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北洋一样,张之洞也参照德国陆军编制。但不同的是,王辰浩选的是新人,而张之洞则是将两江地界的十三个营的绿营兵进行整编,组成13000人的自强军,然后聘请德国教官进行训练。
  这样一来,南方的自强军进度很快。王辰浩那边还没有正式开练,张之洞这边已经风风火火的展开了正式训练。
  一时间,国内外报社纷纷关注清帝国的南北洋两支新军的训练情况,距离秋操的时间只有八九个月,王辰浩的兵都是没打过仗的新兵,而张之洞却是直接在两江绿营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相比较之下,国内外纷纷看好南洋,有报纸立即表态称王辰浩这次恐怕要栽跟头了。
  李鸿章也有些没底了,多次找王辰浩问话,他的意思是要不在北洋的庆军和毅军中开练,这样战力肯定超过南洋。
  但王辰浩只是淡淡的微笑着,称他有办法、有信心获胜,让李鸿章不要担心。
  李鸿章怎能不担心?但王辰浩立场坚定,李鸿章也拿他没办法,只能选择相信他,期盼他这次不要栽了跟头才好。
  王辰浩知道,新军就得有新气象,自强军继续用老绿营兵,再怎么训练也是换汤不换药,起不了大作用的。
  在王辰浩的眼里,请帝国的绿营兵算是第一代陆军,李鸿章的淮军算作第二代陆军,而张之洞的自强军在第一代基础上训练,勉强算作二代半吧!
  而当前主要列强军队则处于第三代或者三代半水平以上,王辰浩有着跨时代的新观念,因此他要训练的新军起步就定位在第四代的水平上,日后可能是更高的五代、六代,因此他根本不担心自强军的挑战。
  新军和旧军的差距是质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几万日军就可以横扫几十万清军的真正原因。有了代差后,数量很难战胜质量。
  ※※※※※※※※※※※※※
  德法俄三国集团在远东抱团,在租界区问题上打击了英国一下后并没有止步。
  英俄两个是远东最主要的一对矛盾体,此时英日同盟还剩下18个月时间,英国并没有完全放弃日本,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
  俄国亚洲战略在海上受到日本拦截,如今日本事实上占据了朝鲜半岛,对俄国形成了一个封锁圈,使得俄国远东舰队南下扩张受阻。
  朝鲜半岛,即阻挡俄国海军南下,又妨碍俄国陆军对清帝国东北的包围,战时是个巨大的威胁。
  此时清帝国陆军不堪一击,俄国方面不担心。但日本陆军较为强大,理所当然的成为俄国陆军的潜在敌人。
  这样一来,朝鲜成为俄国海陆军南下的障碍,也成为日俄矛盾的焦点。
  甲午一战,日本联合舰队在仁川港折戟沉沙,因此俄国海军自然而然的取得了日本海的制海权。但俄国海军并不满足。
  公元1895年2月15日,正当俄国驻华公使跟清政府总理衙门斡旋时,俄国驻日公使联合德国和法国驻日公使一起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交涉,要求租借日本沿海港口,准备在日本周边建造海军基地打造海上据点。
  日本政府已经于去年甲午战争前一天结束了所有不平等条约,此时的日本绝对不允许再有不平等条约落在日本人头上,因此言辞拒绝了德法俄三国集团。
  同样是严词拒绝,但日本眼下比不得清帝国,日本海军主力覆灭,仅剩下西海舰队一些老旧军舰可用,但仅仅只能维持日本沿海少数要冲之地。
  德法俄三国集团准备在日本拿回在清帝国没有得到的利益,对日本实施威胁恐吓,打算逼迫日本就范。
  此时日本国内经济动荡,日本人生活艰辛,面对德法俄三国的威胁,日本黑田清隆内阁不敢再退让怕激起民变,因此强硬反对,并引导国内矛盾转向德法俄三国集团。
  俄国并没有准备好对日作战,而德国和法国在日本没有多少利益因此不怎么卖力。英日毕竟还是同盟关系,俄国也不敢逼得太紧,因此暂时放弃在日本本土索要港口租界区的要求。
  2月20日,德法俄三国集团退而求其次,照会朝鲜闵妃政权,要求在朝鲜周边开辟港口租界地。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弃对朝鲜宗主国地位,承认朝鲜归日本。但是日本因为国际舆论压力,只是收缴了朝鲜军队武器,保留朝鲜的闵妃政权和警察部队,对外宣传朝鲜是独立国家。
  这样一来,对于德法俄三国要求在朝鲜开辟海军基地的要求,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再次拒绝,但理由很牵强,只是尊重朝鲜主权。
  但德法俄三国集团此刻就是远东地区的流氓,他们不会在意这些,其他列强也不会因一个不起眼儿的朝鲜而谴责他们的。
  朝鲜闵妃集团此时已经指望不上清帝国了,德法俄三国干涉还辽后,闵妃集团认为对抗日本需要得到德法俄三国的支持,因此于21日答复三国驻朝鲜领事,允许三国在朝鲜沿海开辟港口租界区。因为朝鲜王国此时没有陆军也没有海军,因此对德法俄三国集团没有任何的限制。
  日本驻朝鲜军队代表立即找闵妃提出抗议,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因此日本政府对闵妃集团怀恨在心,已经有了要诛杀他们的念头。
  23日,德法俄三国集团经过研究磋商后,分别在朝鲜半岛周边选好了各自的租界区。俄国需要南下中国和太平洋的战略通道,因此俄国选择控制朝鲜海峡而租借釜山周边地区作为俄远东舰队的海军基地,视庆尚南道和庆尚北道为俄国势力范围。
  法国租借江华湾,将黄海南道视为法国势力范围,并在江华岛上设立法国海军基地。德国和法国有矛盾,不打算靠的太近,因此远离法国势力范围,租界了济州岛,将朝鲜全罗南道视为德国势力范围。
  德法俄三国在朝鲜设立租界区和势力范围,本就不大的朝鲜半岛一下子被三国瓜分了一半的领土,气得日本政府直吐血,但却没有办法。
  27日,德法俄三国政府照会日本外务省,要求日本军队从三国势力范围内撤走。日本政府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态度,选择了暂时避让。
  德法俄三国在朝鲜划分势力范围,这让英国政府十分恼火。尤其是俄国获得了朝鲜海峡的釜山港口,这样一来俄国远东舰队便突破了英日同盟的封锁,通过朝鲜海峡南下中国和太平洋,严重威胁英国远东利益。
  无独有偶的是,德国租借了济州岛,那里直逼上海长江出海口,此时英德矛盾也在不断增长,仅次于英俄矛盾。英国致力于把德国海军圈在欧洲,结果德国租借济州岛后在远东近海岸有了立足之地,这也给了英国一个巨大的打击。
  第60章 武器采购大竞标
  短短几个月时间,德法俄三国集团接连出手,每一次都给英国在远东利益造成打击和威胁,令英国在远东的影响力骤减。
  俄国取得釜山港口,打通了朝鲜海峡水道,使得英国千辛万苦构建的对俄英日封锁线失效,利用日本制衡俄国的效果进一步减弱,使得英国将目光重新回到中国上来。
  英国方面意识到了清帝国有倒向德法俄三国集团的意思,这对英帝国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伦敦唐宁街的大佬们立即商议对策,要求政府尽快改善同清帝国的冷淡关系,否则庞大的远东市场将再无英国人的立足之地。
  英国军事联合委员会主席斯特里根侯爵建于远东局势问题恶化,提前结束在澳大利亚的视察行程,乘坐英国军舰赶往中国。
  在这之前,英国公司窦纳乐接到斯特里根侯爵的指示,先行接触清帝国的封疆大吏,为他的这次中国之行提前铺铺路。
  若论中国的封疆大吏,当属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
  窦纳乐从北京动身前往天津直隶总督府亲自面见李鸿章,就眼前的远东局势和清帝国国内形势交换了意见和看法,接着又就中英关系问题阐明英国当局的立场,希望李鸿章能够出面斡旋,改善中英关系。
  当年的“扯旗事件”对中英关系影响非常大,英国撤回了大部分在华技术人员,关闭对华军事人员的培训大门和技术输出,犹如后世中苏断交的结果一样,沉重打击了清帝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而英国将技术和资金转投日本,从1890年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的这段时间里,清帝国因此在倒退,而日本却在这几年高速发展。
  李鸿章也希望回复中英关系,因为日本海军在英国订造的两艘富士级战列舰严重威胁北洋水师。李鸿章在王辰浩的鼓动下,借着甲午海战水师大胜之机,跟朝廷申请添置新式舰船的资金,而此时英国在新式全钢制战舰的建造方面领先其他列强,李鸿章也希望重启中英海军交流,从英国订造新式军舰以抗衡日本海军。
  窦纳乐见李鸿章松口,当然十分高兴,表示英国军事联合委员会主席斯特里根侯爵即将抵达天津,他愿意从中斡旋。
  有了良好的气氛后,窦纳乐问起直隶新建陆军一事,自然是希望王辰浩能够聘请英国人担任教官,并从英国进口武器装备了。
  对此,李鸿章表示新军一切事物皆由王辰浩全权负责,他不会干预。
  窦纳乐于是拜访王辰浩,王辰浩心中已经选定了德国陆军编制,军械自然要从德国人手里进口。不过王辰浩并没有拒绝窦纳乐,表示将要进行对比,最终选择哪国军械将视最后竞标结果。
  王辰浩为了吊各国军火商们的胃口,故意称一旦竞标成功,将来清帝国陆军会大规模采购,这将是一笔价值五千万两银子的巨额军火订单。
  窦纳乐并不知道王辰浩是在耍心眼儿,于是兴高采烈的致电英国军事联合委员会,要求英国方面指派军火商参加直隶新建陆军的武器采购竞标。
  英国方面考虑到北洋一直是清帝国的中坚力量,因此直隶新军的武器采购将左右将来清帝国陆军的武器采购意愿,因此为了得到这个巨大的军火订单,英国方面指派英国最大的军火商阿姆斯特朗公司驻华代表卡琳上尉,携带该公司最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清单从上海赶往天津。
  李鸿章没有猜透王辰浩此举的用意,特地过来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