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侦探路-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板熟悉这两个骗子,必然能知道更多一些这两个骗子的详尽情况。 
  赵磊和胡志伟通过当地派出所,找到了这个阿庆嫂。谁知这个阿庆嫂,却一口咬定根本不认识什么陆杰、郑北平,还有什么小董。她这个饭店,在那个月也根本没有住过什么叫陆杰、郑北平的客人。“不信,你们可以查旅客登记簿嘛!”找来当月的旅客登记簿一查,果然没有这两个人,但却查到了小董的名字! 
  线索再一次中断。 
  到此,实际上C市钢管被骗案,什么线索也没有,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无所有”的“空”!没有照片,没有地址,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 
  要在茫茫然的人海中去寻觅出两个没有照片,没有地址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骗子,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古怪的天方夜谭。 
  这个案子,接还是不接? 
  就在我正犹豫的时候,王厂长向我们投来了那双充满期望和充满哀求的眼神。也难怪,他的精神压力实在不算轻松。案发后,厂里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想必是王厂长拿了人家的钱。要不、款没入帐,他凭什么把上千吨的钢管往外放?”还有的说:“听说那个姓陆的骗子一笔就先给了他5万元……” 
  看来,不找到骗子,挽不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说,自己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公安局搞了两年还没抓到骗子,他现在只能把希望寄予在我们私人侦探身上啦! 
  于是,我和我的探员们进行了紧急磋商。 
  我们既然选择了私人侦探这个行业,就不能不面对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扑朔迷离的难题。或许,正是因为有社会难题的存在,才有私人侦探的存在;或许,正因为这些难题的破解,才能体现出私人侦探的生命价值! 
  紧急磋商的结果,我们决定,把这个案子接下来。 
  我告诉王厂长,我们既然接手,就不会没完没了的跑“马拉松”。请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如果破不了案,除了必需的差旅费外,我们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王厂长不相信:“一个月?” 
  我点了点了头说:“是的,一个月!快了,也许只要20天。” 
  三、以骗治骗定决策 
  接案后,我就一直在想:王厂长是个精明透顶的人,在他走过的道路中,险滩、暗礁、陷阱……没少经历过,但一个个都让他绕过去了。为什么两个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却把他给绕进去了呢?再说,陪同在座的一个副厂长和一个销售科科长,也不可谓不见多识广,不可谓不经验丰富,为什么也同时中了两个骗子的圈套?再说,当场识破骗术并不存在任何困难。比如在提货之前给银行打个电话,查验一下支票的真伪。给B市物资公司去个电话,验明一下两个人的“正身”。为什么这些应该去做的都没有做,对两个骗子的骗术笃信得如此痴迷呢? 
  我和我的探员们解剖分析的结果是—— 
  从社会心理学来说,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着一定生命状态。一个生命状态和另一个生命状态交往,必然会产生两者之间相互的潜移默化。如果一个生命状态有意识地向另一毫无警觉的生命状态施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就有可能改变另一个生命状态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有意识的影响,目的是使另一生命状态“服从”。“服从”是一种将个人行为和目的相联系的心理机制,而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制造某种特定环境,给以各种“暗示”,造成另一生命状态心理认识的错位,以确认自己在对方心理上的地位,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服从”。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4)   
  这两个骗子在厂门口的那一番表演,就是以“暗示”的方法,使两个门卫发生了心理认识错位,以为这两个人来头不小,肯定是王厂长的朋友。小董虽然是个普通青工,在王厂长的头脑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却容易制造两个骗子“可信度”的小环境,是“暗示”手法的另一种表现。小董的出现,使王厂长松懈了自己意识的警觉性,从而初步确定了两个骗子在自己头脑中的可信地位,于是便朝对方设定的“服从”圈套向前迈进了至为关键的一步。为了进行“暗示”,缺少不了一些必要的小道具,比如:适合扮演角色身份的豪华车、高级服装、手机、高档皮包、中华香烟以及印刷精美的名片和介绍信,等等。 
  当然,要使“暗示”获得成功,最关键的是角色扮演得到位,正如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主张的那样:要求扮演角色的扮演者在创造角色时要有意识地体验角色,正确地生活于角色之中,由此产生“我就是”的真实感和信念。这两个骗子的表演不可谓不到位,那做派、那语气、那眼神、那举手投足等等,无一不显示着他就是某物质公司的大买家,无一不显示出他的身份的真实性。 
  王厂长不是没有对这种“暗示”产生过心理上本能的抗拒。比如在饭店吃饭喝酒前,他明确提出结帐问题。这是通过两个骗子的种种“暗示”性的“潜移默化”,对两个骗子扮演的角色身份已经确认无疑,但是对结帐方式尚保留着最后一道防线。能不能突破这最后一道防线,是这两个骗子的骗局能否成功的至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陆杰这个骗子,这时只能提高“暗示”的强度。这一强度的提高,有巨大的冒险性,一是压过对方本能的心理抗拒,从而使自己的“信任度”得到进一步的确认,那就闯过了这一关,使对方的生命状态达到对自己的“服从”,圆满地完成骗局;另一种结果是本身生命状态的“暗示”没有压过对方生命状态本能的心理抗拒,对方在最后一道防线没有达到对自己的“服从”,自然是骗局败露,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在这关键时刻,这个骗子孤注一掷,使出了请王厂长立即给银行挂电话,以查验自己在银行里是否有款。结果这一招使王厂长全线崩溃,生命状态完全处于对方生命状态的控制之下。 
  在两个生命状态相互作用的潜移默化中,王厂长心理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他那个生命群体的认同态度,产生社会行为心理学所说的“相符行为”。也可能当时某个个体生命状态会有不同的心理抗拒机制,但因为相信自己一方主体生命状态的认可,而决定了自己的认识定位。比如说,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社会环境里,一般说来,有些人并不想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总想和其他人差不多。当他面临和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时,他是不愿意偏离群体规范的。即他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越规者”或“不合群的人”。何况作为主题的生命状态已经认可,自己更不愿意唱出不同的反调。在这桩诈骗案中,当王厂长在心态上已经完全确定了两个骗子的“可信度”后,接着陆杰又使出出手大方的结帐买单,赠送香烟、打火机以及许诺事成之后再提出5万元给众人,就把这种“暗示”推波助澜到了高潮。所以这些平时看似“绝顶聪明”的人,也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两个骗子的俘虏。 
  然而,骗子究竟是骗子,是骗子总会露出马脚。 
  利用小董做工具,使王厂长松懈了警觉。但正是这个小董提供的线索,使骗子陆杰和郑北平露出了行踪。小董提供的情况是这两个骗子当时可能在这家饭店住宿,公安部门从旅客登记簿上没有查到两个骗子住宿的登记记录。这只能说明这样的问题:一是这两个骗子的确没有在这里住宿,但从“阿庆嫂”和两个骗子熟悉的情况来看,这两个骗子如果没有在这里住宿,很可能居住离此不远,因是郊区,远处的人不会专门为吃一顿饭而上这儿来;二是这两个骗子在这儿住宿而没有登记,那就更进一步说明阿庆嫂和两个骗子的不一般的关系,很有可能这个饭店就是他们活动据点,也有可能“阿庆嫂”就是这个诈骗集团的成员之一。总之,不论处于哪种情况,阿庆嫂认识和熟悉这两个骗子,这是可以确认无疑的。正因为如此,阿庆嫂才成为我们唯一可用的线索。 
  “如果有个更大的发财机会,这两个骗子会不会从暗处里钻出来?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看,这两个骗子专爱在金属行业上行骗,如果我们手头上有那么一大批有巨额利润的金属在手,能不能把这条毒蛇从洞里引出来?” 
  我的动议,立即引起了老侦探张国泰和陈涛、耿宝山的呼应。 
  我们对两个骗子在这桩诈骗案中使用的心理诈骗术的剖析,终于派上了用场。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既然骗子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社会心理学的某些手段,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同样的办法,让“暗示”、“潜移默化”、“服从”等等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发生效应?他们既然能使王厂长等人发生认知上的错位,那我们今天也让他们坐到王厂长的位置上,尝一尝在认知错位后受骗上当的滋味! 
  凭直觉,我们不相信那家阿庆嫂饭店和这桩案子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更不相信那位腿快手快眼快嘴快,像是蝴蝶飞来飞去的阿庆嫂林里美会和两个骗子没有一点牵扯。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5)   
  中国有句俗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桩诈骗案从这家阿庆嫂饭店开始,而这位阿庆嫂又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要找到这两个骗子,就必须从这家阿庆嫂饭店和这家饭店的老板娘林里美入手! 
  一辆崭新的丰田面包车,在阿庆嫂饭店门口嘎地停下。阿庆嫂从店里前厅迎出来,因为天热,她头上的那块蓝底白花的家织布头巾换成了一块浸透了凉水的白底蓝色图案的新毛巾,腰上的围裙虽然没有脱下,但是穿的却是透明的细纱半袖衬衣。虽然没有了戏里阿庆嫂的朴素,但却显得更加俏丽、妩媚动人。 
  戴着墨镜的陈涛故意把车窗拉下,对着手机大声说话:“徐总经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