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盒转身回禅房。
“师傅--”一旁的寿王爷看的一头雾水。
“寿王爷往后不必再来这儿了,老僧打算云游会友,再不出去走走就该老死在这儿了”回去的路上,那寿王爷踌躇了好久还是开口问玉环:“玉环,今天师傅说的话什么意思呢?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懂。”
“我怎么知道呀。。。”玉环眨巴着大眼睛,明亮干净,让人看得心旷神怡。“那老和尚是什么人呐,莫名其妙。”
“玉环你可别这么说,听说当年父皇还像我这么大时便与师傅交情深厚,他们好像毫无秘密的老友,我和众皇兄们都很敬重他。”
玉环心里咯噔一下,和李隆基有关!她现在草木皆兵,什么和那人有关的事都能惊到她。
怎么能不惊,难道赶明儿真的去给这皇帝公公当媳妇儿么?玉环早已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最开始就不想和皇家扯上关系,她离家出走,本以为可以改变杨玉环的命运轨迹,可绕了一大圈,还是嫁到了寿王府。
她从此便一直提心吊胆,她躲避过,挣扎过,可是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双大手始终牵引着她一步一步的走上本该是杨玉环的路。。。。。。她深深地困于一种逃不过宿命的感觉里,她害怕。
老和尚的话很明显的知道她什么事,玉环甚至不敢往下问,她那种逃不过宿命的无力感更重了。
“那师傅叫什么呀?”
“我哪知道,我只知道师傅法号普润。玉环你知道吗,据说当年父皇认识他时,师傅便已是这宝昌寺住持,没有人知道他多大年纪。。。”
玉环听到此处恍惚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宝昌普润。。。
当年高三,疯狂的做考卷,那时硬是把生涩的文言文读成了白话文。还有一次考到《旧唐书》节选李隆基政变,提到一大帮子人名、官名。让人翻译到想死。那时她死也不会想到,隔着那层墨香,那些鲜活的人物有一天那么真实的站在她面前!
那个老家伙。。。。。。早在李隆基还是个落魄王子的时候便是那类深不可测的智囊,做了这么多年和尚,就更为自己添了份神秘,他到底知道多少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三章:李三郎是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李隆基前脚回京后脚便传来噩耗,河南河北等大片农耕地区出现严重的蝗灾。
加急文书一传到长安,朝中便是一片混乱。自古以来,黄河两岸广阔的中原地区大都为农业区。每年出产的粮食养活着全国大半的人口。而这次蝗虫成灾,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所到之处所有农桑植物被啃噬的只剩下□□的土地。
李隆基脑袋昏昏沉沉。中原地区,人口众多。此事要是处理不好,后患无穷。怕只怕山穷水尽出暴民,一旦中原地区掀起暴动热潮,那声势浩大,必将危及到朝廷政权。
张九龄仍旧沉浸在李隆基不听劝阻,坚持回京的不满中,这下子总算是抓住了把柄:“请陛下沐浴更衣,祭天请罪呀!请佑上苍,保我大唐子民安度难关”
李隆基本就烦的一脑袋浆糊,张九龄一番话成功的挑起了他的心火:“难道这蝗虫是朕身上的味招来的,朕洗个澡,换件儿衣服就能解决蝗灾了?”
“陛下,如今河南河北出现蝗灾,此乃上天示警洛阳到长安,其间千里良田被毁。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如此大规模的人为破坏,连上天都不能容忍了”
“朕不信天”李隆基摔掉手中的加急文书,拍案而起,额前十二玉鎏随之振动,清脆的撞击声在空阔寂静的大殿上响的很刺耳。
满朝文武都到吸一口凉气,张九龄抬头,远远的李隆基的表情被冠沿的玉鎏遮的严实,整个大殿传来一种泰山压顶的抑郁。他突然后悔了,此次上言,张九龄多少有些跟皇帝的叫板的意味,的确思量欠缺。
“河南蝗灾,朕要找个靠得住的人去解决,不……朕亲自去。吏部和户部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还有,,忠王李亨,李林甫随朕亲自去河南。御林军留守京师,就让陈玄礼领万骑营,随朕一起,就这样,其它就由丞相……就由太子安排。朕去河南由太子监国,其余人员安排,太子负责。”
李隆基果断安排,不容大臣一丝反对的余地。众人心里都清楚,中原人口众多,历来农民□□起义多出自河南,这次大规模蝗灾解决不好,及可能动摇中央政权。可众人心中另有一份担心,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悠悠大唐,大明宫史,没有人知道那一座大明宫承载了多少厚重的历史。历代多少帝王,他们的庄严从未离开过对霸气的宫殿,深意服饰的依靠,而李隆基拂袖而去,离开太极殿,留下一个毅然决然的背影。他身上自有一种气魄,不是大明宫殿的深沉庄严,不是纹物龙袍的寓意深远。而是一个掌控江山,沉稳的,浑厚的帝王的霸气。
兴庆宫内,武惠妃也听说了李隆基岀京的事,不管李隆基走到哪儿,她是定要跟着的,可这次,她还有自己的主意。
“陛下,次去河南,臣妾深知此行之凶险,可臣妾恳请陛下,带上瑁儿吧!”
李隆基正书案前练字,淡淡的熏香沁心脾,安神养脑。听罢武惠妃的话李隆基放下笔走下书案“为什么呢?瑁儿还小,此行有一定的危险性,万一遇上暴民造反,来不及应对。此行,很可能就去无回了。”
李隆基说最后句话时语气些低沉。
“正是因为瑁儿年幼,才需要历练。不能总是生活在我们的庇佑下。”
武惠妃提出的要求李隆基少答应的,即使知道武惠妃是为了让外臣知道,她儿子寿王爷在他心中多么重要,要大家以为易储之心。可惠妃毕竟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么多年都过来了。她想要什么,只要太过分,给她便是。
出发那天,全城欢送。李隆基坚持乘马车,他对骑马有着执着的热爱。纵然是从洛阳回长安,亦是骑马回来。
寿王爷随行河南,跟他爹一个德行……不忘把寿王妃带上。玄武门外出行的队伍整顿完毕,随行的车架早已各就各位,就等着出发,唯独李隆基不见踪影,高力士急得满头大汗,玄武门外的御驾中空无一人。
玉环等的无趣,轻掀车帘,好奇的打量周围的切。好大的皇宫,玄武门是京师军队集结或是将士出征举行典礼的地方,场地大的可以容纳数万。
除了数千只凛冽的旌旗风中吹得猎猎作响,上万人聚集的地方竟无半点杂音。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玉环远远望见,视线之内几个白点移动。是李隆基。身着玄底红衣大衮冕,少有的头顶玉束紫金冠,精神闪烁。那□□的畜牲通体黝黑,只四蹄,白的像雪。
玉环心中一惊,霎时间仿佛被施了魔法,再也动弹得。那就是她的皇帝公公,灞陵桥头的李三郎――。玉环早该所察觉的,她成为寿王妃,与寿王爷大婚之时,李隆基为何没来?那是他早知道寿王妃是什么人,他不想在那种场合见。。
玉环迅速的放下车帘,努力抑制着自己的不安,好不让李瑁看出她的异样。车外一阵短暂的马蹄声,每一声都像是踩在玉环心上。怎么会是他?怎么可以是他呢?灞陵桥头的李三郎,温文尔雅,三分儒者之风,七分道教飘逸。他怎么会是李隆基!
去河南的人马比起回京时的人少得多,尤其是女眷。玉环是跟着寿王爷出来,连谢阿蛮都没带。不过那小蹄子好像很乐意的样子。除了女眷,随行的大臣也缩水不少。文官除了户部和吏部多来了点人,其余几乎都是兵部的人。队伍拉的并不长,玉环一直担心,途中若是遇见李隆基她该怎么办?
事实证明,玉环想多了。李隆基策马本就比乘车快,在者他急于赶赴河南,便领着一众武将策马狂奔,一个礼拜便提前赶到河南。高力士一路都似有话要说,无奈行程太紧,他亦跟着前队策马随行,路上差点儿巅掉了半条命。直到到了河南驿站,休息时间宽松了些,高力士这才缓过劲说出心中的忧虑。
原来,此次出行李隆基带上李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寿王的年龄和资历还远不是参政的时候。平日李隆基对寿王爷的恩宠本就甚于其他皇子。此次他随性河南,朝中大臣做何感想是次要。要紧的是太子如何想?李隆基亲自来河南坐镇,几乎是孤身前往。京中大小事宜都由太子做主。。。
李隆基难得的穿着紧身箭袖,精神干练。听着高力士的顾虑笑得不以为然:“你以为太子会因此有反心?朕的儿子什么秉性朕心里清楚”
“太子殿下当然不会有异心,只怕当今朝中不利殿下的言论过盛,被迫有什么行动也未可知。”高力士终究说出了他的顾虑。按理说他一个宦官如此研究天子家事有多少脑袋也不够砍的,纵然高力士在李隆基心里地位远超常人,他仍是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天子怪罪也罢,他的顾虑不说,心里终究难安。
李隆基看着高力士,目光深沉,他突然发现,寿王的在朝中的影响竟有这么大了,那武惠妃太不简单,毕竟那女人的身体里留着他则天祖母的血。他容许你聪慧干练,可他不是高宗皇帝,不会让你在他眼皮底下玩弄政治。
“朕此行带着陈玄礼,御林军一时群龙无首,太子一时半会怕是驾驭不了。而且朕出京前把朕的信印符节分别交给了宁王和岐王保管,关键时可调动御林军,也好对太子有个照应。”
高力士不再说话,他不该提醒李隆基留意太子的。
李隆基心里并未对太子设防,他深知张九龄是**的中流砥柱,那家伙近来遭受的打击不小,难免削弱了太子的地位,而留太子监国则是有意扶持。他安排宁王爷和岐王爷也不是去监视太子,而是要在太子艰难的时候扶持一把。
高力士忽略了李隆基向来重情义,从他和宁王爷岐王爷兄弟情深便不难看出,这在帝王之家是多么的难得。而高力士看到的,只是政治。
李隆基来河南并不打算久留,只草草得安顿在当地实力雄厚的世家府上。
皇室来人不多,都安置在一起。至于大臣,则各司其职协助地方工作。蝗灾的势头有增无减,李隆基也没有解决的办法,他只是来坐镇河南,同时传达给百姓一个信号。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