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德军增援时间就比联军到达勒芒的时间晚了整整两个小时,被联军飞机的轰炸之后,德军装甲部队为了躲避空中威胁,不得不绕道走山林小路,碰上被炸断的桥梁还得重新架桥。
  当中华帝国军第七装甲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平了勒芒的德军阵地时,隆美尔的援军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隆美尔被迫召回部队,死守鲁昂。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联军攻占了阿拉斯,彻底将二十多万德军包围在鲁昂、亚眠两地。当晚,联军101空降师再次伪装德军溃兵,一举攻占了圣桑斯,彻底切断了鲁昂和亚眠的联系,使其成为两座无法相互增援的孤城。
  隆美尔被围,使得上下诺曼底地区再无德军主力部队,联军迅速建立了上下诺曼底和大巴黎地区的三角战区,两百多万联军部队在此后两个星期内陆续登陆法国。
  而德军已经放弃了大西洋防线,所有德军迅速后撤,德军大本营重新在法西边界和凡尔登、比利时一线构筑第两道防线,原本的大西洋壁垒被彻底撕开,而德军没有任何的反击行动,将主动权也都送给了联合国军。
  至七月五日,联合国军的台风行动取得胜利,一半法国国土被收复。自由法国统帅戴高乐重新入主巴黎,废除维系法国同德国签署的所有条约,勒令法国南部和西部的德战区内的法军立即投降。
  第681章 一波三折的苏德战场
  希特勒万万没有想到他所寄予厚望的大西洋壁垒这么快就被联军攻破。隆美尔手里的二十万德军被围鲁昂和亚眠两地,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更让希特勒抓狂。
  本以为大西洋防线至少能撑半年时间,所以希特勒讲大部分在法国的德军调往东线战场,因为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巨大胜利,三百多万苏军和已经集结到高加索的五十多万中华帝国军,是德军严重的威胁。
  在大西洋战役爆发的同时,东线战场上苏德两军主力部队正在激烈决战当中。
  尽管中华帝国承诺增援苏联,却正如各国媒体猜测的那样,中华帝国故意让苏军跟德军火拼,借德军的枪炮尽可能的屠戮苏联红军力量。
  这种故意削弱苏联的意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只要中华帝国死不承认,苏联也不敢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比较苏联还得指望中华帝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斯大林天天都在暗地里大骂中华帝国无耻,但他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苏联不论是军事装备还是生活物资,都得依赖中华帝国的补给。跟德国打了五年了,苏联在二十年代辛苦攒下来的家底不是被德军炸没了,就是跟德军拼打光了,如果离开中华帝国的援助,苏军甚至寸步难行。
  斯大林不得不忍着,甚至作为领袖不得不低三下四的去求中华帝国驻莫斯科的一名军需联络官。搁着以前,斯大林死也不会那么做的。但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过,斯大林却在心底深处发誓,等打完了这场战争,一定要让中华帝国好看。
  同样,希特勒也看穿了中华帝国的心思。联合国军实际上并不包括苏联在内,各种主要会议都没有苏联参加,这表明中华帝国并不跟苏联一条心。
  因此,希特勒决定在中华帝国死心塌地的帮助苏联之前,一口气打垮苏联。
  为此,希特勒任命曼斯坦因为德军东线战场统帅。指挥东线德军、意军、美军,以及从法国调来的四十五万德军,总计两百六十五军队,准备同苏军再次进行一场主力大决战。
  此前,曼斯坦因也赞同希特勒的观点,即他也认为中华帝国及其仆从国军不可能真心帮助苏联红军作战,因此曼斯坦因也非常有默契的不主动去招惹外高加索方向的亚美尼亚军等中华帝国的仆从国军队,转而只重点攻击苏联红军。
  由于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会战的巨大胜利,苏军一下子趾高气扬了起来。苏联红军指挥官朱可夫下来苏联红军展开大反攻作战行动。务求将德军从苏联领土上赶出去。
  不过,朱可夫一开始非常小心。避免让苏军过快的追击德军,避免被德军反伏击。
  但当联合国军在西线取得大西洋战役的巨大胜利,联军光复巴黎的消息传来,全世界都认为德国人的好日子过去了,希特勒必将失败。朱可夫决心加快反击德军,不能让中华帝国看苏联的笑话。他很快得到了斯大林的点头同意,苏军加快了反攻德军的步伐。但苏军的反攻步伐依然不是很快,德军没有机会反伏击苏军。
  这时,曼斯坦因看穿了朱可夫的心思。为了能让苏军加快反攻追击步伐,曼斯坦因故意在顿河、库尔斯克等地打了几次大败仗,前线德军加快了撤退步伐,并放出消息称德军为了阻止联合国军光复法国而抽调了大部分兵力赶往西线战场,以此来迷惑斯大林和朱可夫。
  朱可夫在发起几次试探性的攻势后,发现同盟国军一触即溃,甚至为了逃命连最强大的虎式坦克都丢掉了。这让斯大林和朱可夫认为德军确实放弃了苏联战场正在全线撤退。于是朱可夫下令苏联红军加快了反攻作战的步伐。
  1943年7月23日,苏德两军主力在明斯克遭遇,爆发了苏德战争以来第一次双方都是作为进攻方而展开的主力大决战。
  此前一个礼拜里,德军一直后撤。引诱苏军追击。由于苏联战场早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夏日到来更是暴雨倾盆造成公路泥泞,不利于机动车辆前行。
  苏军自苏德开战以来,就一直是被动作战,补给就地取得,所以从来没有担心过补给的问题。而德军此前多次因为天气的关系影响补给而在苏军面前吃了大亏,此时德军学的聪明了,故意将苏军引到明斯克地区,那里是德军在白俄罗斯的物资总站,不担心补给的问题,可以跟苏军决战。反而苏军从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转守为攻,一路追击德军,占线拉得太长,补给已经陷入了困难当中。
  但苏军士气高昂,朱可夫手下将军们一致认为几天时间就可以攻占明斯克,夺取德军的补给物资即可。朱可夫虽然有些顾虑,但是不想打击手下们的士气,所以没有坚决反对。
  就这样,苏军在占线太长,补给支撑不到三天的情况下,向明斯克发去了猛攻。
  曼斯坦因从一开始就在算计苏军的补给线路程,前方德军在后撤的时候,明斯克地区的德军就开始加固防御工事,等着苏军来攻击。
  可以说,曼斯坦因在明斯克为苏军准备了一个巨大的口袋,就等着朱可夫往里钻呢。
  明斯克会战于23日下午两点正式打响。担任进攻的苏军第七十五军向守卫明斯克的德党卫军第三师发起了猛攻,结果遭到德军优势火力的猛烈反击,苏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
  朱可夫得知前方部队没有按时攻下明斯克,心中有些担心,但他无法说服他的部下蒙克多夫中将。因为负责进攻明斯克的苏军指挥官正是蒙克多夫的妹夫皮埃克少将。蒙克多夫为皮埃克求情,朱可夫只好给面子,于是延长了一天期限,并未终止其他苏军的进攻行动。
  事实上,朱可夫心里也坚信能够拿下明斯克。因为他所依仗的不单单是苏军的强大战斗意志,更得到了中华帝国方面的支持。
  原来,中华帝国方面表示亚美尼亚军将在三天后攻克基辅。而亚美尼亚军强悍的战斗力得益于其后方是中华帝国强力的后勤补给能力。朱可夫认为就算苏军明日无法攻克明斯克,苏军的补给也不会断,完全可以从亚美尼亚军方面借点过来。所以朱可夫想到自己无后顾之忧,才敢给皮埃克宽限一天时间。
  然而。朱可夫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华帝国方面看到苏军取得第二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已经膨胀到了五百多万兵力,并且对德军展开了大反攻作战行动。苏军的强大一直是中华帝国的心头病,所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担心苏军壮大将来无法控制,密令亚美尼亚军方延缓行动,负责给苏联战场提供空中火力支援的中华帝国塞浦路斯空军基地亦是以各种理由和接口减少对苏军的空中支援行动。
  这样一来,朱可夫所依赖的中华帝国方面的补给没了,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也减少了。
  此时。苏军主力依然按照原计划想明斯克靠拢,等着攻克明斯克后苏军好获取来着德军的物资补给。
  曼斯坦因同样悄悄的将德军主力反包围过来。准备在明斯克地区将苏军主力全部围歼。
  这样,在明斯克地区,苏军很快集结了191。4万兵力,5212辆坦克、25426门火炮,以及2430飞机。
  而曼斯坦因的东线集团军群则集结了包括美、意、奥、芬等国军队在内的共计375。7万兵力,5918辆坦克,32480门火炮,以及2619架飞机。
  朱可夫意识到德军的兵力比苏军的多,但他坚信能够短时间内攻克明斯克。一旦攻克明斯克。德军的大量补给物资将被苏军占有,那么三百多万德军也将不战自溃。
  就像赌牌九一样,输的一方永远都会恨那张冤家牌。
  曼斯坦因和朱可夫二人都将牌压在了明斯克上面,注定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了。
  意识到苏德两军将展开一场空前大决战,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果断命令亚美尼亚军推迟了向基辅的攻击行动,坐等苏德两军拼的鱼死网破,然后再出手坐收渔翁之利。
  果然苏军的猛烈攻势虽然给明斯克德军以重创。但却未能按时攻克明斯克。反而苏军其他部队都以为在26日会占领明斯克所以都派出后勤部队到明斯克索要补给。
  朱可夫害怕了,急忙向亚美尼亚军求救,请求给他们补给物资救命。但亚美尼亚军方受中华帝国的指示,并未向基辅方向前进。距离明斯克苏军300多公里之遥。
  但中华帝国不能直接拒绝救援苏军,当即表示将派出一支部队运送物资前往明斯克。但这批物资何时送到苏军手里则不确定。恰巧德军也防着苏军从亚美尼亚军那里获得补给物资,因此派出一支德军在半路拦截。这恰巧给了中华帝国借口,继续拖延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