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奴-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说什么。格列认出了阿奴,尴尬的笑笑。介绍到大伯的三女儿白姆时,白姆对着阿奴和善的笑笑,想起她就是罗桑当初想让云丹联姻的对象,阿奴忙多看了几眼,白姆是个高挑水嫩的吐蕃美人,罗桑倒没有夸大。
罗桑家的人个子都很高大,站在他们中间,阿奴觉得自己就像进入了大人国。
这时,罗桑赶回来了,见到他,她的奶奶白珍感觉阿奴的肌肉一下子放松下来,知道她有些吓着了,她第一眼看见这个小孙女就喜欢,拍拍她低声安慰:“不要怕,不要怕。”
罗桑见女儿可怜兮兮的站在那里无所适从,连忙把阿奴接过来,问道:“阿妈,你们怎么突然跑来啦?”
白珍笑眯眯看着小儿子抱怨道:“你有几年没有回家了,接到你走邦达的消息,我和你阿爸等不及想看阿奴,就一起来这等你,顺便参加赛马会,有好多年没来了。”
罗桑见为了自己,父母一把年纪翻山越岭,愧疚起来,连忙打起精神哄的母亲心花怒放。白珍抓着阿奴不放,越看越喜欢,小孙女长的像母亲,难怪罗桑不肯娶妻。
阿奴看见这个奶奶到处发号施令,爷爷和大伯们习以为常,想来真正当家作主的是这位奶奶。
那几位堂哥堂姐早跑出去跳舞了,也不知道今晚会不会回来,全家貌似只有自己未成年。
白珍拉着儿子孙女,大有长谈的趋势,阿奴困得眼皮打架却强撑着。白珍毕竟年纪大了,说了一会精神不济,见阿奴两眼发直,知道她是累了却不敢说,连忙撵她去睡。见儿子带着孙女走了,她转身跟丈夫叹道:“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格列他们几个哪有耐心陪我这个老婆子说话。”
齐美央宗笑道:“就是瘦小了点。”
“嗯,可怜的孩子,像只小鸡似的,听说那个女人不给喂奶,差点饿死阿奴玛,真是个狠心的母亲。不管怎么说,这次都得把她带走,否则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白珍拿定主意,又叫人把儿子找来。
罗桑带着女儿回帐篷,阿奴问他今天去见谁了,罗桑笑道:“我师父来了。”
红教掌教?阿奴惊讶问道:“云丹的事情惊动了你们的掌教吗?”
“你想到哪去了?”罗桑失笑,“噶托寺修好了,他是去讲经,经过这里。”阿奴嘿嘿两声,都怪云丹,原来自己想多了。
罗桑继续说:“我还有几个师兄弟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也一起来了,明天带你去见见他们。”
“都有妻子?”阿奴吓了一跳。
“嗯?”罗桑很奇怪的看着阿奴。
阿奴决定问个清楚:“你是在家的居士(格聂),他们也是?”
“不是。”
“那你们喇嘛怎么可以娶妻生子?汉人的和尚都是不能娶妻的,他们娶妻就是犯戒。”阿奴质问:“修行者不是要清心寡欲吗?吃肉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高原,娶妻生子就很奇怪了。”想起第一次看见罗桑,阿奴气不打一处来:“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还以为你是不守戒律的花和尚。”
“我们这一派很多是在家的居士,不过就是出家的也可以娶妻,我师父就有妻子,称呼为佛母。”罗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对汉人对他们密宗的看法也有了解,此刻才醒悟过来阿奴最早看见他时为什么那么害怕,他好气又好笑的捏捏阿奴鼓起的腮帮子,像只小青蛙:“我们规矩没那么严,跟汉人的显宗不同,我们密宗最早教义传承都是在家庭里,后来才慢慢扩散开来,所以,家庭对我们修行来说很重要的。就是佛祖也有妻子,虽然是在他出家修行前。”这个教派历史哪里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罗桑只好一言蔽之,他觉得奇怪:“你怎么会有汉人的想法?”那时候阿奴才三岁,又住在深山里,哪知道什么汉人和尚吐蕃喇嘛?
阿奴本来听得云里雾里,罗桑的问题让她心一跳,连忙指了指前方跳舞的人群转移话题:“那个白姆就是你说的那个,他们要联姻吗?”
罗桑看见几个侄儿侄女正跳的兴高采烈,心道云丹倒是对你上了心,不过这句话哪能说给阿奴,再说女儿还小。他告诉阿奴说:“只是我随便说说,不能当真,真要结成联盟还有别的方式。我看云丹毅力非凡,就收了他做徒弟。”
阿奴本想说云丹性情暴虐,话到嘴边又吞下去,他们吐蕃人的想法跟自己不同的很,没准罗桑还觉得云丹做的对。
还没进帐篷,只听见里面刘仲惊讶的声音:“佛母?”阿奴连忙进去一看,阿蕾她们又不见了,沈嘉木,李长风,刘仲和云丹一堆男人正在唠嗑。显然云丹是在说见到红教掌教的事,他深感荣幸,兴奋的两眼放光。
刘仲见阿奴进来,忙对她说:“阿奴,你们这里高僧大德能娶妻,小喇嘛不行,跟我们中原那刚好相反。”
阿奴大奇,刚刚还跟罗桑说汉人和尚戒律严来着,这下闹笑话了,她连忙问:“汉人和尚也可以娶妻吗?”
刘仲笑得暧mei:“高僧大德肯定是不会,不过那些中不溜丢的和尚有娶妻的。”
云丹忙解释道:“我们吐蕃的规矩松散,地位不高的喇嘛也有娶妻的。”
沈嘉木也道:“实际上,汉律是禁止僧人娶亲的,开国太祖曾下诏:‘僧道不得畜养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法令也规定:‘诸僧道辄娶妻,并嫁之者,各以奸论,加一等,僧道送五百里编管。’”
刘仲接着说:“但是开国时,中原连年征战,人口稀少,太祖也曾下令年轻僧人还俗,娶妻生子后可以再入佛门。我朝还规定:凡兴建佛寺、道观,须由朝廷赐给敕额,方才合法,剃度新的僧徒也有定额,一般须经考试,考试一年一度,严禁私相剃度。合法僧道的凭证称为度牒,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有的寺庙香火收入不菲,有自己的土地,还可以经商,僧人们犯了罪惩处也较轻,所以很多和尚不愿放弃僧人职位,多有偷偷不还俗娶妻的。后来虽有严令,奈何法不责众。”
阿奴目瞪口呆,看来出家人所谓的修行也没法压制住对世俗的向往。
注解
!宋代和尚就有娶妻现象,屡禁不止。
第二十八节 分道扬镳
更新时间2010326 13:19:14  字数:2928
 云丹将吐蕃的概况略略说了一遍,因为刘仲在,他这回没有藏私,阿奴才明白很多事情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吐蕃末代赞普人称‘牛魔王’的郎达玛大肆灭佛,被佛教僧侣拉隆贝吉多杰刺死后,吐蕃就陷入分裂动乱,“邦金洛”(意为‘编氓反上’,指吐蕃王朝末年奴隶,农民大起义)之后,各个割据政权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吐蕃更是成为一盘散沙。除了吐蕃王室后裔拉萨王,普兰王,古格王,拉达克王,亚泽王,雅隆觉阿王,宗喀王,嘎郎王等各个王系,还有数不清的各路头人分别割据一地,各自为政。他们康巴地区就有像海子一样多的头人,而康巴的海子呢,据说像星星一样多。
他说完,众人哈哈大笑。
宗教方面也是一样的教派林立。各地政权稳定后,被郎达玛打击的佛教重新又开始兴盛,发展出了很多教派,兴建的寺庙就有几百座,寺主常常就是当地的领主。拉萨一带形成了鲁梅、巴、热、章四部,逐渐往周围地区扩散开来。各地寺院在政治、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和教义修持上的差别,加上特殊强烈的宗派观念,矛盾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全面对抗,以至发生军事冲突。鲁梅、巴、热、章四部之间就多次有过战争。先是鲁梅部与巴、热两部在桑耶交战,桑耶寺被焚毁,后经惹译师多吉扎修复。十几年前,四部又在拉萨、雅隆、彭波等地混战,大昭、小昭、昌珠等寺部分遭到破毁。。这样的争斗在其它地区寺院间也屡有发生,冲突规模有大有小。诸大教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的。现在就有噶当派(老黄教,区别于后来宗喀巴的黄教),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噶举派现在又分为香巴噶举,塔布噶举,噶玛噶举,竹巴噶举,蔡巴噶举等等各种教派,还有砵教(黑教)。
沈嘉木,刘仲他们一致认为,吐蕃此时的状况跟中原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
长长的吐蕃历史讲完,已经夜深了,外面狂欢的人群还在跳舞歌唱,这样的盛会持续了几天,人们才慢慢散去。
阿奴见过了罗桑的师兄弟们,还有他们的家人。
宁玛派的历史云丹也讲给他们听了,一大串绕舌的人名听的阿奴云里雾里,不过几个她想知道的重点是明白了。朗达玛灭佛后,苯教盛行,佛教不能公开存在,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密宗法脉因而能够保留下来。该派一开始较为分散,无固定寺院及严格的僧伽组织。创始人素·释迦炯乃得到许多秘密传下的密经传承,他将这些密经加以整理,组织成为体系,建邬巴隆寺,招聚门徒,公开传播。现在有素氏,绒宋,若氏等等传承系统。创始人素·释迦炯乃就有妻儿,传承他的衣钵的是他的儿子,后来的传人一样是他们家族的后代,罗桑就是这一代素氏掌教的弟子,这一派不禁婚娶,俗家居士很多。虽然发展到现在他们有了寺院,拥有了完整教法仪轨和寺院组织,不过寺院还是比较少。
阿奴明白过来,摆正态度,那天见那些喇嘛师伯师叔时没有腹诽,彬彬有礼,人见人夸,夸得罗桑和奶奶白珍心花怒放。
罗桑问女儿愿不愿意去洛隆宗,阿奴一口答应。让本来还想谆谆诱导的罗桑省略了很多口水,惊诧之余,罗桑和白珍两人欣喜不已。
阿错和古戈反对无效。阿错后来想这样也好,阿奴这次出来,死了两个表哥,失踪了三个,特别阿岩身份贵重,她回去还真不好交代,不如跟罗桑先去洛隆宗,明年他成年了就可以出来看她。
临分手时,阿奴交代了一大堆事情,给哥哥弟弟和大长老的礼物(罗桑酸了一把,他没有份),还有给拉妲和阿吉拉的,一份份不要弄错;路上要小心,特别是经过博窝嘎郎王的领地,嘎郎王人不错,但是手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