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北洋政府保留了méng古王公贵族们原有的一切权利,国土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在méng古的势力发展的远不如在内地。
  特工们在对哲布尊丹、杭达多尔济、大喇嘛车林齐密特等人的抓捕行动时,遭到méng古地方警察的阻拦。这些地方警察都是méng古人,不管哲布尊丹做了什么,都不允许外人抓捕。而杭达多尔济亲王、大喇嘛车林齐密特等人又在哲布尊丹的庇护下,于是这些人未能抓到。
  反过来,国土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的行动惊动了哲布尊丹等人,他们于是迅速召集起他们的军队自保,同时抓紧时间跟俄国联系,策划méng古独立。
  驻扎在库伦的陆军第十七镇,因为库伦距离中原太远,因此来自总后勤部的补给非常困难,所以第十七镇陆军的补给只能依靠库伦地方政府来完成。
  随着京师巨变,满清政权被彻底摧毁,慈禧和光绪死后哲布尊丹他们不得不进行自保。于是杭达多尔济调集数万méng古军队将第十七镇陆军驻地包围,并切断了对十七镇的补给。
  第十七镇指挥官彭文强根本不把几万méng古军队放在眼里,准备拉开架势开战。但一个乓大的危机令彭文强被迫放弃采取军事行动,因为第十七镇是骑兵师编制,内部有一半的士兵是méng古人,他们虽然没有造反的意思,但是也不愿意对其他méng古人开枪。
  彭文强知道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开打,将存在巨大的风险。于是彭文强立即向总参谋部报告了情况,总参谋部决定让彭文强率领第十七镇迅速撤离库伦,退回内méng古归绥跟第十九镇汇合。
  第十九镇驻防归绥,内méng古的王公贵族们虽然也对北洋政府在处理满清政权问题上存有不满,但他们比外méng古的王公贵族们冷静,他们离着中原太近了,一旦造反将面临北洋政府庞大的军事报复,因此内méng古各部都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国防部迅速派出谈判特使赶赴库伦,同外méng古王公贵族们谈判,同时国防部也迅速从奉天军区、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调集兵力,准备开赴méng古作战。
  与此同时,沙俄政府也高度关注中国的政治变局。在其他欧美各国对此事表示理解的时候,沙俄政府却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沙俄外交部强烈抨击北洋政府的行动,威胁北洋政府不得对méng古动武,否则沙俄将应méng古哲布尊丹的请求,出兵méng古。
  沙俄公开干涉中国内政,并支持méng古独立,这令中俄之间顿时紧张了起来。!。
  第262章 危机四伏【二更】
  沙俄的公然挑衅,顿时ji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
  正在上海高昌庙视察海务的内阁总理大臣王辰浩得知后,一方面电令外交部向俄国提出严正交涉,试探俄国的底细。同时向海牙国际提出对沙俄的强烈抗议,请求海牙国际对沙俄施压,令俄国放弃干涉中国内政。此举是为了占据道义制高点,现在国际舆论上赢得支持。'shuhaige。'
  另一方面,王辰浩电令国防部,要求国防部制定出一套方案,一旦外交途径的努力失败后,将着手述诸武力。总参谋部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军令部下达战争动员令,号召全国人民踊跃报名参军,预备役部队迅速归建。全国各地驻军由和平时期的镇升级为军,三大军区集合所辖各军组成集团军或者集团军群。总后勤部抓紧时间准备战争物资,分别向三大军区的战略物资储备中心输送补给物资,包括粮秣、枪炮器械、弹药、油料、医药、军服等物资。
  朗3日,海牙国际接受来自中国北洋政府的请求,英、法、美、
  德、意、奥、比、葡、荷等国组成联合调停代表团,在荷兰海牙成立国际法庭,受理中俄两国关于外méng古问题的争端。
  尽管中国占据道义制高点,在外méng古问题上比沙俄有优势,但是欧美列强们都希望中俄打起了,因此在对沙俄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上,国际法庭偏袒沙俄,根本就没有调停的意思,反而故意ji怒中国,迫使中国对俄开战。
  王辰浩知道这些欧美列强们都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尤其是英国英国政府无时无刻不再挑唆中俄开战,这次则抓住机会,没有任何调停的意思,而是鼓动中国准备对俄开战。
  其他欧美列强见英国没有调停的意思于是纷纷选择站队,豪赌一方获胜。
  沙俄的高傲使其在欧洲只有法国一个朋友,但这次法、德、意、
  奥、比、葡、荷等欧洲国家全都站在了俄国一边,支持俄国干涉中国内政豪赌中俄战争俄国获胜。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都是英国人引起的,英俄矛盾令英国支持中国对抗俄国,但眼下英布战争打的正欢,英国意图独霸南非的黄金和钻石欧洲各国均眼热嫉妒。尤其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巨大影响力,加上荷兰的鼓动游说,令欧洲各国组成了联合孤立英国的政治团体。于是英国支持中国其他欧洲国家则支持俄国。
  同样,美国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跟中国闹得很不愉快,也希望借着这次机会敲大一下中国因此美国在这件事情上选择了中立但这等于帮了俄国。
  当然,欧美列强们故意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防止中国崛起,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拥有四亿多人口,拥有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革并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如果不制止中国的崛起将来的中国就是第二个美国,成为欧洲国家的巨大威胁。
  当初欧洲列强为了压制美国的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打击措施,如今美国突破了欧洲的封锁,这些欧洲国家无法再阻止美国的崛起了,只好退而求其次来阻止中国的崛起。
  显然,阻止中国崛起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动中国的紧邻沙俄发动战争。而美国也不希望一个将来有可能和他平起平坐甚至超过他的国家,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立场一致。当然,英国也是这个立场,只不过英国在遏制中国前,英国希望借助中国来遏制俄国。
  这些欧美列强们都没安好心,这点王辰浩最清楚。王辰浩知道中国现在对欧洲的影响力远不如俄国,他也没指望海牙国际能够帮上忙,把事情提交海牙国际仲裁,只是为了尽量拖延一些时间而已,因为王辰浩的军队集结需要时间,补给送到三大战区需要时间,而远征méng古大漠更需要时间。
  同样,沙俄政府也知道这些欧美国家支持他都没安好心,都想着借着俄国的力量打击中国,消耗中国国力的同时也在消耗俄国的国力,这是一箭双雕的战略计策。
  沙俄政府虽然清楚各国列强的真正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俄政府似乎已经下不来台了。尼古拉二世的死要面子令俄国上下都决心同中国一战,而这些年的战争准备无不是针对中国。
  俄国政府认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问题。但俄国政府也清楚,不等到西伯利亚铁路竣工,沙俄很难在远东取得决定xing胜利。但眼下西伯利亚铁路仅仅完工了三分之二,沙俄军方也没有准备好战争,也需要时间。
  这样一来,沙俄希望在méng古问题上尽量不跟中国爆发军事冲突,支持méng古独立,将来俄国吞并méng古是沙俄外交部的最终战略目的,而维持méng古和北洋政府之间的现状不变是沙俄外交官当前的战略目的。而通过海牙国际来仲裁这井事,也仅仅是为了给中国制造麻烦而已。
  当然,沙俄政府在méng古问题上不是没有强大的军力支持。沙俄在中亚地区的驻军有三十多万,距离méng古库伦地区并不远,不需要西伯到亚铁路支持也可以采取军事行动。反观中国北洋政府,虽然战略物资雄厚,但是交通不发达,中原的补给物资很难快速投送到外mén国正在优先修筑通往méng古大漠库伦的战略铁路,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似乎跟俄国的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处境是一样的。
  中国在东北地区有战略优势,同样俄国在西北地区有战略优势。
  俄国正因为有中亚兵团的支持,沙俄才敢公然在méng古问题上跟北洋政府叫板。
  ※※※※※※※※※※※※※※※※※※※※※※※※※※※※※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尼古拉二世在巩固了他对沙俄的统治地位后,大多数时间留在莫斯科,而不再呆在圣彼得堡了。
  克里姆林宫大殿内,新任沙俄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大将正在向沙皇尼古拉二世提出他的作战计划。
  “尊敬的陛下微臣认为我们不必等到西伯利亚铁路修通后再教训中国人。几年前我国因远东交通恶劣问题而让中国人占了便宜,但现在一个新的机会出现了,外méng古各大王公贵族因为不满王辰浩的统治要求自治并寻求帝国的帮助,而中国的重心在中原和东部沿海地区,对méng古的控制就像帝国对远东地区的控制那样脆弱。这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微臣建议动员中亚兵团三十万大军出兵中国méng古、西藏和新疆,当年帝国在中国东北的损失,如今帝国可以从中国西北地区夺回来。”
  尼古拉二世点点头,苏霍姆利诺夫的提议十分有说服力,尼古拉二世的心中一直对上次俄国被中国打败一事耿耿于怀,如今苏霍姆利诺夫的话令他有了立即报仇的想法。
  “这个计划…看起来不错!皇叔你怎么认为的?”
  尼古拉二世看向旁边的尼古拉斯,征求他的意见。
  尼古拉斯作为尼古拉二世的皇叔,他担任沙俄陆军部司令官,也是沙俄的骑兵上将,在作战上面有着独到之处和战略眼光。
  尼古拉斯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陆军大臣的提议确有可行之处,帝国在中亚拥有三十万常备军,有能力对中国méng古和西北的新疆和西藏发动攻势,而且据臣所知,中国在这些地区的驻军最多不过几万人,我们在军力上占绝对优势。”
  尼古拉二世问道:“这么说皇叔你是赞成了?”
  尼古拉斯笑了笑,话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