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铁路的事情不放,并以此不住地敲诈李鸿章,结果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这条津芦铁路也没修成。甲午战争期间更是没钱去修,一直搁置到现在。
  如今,奕?入主海军衙门,李鸿章自然得去拜访他了,希望能够顺利的修铁路。
  在王辰浩看来,满清朝廷就是挨打后才会有三分钟热血。中法之战后开了海军衙门,动了修铁路心思。甲午之战后开建新式陆军,把铁路工程提上日程也是必然。
  于是道:“恭亲王和醇亲王都是少有的有识之士,加上甲午一战暴露出朝廷陆师增援不利的情况,我想修铁路之事应该没问题了!”
  “但愿吧!”李鸿章看起来不报太好的结果,张佩纶给王辰浩解释道:“恭亲王和翁同?关系密切,当年有一起被赶出总理衙门的‘友谊’,不能不防备!”
  王辰浩顿时愣住,忽然想起李鸿章和翁同?之间的过节,顿时苦笑。
  火车不长,只有六节车厢,巨大的蒸汽机车头在王辰浩的那个年代只能从老旧照片上才看得到。
  “津唐铁路不是去唐山的吗?”王辰浩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李鸿章和张佩纶对视一眼,神秘的笑了笑,后者悄悄给王辰浩解释道:“这是咱们自己偷着修的!但也仅仅只把津唐铁路延长到廊坊附近而已,过了廊坊就不归咱们管辖了,也就不敢再修了!”
  王辰浩笑了笑,正应了那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话,这李鸿章也并不完全听清廷的摆布。
  上了火车后,李鸿章要求王辰浩把他的练兵条陈详细写下来。王辰浩想到后世很多东西如果长时间不去想的话很容易忘记,因此选择用纸笔记下来。
  火车抵达廊坊时,王辰浩已经写好了他的练兵条陈。李鸿章接过来一看顿时皱眉,只见王辰浩写的全都是简体字,而且还歪歪扭扭的,李鸿章只能靠着前后字句来大致判断他不认识的字句。
  “回去后,幼憔要督促辰浩多多练习书写才是!”
  李鸿章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交给张佩纶,让他重新抄写一份并做整理后再给他看。
  对此,王辰浩只是尴尬的笑着。
  从廊坊到北京就不远了,那里有李鸿章专门留置的车队,众人直接上车前往北京。
  天黑前,李鸿章的车队抵达恭亲王府门外。自有报牌官上去叩门递牌子,同时先把给奕?的几箱子礼物抬进去。
  李鸿章时间掐的很好,送礼赶在风雪交加的傍黑天里,不被人发现,同时他告诉王辰浩准备好在王府里好好的大吃一顿,吃够本先。
  好吧!王辰浩不得不佩服李鸿章的算盘打得够响,够爷们!
  “王爷有请李大人、王大人、张先生!”
  张佩纶因为无官职且有朝廷降罪在身,按例是不得见恭亲王的。不过,今天李鸿章是以带着两个女婿来串门的身份来见奕?,因此奕?才让张佩纶进去。
  外面风雪大,李鸿章和王辰浩的亲兵卫队被安排在王府厢房里等候。
  李鸿章带着王辰浩、张佩纶跟随管家进入王府,刚走到前厅外,就见一人哈哈大笑几声迎了过来,正是恭亲王奕?。
  两人见面,自是少不得官场上下的一番海吹褒捧。而张佩纶赫赫有名,自然是见过鬼子六的,二人也很熟络。
  当然,王辰浩和奕?也见过几面,是在天津谈判的时候。但那时奕?并未对王辰浩上心,以为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本事,代答不理的。
  如今他不敢再小瞧王辰浩了,何况还是李鸿章的四女婿,地位不同了,奕?自然要重视他起来。
  “后生可畏啊!”
  “王爷过奖了!王爷才是大清皇族中最有见识的!卑职只是繁星一点,岂敢跟王爷皓月一般争辉?”
  奕?哈哈大笑几声,也不多言,急忙请三人入内。
  第42章 拜门子
  走进王府正厅,王辰浩顿时觉得热气扑面而来,浑身顿时暖洋洋的热乎感。
  这个年月,可没有温室效应,是以北京城比王辰浩那个时代冷了许多。他穿着一身絮绒厚妮子衣装和棉皮鞋,外套极地貂绒的披风都挡不住冷。
  这时上来三个王府俏婢,伺候三人脱去外套和帽子。李鸿章和张佩纶并不惹她们主意,都是正常的清代男装,唯独王辰浩穿的是长长的厚尼子洋装礼服,高高竖起的立领,戴的是欧美流行的翘边爵士帽,顿时吸引了王府丫鬟们的瞩目。
  伺候王辰浩更衣的是一个绿衣丫鬟,十二三岁的模样,精灵般的大眼睛加上白嫩的脸蛋儿,看上去很是秀气,标准的小美人坯子。王辰浩见她打量自己,于是童心大起,小声打趣儿她道:“怎么?没见过帅哥?”
  王辰浩自然谈不上帅气,普普通通的大众平凡脸,也就是在这个年代穿洋礼服相当时髦,这才引得小丫头对他好奇而已。
  绿衣俏婢忍不住扑哧一乐,旋即觉得失态,急忙给王辰浩陪了个万福,拿起他的衣帽逃似的溜走了。
  王府的丫鬟都比别人家的俏媚,只这一点就比别人更有面子。这让王辰浩有些心痒痒的,暗讨将来也得给他的府邸里整一批水灵的小丫头来撑撑场面才行。
  再看大厅更是不一样,比之李鸿章的总督府大厅要敞亮豪华的多。十几根几人粗的朱红漆的柱子支撑起了整座大厅,上面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每个柱顶都是一副数米高的黄绫绸缎面儿的窗帘,上打着大红色的中国结。
  这厅堂怕是有几百平米大小,尽皆铺着红地毯。王辰浩走在上面,只觉得比他家的地毯要厚了三分,踩上去软绵绵的甚是舒坦。
  周围没有他那年代常见的供暖设施,因此王辰浩猜想地板底下准是通了十几道火炕,否则偌大的殿堂内不可能这般暖和。
  大厅很空旷,没有太多的摆设,但是每个柱子左右都摆着一对一人多高的景泰蓝。这年月的景泰蓝皆为人工烧制,每个造价不少得一两万两银子。
  王辰浩拿眼一扫,不下十几个,丫的真有钱。
  正中央是一幅巨大的象征着长寿的百鹤图,下摆一张八仙桌,左右各一张八仙椅。
  主次之分,奕?自坐到左侧主位上招呼三人。特意指示李鸿章坐到八仙座右侧。
  李鸿章虽然爵封一等伯,但依然不敢坐到八仙座右边,拱手谢过王爷,然后坐到左面一排座椅第一位上。
  王辰浩跟着坐在第三位上,但被张佩纶阻止了,让他坐到第二位上,理由很简单,在恭亲王府座位次序就是官职大小的象征。
  众人分主次大小落座后,奕?作为主人自然得先拉开话匣子了。
  “李大人有些日子没来我这王府了!我这里也无甚变化!”奕?这话明显怪李鸿章这些年都不来看望他。
  李鸿章尴尬一笑,回答道:“公务繁忙,却是有些时日没来王府给六王爷请安了,还望六王爷海涵!”
  奕?哈哈一笑,爱新觉罗家男子特有的凸额头扁担脸细眼睛在这一刻显得更像卡通动画里的加杰特大叔。
  “李大人多虑了!被闲置在家,自然不如老七家门口的门庭若市了!”
  老七便是醇亲王奕?,作为跟奕?有着同等名望的皇族成员,奕?太过恃才傲物自然惹得慈禧不高兴。而奕?才学见识不比奕?差,但却懂得韬光养晦,最终成为慈禧最信得过的七王爷,而奕?则被罢免闲置在家。
  不过,经过这些年的闭门思过,奕?的棱角已经被慈禧磨平了,若是在当年肯定少不了大骂李鸿章一顿。
  李鸿章知道奕?被闲置在家这么多年肯定有气要撒,正待解释时却见奕?笑着摆摆手,打断他说道:“李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就先说出来吧!”
  奕?开门见山,李鸿章自然也不能落了俗套,于是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无非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关于疏通海军衙门修建铁路的事情。
  唐山天津的线路修通后,李鸿章视察了这条铁路,亲身体验了铁路的快捷,大为满意地说:“从天津到唐山的铁路一律平稳坚实,所有桥梁和机车都符合要求。除停车检修时间不计外,全程二百六十里,只走一个半时辰,比轮船快多了。”
  奕?点点头,这国朝第一条铁路他自然是坐上去体验过的。
  这时李鸿章信心大增,想趁热打铁再把铁路从天津延伸到京城附近的通州,再从唐山往北修至山海关,然后进奉天、吉林直至黑龙江将军署黑龙江城(江西瑷珲),其理由是津通路、津黑路将沿海与内陆联结起来,可以“外助海路之需,内备征兵入卫之用”,有利于军事、防务,保卫东三省。
  奕?这些年闲置在家也没少关注国内外大事走向,自然明白这铁路的价值,于是道:“本王也略知一二,铁路乃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命脉,本王又不是老顽固,甲午一战更加暴露国朝没有铁路调兵之弊端,因此本王绝对不会断了老七先前应承下的事儿,李大人不必担心!这路你尽管修便是!费用问题本王将会尽力为你争取!”
  “如此多谢王爷了!”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奕?竟是如此通情达理,看起来这些年的确已经磨掉了他的棱角,使他少去了霸气却多了世故,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接着,李鸿章同奕?商议了一些关于修建铁路的细节问题,主要还是银子问题。一里铁路一万两银子,如此高昂的价格暴露出清帝国工业的脆弱,全部依靠进口,自然贵的要命。
  尤其是津唐铁路,在这条铁路的建设上,英、法、德等国争权夺利互不相让,铁路成了“混血儿”――铁轨由英、德两国购进,机车购自法国,铁桥工程包给了法商,长达6年的勘测设计却由英国人独揽。
  王辰浩听在耳里,叹气在心里。
  不过,奕?既然表态支持李鸿章修筑北京至东北的铁路,李鸿章这次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而带上王辰浩过来,不过是拜拜门子,认识一下清帝国高层的大员而已。
  这就好比王辰浩那个时代的豪门规矩一样,不是你成为了暴发户就变成豪门的身份了,需要有人引荐才可以被豪门圈子所承认。
  此刻王辰浩便是这么个暴发户的角色,而李鸿章便是引荐人,领着王辰浩进入高层圈子的大门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