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月13日凌晨效忠于苏丹的首都第一军团的部分士兵发动叛乱。他们向议会所在地圣索非亚广场集中1沿途有不少宗教学者和学生加入。
  叛乱者要求驱逐议长,取缔统一进步协会。
  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满足叛乱者的要求撤换首相,并责令各省总督保护教法。
  萨洛尼卡的统一进步协会立即向中华帝国求援。
  20日,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海军陆战队以保护在土耳其境内的中国国民为由,出动一个陆战旅登陆土耳其本土,并同马赫穆德,塞夫凯特帕夏统率的部队组成“行动军”于4月23日抵达伊斯坦布尔。
  在中华帝国陆战旅的帮助下,青年革命军于26日控制了全城镇压了叛乱。
  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通过议会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赖希德为苏丹,是为穆罕默德五世。
  废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标志着土耳其革命的结束。从此,青年土耳其党人开始执政,并实行专制和中央集权政策,致使革命半途而废。
  中华帝国作为有功之臣,重启跟土耳其政府谈判租借科威特地区,并购买伊拉克地区的所有石油开采权事宜。由于土耳其政府动dàng不安,如果没有中华帝国的支持,青年派根本立不住脚,而且奥匈帝国不断蚕食土耳其领土,巴尔干国家、意大利和俄国等国家也对土耳其虎视眈眈,同时,土耳其经济不景气,新政府需要一笔巨款维持国家生存,于是穆罕默德五世鼻终签署了中土《科威特租借条约》和中土《伊拉克区石油开采条约》。
  1910年6月3日,中华帝国以2000万龙币租借科威特99年的权利,并获得伊拉克地区的所有地下石油的开采权。科威特地区作为土耳其帝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需征得中华帝国政府同意,中华帝国在租界区内可以驻扎不超过3000人的军警,租借区内按照中华帝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实施,土耳其人需要无条件遵守。
  这样,中华帝国成功的获得了整个科威特,此后在科威特湾修建海军基地,控制
  o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和运输。同时,伊拉克地区的石油资源也尽归中华帝国所有,大量中华帝国的石油公司再次开采,将原油源源不断的运往国内。此后,中华帝国并不用担心石油资源被美国控制住,同美国的政治谈判又多了一个筹码。
  1910年,中华帝国为希腊海军建造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超神弓型战列舰的消息传到巴尔干半岛后,终于导致该地区的力量失去了平衡,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奥斯曼帝国控制和压制。
  本来,中华帝国为希腊海军建造的超神弓型战列舰还得两年后才能服役希腊海军,眼前希腊海军还不是土耳其海军的对手。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土耳其国内爆发了革命,新的土耳其政府控制力不稳,军心浮动。
  于是,土耳其帝国的动dàng不安,给了巴尔干同盟机会。几个国家秘密磋商之后,决定对土耳其帝国宣战。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个半岛,饱经了历史上天数次战争创伤。20世纪初期,起源于亚洲西部的奥斯曼帝国仍控制着东南欧地区巴尔干国家的大片领土400年来一直顽强斗争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
  希腊族人民在马其顿、sè雷斯一带还受着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
  1911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门的内哥罗也在8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但欧洲列强不甘心巴尔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各自怀着侵略扩张的野心进行干涉。
  1911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保、塞、希也相继在17、18日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军撤出巴尔干,给予各民族以自治权。
  奥斯曼帝国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
  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吧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奥斯曼帝国军队。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尔方向以三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对付奥斯曼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海军准备对奥斯曼帝国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军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奥斯曼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0月22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2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sè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军进攻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集团军击退上军。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娄军后,于10月22~24日在基尔克基利塞(洛泽格拉德)附近击溃土军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卢累布尔加兹发生ji烈交战,土军第四军被击溃。土军仓促退却。
  10月24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宥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军集团被粉碎。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月1、2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
  希海军封锁土海军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国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奥斯曼帝国覆灭。
  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1年12月,奥斯曼帝国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1912年1月23日,奥斯曼帝国发生政变,新政府(青年土耳其党)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奥斯曼帝国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吧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奥斯曼帝国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1912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ji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
  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12年6月29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
  日,保军被迫撤退。
  10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未遇什么抵抗。21日奥斯曼帝国撕毁《伦敦和约》,与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全面溃败的威胁下,于凹日宣告投降。根据1912年《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丧失了多布罗加的南部。1912年保、土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尔内归还。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重新改组:罗马尼亚脱离1882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1912年夏季,奥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可是德国和意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这些都成了加剧了地区矛盾。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ji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吧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
  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亿马克协约国军事预算也达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中华帝国在巴尔干战争当中,一直严守中立,位于塞浦路斯的海军基地成为向巴尔干战争各国出口军火的集散地,中华帝国在巴尔干战争中向交战双方都出口武器装备,大发战争财。
  发生在巴尔干的两次冲突,使本就紧张的局势更为恶化,也使得早以躁动不安的巴尔干火药桶名副其实。1908年奥匈帝国认为土耳其爆发的革命是一个机会,乘机吞并了
  o斯为亚和黑塞哥为那。这就引起了视这两地为己土的塞尔维亚和塞尔维亚身后的俄国的强烈不满。沙皇政府以战争相迫。但在这个问题上柏林和维也纳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xing。德国向俄国递交了一分态度极其强硬的声明表示对奥匈的支持,同日奥匈帝国部分军队进入“紧急状态”最终俄国退缩了。这个结果不仅使得塞尔维亚怒火中烧,沙皇政府也发誓不再受辱。
  协约国此时的军费开支远远不如同盟国,俄国和英国尽皆被中华帝国重创,短时间内缓不过气来,法国根本没法跟德国抗衡,因此协约国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