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侦探路-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棠阌斡尽!毙』镒涌瓷先ビ卸甙怂辏蛔阋幻灼叩母鐾罚は嗳绾1叩亩炻咽谎廖尢厣钥际辈⒚挥幸鹇览龌淖⒁狻>」苈览龌恢倍枷胙坝斡荆砸桓瞿吧腥硕运硐殖龅娜刃幕故蔷哂幸恢直灸艿姆婪缎睦怼H羰潜镜乜谝舻哪腥耍览龌嵘兑膊凰稻偷奔醋呖商祷暗纳羰堑氐氐赖赖纳蜓羧耍饩褪孤览龌柿艘痪洌骸澳闶巧蜓衾吹陌桑俊毙』镒踊卮鹚凳巧蜓鬉厂的,在大连驻在。一听说他是A厂的,吕丽华眼睛一亮,因为A厂是沈阳有名的大企业,吕丽华的家就住在距A厂不远的地方。 
  他乡见老乡,一种亲切感顿时使吕丽华放松了防范心理。二人简单的唠了一会儿之后吕丽华便不客气地将胶圈套在身上,在小伙子的呵护下,尽情地享受起大海带给她的快乐。这天,吕丽华和小伙子足足在海里泡了半天,直到傍晚的时候,两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打这以后,也用不着什么约会,每到星期日,吕丽华和小伙子都会准时出现在海边。时间长了,吕丽华知道小伙子叫陈东,28岁,已经连续驻在大连三四年了。慢慢的,吕丽华觉得这个叫陈东的小伙子尽管其貌不扬,但他特别会说,也特别会来事。有时候,两个人游累了,陈东会领她坐在沙滩上,给她讲许许多多希奇古怪的见闻;有时候饿了,陈东会带她去海边的小饭店品尝海鲜;特别是每次分手的时候,陈东总会捡吕丽华爱吃的小零食买上几样,塞在她的手里。 
  和陈东来往之后,吕丽华觉得特别开心,别的什么都没多想。直到大三的时候,陈东建议两个人搬到一起住时,吕丽华才猛烈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时她才开始认认真真地重新审视起陈东来。不过,想来想去,她觉得陈东除了大自己8岁、个子不高、长的不帅、学历不高之外,其它方面样样都不错。尤其是陈东说话总是能说道自己心里去,还特别知冷知热,懂得疼爱自己。其实,一个女人找男人不就是让他疼爱的吗?想来想去,吕丽华理智的天平开始向陈东一方倾斜。又被陈东甜言蜜语地哄过几次之后,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背着校方和陈东住到了一起。直到吕丽华在临毕业时身体有了反应,急着追问陈东下一步怎么办时,陈东才坚决而又痛苦的向吕丽华表态:“孩子留着,我近日就回沈阳和妻子办离婚手续,等你毕业分配回沈阳之后咱们就登记结婚。”   
  丈夫失踪了(2)   
  第一次听说陈东在沈阳还有妻子,吕丽华惊得目瞪口呆。在此之前,吕丽华一直单纯地以为,各工厂派出驻在的业务员都应该是未婚的小伙子。所以,她从未询问过陈东是否结婚,现在听陈东这么一说,她气得又哭又叫地大闹了好几天。可闹归闹,事已至此,她最后还得按陈东给她安排的路子走。 
  吕丽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回沈阳之后,以自己漂亮的容貌、苗条的身材、文雅的气质和高等学历,很快就引起了单位内外一些优秀未婚男士们的注目。有的人托人介绍,有的人发来情书,有的人干脆以送电影票的方式直接向她表露心迹,但都被吕丽华拒之门外。当吕丽华闪电般地嫁给了离过婚的普通业务员陈东时,以前向她求婚的男士们无不大跌眼镜。好在他们结婚和时候正是文革时期,那时候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知识分子并不吃香。因此,吕丽华和陈东这种不般配的反差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婚后,陈东被工厂调回了沈阳。这以后许多年,两个人一直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并有了三个女儿。 
  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头脑灵活的陈东看自己在工厂里已没什么发展,就和厂里办了个停薪留职手续,在沈阳繁华的太原街租了一个门点干起了经营五金机电产品的生意。陈东凭着自己在厂里当业务员时认识人多、路子较广的优势,又通过请客户吃饭、给客户送礼等方式,一时把生意搞得比较不错。后来,随着吕丽华所在的企业开始不景气,吕丽华也一狠心辞去了厂里的工作,跟着丈夫陈东一起经起商来。吕丽华的加入,很快就给陈东的小买卖带来了一个升级式的变化。原来陈东一个人干的时候,采用的是小打小闹的方式:规模不大、存货不多、品种较少、等客上门、小富即安。吕丽华加入后,她让陈东主外,负责进货和开发客户;而自己主内,负责销售和结算。在销售上,她也采取了个人买让利,公家买给个人回扣等相对灵活的经销方式。结果,生意越做越火,买卖越干越大。没几年的工夫,他们已由一个仅两个柜台的小门点,变成了一家拥有10个柜台和一个库房、6个雇员的销售部,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成了富翁之后,陈东购置了一台丰田牌客货两用汽车,有事没事他几乎总在外跑。慢慢的,他由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变成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吕丽华问起,他不是说陪客户吃饭就是说和朋友一起玩牌,有时候一连几天不回家就说去外地了。对此,吕丽华并没有多想,一是知道他确确实实是忙;二是觉得他那么大年岁了,还能怎样?再加上吕丽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根本也顾不过来多想什么。直到1988年7月的一天,丈夫陈东一去不回不说,还从帐面上提走了80多万现金,这时吕丽华才明白:陈东是离家而去了。 
  陈东一走,里里外外的事就全压在吕丽华身上了,吕丽华也把一门心思全都扑到了经营上。沉重而纷繁的商务在为她带来了可观的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她对陈东的事儿根本没时间去想。直到陈东出走后第二年,她才从一些客户的嘴里,隐隐约约地听说陈东是和一个30多岁的女人在外面另搭锅灶了,而且还有了儿子。这时,一句当年陈东说的话才在吕丽华心里清晰起来。记得在他们步入百万富翁行列之后的一个夜晚,陈东和吕丽华亲热之后曾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辈子什么都有啦,就差了个儿子!”吕丽华清楚地记得陈东说完这话的时候自己还逗了他一句:“你想要儿子,谁能给你生你就找谁去,我是生不出来了……”吕丽华此时才明白,陈东当初说的这话并不是开玩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于那个30多岁的女人,吕丽华似乎也有点印象。曾经有段时间,陈东跟吕丽华说要做一个路牌广告,这时就有个30多岁的女人经常来找陈东。开始吕丽华听陈东说这个女人是来拉广告的,可那女人来了几次也没拿出个设计图样来,还和陈东眉来眼去的。吕丽华一来气就对陈东说,广告咱们不做了,你也别让她再来了……现在看来,跟陈东在一起的,十有八九就是这个女人。遗憾的是吕丽华当初既没问那个女人叫什么名字,也没打听她是哪个广告公司的。 
  陈东出走后,吕丽华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陈东伤透了她的心,他爱哪儿去、就哪儿去吧!促使吕丽华寻找陈东的决心缘于她的3个女儿。由于大女儿、二女儿婚事临近,父亲的角色便显得十分重要。自父亲出走后,3个女儿都一直在鼓动母亲,哪怕是离婚,也得先把父亲找到再说。吕丽华经女儿们一说,原来说啥也不想找陈东的心也开始动摇了。可茫茫人海,上哪儿去找 ?谁去找?这都成了难题。 
  吕丽华也不止一次地想过:中国若是像外国似的有私人侦探该多好!正是因为这样,当小女儿从报纸上看到克顿调查事务所的消息并对她说了之后,她甚至连想都没有多想就拨通了侦探所的电话。 
  听完了吕丽华的讲述,我很想知道她内心深处的真实用意,便问到:“我们为你找到陈东之后,你会怎样对待他呢?” 
  吕丽华低头不语,想了老半天后才说:“找到他之后我不会打他、也不会骂他,他提出离婚我也同意,我只是想让他把心里想法说清楚,对自己、对女儿们也好有个交待。”摸准了委托人的真实用意,我就把案子接了。   
  丈夫失踪了(3)   
  二、丈夫找到了 
  案子接了下来,调查工作从哪儿展开呢?我最先想到的是应在吕丽华雇员中寻找线索。一般来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陈东平日里跟哪个女人来往最多,吕丽华也许一点也不知道,但她身边的人却心知肚明,特别是给陈东开车的司机应该最清楚。陈东出走之后,尽管吕丽华再三追问,司机从没向吕丽华透露过一点口风。我分析,这也许是司机受过陈东恩惠的结果。想到此,我带着我的老搭档苏琼,通过吕丽华找到司机进行询问。那个司机开始说啥也不说,后来经过反反复复地做思想工作,他才吞吞吐吐地说,陈东是跟一个叫张小娜的女人在一起,张小娜也就是吕丽华所说的那个找陈东谈广告的女人,他们俩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新建的陵西小区里租的房子。司机说他只是在为陈东送东西的时候到过这个陵西小区,但陈东他们租的楼是几单元几楼几号自己完全不清楚。司机讲得虽说不细,总算是为我们划定了一个调查范围。 
  第二天,我带着苏琼去陵西小区开展调查。经过向居民委员会人员和常在小区院内活动的离退休老人打听,得知是有一个60来岁的老头领着一个30多岁的女人在此租房。那女的还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小区居民的帮助下,我们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弄明白了,陈东所租的房子是在3单元5楼3号。这天晚上,我带着侦探蒋楠和苏琼开着我的那辆北京吉普车,来到陵西小区从楼下观察:陈东所租用的房间窗子并没有亮灯,看来是屋内没人。于是我们便去敲门。好在我和苏琼都在公安机关工作过,苏琼这天穿上了她的警服,又是年近五旬的女同志,这样极不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门敲开以后,开门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人,她怯生生地问了一句:“谁,什么事?”苏琼不慌不忙地说:“我是派出所的,查一下户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