产线,以此来弥补市面上的龙币流通的不足。
  各国银行团为了牟取暴利而买卖龙币,这引起了王辰浩的高紧张。
  王辰浩当即找来一干幕僚们商议对策,就当前改革面临的巨大难题和危机进行讨论。
  宋汉章说道:“大人,洋人趁机买卖龙币这已经不是件稀奇的事情了。洋人为利益而生,那里有钱赚他们就往那里钻。根据我在上海的朋友们提供的情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国际金融商们很快都会蜂拥进入中国,投资龙币市场。他们显然是认定龙币将成为中国的国币,囤积龙币市场,迫使我们大量印制龙币,到一定时候他们就会抛售龙率,会造成我国龙币流通中的价格变动,他们获取这个利润差。虽然这个利润差现在看来一龙币只有千分之一的利润,但是国际资金几十亿几亿美元,一旦热钱流入中国,这个千分之一的利润乘以这上亿美元的基数,就是一笔暴利。”
  张嘉欺也说道:“是啊!国际上的洋人金融商们就是靠着这个家赚钱的。但他们赚钱的同时,却是在扰乱我们的货币市场,令龙币不稳定,造成物价不稳定,从而引起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危害极大。”
  王辰浩说道:“可我们已经法定规定了龙币的含金量和兑换标准,他们这不是应该赔钱的吗?“宋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