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堂春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族人做出无谓的牺牲,愚蠢到了极点。”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陈陌挑眉问道。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若是我,我就换个君不贤,臣不良,民心叛离的国家谋大事。当皇帝,在那当不是一样,舍难取易才是明智的作法。”
“换个国家?”陈陌微眯了眯双眼,唇角勾起一丝诡谲笑容,“碧娘,放了她。”
碧娘松开手,宋箬溪跳起扑向慧谨。慧谨伸手抱了抱她,牵起她的手,站起身道:“施主性情执着难动,贫尼也不指望可以凭借三言两语化解,只希望施主日后行事,多怀仁慈之心,不要令哀鸿遍野,千里白骨。”
“神尼不必多言,神尼是修行之人,有慈悲之心,我只有虎狼之心。”陈陌提壶续了杯温茶,举杯,一饮而尽,“送客!”
慧谨脸上现出一丝沉重,念了声佛号,牵着宋箬溪的手,向门外走去。
“宋箬溪。”就在宋箬溪要迈出门槛,陈陌突然开口唤她俗名。
宋箬溪一惊,往慧谨身旁缩了缩。慧谨低头给了她一个安抚的微笑,轻轻捏了捏她的手。
“宋箬溪,他日我君临天下,你就是我的皇后。”陈陌霸道地宣称。
宋箬溪没有想到她为脱身所说的话,会让陈陌对她另眼相看,冒出了这样的念头,太过惊愕也太过慌乱,对陈陌那施恩般地语气并没有多在意,拉着慧谨落荒而逃。
师徒二人出了镇,沿着山路缓缓而行。走了一段路,见四下无人,宋箬溪愁眉苦脸地道:“师父,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你的话让这件事有了另一个契机,不算说错。”慧谨轻轻浅笑,抬头看着天,“双日争辉,战祸连绵,黎民受苦;一日换位,天下局势已改,风云际会。”
宋箬溪仰首望天,日光耀眼,微眯起双眸,“五国鼎立已过百年,闽国现在排除在外,免除了战乱,可是陈陌要君临天下,就必须在其他四国中择其一兴兵作乱,兴兵必有伤亡,黎民百姓还是要受苦啊。”
“君主贤明能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君主昏庸则使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慧谨顿了顿,“盛极而衰,因果循环,从无至有,从有至无,生生不息,周而复转,人生如此,天下亦如此。”
“这话是什么意思?”宋箬溪微蹙眉尖。
“陈陌命格奇贵,确有帝王之相,由他取代无道昏君,是天命所归。”
宋箬溪一惊,忙问道:“那我会成为他的皇后吗?”
“你已非你,命格改换,为师无法推算。”
无法推算,那就是有这可能,要她当那个狡诈男人的皇后,她一定会短命,宋箬溪小脸垮了下来,“师父,我不要当他的皇后。”
“皇后是天下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母仪天下,你不喜欢吗?”
宋箬溪正颜道:“师父,皇后看起来是尊贵至极,一人之下万人之,可事实上不过是仰男人的鼻息过日子,还要跟无数的女人明争暗斗,那个尊贵的位置,谁喜欢,谁拿去,我不稀罕!”
慧谨笑,低头看着她,道:“浮云远在天边,此时未雨绸缪未免太早了些。”
宋箬溪一听这话,哑然失笑,夺天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起码要耗费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等陈陌成功登基称帝,她早就人老珠黄,别说陈陌不会记得这多年前的一句戏言,就是记得,百分之一百不会兑现,她根本无须为不可能发生的事麻恼,唇角上扬,“师父,我们快走吧!”
师徒俩回到寺里,已是黄昏,不是慧谨年老走不动,而是宋箬溪走三步歇两歇,拖拖拉拉,一个时辰的路,硬是让她走了两个半时辰。
“从明日起,你卯时初起床。”
宋箬溪没太弄清楚古代的计时方法,赶紧数着手指头换算,五点钟起床?皱眉,“师父,这么早起来做什么?”
“随为师去山上走走。”
“哦。”禅房到了,宋箬溪随口答应,没去想慧谨话中这走走是什么意思,一个箭步冲进房,往床上一躺,四肢伸直,长舒一口气,走得快累死了,要好好歇歇才行。
慧谨跟着走进去了,看宋箬溪毫无仪态地躺在床上,叹了口气,静尘学了这么久的闺阁礼仪,全然无用,还是这般率性而为。
------题外话------
请收藏!

 第二十五章 生日
夏季天亮的早,卯时已是阳光明媚,慧谨将睡得香甜的宋箬溪从床上挖起来,带着她从山门出去,拐上左侧的小路,往山上爬。寂静的山林四周无声,曲曲折折的小路蜿蜒回转,野花漫山遍野,晨风弥漫着清新的香味,阳光透过繁茂的树枝洒落一地光斑,慧谨在前面健步如飞,一脸困意的宋箬溪跟在后面步履艰难。
“师父,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宋箬溪气喘吁吁地问道。
慧谨回头道:“不去哪,就爬爬山。”
宋箬溪无比苦闷,这么早起来,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原来就只是爬爬山,打着呵欠道:“师父,爬山用不着这么早,根据科学研究,傍晚锻炼最有益。”
慧谨口颂佛号,道:“清晨之曙光也。六根虚静者。远离四大曰虚。不外流逸曰静。无复驰逸。亦不缘外尘义也。四浊已超。根尘不黏。故曰。内外湛明。从此内无能入之根。外无所入……”
“啊!”宋箬溪听到佛经头就隐隐作痛,“师父,您不要念了,我爬山就是了。”
慧谨轻笑摇头,师徒俩穿过一片松林,来到山崖边,两棵大树的中间有一块平整的巨石,慧谨爬上石头,盘腿而坐。宋箬溪迟疑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跟着爬了上去,在慧谨身边坐下,太阳当头照,“师父,我们是来这吸收太阳的精华吗?”
“静尘,吹首曲子吧!”慧谨从衣袖里摸出竹笛,递给宋箬溪。
宋箬溪看了一下四周全是松树,问道:“师父,我吹《松涛曲》行不行?”
慧谨微微颔首。
晨风拂过,松枝摇曳,仿佛在随着悠扬的笛声翩翩起舞。一曲吹罢,慧谨从石头下来,“我们回去吧!”
宋箬溪犯迷糊了,爬上来,坐一坐,吹首曲子,又回去,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呀?“师父,您老有什么用意,还是明说的好,徒弟我很笨,不是太明白您的意思。”
“静尘,以后你每天都到这里来坐一坐。”
“师父,紫竹台的环境就很好,在那练吹笛就行了。”宋箬溪没干劲天天这么早就往山上爬。
慧谨微微一笑,道:“不是让你来这练吹笛,是让你爬山活动筋骨,让身体强壮些,少生点病,少喝点药。”
宋箬溪想起昨天和今天的事,小脸微红,为没能体会慧谨的一片苦心,感到惭愧,在现代依仗着身体好,懒习惯了,忘记现在这个身体非常的娇弱,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要是不好好锻炼,得小病都有可能会要了命,“师父,我以后会天天来爬山的。”
“你可以带笛子来吹曲子,也可以带书来看,随你自己喜欢。”慧谨道。
“知道了,师父。”宋箬溪挽起慧谨的胳膊,笑盈盈地道。
从这日起,夏季,宋箬溪卯时初上山,春秋两季,辰时初上山,冬季辰时两刻上山,遇下雨下雪天,就在房里做做体操,努力把身体锻炼的强壮些。
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亦是宋箬溪十岁的生日,寺中香客云集。
慧谨送给她一幅画当生日礼物,画上画着疏梅劲松,清清淡淡,洁净无瑕,不染尘埃,幽谷山崖边疏梅空灵、淡雅、幽清,岩石罅隙上劲松润泽、苍茫、深邃。
“梅凌寒绽放,松四季长青,师父希望你如梅松一般。”
“谢谢师父,弟子不会辜负师父对弟子的期望。”宋箬溪正颜道。
静叶等诸位师兄大多送的是各类手抄经书,或者手绣经书,宋箬溪一一道谢,然后将经书搁在箱底。
寺中众尼忙着迎接香客,宋箬溪去小院找安隅。蚕娘给她做的碗五色长寿面,汤色清爽,“谢谢蚕娘,好好吃。”
“姑娘喜欢吃就好。”蚕娘木讷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拿着托盘离去。
等宋箬溪吃完面,安隅递给她一个小锦盒,“静尘,看看可喜欢?”
宋箬溪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仔玉对剖而成的两个葫芦纹白玉佩,玉质温润,雕工精致,一看就是好东西,价格不菲,“安姨,这个很贵吧?”
“我问你喜不喜欢,你管它贵不贵做什么。”安隅嗔怪地横了她一眼。
“喜欢。”宋箬溪笑,眸光微转,对安隅的身份愈发的感到好奇。
申时末,宋箬溪拿着锦盒出门,锁上院门,就回家了,没有注意不远处的阴影下有双眼睛一直盯着她,在她离开后,一个穿着蓝衣灰裙,挽着小偏髻的人悄悄地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里看了看,侧耳听了听里面的动静,又悄悄离去。
时光荏苒,转眼秋去冬来,天气越发的寒冷,凌厉的北风肆意横行,刮得树枝哗哗的响。蚕娘站在廊下,看着阴沉沉地天,道:“姑娘今日怕是不会来了。”
“你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要给她吃?”安隅带着笑意的声音从房内传来。
“做了莲子桂圆甜汤。”
“天寒正好喝点热汤暖身,端碗来给我。”
“是,居士。”蚕娘转身去厨房盛汤。
天色愈加的阴沉,寒风渐狂,还夹杂着雨点,在这风中雨里一道身影飞快地在林中掠过,越过净莲寺高高的围墙,站在一个石亭的顶上,辨别了一下方向,足尖一点,飞身掠去。
来人落在了安隅住的小院的葡萄架上,迎风而立,衣袂翻飞,不曾束起的黑发,也随风而扬。如果宋箬溪在这里,她就会认出,来人就是去年她曾在溪边见过的紫衣男子。
蚕娘端着托盘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一眼就看着站在葡萄架上,穿紫衣的男子,目光落在他悬在腰间的那块玲珑剔透的羊脂玉佩上,脸色瞬间惨白,嘴唇颤抖,活象看到鬼怪一般。
紫衣男子居高临下地看着蚕娘,微微勾起唇角,“蚕娘,好久不见!”
------题外话------
请收藏!

 第二十六章 往事
“十五年不见,上官少爷已经长大了,蚕娘眼拙险些认不出来。”蚕娘镇定下来,虽用的是旧时的称呼,可蚕娘清楚的知道他已不是十五年前,那个吵着要她做糕点的九岁幼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