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轮船顶层,一个披着黑貂披风的年轻人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正是王辰浩,来上海高昌庙视察江南机器局的情况。
  眼前的高昌庙虽然不及王辰浩那个年代繁华,但比起清末大多数城镇来说,这里已经属于发达地区了。
  1867年,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落户沪南高昌庙近旁,那就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江南制造局。制造局的迁入,如催化剂一般,加速了高昌庙地区由农村向城区发展的步伐。此刻,江南制造局外的东、北和东南已形成一个4000多户居民的大型聚落,老广东街、半淞园路至沪杭甬铁路高昌庙站一带更是超过十万人的小城市了。
  “看起来这地方发展的还不错!”
  王辰浩以为这个时期的上海除了法租界繁华之外,其他地方都会是落后的农村,而高昌庙给他的印象已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了。
  旁边站着的王士珍这时说道:“上海县志上写:高昌庙,县南七里,因‘制造局’而成市。”
  王辰浩道:“看起来你知道的还不少。”
  王士珍回答道:“大人要来上海,属下得多做些准备才是。”
  王辰浩点点头,是以微笑。
  王士珍又道:“大人雷厉风行的整治了天津机器局,恐怕江南制造局上下早就获得了情报,这次估计不会有突袭效果了。”
  王辰浩对此赞同。事实上他这次到上海来也没打算再像对付天津机器局官员们那样,一次性大开杀戒惩治数百人。那次是杀鸡儆猴,用一次就够了。
  “这次我不会大开杀戒了,但我会交给陈南丰处理的。”
  陈南丰是江南制造局的帮办,也是李鸿章手下的老人,王辰浩来之前李鸿章暗示过他希望能够放陈南丰一马。因此王辰浩的策略也就随之更改,即便不动陈南丰,至少也不能让他太好过。
  王士珍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王辰浩笑道:“陈南丰先放他一马,但是我会回给他下达一个活命的指标,江南制造局内冗员严重,这次我就不动手了,让陈南丰去清除他们。”
  王士珍先是一愣,旋即笑道:“大人这招可是高明啊!这回我看陈南丰没好日子过了。”
  二人相视大笑,这时李国栋上来禀报道:“大人,安排好了,我们也该下船了。”
  ※※※※※※※※※※※※※
  王辰浩一行人自码头下船后径直去了江南制造局,不过这次已经没了突袭效果,陈南丰等制造局官员已经准备好了备用的账本供王辰浩查阅。
  “大人,这是账册,请大人过目。”
  王辰浩看了一眼陈南丰,又扫了一眼左右两侧的官员主事。从他们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有恃无恐了。
  “陈大人帮办制造局大小事务已有五六年了,可谓兢兢业业,账目就不用看了,我相信中堂大人的眼光。”
  “这――”
  王辰浩看都没看就把账册推了回去,这让陈南丰大感意外,同时他跟其他人安排好的一系列对答都乱了套。
  接着,王辰浩告诉他们江南制造局已经从官办改为官督商办,这需要裁员,当前的两百多个官员、部门主管和分部管事将要裁汰一大半人,最终只保留四分之一。临散会时,王辰浩表示有功的人可以优先考虑留下。
  有功指的是什么,这些官员们心中都清楚。两百多人只留下不足五十人,使得这些人不得不为自己打算,暗中举报对方自然是少不了的。
  果然,当天晚上王辰浩在临时官邸内就接到了好几封举报信,三天后他接到了不下上百封。王辰浩只留下了陈南丰的,其他人的举报信都交给了陈南丰处理。
  当看到手下们彼此相互举报对方时,陈南丰气得快要疯掉了,偏偏王辰浩只留下了他的罪证,逼得陈南丰没有办法,只好按照规章制度对其他有罪的人进行处理。
  第105章 船舶重工【第二更】
  王辰浩捏着陈南丰的把柄,逼着他去收拾其他人,这招果然奏效。几天时间,陈南丰就处置了上百人,追讨回克扣账款三十七万两。所有人都老实的认罪,请求宽大处理。
  王辰浩知道这是陈南丰和他们的妥协结果,针对江南制造局的这次行动王辰浩不打算抓一大堆人进监狱,反正他们亏空的是朝廷的银子不是他王辰浩的。王辰浩的目的是裁汰他们,而不是把他们逼上绝路。因此当他们求情宽恕时,王辰浩点头同意了。
  很快,王辰浩借陈南丰的手完成了对江南制造局的整顿,最后的结果是八成尸位素餐的冗余官员和部门主管们被裁汰,共计追缴回来43万两白银,都是一些要求交钱赎罪的官员们拿出来的。
  当一切尘埃落定时,王辰浩把几封举报陈南丰的信交还给了他。
  “信的内容我没看,你大可以放心。”
  “多谢大人垂怜。”
  陈南丰双手颤抖着接过那几封举报信,抬眼看向王辰浩,神色复杂。眼前的年轻人的谋虑之高实在让他刮目相看。
  王辰浩说道:“陈大人整顿制造局劳苦功高,我会上报给中堂大人的。以前的事情我就不追究了,但从今天起,我不允许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在出现这类事情。”
  陈南丰老半天才长叹一口气,苦笑了一下,说道:“大人之胸襟实在让下官佩服。只是前段时间中堂大人督促整顿制造局却一无成效,如今――下官无颜再呆下去了,还请大人准许下官告老还乡。”
  王辰浩楞了一下,没想到陈南丰主动请辞。
  旁边王士珍凑过来小声道:“之前中堂大人呆在上海一个多月,就为了整顿制造局的烂摊子,但结果却一无成效。如今大人您刚来一个礼拜就把事情办成了,陈南丰哪敢再呆下去?”
  王辰浩想想也是,这等于间接落了李鸿章的面子,陈南丰也是老奸巨猾了,不趁机开溜才怪。同时被裁汰的官员、主管们明知道这是王辰浩故意下的套,但他们却更恨陈南丰,使得陈南丰两面不是人,不得已陈南丰只好主动辞职,提前告老还乡。
  王辰浩于是又象征性的劝说几句,见陈南丰坚持,最后点头同意,准许他请辞告老还乡。
  看着陈南丰离去的背影,王士珍不由得说道:“当初花重金买到了这个肥缺,如今又都吐了出来,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何苦呢?”
  王辰浩笑道:“谁又能预测那么远呢?大染缸里很难独善其身,除非――”
  后半句话到嘴边,王辰浩突然止住,他不想过早的表露心声。
  不料王士珍却随口道:“除非换一口大缸,注入清水。”
  王辰浩看着王士珍,见他一脸微笑。王辰浩知道这个王士珍应该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于是笑道:“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就好了。”
  王士珍饶有深意的说道:“以前卑职以为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不过,卑职自从跟着大人做事以来,突然发现任何困难在大人面前似乎都变得很容易了。”
  王辰浩只是笑而不答,这种带着暗语的谈话还是越神秘越好。
  “士珍觉得制造局应该怎么经营才好?”
  见王辰浩转移话题,王士珍也不好深问下去,只好回答道:“大人已经有了北洋兵器,年内即可供应北洋陆军之所需。而江南制造局内的陆军装备生产线过于陈旧过时,不如承包给民间商人。这样一来可以物尽其用,二来大人是打着从民间集资的旗号来经营的,总得做些掩饰,若是让朝廷权贵们知道美洲银行竟是大人自己的,恐怕会给大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王辰浩点点头,赞同王士珍的话。既然是打着从民间集资的旗号,总得做做样子才是。若真的暴露了自己和美洲银行的关系,恐怕朝廷的那些吸血鬼们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既如此,就把制造局分作两个部分。陆军装备生产制造部分全部承包出去,我们只保留海军装备制造部分。”
  王辰浩定下基调,王士珍立即着手办理。江南制造局造船部门独立出来,更名上海船舶重工。
  由于陈南丰辞职,上海船政重工需要一个在造船方面技术过硬的领军人物出来主持。放眼清帝国的造船领域,自徐寿去世后,能够挑起船舶建造大梁的只有福建船政局的总监魏翰了。
  于是王辰浩将目标放在了魏翰身上。此时,魏翰虽然是福建船政总监,但已经五年多没有建树了。当然,这不是否定他的才学和能力,自是福建船政经费日趋枯竭,朝廷不给订单,而自身造船成本居高不下使得民间造船订单也逐年递减,使得船政局无船可造,自然没有政绩和建树了。
  王辰浩趁机写信给魏翰,请他来上海船舶重工主持工作。魏翰早就听说了王辰浩的大名,得知他改组江南制造局成立上海船舶重工后,魏翰就知道他苦等的机会来了,于是立即动身去上海。
  只是当魏翰抵达上海时,王辰浩突然接到李鸿章的急电要他回去,二人未能见面。不过王辰浩将王士珍留下了,直接任命魏翰为上海船舶重工经理,并把王辰浩的要求告知给了魏翰。
  王辰浩对魏翰的要求是,上海船舶重工要在登云级战列舰回国前完成两座大型船坞的建造工作,并具备仿造登云级战列舰的能力,同时要求自身达到自行设计建造五千吨级巡洋舰的能力。仿造登云级战列舰不难,因为英国方面提供了全套设计图纸,只要大型船坞建成后,再从英国买回关键设备稍作研究既可以自行组装。对于仿造和组装这方面的技术魏翰还是有把握完成的。只是自行设计建造五千吨级巡洋舰,这对魏翰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自行设计建造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魏翰参与过的最大吨位的巡洋舰也不超过两千吨。魏翰是个务实的人,他立即给王辰浩回电,称他会尽量多邀请一些国内外的造舰界朋友帮忙,但他没有把握办成,希望王辰浩能够谅解。
  王辰浩早就估计国内的技术力量不足以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战列舰,因此他才给魏翰的要求放低到建造五千吨级巡洋舰,但这样还是高估了国内的造舰能力,王辰浩不得不另想办法。
  王辰浩记得清末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