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活该你见鬼! 作者:南岛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7-27完结)-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七妥协了。

    他不得不妥协。

    杀手楼这位倒霉的副楼主离开之后,胤禟才挑眉看向元春那方:“他的身份,春儿如何得知?”

    “我说我猜的,爷可相信?”

    “只要是你说的,爷当然信。”

    元春嗔他一眼,笑道:“我学了一道鬼符,能追踪他的名字和身份。”

    胤禟的第一感觉就是庆幸,他庆幸自己娶了这个福缘深厚并且本事大的侧福晋,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得皇阿玛信任,同五哥一道站在超然的位置,帮额娘在宫中彻底站住脚,多子多财多福……大多是元春的功劳。

    能够娶到这样的侧福晋是上辈子积德。

    元春从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以及得到的东西,胤禟却总觉得亏欠了她,别的不说,侧福晋这身份就太低了些,正房她也住得的。瞧那蒙古来的续弦……空有漂亮脸蛋,无才无德无宽容之心,惹到她就是一顿鞭子。她都能成正室,真是难为元春。

    有句话叫,你非我,岂知我之愿。

    胤禟觉得嫡福晋的位置好,元春却觉得如今就很圆满,有个将自己放在心尖上的夫君,有那么多儿子傍身,宜妃娘娘也是和善的,万岁爷更不会刁难她。元春求的从来就不是惊天的荣华,而是过上安逸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康熙朝一共发生过三次八级以上大地震。分别在七年,十八年,三十四年。我写文的时候是以符合剧情为基准,不符合历史,这一点虽然大家都知道,还是做个说明,万一误导了学生那就罪过大了。说起来,我上学那会儿是文科生,不过偏得严重,地理灰常好,历史简直不堪入目,所以我从来不写历史文。

 第100章

    胤禟这边进展很顺利;搞定了对市场影响巨大的几位粮商之后;京城局势就稳定了许多,因为房屋坍塌造成无家可归的慌张在淡化。胤禟的行为让他们增加了对朝廷的信赖度。

    小老百姓有个德行,就算发生再大的地动,无论如何也要将钱财拿走;否则会心塞至死。这个好习惯帮助大多数人带出属于自己的金银锞子和铜板,有了这些;东西照样买,饭照样吃,还能去铁狮子胡同口领救济。

    拿来救济京城百姓的米粮是胤禟自己出的;他有囤积一些必需品的习惯;毕竟;谁也不会知道你下一刻会遇到什么事,这样做有备无患。

    胤禟每天布粥一个时辰,每个人能领一碗稀粥一个馍馍,瞧着东西不多,对许多人而言却是救命的食物。有人叫嚣说施粥时间这么短,纯属作秀;又有人说,这稀粥里头连米粒都没多少,也没油水,吃了怎么抵得住;还有人说九阿哥这么多钱,竟然这样抠门的……

    这样的言论煽动了一些人,想强抢,就被杀手楼的“赈灾志愿者”击毙,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能赚钱那是我们爷的本事,不是开仓放粮的条件。这太平盛世谁会往自家库房之中囤积太多的粮食?我们爷是临时买了米来施粥。做这样的事只是为了帮助百姓们渡过难关,天灾之后最重要的是活着,想吃的好你们找错了地方。路公公就把话放在这里,我们爷不会小气到因为这点事故停止施粥,同时,若再有人闹事,地上这个就是榜样……”发稀粥发馍馍都是小路子亲自监督的,那粥是什么样他比谁都清楚,什么叫米太少?一碗粥里四分之一都是米这已经超过了京城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

    本来嘛,这碗稀粥就是多余的,顶饱的还是那粗面馍馍。

    九阿哥府施粥还能是此等?

    有这么多米还有个馍馍充饥,虽然每天只发一个时辰,那也不少了,能够帮助到许多人。稍微有良心的都不会说风凉话,而是心存感激。

    京城里的达官贵人还少了?发善心施粥的也不少,大多没坚持几日,更恶心的是他们根本不供应馍馍,每人一碗稀粥,几丝咸菜而已。

    那才是真正的“稀粥”,一碗水咕咚下去几乎看不见米的粥。

    胤禟这边救济工作有序展开,对他的表现,康熙十分满意,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还特地赞扬了他。这也是施粥者越来越多的原因。九阿哥下了血本让万岁爷夸赞,这不单单只是安慰花了大笔银两的他,更重要是在提醒众大臣,这是他希望看到的场面。

    圣心所指,朝臣所向。

    就算做不到九爷那样的程度,起码装个样子,被万岁爷看入眼中。

    胤禟的工作完成得太成功,这激发了其他几位的动力,除了五阿哥胤祺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十分着急,九门提督、顺天府尹就急起来,他们加大了巡查力度,稳住京城的局势。

    地动已经确认是在北直隶发生,当地铁定是尸横遍野啥都留不下来,重建工作还是次要的,作为皇帝,康熙最先要保证没有暴乱发生。

    绝不能让地动威胁到他的皇位。

    大学士张英同底下的门生商议过后,拿出一个方案。将事件分为两种情况考虑,第一种,将地动归因于天灾,同每年都会有的干旱洪水同样等级,是自然的状况,并非老天爷发怒。若能成功,就不能拿第二套说法,若不能,那么就只能出下下策,为了避免有心人将矛头对准朝廷,他们必须要为老天爷发怒找个完美的借口,与其等到万岁爷信任奸臣迫害忠良这样的谣言出现,不如让太子做这个替罪羊。

    为什么会地动呢?

    这是迟来的惩罚。

    惩罚谁呢?

    当然就是太子胤礽。

    为啥惩罚他?

    因为当今圣上寿数未到,他就造反,弑父事小,谋害天子事大。万岁爷是什么身份?他受了这样的委屈竟然没诛杀逆贼全族,只斩杀了本人而已,妻儿流放。

    有学问的就是不一样,能把这样胡闹的说辞编得动人。

    有句俗话叫,死贫道不死道友。

    听张英说完,康熙就做出决断,就按照他们的提议执行,首先还是尽量向洪水之类的天灾靠拢,若依然无法平息那就在更恶劣的流言传出来之前把罪过推到胤礽身上。

    也不算是替罪羊,康熙自诩没做错什么,没准这地动真是废太子带来的。

    只要做了决定,执行起来就快了,京城里立刻就有关于地动的传言。

    “九阿哥就这样慈悲,日日施粥救京城百姓于水火,他不是天生就有这样的好心肠,而是受万岁爷影响。当今万岁爷真的是体恤万民的好皇帝。满人入关灭掉大明朝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大清朝这几任皇帝也没苛待他们,撇开这些天灾不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颇为红火。”

    “康熙爷真是个好皇帝,他如今也是带头喝粥,日子没比大家好多少。”

    “再说了,这年朝廷并没有颁布损百姓利益的法令,这一定是意外,是天灾,南边那些省份每年都会有洪水,这太正常了,地动不也一样么?”

    “你说这是地龙在翻身,不一样?你仔细想想,若是地动被理解为地龙翻身,那么洪水岂不是大地在哭泣?你且想一想哪个性质更严重?”

    ……

    这样想的话,的确是那么回事,整个四十七年朝堂上都是一潭死水,根本没有什么影响许多人利益的决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龙竟然翻了身。

    那地龙是睡迷糊了吧?

    或者,它针对的其实不是当今圣上?

    大多数人都相信了第一套说辞,集思广益的大学士们还没来得及庆祝初步胜利就有新的流言出来。

    “不要被清狗的花言巧语蒙骗,他们占了汉人的大好山河,除了骑射这样粗鲁的事,别的都不会,残暴不仁连亲儿子都能手刃,皇帝当到这份上也叫没过错?”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大明朝统治!”

    “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三太子的周围。”

    听到这些,别说康熙别说诸位大臣别说九爷……就连身为汉人的元春都惊呆了。她派人去看了双亲那边的情况,又慰问了大哥,因为都是在布局以及构造上费了许多心思的院子,都很坚韧,没有出现坍塌的情况。房子没垮,问题就轻松多了,胤禟派人偷偷松了米粮过去,因为不知道他们原本囤积了多少,他送了三个月的分量。这段时间足以消除地动带来的恶劣影响。

    送粮过去的人也叮嘱了王夫人,粮不露白,这些粮食应该是够了,为了以防万一,希望他们再去外头的粮铺里买一些。

    遇到天灾就是这样,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王夫人也不是那么抠门的,将这批米粮放入仓库锁好以后,她拿了几张银票带着府上奴仆拉着车就出了门。从前手里有钱就存起来,或者拿去卖点能够升值的东西,屯上一阵子倒卖出去。如今行情不同了,没见那些个古董字画铺子都关了,酒楼更是不做了……京城里生意最红火的反而成了粮铺。只要手中有余裕,大多数人都去买一点,便是三五斤粗面也好,关键时刻救命的。

    大家的阵仗都挺大,王夫人买得多,却没受到过分关注,回去的路上倒是遇到了几个地/痞,他们被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的侠士打跑了。

    总之,贾府这边有惊无险的将粮食买了回来,整个府上都在高兴的时候,贾宝玉大闹了一场。

    地动这么大的事,他怎么能丢下林妹妹不管呢?

    那么脆弱的林妹妹,容易受伤的林妹妹。

    “不行,我得去接她过来。”

    他这样大反应,边上的奴才就顺势问了一句:“谁那么好命竟能令宝二爷亲自去接?”

    这话简直太熨帖,贾宝玉笑着答复说:“当然是我那娇柔的需要悉心呵护的林妹妹,她在外面出了事可如何是好?还是早点接回来为妙。”

    “……”呵呵。

    这是所有人的直觉反应,他们简直想象不出,经历了这么多次打击的贾宝玉怎么还能坚持。要是那些个反清复明的都拿出这样的架势,恐怕早就成功了。

    做奴才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