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堂春色-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家兄弟谢过朱千里,谢过纪允祯三兄弟,回了家。
送宋箬满回来的人是邺疏华,他此时正和宋老太爷在小厅内坐着喝茶。
“邺公子既然是我家七丫头的是师兄,以后可要常来往,不要见外。”宋老太爷笑得见牙不见眼,邺疏华是皇上的表弟,还是登瀛城的少城主。登瀛城主是不称王的王,管着的十九个州,独立于五国之外。七丫头不能进宫,能嫁给他,做少城主夫人也不错。
“小僧会常来向师弟研讨佛法的。”邺疏华双手合十道。
两人又客气了一番,邺疏华起身告辞。宋老太爷亲自将他送到了大门处才回转,“来人,去告诉三爷,让他明天把七姑娘接回来。”
第二天,宋绥和纪芸把宋箬溪接了回来,宋老太爷为了体现他对孙女的疼爱,让内管家去大厨房挑了几个手脚干净、善做素菜的媳妇子去竹隐院的小厨房里,专门伺候宋箬溪在病期的饭食。还免去了宋箬溪的晨昏定省,一直到病愈为止。
气得宋老太太砸了一套茶具,马太姨娘又头顶茶叶渣,脸带烫伤的在院子里跪了小半个时辰。
宋箬溪对此感到不解,问纪芸道:“娘,我已经不进宫了,老太爷为什么还要对我这么好?”
“昨夜三丫头和五丫头出去观灯,五丫头走散了,被人送了回来,那人姓邺,名疏华,你可认识?”纪芸问道。
“认识,他是觉明大师收的俗家弟子,我叫他师兄。”
“这位邺公子不但是皇上的表弟,还是登瀛城的少城主。老太爷见了他,就象猫儿见了鱼,这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纪芸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只怕老太爷又会失望,师兄他一心向佛,没有娶妻的打算。”宋箬溪笑道。
纪芸眸光微闪,问道:“溪儿,你觉得锦霆好,还是允祯好,还是允祥好?”
“三个表哥都很好。”
“如果只能选一个,溪儿觉得哪个比较好?”
宋箬溪心念一动,听这话的意思,象是要她选老公,表哥表妹结婚,是比较被这个时代人认可的一种结亲方式,低下头拿铜簪子拨了拨手炉里的银丝炭,措词道:“娘,我在净莲寺见过一对双生的姑娘,她们长得一模一样,两眉相距甚远,鼻子塌陷,嘴阔如盆,到了十三岁时,都成大姑娘了,可是她们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咧开嘴笑,把身上弄得脏兮兮的。”
纪芸不解地看着她,道:“两个傻子当然什么都不懂。”
宋箬溪明眸流转,“我就问师父,为什么她们这么傻乎乎的?师父告诉我,因为她们的父亲和她们的母亲是表兄妹。两人的血缘太近,容易生怪胎,也容易生傻子。”
纪芸愣了一下,“这是神尼告诉你的?”
“师父还举了好几个例子给我听。说有人还生出四条腿的孩子,还有生出一双手共有二十根手指,可吓人了。”宋箬溪神色凝重地看着纪芸,“娘,出家人是不打妄语的,师父绝不会无中生有。”
纪芸皱紧双眉,京中有人家是亲上加亲,生的孩子的确有些不尽人意之处,这事要去多打听打听才行,若真是因血缘太近,生怪胎,生傻子,这亲就不能结。
宋箬溪看纪芸若有所思的样子,轻舒了口气。
午后,宋箬溪小睡起来,香草走了进来,跪在地上拼命地磕头。宋箬溪一惊,上前扶起她,“香草,怎么了?”
“姑娘,五少爷送来的那只鹦鹉,已经许久未进食了。”巧桃跟着进来,鹦鹉和兔子,宋箬溪都交给香草养的,鹦鹉不进食,会饿死,就是香草没有照顾,所以香草才会一进门就磕头请罪。
“什么时候的事?”宋箬溪问道。
“已经有几天了,前几日,它还肯吃点谷子和碎米,可是昨儿开始,就什么都不肯入口了。奴婢请三少爷和五少爷来看过,五少爷说鹦鹉病了,三少爷说鹦鹉在闹脾气,两位少爷也说出是什么原因。”巧桃如实禀报道。
宋箬溪披上狐裘走到外室,鸟笼挂在架子上,鹦鹉闭着眼睛,缩着脖子,奄奄一息地蹲在笼子下面,不象平时站在栖木上,“我离开的时候它还好好的,这几天怎么就成这样了?”
香草又跪了下去,宋箬溪转身又扶她起来,“香草,我没有要怪你的意思,我们来找找原因,把它救活。”
“这鸟通灵性,要是饿死,就太可惜了。”香朵轻叹道。
“姑娘,这鸟不是饿死的,是香草昨儿帮它洗澡,鸟儿受寒生病了。”刘四娘走进来,告香草的状。
香草摇手。
“鹦鹉是野生的,身上长着羽毛,淋雨都不会把它淋出病来。”宋箬溪盯了刘四娘一样,“香草拿谷子和水来。”
香草出门拿来了谷子和水。刘四娘沮丧地退到一旁,她又说了姑娘不爱听的话。
宋箬溪手里拿着谷子逗鹦鹉,“乖乖,来吃点。”
鹦鹉缩在原处,动也不动。
“乖乖,不吃会饿死的哟!”宋箬溪打开笼子,把手凑到鹦鹉的嘴边,“吃一点,吃一点好不好?”
“姑娘,你小心,它会啄人。”香绣提醒道。
“我宁愿它啄人,也好过它这样一动不动。”宋箬溪用手抬了抬鹦鹉的头,鹦鹉微睁开眼,似乎看了看宋箬溪,又重新闭上,还是那副要死不断气的模样。
“姑娘,都试过了,没有用,这鹦鹉就是不肯吃东西,不如捉它出来,强行把谷子塞进它嘴里。”巧桃提议道。
宋箬溪没理她,对那鹦鹉道:“你是不是不喜欢呆在笼子里?这样好了,如果你乖乖吃了这些谷子,我就放了你。”
“姑娘,鹦鹉听不懂你的话。”香朵笑道。
“鹦鹉会学舌,它肯定能听得懂我的话。”宋箬溪把谷子放进食盒里,又倒了点水,“你吃了谷子,我就放你走。”
重复了几遍,宋箬溪见那鹦鹉的翅膀微微动了动,笑了起来,“把笼子挂到廊下去,别关笼门。”
“姑娘,不关笼门,它会飞走的。”巧桃急道。
“与其把它关在笼中活活饿死,还不如早早就放了它。”宋箬溪轻叹一声,脸上的表情略显落寞,“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笼子不是它的归宿,让它走吧。”
香绣提着鸟笼出去了,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进来禀报,“姑娘,那只鹦鹉飞走了。”
“鸟儿尚能飞出鸟笼,重获新生,我却只能困在宅门里,从这个宅子到另一个宅子,先是我给长辈们晨昏定省,以后是小辈们给我晨昏定省,那儿也去不了。”宋箬溪倒在榻上,无限感慨地道。
“姑娘的病才刚好点,多休息,别整天想着出去玩。”蚕娘端着药进来了。
宋箬溪闻到药味,皱起了鼻子,叹气,这苦是自找,短痛难熬也要熬,要不然就要被永远关在金丝笼里,连街都上不了,这么想想看,她还算比较幸运。
正月十八日,太后的懿旨颁布,京城选送十五名,周边十城各选送五名,年满十三岁至十七岁的姑娘,于二月十七日进宫备选。
宋老太太语带酸味地道:“七丫头虽然错过了元宵节进宫观灯听曲,但如今借着太后娘娘的这首懿旨,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宫,她真好命哟。”
“七丫头不进宫。”宋老太爷品着茶,淡淡地道。
“啊?”宋老太太愣了一下,“不进宫了?”
“我们这一支的姑娘,都不参加备选。”这是宋老太爷与大老太爷商量后的结果
宋老太爷的态度转变的太突然,宋老太太错愕不已,“为什么?”
“这件事,你不用多问。”宋老太爷放下杯子,抬腿走人。
宋老太太冲着他的背影不屑地撇了撇嘴。
宋绥的任职也得到了落实,擢升一级,正四品鸿胪寺卿。宋老太太还没来得及高兴宋箬溪不能进宫得宠,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备受打击,肥脸扭曲变形,不是说这个贱种升半级,怎么升了一级?她的儿子连个一官半职也没有,庶出反比嫡出的强,她这口气咽不下去。
舍不得骂儿子,宋老太太把文氏叫过去,厉声道:“跪下。”
文氏乖乖跪了下去。
“身为正妻,不知规劝夫婿读书求上进,反到撺掇着他去外面去养鸟……”宋老太太拍着桌子,她才刚开骂,文氏身子一软,倒了下去,骇得老太太呆愣住了,良久,回过神,“来人,快去请大夫。”
大夫请来,一诊脉,四太太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嫡子无子,同样令宋老太太忧心不已,虽然不知道文氏这胎是否能生出儿子来,但总有了个希望,高兴地免了文氏的晨昏定省,可是接着再给她添上一堵,把身边的叫穗儿的丫鬟指给了宋纾。
看着躺在床上的文氏脸色发青,纪芸伸手掖了掖被子,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四弟妹,自己身体要紧,不需要为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生气。”
文氏深吸了口气,语气平静地道:“把菱轩收拾出来。”
穗儿在菱轩住下了,宋纾顾忌着文氏的心情,没有过去,陪在文氏身边,文氏的心里这才稍微舒服一点,对宋老太太的怨恨又添了几分。
次日,宋箬溪要去桃花庵抄写经书,纪芸不同意,“你病刚好,不能出去吹风。”
“娘,我坐马车去,又不是骑马去,不会吹风的,你就让我去嘛!”宋箬溪撒娇道。
“溪儿,娘今天有事不能陪你去,你大哥又去了国子监,淮儿也要上学,没人陪你去,还是不要去了,好不好?在家里抄经也是一样的。”宋绥升了官,有些锦上添花的人要过府道贺,纪芸不好出门。
“娘,你答应让我去庵里抄写经书的,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宋箬溪抱着纪芸的手臂,不依地摇她。
“娘是答应了,可是没人陪你去,娘不放心。等下回,娘陪你一起去。”
“我带蚕娘同去,蚕娘的武功好,五六个大汉都不是她的对手。”
“她有这么厉害吗?”纪芸不相信地问道。
“娘,你还记得江家兄妹的事吧,就是蚕娘抓住那些人的,有她在我身边,保证什么危险都没有。”宋箬溪卖力地说服纪芸。
纪芸看着她,“一定要去?”
“娘。”宋箬溪继续摇她。
“好了好了,别摇了,别摇了,再摇,娘就让你摇散架了。”纪芸嗔怪地点了点她的额头,“倔丫头。”
宋箬溪带着蚕娘、香绣和青荷坐着马车前往桃花庵。在静余的禅房内见到邺疏华,宋箬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