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活该你见鬼! 作者:南岛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7-27完结)-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比从前如何?”

    “……恐怕是本朝最严重的一次。”

    “你觉得多少百姓能撑过去?”

    “根据头批感染的比例以及扩散速度来看,若七天之内找到抵御的办法,死亡在一成以下,半个月的话,三成;拖延越久情况就越严重……”邹齐想说的是你把老子叫过来说这些屁话有个鸟用?连瘟疫爆发的真正原因都还不清楚,这样关键的时候他作为本朝第一太医,怎能缺席?心里这样想,话当然不能随便说,邹齐耐着性子回答了康熙提出的所有问题,让这个门外汉对情况有了大致的把握。

    听之任之的话,半个月就能让京城百姓死三成,这个数字让康熙颤栗。

    鼠疫也没有这样严重的。

    “引发瘟疫的源头可找到了?”

    “并没有。”

    “昨日,胤禟提到过前阵子那场大地动,他认为那就是悲剧的开始。”

    “……”九爷总有渠道探得一些旁人不知道的□□,听康熙这样说,邹齐就陷入了沉思。他从医这么多年,也研究过瘟疫,却没有将它同地动想到一起去。

    一个是房屋垮塌砸死人,一个是感染病毒让身体由内而外坏掉。

    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臣不明白,请万岁爷开尊口,不吝赐教。”

    康熙能知道才怪,昨个儿胤禟说起,也只是说那是猜测罢了,大概同地动有关系,具体是啥还不好说。这种猜测性质的言论康熙最不爱听,做皇帝都喜欢看证据摆在眼前,然后判断怎么给人量刑,没根据的话听来作甚?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虽然记得胤禟说过这样的话,却不知道详细解释的原因。

    直接说不知道也忒丢脸,康熙毫无压力的说:“这个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的,你去问老九,他对这场瘟疫倒是挺有见解。”现在杀都不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将情况控制下来,不让他蔓延,将邹齐送走之后,康熙就颁布了确认瘟疫爆发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停朝,关闭宫门,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只要是有权势的大臣,都有眼线在宫中,他们第一时间得知详细情况,也学康熙,囤积了食物之后立刻关闭府门,拒绝与外面往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每次到这种时候众生平等这个理念就会深入人心。

    在天灾面前,大臣也好,庶民也罢,都是同样的……不分尊卑贵贱。

    只要是感染了瘟疫,吃好穿好有万贯家财无数妻妾也没用,要么挺过去,要么死。

    概率都相同。

    因为这……百姓之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的确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感染的人,同时又有大快人心的爽感,那些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二世祖也不敢出来了。身份有贵贱,人命的重量却是一样的,断头台上都是一刀必死,染上瘟疫也基本活不过一个月。

    你说也有人烧过了就熬过来?

    那样的太少了。

    少到无法动摇大局。

    九门提督衙门被指定为太医院的唯一合作伙伴,他们“请”来几位成功挺过来的,让他们口述发热之后吃过什么东西,做过什么事。希望从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或者找到一味能够抵御病毒的药。

    这个做法是很科学的,不过,进展却不顺利。

    吃过什么?

    不就是白领回的稀粥和粗面馍馍,难不成还有山珍海味不成?

    做过什么?

    去医馆抓药来喝,别的就没有了。

    ……

    汇总之后,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内容,官家赈灾的稀粥和馍馍?……吃的人那么多,别人咋就没挺过来?难不成米面还能抵御病毒入侵?别闹了。

    太医院的进展不顺利,官老爷们更是紧张,非但大门紧闭,连存粮也省着吃,就怕在瘟疫结束之前就将家底掏空了,好不容易避免被病死,结果却饿死在府中这简直不能忍。

    在其位,谋其政。

    当官的大多是一个想法,看宫中风向以及万岁爷的安排。

    阿哥们情况也都差不多,确认没被感染的话,他们倒是能进出宫门,不过有限制次数,不能随进随出。康熙是真的不好了,京城接连出事,好不容易挺过地动,又闹出瘟疫,简直是逼死人的节奏。他也不容易,在位四十七年,自诩没做过丧尽天良之事,甚至为百姓谋了不少福利,减轻赋税,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作为皇帝,他简直少有的平易近人,一路走来却这样坎坷。

    外头谣言满天飞,朱三太子的人又开始闹事,天地会也不安分,宫里也不见得有多好。虽然暂时没出现发病的状况,后宫妃嫔却太不懂事,先是哭闹着要见儿子,还有些想借这个机会让死对头感染瘟疫,就此暴毙。她们也不想想关闭宫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皇宫和外城隔绝开。

    康熙严肃处理了那些心术不正的妃嫔,找邹齐问话,得到的答案是,情况依然很棘手,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因为之前有太多人聚集在医馆,加上统一发赈灾粮,许多被感染的百姓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依然坚持不懈的出来领稀粥,一来二去,被感染的人就多了。

    邹齐已经找过老九,问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胤禟挑了挑眉,反问他:“太医院才是权威的,爷能知道什么?”

    一句话险些把他气死,九阿哥胤禟就是这样记仇的,不过好在,万岁爷问意见的时候,他虽然犹豫,倒也赞同九爷的观点,看在这个面子上,胤禟松了口。

    “提出瘟疫这种可能的,另有其人。”

    “……难道是贾侧福晋?”

    这就是事实,不过胤禟会告诉他?

    不,当然不。

    他翘着腿坐在椅子上,悠哉哉开口:“内宅妇人哪能想到这些,是我家元宝。他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本《林氏医典》,说要学习林家的医道,以渡疾病缠身的百姓,让他们重回健康。那里面提到这种可能,但凡是天灾过后,恐有*……这次的瘟疫不是老鼠带来的,是自作孽。”

    邹齐知道元宝是谁,不就是颇受万岁爷宠爱的弘相阿哥,听说学问极好,在上书房也是横着走的……他竟然学起医术来了,还有超出常理的见解。

    “臣不明白,请九爷赐教。”

    这个态度倒是不错,胤禟满意的点点头,道:“大地动才过了不到一个月,京城并不是灾难的中心,却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当然,主要是房屋垮塌,死伤还在可接受范围。”

    这番话有特别之处?

    同前阵子众大臣在朝堂上做的报告简直一模一样。

    “地动带来的后果臣当然知道,这和瘟疫有关?”

    “你想想看,京城是繁华富庶之地,连这儿都受了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处于地动中心地带的北直隶,是不是更严重?”地动更厉害,房屋更破旧,结果当然是垮塌更严重。对这个说法邹齐不反对,“然后呢?”

    “我得到的说法是,北直隶好几座城都是断壁残垣,从地动之中逃出生天的不足五成。死的人太多,幸存下来的都忙着寻觅落脚地以及吃食,我的意思你可明白?那些上千上万的尸体就那么摆着,如今可是伏天,不用五天就会尸变……这次当然不是鼠疫,是尸瘟。当地人很快就被感染,半个月时间,京城也受到牵连,这不是理所当然?”

    (⊙_⊙)

    的确很有逻辑,完全解释得通,却是他压根没想到的状况。

    邹齐愣了半晌,好似在消化这种说法,“您早就知道?”

    胤禟摇了摇右手食指:“我听元宝提过之后就进宫去对皇阿玛说了,至于结果,全程参与的你是知道的。”

    “……”呵呵,这样大的事,是闹脾气的时候?

    太医院那些倒霉同僚不相信他可以解释啊,把这番话说出来,谁能反驳?为啥不说?邹齐不理解胤禟在想什么,不过,他也没敢质疑,勉强接受了这样的说法。能够得到说明已经是意外之喜,若依靠他们自个儿的力量,这会儿还是无头的苍蝇,摸不到路。

    大地动死了人——管死不管埋——天气大发生尸变——疫病传播——危及京城。

    思路不能更清晰,说服力不能更强。

    “关于如何应对这场尸瘟,您可有什么建议?”

    “有啊,首先要找到克制它的药物。”

    “是什么?”

    “我要是知道早说了,不过嘛,万物相生相克,在尸毒的发源地总能找到抑制它的东西,如果有人敢去查探的话,应该会有结果。”

    “……”

    这说法也太笼统,发源地当然是地动中心北直隶的某处,那边已经是尸横遍野,要调查估计都找不到配合的人,派人去也是白白送死罢了。

    邹齐还没想到说什么,胤禟又开口了:“我若知道怎么克服还要太医院做啥?那话怎么说的?专业方才值得信任!我就是瞎想,邹大人别当真。”

    呵呵。

    勉强咽下这口气,邹齐客气地说:“能否借《林氏医典》一观。”

    胤禟满脸惭愧的说:“元宝说,只有他知道的东西才能叫秘籍,所以……将医书成功背下来之后,那玩意儿就烧成灰不复存在了,你急着要也没用,那么厚谁能默得下来。确认是瘟疫之后,爷问过那小子,那上面提到的东西我方才也都告诉你了,尸瘟数百年都没有过,林家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给出实例和克制的办法。依爷看,你就将相生相克的原理如实禀告皇阿玛,这决定不是你我能做。”

    派人去北直隶查探……这是用命来换答案,除了万岁爷,谁敢下决定?

    邹齐叹口气,起身告辞,他将有用的情报反馈给康熙,得到的同样是长久的静默。

    太医院的努力并不见效,从那些挺过发烧期的人身上也没提取出有用信息,胤禟说的这个凶残的以命换命的办法就成了最实在的选择。

    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